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求助

南都大学,蒋怡琳正在器材室推自费买的轮椅。

稍后,她打开直播,表情一秒变得灿烂,笑容仿若春日清晨的第一缕暖阳。

“哈喽,宝宝们,欢迎来到 10 的直播间,上次咱们去测评了南都市秦乡区的盲道设施,了解了盲人群体的日常走路,那么今天 10 要从肢残人的视角出发,坐上轮椅,去南都博物馆,并测评这一路的无障碍设施,那么我们开始吧!”

说完后,蒋怡琳坐上轮椅,按下出发键,直直地前往校门口。

途中遇到两个知道她直播的室友,看到蒋怡琳后笑着起哄打气:“我们小姐姐又去宣传我们专业啦,加油!”

蒋怡琳是南都大学无障碍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

2023 年,无障碍管理专业正式被批准,蒋怡琳成为这个专业的第一届学生,也是全国第一届学生。

到目前为止,无障碍管理只在南都大学有开设,并且只开了两届,全国学这个专业的人不超过 100 人。

说好听点,学这个专业的人是凤毛麟角,稀有人才。说难听点,要是这个专业后面突然没了,也 0 人在意。

蒋怡琳是被调剂来到这个专业的,最开始她是挺崩溃的,因为这个专业新到连专业课的书都没有,全抄 ppt 和打印讲义,而且她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是来干嘛的。

可是今年升了大二之后,学习了更加深入,蒋怡琳开始了解无障碍设施的建造和设计,更知道了国内残障人士占比约6%,65岁老人占比15.6%,但尽管如此,对于社会不便人士的无障碍设施仍然有非常多的不足之处,普及率也偏低。

蒋怡琳想,这个专业很有意义,不能让无障碍中途夭折!

一个月以前,她就想到了以她较专业的视角,扮演残疾人士,来测评并科普城市的无障碍设施,让更多人意识到他们的不方便,并以此来做出更多进步。

蒋怡琳坐在轮椅上后查看直播间数据,不禁扶额苦笑:合着刚刚一口气热情洋溢说了一堆,就只有80人在看呢!

她不禁玩笑想到,其实这80人都是她同专业的师妹和同学吧?

*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阳光明媚,算是减轻了一点蒋怡琳的直播难度。

南都大学门口走1公里左右就是地铁站,虽然听起来很方便,但不少电动车就从小道上插缝骑过,一边大声按喇叭一边穿过蒋怡琳,每上来一个就要吓蒋怡琳一大跳。

其实,无论是上次的盲道测评还是这次的轮椅测评,蒋怡琳都很没安全感,总是担心周围随时都有危险发生。

她只测评一天就这样了,那那些从小到大就一直这样的人呢?

他们虽然习惯了黑暗,习惯了轮椅的日子,但每次走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走在人潮拥挤的大街里,走在不熟悉的小路间,是否还是会非常害怕,非常无措呢?

直播间有人问她:“为什么不打车呢?”

蒋怡琳回答:“还是想关注更大众的交通方式,而且周末打车一定会堵车的,那样麻烦就太大了。”

而且车费70。

有人问:“这个专业算建筑学院吗?”

蒋怡琳笑了:“算管理学院的。”

聊着聊着,地铁站就到了,这一站地铁站有无障碍电梯,蒋怡琳松了口气,虽然有点绕,但好在进去了。

南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很差,蒋怡琳不止听一位教授吐槽过了。

一进去电梯里,蒋怡琳就一边用手机照一边介绍:“这个是无障碍电梯,和普通电梯有区别,大家看到,这个电梯有更宽敞的空间,大概内部深度是不小于1.4米,而且按电梯的地方是较低的,大概是在90cm到120cm左右,嗯……”

蒋怡琳停顿了一下,她发现按钮是有一点高的,明显超过了要求数据,她身高不算普通人当中偏矮类型的,但是按楼层时还是有些吃力,用手机撑着按了一下。

“这个按钮设计有点高,我得用手机按一下……另外刚刚我按门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门的开启时间是较长的,大概有五秒左右,侧边墙面这里还有扶手,高度约80-85cm。”

为了全面测评,上地铁前她先去了一躺厕所,让她惊喜的是设计了无障碍卫生间,并且还设计了异色处理,是独立无障碍厕所。

为了不耽误真正有需要的人,蒋怡琳抓紧时间进去查看。

因门板门宽不够,轮椅进去有些吃力,蒋怡琳卡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国标要求是80cm,这个最多75cm。转身空间也不够,这样会很容易卡住。”

“这个坐便器靠外的U型抓杆如果可以换成活动上翻的款式会更好,还有抓杆安装方向也是错的,然后……紧急呼叫铃位置太高了,如果我不小心摔倒,我是完全按不到呼叫铃的。”

说到这里,问题频出,蒋怡琳其实是有点生气的。

专家以前早就介绍过,现在的问题除了无障碍设施普及度低之外,更存在因为无障碍专业领域人才少,所以无障碍设施制作通常都是建筑系等系跨界来做。

所以很多时候会有数据错误的情况,而且规则的制定大多由普通人非行动不便人士来制定,这样反而会造成不方便。

来到地铁里面后,站内有几节车厢有专门的“无障碍车厢”标识,这个就配备了有专门的轮椅踏板,为乘坐轮椅的乘客搭建专属坡道。

过安检时,工作人员看到蒋怡琳独自坐地铁,于是前来帮忙推轮椅,协助蒋怡琳进了地铁。

蒋怡琳被这种行为感动到,内心一股暖流涌上。

地铁站着的人还不算多,不至于特别拥挤,看到蒋怡琳进来,都有些好奇张望,蒋怡琳不能适应这些视线,觉得有些尴尬,偷偷把手机藏了起来,默默照着。

一会儿要下车,蒋怡琳担心如果地铁人太多她会被挤到下不了车,于是直接把轮椅停在靠门的地方。

站点到了后,蒋怡琳因为有了经验,想着直接坐电梯就行,于是拒绝了工作人员的帮忙。无障碍电梯需要绕路,起初蒋怡琳没当回事,轮椅按钮都用的有些顺了,就这么转着找,直播间的人终于变多了,从80人上到了86人。

后来蒋怡琳才发现,这一站根本就没有无障碍电梯!

