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康熙二十一年冬。

昨夜下了一场大雪,今日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偶尔有北风呼啸,卷起一地雪花。

五阿哥胤祺坐在暖炕上,手里握着一块打磨光滑的木制正方形七巧板。

上面还有几个若隐若现的牙印。

瞧着小主子愣了好一会儿,赵嬷嬷忍不住向前,想牵起胤祺的手将最后一块七巧板放在空位上。

毕竟三岁的小孩不能对他要求太多,能乖乖坐在这里已经是烧高香了。

尤其是这位向来让人不得安生的。

啪!

正方形被胤祺大力按在了七巧板左上角,正好与其它几块拼成一个完完整整的大正方形。

见没自己什么事,赵嬷嬷默默收回自己刚伸出去的右脚,并且将心提了起来。

按照以往的规律,能安静这么一会儿已经是阿弥陀佛了,接下来该是——

房间内的嬷嬷和宫女们都准备好了小块棉花,随时可以塞进耳朵里。

一分钟。

两分钟。

······

过了一盏茶时间,房间内依旧安静地落针可闻,再仔细一瞧,让她们绷紧心弦的罪魁祸首正呆呆坐在暖炕上,一动不动。

胤祺低头看着他刚拼好的七巧板,不知怎么的,以往只有当磨牙棒的玩具此时在他眼里突然有了具体玩法,就好像世界有了实感。

按照俗话来说就是——开智了。

他开始思考一个非常哲学的问题。

我是谁?

可惜还没思考出个一二三,胤祺便被赵嬷嬷侧身托抱了起来,去到里间换衣裳。

赵嬷嬷是自打胤祺出生起便贴身伺候着的。

先前是他的奶嬷嬷,后来到了一岁半,不知怎么的,胤祺死活不肯再吃奶,谁给他吃他就哭,哭得嗓子都哑了还细细声声地抽噎。

都说隔辈亲,这可把皇太后心疼坏了,也不顾什么祖宗规矩,问过太医不妨事后,什么饽饽蛋羹肉泥,五阿哥能吃什么就给安排什么,只要他肯吃。

四位奶嬷嬷原本至少要到五阿哥三岁时才会退回内务府两个,被他这么一哭,有两位便提前失了职。

幸好皇太后是个明事理的,知道五阿哥不肯吃奶这事儿不怪她们,不然还少不了挨一顿板子。

不过五阿哥虽然精力旺盛了些,过于活泼了些,不服管教了些,但不说话时还是挺安静的。

赵嬷嬷在心里安慰自己,这活儿可是自己使银子好不容易求来的,后半生不说荣华富贵,至少安稳到老应该没问题。

迟疑看了一眼怀里开始用手扣她衣裳,并且将上好绸缎扣抽丝的五阿哥。

她在心里又将自己安慰了一通,虽然五阿哥调皮了些,但这都是幼儿天性,等五阿哥长大了就好了。

保持着良好心态,赵嬷嬷将胤祺脱得一干二净,又从一旁的托盘里拿了一件新的大红菱形肚兜给他系上。

今儿是五阿哥三岁生辰,晚上有家宴,皇太后、皇上和五阿哥生母宜妃娘娘均会出席,内务府一大早便将要穿的吉服送了过来。

只等她们在晚宴开始前给五阿哥换上了。

胤祺之前是从来没有在意过自己穿什么的。

赵嬷嬷给他穿什么他就穿什么。

但是现在。

胤祺低头看了一眼用红丝绦系着的金锦鲤肚兜,瘪嘴:“丑。”

唯恐他下一句就是哭闹着要换,赵嬷嬷连忙给他套了一件月白色素纺绸中衣,又将银红撒花对襟夹袄给他穿上,哄着他低头重看:“刚刚那是小阿哥看错了,这会儿可不丑了?”

这种哄人的小把戏,若是六岁的胤祺肯定不会上当。

可他今天刚满三岁。

那件银红撒花对襟夹袄是胤祺平日里穿惯了的,脑海里模模糊糊还有印象,他点头表示满意:“好看。”

赵嬷嬷松了一口气,趁着刚把人糊弄了过去,手脚麻利地给他戴上金项圈长命锁等饰品,想着外面风大,又罩了一件兔毛斗篷挡风,赶趟儿似地抱着他往正殿方向走。

慈仁宫作为太后太妃们的居所,自然是气派大方的。

做北面南,正殿慈仁宫面阔七间,左右东西配殿各五间,以慈仁门为起点,经抄手游廊、窝角廊联通整个正殿,殿前种着桂花、杏花等树木,还有月季、牡丹以及一些不知名花草,西南角和东北角还对称地摆了两只青花瓷大缸,里面种了荷花还养了几条锦鲤,是皇太后的爱物。

