“谢大人,这是拟卷,烦请礼部过目,真是费了本王好些时辰。”
梁疏璟将手中那卷轴纸递出,语气懒懒。
礼部灯火通明,不少官员仍在挑灯办公,谢闻道从梁疏璟手中将那份拟卷接过,同他点了点头。
“有劳殿下,我这几日便命他们出几版答案来,今年陛下大力扩招,想必进京赶考的举人定要比去年多上好些。”
谢闻道命人将那份拟卷收好,转头同梁疏璟寒暄起来。
“至时官员冗杂,恐怕非长久之计。不过,谢大人,本王倒有一事相问。”
梁疏璟难得有事要开口问他,谢闻道皱起眉梢:“殿下尽管开口便是。”
待梁疏璟沉思片刻,才忽然开口问道,
“如今后宫人烟稀少,皇上可曾说过如何处置那些先帝遗下的妃子么?”
谢闻道心中更是一怔,没想到梁疏璟要向他问的事,竟然是后宫之事。只是那几位妃子如今既能安好留在宫中,都是非富即贵,各有来头,真要打算处理的话,实是一桩难题。更何况沈问策确实一向不喜过问后宫之事,正如那日花朝宴所言,以国计民生为先。何况梁疏璟一来不喜插手政事,二来又极不喜近女色,蓦然问起这种事情来,倒叫他顿时摸不着头脑。
“眼下依皇上的性子来看,育有子嗣的娘娘留在宫中继位,至于剩下的,或许待到选秀完毕便各自遣回母家了。但这也都是微臣的猜测罢了,皇上至今还未提起这桩事来,璟王殿下何故问起后宫之事呢?”
待谢闻道语落,梁疏璟蹙起眉头细细徘徊了一阵,没回答他的问题。
“多谢谢大人,我无心此事,闲来多问了一嘴,大人不必留心。”随后,便嘴角浅浅挂着笑意离开了礼部。
而江府西院自那晚风波起,从主子到下人都是难得的安稳。
陈茵茵日日都在盯着江愿明好好背那四书五经,三书六义。江愿明即便心中再不情愿,在陈茵茵和老夫人二人一同威压下,也只能忍着憋屈。江永望这两日更是忙的家都顾不上,也未再去西院过问一句,只是朝出夜归,为京川省试忙的尽心尽力。
深夜,江愿安躺在塌上辗转难眠,一双杏眼提溜着四处转,
“小姐可是想看话本了?这两日璟王府事务如此繁重,定是累着小姐了。”知秋见她迟迟不睡,凑近弯下腰问她。
“啊,那倒没有,只是我如今日理万机,不得不——唉,算了,知秋啊,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懂了。”
知秋仔细想了想,满是不解的开口:
“小姐,我的年纪明明是比你长些呢...难道小姐是要我倒着长吗?”
江愿安闻言,一下子坐起身来,皱起眉,一脸正经:
“哎——你看你看,你不懂了吧。我的意思就是啊,你的阅历还是太少啦,像你家小姐我,虽谈不上身经百战,决胜千里,但我好歹也是见识过江湖险恶,人心险毒!难眠夜长梦多,处心积虑,你一个深在闺中的小姑娘,怎么会懂我呢!”
知秋稀里糊涂听江愿安说了一通,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小姐,我觉得你说的真有道理。”
“哎,那是自然。”
江愿安得意的扬起唇笑了笑,又一下子躺下了。
“不过,知秋啊,去给我寻两本话本来。”
知秋撇了撇嘴,从书架上摸来两本前些日子她替小姐新买的,当初新话本买来的时候小姐还在西域,她满心欢喜等着小姐回来看她买的新话本,谁料小姐回来后日日公务缠身,每天绞心思的很,根本无心看话本。
江愿安躺在床上看的津津有味,嘴里时不时传来几阵笑声,还不忘夸几句知秋挑话本的技术真是越来越好了。
直到月上梢头,江愿安才依稀睡去。
知秋打着哈欠上前替她将几本散乱的话本收好,刚替她掩实被角,后劲便忽然传来一道剧痛,随之便神志不清一头昏倒在地。
来人一袭黑人,面部除了一双眼睛其余皆被遮挡的严严实实。他先是从知秋手里将那几本话本拿来一一过目,发现无用后又恼羞成怒的丢在一旁,开始在房中四处翻找起来。
谁知道江愿安的书案干净的很,连砚台都要落灰了,不谈一旁琳琅满目的书架,整个房间,根本找不出他想要的东西。
见计划落空,黑衣人只好将昏迷的知秋扶至床头,又将话本零零散散放回江愿安的塌上,悄然离去了。
元璟府。
正值璇玑巡查府上,那名黑衣人又悄然摸至了书房门口。
他见府上周遭都无什么人,正欲推开书房的房门,便听身后一道冷冷的女声传来:
“我不论你今夜来府上用意为何,但我数三声,你若还不走,元璟府便留不得你全尸了。”
“三、”
“二、”
还未待璇玑数至一,黑衣人便一溜烟不见了身影。
璇玑并未追随他的身影,叹了口气,依旧是手里提着一盏灯,徐徐巡视着府上。
待到翌日清晨,知秋后知后觉摸了摸酸痛的后颈,这才发现她昨夜竟然倚着小姐床头睡着了。见到散落一床的话本,她更是犹如天塌下来一般,
“小姐!——”
江愿安懒懒翻了个身,没有理她。
“小姐,您醒来一定不能怪我啊,我昨夜竟然靠着您床头睡着了...”知秋稀里糊涂同她解释,江愿安只觉她真是大惊小怪,嘴里嗯了一声,便接着睡了。
璇玑见梁疏璟起身时,也并未提起昨夜的事故。
“今日要去礼部商定最后的试题,你备好马车,待江少卿来了便出发吧。”梁疏璟理了理胸前的衣襟,淡淡开口。
“是。”璇玑俯首答道。
江愿安昨夜话本看的尽兴,今晨起来虽是满脸倦意,但好在心情不错,用完早膳哼着小曲便上了马车。待她到元璟府时,梁疏璟正用着早膳。
“江姑娘来了,奴婢给您添副碗筷吧?”