而且不仅如此,南都的地铁站是出了名的不友好,都是上楼有电梯,下楼是楼梯。

蒋怡琳上网搜,才发现因为南都1号线地铁建的最早,无障碍电梯很多站没有装。

那个工作人员,可以再过来一趟吗?

怪不得每个专业课教授都说南都无障碍设施差,果然实至名归。

其实她上次就发现有些站即使有电梯,坏了也一直没有检修,就立个牌子在那里。

望着即将要面临的阶梯,蒋怡琳就如同面对上了万丈深渊。

再去找那位工作人员也不是不行,但也就意味着……她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几个人抬下去!

这样真的很尴尬,而且也很为难工作人员。

但按照蒋怡琳给自己定的规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从肢残人的身份脱离出来。

直播间这个时候人倒是越来越多了,看来大家都喜欢看乐子,看到蒋怡琳遇到困难都来了。

蒋怡琳心中的怒意稍后又被伤感所掩盖,她轻轻擦去刚刚被卡住后裤脚留下的污渍,然后正视直播间,轻声说:“不仅仅是南都这一所城市有这种问题,很多城市虽然有无障碍设施,但并没有按照特殊群体真正的需求来建造,这些细节我们平时出门是不会在意的,但对有特殊需求的人来说,遇到这种麻烦会非常难办。”

久而久之,他们就更不愿意出门了。

弹幕一阵沉默,后来纷纷送上了小花花的表情包。

有人出主意:“可以找两个人,一个人背你,一个人给你抬轮椅。”

这也行,但蒋怡琳不忍心找上了年龄的保安叔叔,心想随便找一个路人。

于是她环顾了一圈,视觉聚焦到一个戴耳机的男生身上。

她只看得到背影,选择他只是觉得他年轻,有力气,而且年龄相仿,蒋怡琳拜托起来比较容易。

那个男生看起来很高冷,气质就拒人千里之外,耳朵一直在听着手机发来的语音消息,一直站在原地没有往前走,他看起来很忙碌,也让人不敢靠近。

蒋怡琳面对这样的人还是有些紧张,担心他拒绝,更担心他已读不回。

等了片刻,看到他终于有了要停的动作,蒋怡琳才轻轻用手拉了一下他的下衣角。

拉了一下,对方没反应,蒋怡琳抿抿嘴,再鼓起勇气,拉重了一点。

*

林一川刚下地铁,就收到直系导师王导发来的消息,口音比较重,系统语音识别有误,林一川无奈,停下脚步听。

王老师说他的作品方案有变,让他重新修改。

林一川知道所谓“有变”就是“大改”,手绘模型已经开始做了,现在这样,估计是要从草图开始改。

他正点开老师发的文件,就感觉到有人在拉他。

他下意识冷眼一抬,不带任何温度,眼眸深邃得如同不见底的幽谭,墨色的瞳仁里没有丝毫波澜。

但看到来人之后,林一川心头猛地一颤,原本冰冷的眼神中如同被投入了石子,敲碎了冰冻的河流,泛起了微小的涟漪,变得有些柔和。

冷漠的表层之下,悸动悄然闪过,更有不可思议。

曾经一直藏在心里,不知道如何靠近的人。

此刻,正在他的面前。

所有数据来自无障碍环境建设和GB55019的法律条文以及网络资料

可以退出这个,但可以点开这一本吗,小预收,求大家支持,真的跪了,9月初开,跪求收藏[熊猫头][熊猫头][三花猫头][爆哭]

《无人时》预收

9月开,欢迎收藏,存稿ing

一.

秦莳结婚了,在她被甩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结婚对象尹以理,两个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简直是云泥之别。

协议结婚也是结婚。

尹以理把结婚协议放在她面前,冷声让她签字。

“我给你钱和医疗团队救你母亲,而你帮我应付一下家里的长辈——”

“我们,各取所需。”

二.

尹以理刚回国,就被安排相亲,他多次拒绝

后来他妈妈忍不了,塞资料强制让他相亲。

尹以理无奈,但看到资料最上面熟悉的名字,一顿。

随即轻笑一声:

“就她吧。”

三.

婚后有一天,尹以理出差回家,看到花瓶里多了束红玫瑰。

保姆解释是太太的朋友送的。

他眉眼一挑,自言自语。

“朋友?送玫瑰?”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秦莳每天在公司都能收到一束玫瑰。

外卖小哥每次都要拿着附带的纸条围着公司念一圈:

“玫瑰送给最美丽的秦莳小姐——爱你的老公。”

——*书名灵感来自于毛不易三专原创歌曲《爱啊》

“无人时,才敢默写你的名字”

*男主暗恋女主10年,女主视角先婚后爱,非女强,身份差距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求助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