胤祺先前是同皇太后一道睡在正殿的,可惜康熙来了一趟,说小儿吵闹不利于皇太后安枕,昨日才让内务府给他收拾了东偏殿出来让他住。

不过昨晚依旧是皇太后带着他睡的罢了。

至于东偏殿,皇太后就当是给他新安排的玩乐场所,之后让内务府制作些大的玩具,正好让胤祺白日过去玩。

还有夜晚。

皇太后表示,不抱着乖孙孙,她才安枕不了。

皇帝管天管地还管不了她慈仁宫内部的事儿,太皇太后还在呢。

胤祺来正殿自然是用不着通禀的。

不仅用不着通禀,刚踏入正殿门槛,他便在赵嬷嬷怀里扑腾,像一条滑不溜手怎么按也按不住的鱼。

赵嬷嬷也没打算按住他。

胤祺一溜烟下了地,小短腿迈得欢实,蹬蹬蹬自个儿跑进了东次间,张嘴就是一通喊:“皇玛嬷,皇玛嬷,皇玛嬷。”

没在东次间瞧见熟悉的身影,他喊得更大声了:“皇玛嬷!”

“在这儿呢,”皇太后中气十足地回应他。

没等胤祺循着声音跑过去,皇太后已经从西次间走了过来,满脸笑容地蹲在地上对胤祺伸手。

胤祺像颗小炮弹似的直接冲进了皇太后怀里,仰着小脸撒娇:“皇玛嬷——”

奶声奶气的嗓音,长长的尾调,圆润润的大眼睛,皇太后心都要化了。

这么好的乖孙,便宜儿子造孽才让乖孙独自去偏殿睡。

还好他管不着慈仁宫。

不然乖孙一个人睡多可怜多孤单啊。

皇太后轻轻摸了摸胤祺肉嘟嘟的小脸,眼里的慈爱满得都要溢出来了,柔声道:“皇玛嬷在这儿呢,可是饿了?”

单看胤祺藕节似的小胖手便知晓,他是从未挨过饿的。

皇太后养孩子奉行蒙古那一套,多吃多跑才能长得健壮,慈仁宫有自己的小厨房,各类辅食都是随时备着的,只等五阿哥需要。

被这么一问,胤祺还真的感觉有点饿了,吧嗒吧嗒嘴,“要吃蛋羹。”

小厨房有一手蒸鸡蛋羹的秘诀,做出来的蛋羹又软又滑,嫩得像豆腐,只有纯粹的鸡蛋清香。

刚满三岁的胤祺说不了太复杂的词语,蛋羹已经是他说得最好的蒙语了。

因着皇太后是蒙古科尔沁的贵女,并且只会说蒙语,所以慈仁宫上上下下也都是用蒙语交流,胤祺说话自然也是被教的蒙语。

虽然他学得有些慢,很少能连成句子,大多是一两个词往外蹦。

但这不妨事,慈仁宫都是聪明人,最会揣摩上意了,连眼神都能读懂,更何况降低了难度的词语。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蛋羹便被放在描金托盘上呈了过来。

胤祺被赵嬷嬷抱着坐上自己的专属座位,眼巴巴地瞅着赵嬷嬷为他分蛋羹。

因为稍后还有晚宴,所以这碗蛋羹是用汝瓷小碗蒸的,分量刚好让他吃个半饱。

趁着孩子安静,皇太后和贴身宫女巴音说起晚宴安排:“若是宜妃与皇上一道前来,便将她同皇上安排在一处,若是宜妃先自己过来了,就把胤祺抱过去陪陪她,小半个月没见,她嘴上不说,心里还是牵挂着的。”

胤祺是宜妃还是宜嫔那会儿生下的孩子,没过满月便被皇上下旨抱到了慈仁宫由皇太后抚养。

按照宫里的规矩,嫔位是有资格养孩子的。

所以皇太后总觉得对宜妃亏欠两分,也不拦着宜妃和胤祺亲近。

可惜宜妃心里有顾虑,再怎么想孩子也就请安时过来早一些,打着伺候皇太后用膳的名义看看胤祺。

为了方便同皇太后交流,她还自学了蒙语。

知道宜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胤祺好,皇太后可怜她一片慈母心肠,却也只能见缝插针地让她同胤祺多相处相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