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成了日子里小小的期待。莹总是会从隔壁组蹦跳着过来找我,有时是分享一道刁钻的数学题,有时只是靠在我桌边闲聊。她性格开朗,像个小太阳,很快和我们这一小片的人都熟络起来。
有一次,她兴致勃勃地聊起她的男朋友,绘声绘色地描述他们周末一起去图书馆复习的趣事。周围几个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善意的笑声。话题不知怎的,就转到了“分手”上。莹说完自己的故事,忽然侧过头,很自然地拍了拍我同桌李染的胳膊,语气爽朗地宽慰道:“哎呀,分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译哥,看开点,下一个更好!”
他只是抬了抬眼,礼貌性地牵了下嘴角,算是回应,并未多言,随后又低下头,指尖的笔转得飞快。
我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他微低的侧影上。莹的话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我心里激起的涟漪,远比在他那里要大。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我愈发清晰地察觉到,自己对他的喜欢,像藤蔓遇见了攀附的墙壁,不受控制地,越缠越紧,越爬越高。
这种感觉很奇怪,带着甜,也带着慌。我开始在意自己在他面前的言行,会因为他一个无意的眼神而心跳失序,也会因为他不经意的一句认可偷偷开心许久。
我总觉得,他好像也发现了我的这份“不一样”。
班里总有那么几个调皮的男生,无聊的课间,喜欢以互相抢夺文具、或者藏起对方一两本书来取乐。偶尔,他们也会把“战火”蔓延到我这里。
通常,面对其他男生的“挑衅”,我要么会毫不客气地追打回去,展现出我绝不好惹的一面;要么就会叉着腰,用带着“杀气”的眼神瞪回去,撂下几句狠话,直到他们讪讪地把东西还回来。
可当他也参与其中时,一切就都变了。
有时,他会趁我不注意,轻轻抽走我摊在桌上的草稿纸,或者把我笔袋里那支他教我转的笔拿走,捏在手里,然后好整以暇地看着我,眼里带着点细微的、类似于试探的笑意。
我知道我应该像对待其他男生一样,凶巴巴地命令他:“还给我!”
或者干脆上手去抢。
可面对他,那些准备好的“强劲”和“狠话”就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下去。我张了张嘴,最终却只是抿着唇,带着点自己都察觉到的委屈和无奈看着他,连伸手去抢的动作都显得绵软无力。
他好像就吃准了我这份独独对他才有的“心软”。
看到我这样,他通常不会像其他男生那样继续逗弄,反而会很快地把东西递回来,有时还会附带一句:“好了,不闹你了。”语气里听不出太多情绪,可那双看着我的眼睛,分明比平时多了些难以捉摸的光亮。
他利用着我的这份偏心,让我时时事事对他硬不起心肠。
而我,一边沉溺于这种特殊的、软弱的对待所带来的隐秘悸动,一边又深深地困惑着。
他对我,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呢?是觉得我脾气好,不会真的生气,所以可以随意玩笑?还是……也察觉到了那份不同,并且,默许甚至纵容着它的存在?
这个问题,像一团模糊的雾气,萦绕在我十六岁的天空里,让我看不清前路,也摸不透他的心。
青春时而美好,大概就在于那时的我们,总会对一些数字和节日抱有没由来的期待。一个寻常又不寻常的情人节,在校园里,总能发酵出特别的氛围。
课间,班里喧闹异常,不知谁起的头,大家嬉笑着起哄:“有喜欢的人快表白啊!过了今天就没机会了!”看着他们脸上鲜活又大胆的神情,现在的我回想起来,只想报以一丝苦笑。那时的我,心里装着一个不敢言说的名字,又如何能理解那种坦荡的勇气。
那是个炎热又平常的中午,我刚从食堂回来,小T又一次出现在我面前。没错,就是那个被我拒绝得很狠心的男生。他手里捏着一封看起来精心准备过的信,眼神里带着固执的期待,拦住了我的去路。
周围投来好奇的目光,他的话语和姿态都让我感到无比窘迫和压力。面对他持续的示好,一种难以名状的烦躁和委屈涌上心头,我手无足措,最终竟不争气地留下了眼泪。现在我明白了,当时的我,是那么讨厌被自己不喜欢的人纠缠,甚至对此感到一种近乎生理性的厌恶。
上课铃声像救赎一样响起,我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到座位,慌忙擦掉眼泪,假装若无其事地摊开课本,但心神依旧紊乱。好友传来小纸条,写着安抚的话。而就在这时,旁边的李染,用笔帽轻轻敲了敲我的桌面。
他侧过头,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你……为什么会哭?”
面对他的问题,我并不觉得奇怪,似乎潜意识里觉得他本该注意到。我垂下眼,用同样低的声音,干巴巴地回答:“不喜欢。”
很多人都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试着接受小T。他们的眼神里大多写着不解,仿佛我才是那个格格不入的“怪人”。显然,他此刻大概也是这么觉得的。但他没有再多问,只是沉默地看了我几秒,然后轻轻“嗯”了一声,便转回了头。
我心底泛起一丝涩然,低声说了句:“很抱歉,让你看到我糟糕的一面。”
事情太多,记忆总是自动筛选那些印象深刻的画面。那会儿,班里还很流行一些隐晦的“情侣款”东西。
一个清晨,我回到座位,习惯性地整理书桌,却忽然注意到笔袋旁边,多了一支我从未见过的、设计很精致的钢笔。
是谁放错了吗?我拿着笔,左右看了看,一脸茫然。
你(李染)看着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状似随意地开口,语气却有点不自然的生硬:“是小T给你的。”
小T?我立刻蹙起眉头。“我不可能收的。”语气斩钉截铁。想到昨天的尴尬,我毫不犹豫地把笔递向你,“你帮我还给他吧。”
那时的你,好像还很不擅长撒谎,眼神闪烁了一下,接过笔的动作都有些迟疑。中间你又说了些什么,试图让我相信这笔的来源,具体的对话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你后来拿着那支笔,转身递给了后桌的男生,说了句什么,像是完成了某种交接。
我松了一口气,恢复如常地坐回座位,以为这件事就此了结。
直到很久以后,某个偶然的瞬间,我才后知后觉地明白——那支笔,根本就不是小T的,而是你,想要送给我的。
我想,那时的你,也和我一样,是个心智不成熟、用着笨拙方法的“小学生”。用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试探着,又害怕被直接拒绝。
还记得那段时间天气很热,阳光白晃晃的。某天,我穿了一件淡蓝色的薄款防晒衣。课间,你的好朋友找准时机,笑嘻嘻地凑过来,目光在我们两人之间逡巡,故意拉长声音说:“哟——穿情侣装啊——”
我看着他不怀好意的笑,满脸疑惑。
他又接着补充,指了指你:“你俩都是蓝色的啊!”
我这才注意到,你今天穿的,是一件浅蓝色的牛仔外套。下意识地抬眼环顾整个教室,穿各种颜色校服和外套的同学都有,但放眼望去,确实只有我们两个,身上披着同样干净的蓝色。
我恍然大悟,随即想起,前几天我穿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来学校,而你,好像也恰好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
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然后,一点一点的满足感,像细密的气泡,咕嘟咕嘟地涌了上来。
原来,你竟然这么仔细。
仔细到会留意我每天衣服的颜色,然后用这种近乎幼稚的、同步的方式,默默呼应。
这个发现,比任何直白的言语,都更让我心动。它无声地诉说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在意,是属于我们那个年纪,最纯粹,也最珍贵的秘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