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拿着刘守光送来的奏表,上面的内容是这样的:
“晋王他们非要推戴我做尚书令、尚父,陛下您对我有恩,没有得到您的同意我还不敢领受。不如这样吧,您直接任命我为河北都统,这样我就有理由为您平定并、镇各大藩镇了。”
说白了就是想讨个巧,一方面告诉了朱温自己要做尚父的心思,另一方面又向朱温讨要高位,以此来充实门面,打压周围藩镇。
朱温看奏表后大笑,知道刘守光狂妄愚蠢,也不跟对方一般见识,直接派了阁门使王瞳、崇政院受旨史彦群到燕国去册封他。
这样一来,刘守光自认为万事俱备了,迫不及待地进行尚父册封礼。
尚父这个荣誉称号之前还真没怎么搞过,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路数。燕国掌管礼仪方面的官员就拿着大唐册封太尉的流程来套用,这也说过得去。
问题是在仪式进行过程中,刘守光问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这个仪式中,怎么没有郊天、改元的环节呀?”
郊天就是祭祀上天,改元就是更改年号,这都是皇帝登基时候的配置。
刘守光问出这句话,周围的人都愣了,风也停了,虫也不鸣了,世界瞬间安静了。
我的天,感情这哥们儿忙活了半天,还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这个能把人蠢哭的问题手下人还不能不接着,耐心地解释道:
“尚父虽然身份尊贵,但还是人臣,怎么能有郊天、改元的待遇呢,您想多啦。”
刘守光大怒,把封册扔在地上,大吼道:“我燕国土地方圆两千里,带甲雄兵三十万,我想要做河北天子,谁能奈我何!这个尚父之位,不坐也罢!”
随即下令逮捕了从大梁过来主持册封仪式的王瞳、史彦群等人,李存勖等各路藩镇派来参加仪式的使臣也都被关进了大狱。
这事儿过后,刘守光称帝的执念越来越重了。
某一天,他直接下令,当日就要举行登基仪式。
这样一来,手下人可就慌了,主子是个糊涂蛋,他们不能糊涂啊,要不然这里一称帝,别人打过来,他们也要跟着完蛋。
所以许多人都加入了劝谏的大军。
刘守光快刀斩乱麻,你们劝谏是吧,谁来劝我就让谁死!摆了一整套斧钺等刑具在大庭上,谁敢劝谏先尝尝这个。
手下人都不吭声了,没事儿别跟自己的命过不去不是?
有怕死的就有不怕死的,真正的忠臣孙鹤挺身而出,向刘守光直言:
“沧州城破的时候,我孙鹤就应该死了(孙鹤之前是刘守文的谋士),承蒙大王成全,能够活到今日。现在存亡之际,怎敢惜命而忘恩,臣下认为,现在登基称帝,万万不可!”
刘守光一看,哟嚯,还真有不怕死的,正好缺一个杀人立威的机会呢,就你吧!
随即命令军士把孙鹤拿下,按在砧板上割下一块块的肉来让士兵吃。
孙鹤忍痛大呼:“不出百日,敌军肯定会杀过来,到时候悔之晚矣!”
刘守光大怒,令士兵用泥土塞住孙鹤的嘴,一截一截的将其斩断。(寸斩之)
现场的画面堪比恐怖片,具体有多么血腥我们就不多说了。总之,恐惧之心在众人心中蔓延,再也没有人敢说一句话了。
世界安静了,那就登基吧。
刘守光顺利即皇帝位,国号大燕,改元应天,以大梁的使者王瞳为左相,卢龙节度判官齐涉为右相,大梁使者史彦群为御史大夫。
程序都走完了,他少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登基后的大赦天下。
像杨守光这样狂愚、嗜杀、荒唐之人,百姓在他心中根本没有分量,即便赦了天下也不会具体实施。毕竟人家的中心思想是为了做皇帝嘛,其他的事项有没有也就无所谓啦。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上天给刘守光开的玩笑,他登基的当天,北方契丹入侵,攻陷平州,燕人惊扰。
契丹这方势力我们后面细细地来介绍,现在接着往下讲。
李存勖听说刘守光称帝,大笑不止:“等他占卜在位年数的时候,我应该已经取而代之了!”(俟彼卜年,吾当问其鼎矣)
张承业当时在场,也笑道:“既然他登基称帝了,我们好歹也要派使者过去祝贺一番,不然就失了礼数。”
李存勖称善。
当然,派人去祝贺依然是捧杀的手段,加速刘守光的败亡而已。
在使者的人选方面,李存勖费了一番思量,最后派晋阳少尹李承勋前往。
这个选择很正确。
李承勋到了幽州,用相邻藩镇的礼节来拜见刘守光。
刘守光不乐意了,我都已经称帝了,你家晋王只是个藩王,怎么能够平起平坐呢,你要用臣下的礼节来拜见我。
李承勋一听,火气上来了,本人是大唐的晋阳少尹,唐帝授予的官职,又不是你辖区的官吏,凭什么拜你!别说你是称帝,你称玉皇大帝我也不买账!
刘守光大怒,也懒得多费口舌,一迭声地喊手下人“快抓起来,抓起来!”
之后把李承勋关了好几天,又把他牵出来问话:“现在想通了没,臣服我吗?”
李承勋的回答亮了:
“你能让我家晋王称臣,我就称臣;不然,杀了我也没用!”
刘守光服了,服了之后就要杀人,随即将李承勋处死。
在我们现在看来,为了一个礼节而丢了性命,似乎难以理解。
然而这是一种操守,使节在外,不堕国威,不辱使命,这是基本要求。因为一人在外,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你跪下不要紧,身后的国家也就跟着跪下了。
这不是面子问题,而是气节问题、国家利益问题。
所以说刘守光狠呐,这人没有底线,谁人都敢杀,谁人都敢扣,接下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谁人他都敢打。
刘守光要打的人是王处直。
当然了,登基后的皇帝打打人,立立威,彰显一下自己的文治武功,这也都是正常的。
但是出兵之前有一个时任幽州参军的小官提出反对意见,这个人现在的官职虽小,今后的名气却很大,他就是五代十国中的传奇人物——冯道。
冯道之后做了四代王朝(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宰相,侍奉过十位君主,堪称官场不倒翁,人称长乐老。
现在的冯道还处在年少气盛的时候,直接跟刘守光叫板。
刘守光可不管你是谁,问也不问,直接逮住扔到监狱里去了,司法程序概不用走的,堪称一步到位。
幸亏有人救他,把他从监狱里放了出来。
出狱后的冯道可不敢在幽州呆了,那就逃吧,一口气跑到了晋国。
晋国的张承业很欣赏他,把他引荐给晋王李存勖,李存勖随即给了他一个掌书记的官职。
这个掌书记可不是什么书记员的工作,而是在节度判官之下,掌管一路军政、民政官员的升降考核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长,真正的实权人物。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张承业、李存勖对冯道的看重。
冯道奔晋只是一个小插曲,现在刘守光的大军已经杀到了王处直的地盘上,正在进攻对方的容城。
王处直急了,作为小弟,他立刻向大哥李存勖告急。
正在跳转到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第一百零三章 杨守光登基绿色阅读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看书神 - 看书神小说阅读网 ...,如果没有自动跳转请点击[跳转]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