霜浓与月见两个丫头见她来了,一个要伺候她坐下,一个要去给她添碗筷。她连忙摆了摆手,推脱说不用不用,随即又将目光看向梁疏璟:
“怎么平日里不见你用早膳?偏偏今日让我赶上趟了。”
梁疏璟脸色沉了沉,放下手中的瓷勺正欲开口,又被江愿安笑着打断:
“哎——殿下,您慢些用膳,大早上可不能因为我坏了兴致。”
又是这般油嘴滑舌,梁疏璟冷哼一声,继续喝着碗中的粥。
待梁疏璟用完膳,二人才备上书策出发礼部。霜浓与月见看着桌上所剩无几的盘子,心中暗暗感慨,殿下不爱用膳这毛病,果然是见到江姑娘就不医而治了。
那份拟卷只有礼部少数高品官员才能过目,至于策问试题,诸多学士每人只能答一道,连拟卷的全貌都不知为何。礼部贡院此刻正齐聚一堂,等着梁疏璟二人到来。
“诸位久等,不知拟卷可有不足之处?”
梁疏璟一袭玉色锦袍,头上束着白玉连冠,风骨铮铮,不急不慢进门问道。江愿安一身天缥绫罗对襟长衫,配以云白百迭裙,脸含笑意跟在他身后,一路同诸多礼部官员一一点了点头。
谢闻道率先起身,弯腰作揖,随即礼部一众官员便皆站起身来,一同俯首。
“见过璟王殿下,拟卷暂无需改进之处,再商讨一番,便可敲定。”
梁疏璟同众人点了点头,领着江愿安坐下。
一旁的小厮将拟卷与答案呈上来,等着诸多官员过目。梁疏璟将几版答案都扫了一眼,无非是“边防者,国之根本”“治国安民,农业为本”亦或“治国必先治财”“治国安民,内政是要”,无趣的很。
“不过本王对省试批卷一事还不大清楚,至时还需要本王与江少卿批卷么?此外,这几版答案,是只取一版出来,还是几版都采用?”
“启禀殿下,批卷会另选一批官员,不过倘若殿下与江少卿愿意一试,也并无什么大碍。答案的话,按等差分好,依次是上中下三等答案可供参考,至时批卷也更有条理些。”
江愿安闻言,急忙悄悄朝梁疏璟使了个眼色,梁疏璟瞥了她一眼,点点头道:
“如此甚好,至于批卷一事,本王与江少卿就不插手了,劳烦礼部贡院再费些神。”
谢闻道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那省试试题便敲定了,至于考点,往年都选在礼部贡院,今年依旧如此,眼下离省试只余三日,自明日起,礼部贡院便做好掌卷管理,闲杂人等不得踏入半步。监试官交由监察御史提调,试时供给交由光禄寺与精膳司官,其余官员,不得与外界提起试题内容,如有违令者,一律革去官职,重罚。”
待到官员三三两两离去,厅内便只余下谢尚书与一名略带陌生的面孔。那人看起来较其他官员年轻不少,像是步入官场不久,脸上挂着一副不明深意的笑,走近梁疏璟道:
“微臣常默,任礼部郎中,见过璟王殿下,江大人。”
梁疏璟正欲带着江愿安离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照面,只是先看了眼常默,又继而看了眼谢闻道,并未作声。谢闻道见状,只罢又替人介绍了一遍:
“这位是今年初提拔上来的常大人,恐怕令殿下眼生了。”
难怪是提拔上来不久,从前在朝上也未怎么见过。
梁疏璟敷衍点了点头,头也不回带着江愿安离开了礼部,连常默的容貌是何都未曾记住。
“璟王殿下平日不喜过问政事,性格也向来如此,你日后便习惯了。”谢闻道看着二人离去的身影,默默同常默说道。
“微臣谨遵大人教诲,只是璟王殿下身旁那位江大人...”
“那位是圣上钦封的璟王府少卿,江知府家名扬京川的嫡长女,江愿安。你唤江大人,是对的。”
常默点了点头,低头同谢闻道作揖,依旧嘴角挂着笑:“多谢尚书大人,那微臣便先行告退。”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