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贤妃娘娘私情省亲 武氏母女双管齐下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没有鬼敲门,还在“府中对”的英国公夫妇没想到自己这才说到武贤妃,然后武贤妃就到了自己的府上,难道真的是举头三尺有神明?或者隔墙有耳不成?李绩夫人都开始疑神疑鬼的怀疑自己。

英国公李绩虽然对于武贤妃的拜访也有些意外,但还是临危不乱,叫醒自己还在呆愣的妇人:武贤妃娘娘来国公府串门,作为主人的国公夫妇出于礼节是需要一起到大门外迎接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只有府中的管家进来上报的原因。

在李绩的提醒下夫人也是反应过来,现在不是发呆的时候,没有把贤妃娘娘晾在大门口的道理,所以夫妇二人就联袂出去迎接。

国公府外,并没有想象中贤妃娘娘出行的声势浩大,甚至都没有几个人,只是一辆马车,另外只有几个随侍宫婢,可以看出贤妃娘娘这一次是轻装简行,出人意料的低调。

这就是李绩夫妇在自家大门外看到的情况,夫妇又是一阵意外。

更意外的是夫妇二人来到国公府台阶下还不待张嘴说“老臣不知贤妃娘娘前来”之类的客气话,遮掩马车的帘子就被侍婢揭开,贤妃娘娘已经先人一步的走出了车厢,在侍婢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嘴里还笑着道:“侄女听说世伯身体有恙,所以没有提前说明,就自作主张的过来了,还请世伯宽待。”说完了还以子侄辈身份向李绩夫妇见礼。

这是如意在马车上的时候已经用马车的窗口留意车外的情况,此时也就“恰当”的在李绩夫妇开口之前走了出来。

李绩夫妇皆是受宠若惊的模样,贤妃娘娘又不是自家的晚辈,现在却以晚辈的身份行礼,这种作为本身就值得商榷,还有特别的是贤妃娘娘并没有穿可以代表身份的朝服,而是一身普通的便装,看着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女,而不是尊贵的后宫大妃,所以这代表贤妃今天出宫是为了私事,而不是公事?

夫妇二人也是不敢怠慢,李绩一个虚扶,口中赶紧道:“哪里的话,贤妃娘娘莅临寒舍,国公府蓬荜生辉,倒是鄙臣夫妇慢待了娘娘,还请娘娘进府。”李绩夫人则是不用顾忌男女之别,赶紧用手扶住了行礼的贤妃娘娘。

如意笑着道:“世伯,伯母,稍等片刻,今日前来不只是侄女一人,还有一人呢?”然后对着马车道:“娘,女儿扶您下车。”

李绩夫妇才知道马车上还有一人,听称呼是贤妃的娘,也就是武母杨氏。

杨氏在女儿的搀扶下也是走下了马车,然后笑着对着李绩夫妇道:“李大人,李夫人,你我两家多年未见,别来无恙。”

李绩夫人脸色一紧,她看到杨氏就想到了自己当年和落魄的杨氏退婚的情形,现在就有了一些尴尬,想着武氏母女今天不会真的是来兴师问罪的吧,李绩倒是不在意道:“原来是武夫人,是啊,多年未见,还真是岁月不留人啊,当年武大人临终一别后,到现在已将近二十载,还请夫人入府一叙。”

杨氏道:“当年家夫亡故,幸得李大人帮扶才得当处置了亡夫的后事,不然单靠贫家这个弱女子只怕是天大的难事了,只是当时因为家中琐事繁忙,错过了向李大人表示谢意的机会,贫家甚是惭愧,自觉有愧于李大人。”

李绩道:“夫人此话就是折煞老夫了,我与武大人同朝为官,甚为知己,武李两家也算有旧,哪有对武大人后事视若无睹的道理,这都是我该做的,夫人说这些就是言重了。”

李绩夫人也是反应过来,武氏母女这哪有兴师问罪的意思?也就赶紧上前拉着杨氏的手道:“夫人说这些话就是见外了,哪有什么谢不谢的,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要是再这么说反而让我们要惭愧了。”

四人在说说笑笑中就走进了国公府,管家早就有眼色的为主宾准备好了茶水,也就送了上来。

如意也是从随身的侍婢手中接过了一些东西道:“侄女听说世伯身体有恙,母亲听闻后也是颇为担心,所以特意在宫中找了一些上品的高丽参和燕窝之类的补品为世伯送过来,希望世伯能早日康复。”

此时的李绩不说红光满面也是脸色如常,哪有一点生病的样子,但如意也不会揭穿李绩装病的事,依旧当做自己是在看望李绩生病的流程说话。

李绩借病不去紫宸殿议事,明明无病却称有病,往大了说这就是欺君之罪,如意自然没有必要因为这件无伤大雅的小事追究李绩的罪责,这也不是她这个世侄女的来意。

李绩的夫人赶忙起身亲自接过了如意递过来的礼物。

两家人各自都没有了觐见贤妃娘娘的意思,反而更像是出于私交的串门,或者说像是省亲。

坐定之后杨氏和李绩夫妇开始说道两家多年前的旧事,说的是津津有味,完全是多年未见的好友话家常的模样,然后杨氏帽不经意的感慨道:当年恰逢武家发生变故,最终使得长女武顺和李绩家的次子李思文有缘无分,错过了这一份姻缘,是她此生最为遗憾的事,在这件事上面武家多有做的欠缺的地方,这就是对李家的亏欠,说到这里杨氏又是一阵遗憾和惭愧。

眼看杨氏还是说到了当年武顺和李思文的婚事,这也算是说开了两家之间的一个结,总不至于因为此事让两家人心中惴惴不安,一直虚情假意的维持表面关系,不过不同之处是杨氏主动揽过了这件事的过错,把李氏的退婚当做武家的过失,这让李绩夫妇心中的石头落下,因为李氏当年退婚的理由就是:听闻武家失和,门风不正,杨氏现在这么说就代表认可了李氏的说法。

虽然以李绩的地位并不需要把后宫的贤妃娘娘看的太重,但悔婚这种事事关颜面,说出去让身为英国公的李绩也很难提起,少不得有人会说是因为李氏看不上落魄的武氏,所以才会退婚,虽然这也是事实,但说出去不好听。

这件事只能由占理的一方提起,也就是被退婚的武家,现在被杨氏主动提及,两家说开,事情就这么说过去,也算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闻言之下李绩夫妇也只能识趣的感慨自己当年很是看好武顺这个孩子,知书达理,文静贤惠,是一个好的操持家的良家,尤其是两个孩子自己两小无猜,相互真心,又说到这事也不怪夫人,夫人是大家出身,处事周到得体,要怪只怪武家之人在武大人亡故后目光短浅,失了家族和睦的本分。

不过事情到现在都已经过去,杨氏说起这件事也不是为了寻根问底而来,事情已然说开也就点到为止,没有必要真的说出一个谁对谁错,正如李绩所言,这世间哪有那么多对错,有的只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这时候提起李氏当年悔婚之事只怕是杨氏的权宜之计,这是两家人都心知肚明的事。

当年退婚一事本就是李氏对武氏的亏欠,现在杨氏又主动担下了当年李氏退婚的过错,李氏亏欠加亏欠,投桃报李的弥补武氏才是道理。

接着娘亲杨氏的话,如意也借机说到了自己和“世伯”的交集,说是感谢世伯在当年蝗灾事件中对自己和李治的照顾,当时废太子李承乾和齐王李佑因为惧怕民变发生危及自己的安全不敢再亲身入险担任巡视之责而临阵脱逃,只能由自己陪着还是晋王的李治继续巡视灾情,最终真的身陷民变的危机中,还是得益于世伯委派的侍卫护卫住了李治和自己的安危,所以对于李绩这样的恩情如意和李治都是铭记于内,不然也不会有如意的今日。

李绩感慨当年皇上虽然年幼,但已经敢于亲身犯险,无惧危情,气概和胆略已经胜过废太子多矣,能有今天的皇位也是苍天有眼,实至名归,是百姓之福,苍生之福。

如意又说到在先帝驾崩之后也是幸赖有世伯作为顾命大臣,算是帮助李治渡过了即位后的动荡期,世伯是名副其实的辅政大臣,实为群臣之楷模。

李绩对答道顾命辅政是先帝的遗诏,自己这么做都是在尽身为臣子的本分,皇上既然即位成了皇上,不管是对先帝,还是对皇上,那自己还是臣子,是臣子就要做臣子的事,不敢奢望做什么群臣楷模,只是自己要尽心尽力,鞠躬尽瘁。

接着如意像是对李绩说什么秘事一般道:“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世伯可能有所不知。”

李绩知道贤妃现在就要说出自己的来意,装作好奇道:“不知是何事?”

如意道:“是世伯因病缺席的这一次紫宸殿议事的一件事。”

自己缺席紫宸殿议事的一件事?所以自己缺席的这一次中枢六相议事发生了变故?自己却偏偏没去?可是中枢议事议的是什么事?“废后”之事!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李绩不知道。

李绩道:“这还真是不巧,老臣只是一时生病,不料却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

如意道:“事情的确不小,但却跟世伯没什么牵连,不然侄女也不会不马上告知世伯,是事关右仆射褚遂良大人的事。”

李绩震惊,事情牵涉到褚遂良那可不就是一件大事,因为褚遂良是和自己一样的三顾命大臣之一,还是长孙无忌的臂膀之一,他出事就是大事。

李绩道:“不知褚大人出了什么事?”

李绩问出问题却不见如意回答,而是潸然泪下,李绩和夫人不知说到褚遂良武贤妃哭什么,杨氏看着自己的女儿怜惜道:“如意,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你也要从那件事上走出来。”

如意哽咽道:“是的,娘,世伯,伯母,是侄女失态了,因为褚大人的事牵扯到了侄女那不幸的女儿的事,所以一时情难自控。”

李绩惋惜道:“是安思定公主被害之事吗?娘娘要节哀啊。”

如意道:“侄女谢谢世伯,说到褚大人和安定的联系就是安定被害之事,当初安定被人谋害是褚大人负责调查此案,当时褚大人认为以杀人动机来说刘贤妃就是案后元凶,侄女虽有疑惑但褚大人一意孤行皆不认可,只是认为凶手必是刘贤妃,最终导致刘贤妃身死,而这一次弘儿被害之事褚大人却又说萧淑妃是凶手,同样的巫蛊之术凶手就不可能是两人,所以就说明上一次安定被害一案褚大人认定凶手是刘贤妃那就是一件冤案,并且最终冤死了皇上的刘贤妃娘娘,这样安定和刘贤妃娘娘的冤情从何出述说?只怕是没有一个人能对这样的冤情当做无事发生,即使是清名在外的褚大人自己,这就是紫宸殿发生之事。”

李绩才知道自己错过的居然是这件事,安思定公主被害一事就这样被人翻了出来,在这样一个巧合的时机拿出了褚遂良办下冤案之事,不管是多安思定公主本案还是冤死刘贤妃之事,这都是打到了褚遂良的七寸,并且这件事很难善了。

李绩问道:“不知褚大人这件事皇上如何处置?”李绩不得不问,冤杀了皇上的贤妃娘娘,此罪当斩,李治会杀褚遂良吗?更重要的是长孙无忌会允许李治杀了褚遂良吗?

并且李绩知道安定公主这个案子的结果都是出自长孙无忌等人的操纵,并不只是褚遂良一人之事,现在李治只把他一人拿出来说事,恐怕就是因为褚遂良是阻止李治废后的急先锋,所以李治要杀鸡儆猴?只是李治有这个手段吗?现在李绩还不知道具体内情,但他还是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这个侄女,自己这个当年能够让李治在险象环生、九死一生的蝗灾事件中死里逃生的人,李绩也是当年事情的知情人之一,他知道事情最大的功劳是如意的,并不是李治或者废太子李承乾的,究于此在这之后李绩依然很关注如意的发展,不管是如意在万国来朝上的铁棒驯马还是从高句丽生死逃亡,亦或是再次入宫成为李治的后宫,李绩看出了自己这个侄女非常人可比,可以说李绩这个大将军的本能让他比任何人都更早注意到如意,所以这一次李治能直击褚遂良要害真的是李治的本事吗?再想到现在如意对自己的拜访,李绩在心中感叹自己这个侄女的厉害之处,只怕很多人都小看了自己这个侄女了,就看现在“废王立武”的局势,当初谁能看出如意有上位皇后娘娘的可能?这些话李绩都想和自己的妇人说。

如意不知道李绩已经看着她想了很多东西,只是道:“侄女不知,因为当时有长孙大人为褚大人求情,说是褚大人乃先帝顾命,刑不可加身,此事也就暂且再议,侄女就来告知世伯。”

话说到这里以后如意也就没有再多做停留,甚至没有提起一点“废后”之事,就像是完全不想给李绩世伯添这个麻烦,而是告知世伯养病要紧就告辞离去。

武贤妃前来虽然没有对“废后”之事提及一个字,但李绩却看出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是事关“废后”之事,好一个旁敲侧击啊,先是说出当年退婚一事让李绩感到亏欠,然后说到当年蝗灾之事是李治感恩,又说到了褚遂良冤杀刘贤妃之事证明现在李治得势,这哪有一句废话?说是私下来拜访,说的也都是私下的事,那目的就是要私下的交情,就问李绩会怎么做?

夫人听着李绩的解释才知道自己这个侄女的高明之处,夫人刚刚还为武家不追究当年退婚一事沾沾自喜,没想到这件事后面的谋划这么大,大家都是女人,为什么自己就这么浅薄?

夫人还打算问李绩接下来怎么做就看到管家又走了进来道:“大人,二公子来了。”

当年因为李家的退婚毁了李思文和武顺的婚事,正如李绩夫人所言李思文对李绩夫妇多少还是有一些不满的,但李思文到底还是忠孝之人,虽有不满也只是减少了自己和李绩夫妇的来往,没有大事一般不会主动前来,除非李绩派人召唤,今日李思文却主动前来,难道是有什么大事?

没想到李思文进来之后就和李绩夫妇说起了“废后”之事,说是要做忠孝之人,既然皇上想要废后那就应该支持皇上,而不是横加阻挠,这不是为臣之道。

李思文从来不和李绩夫妇说起朝堂之事,今天他的前来出乎李绩夫妇的意料,稍后李绩才知道是贤妃之姐武顺拜访了自己的儿子,顺势说起了朝堂之事,这才有了李思文来找自己的爹,最是难忘少年情啊。

李绩不知道自己当年的准儿媳和自己儿子说了啥,但李绩知道自己儿子和自己说了啥,所以武贤妃哪里是高明啊,简直就是高明,旁敲侧击不够,还要隔山打牛,双管齐下的拜访了英国公大人。

填一下八百年前就挖好的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8章 贤妃娘娘私情省亲 武氏母女双管齐下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们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