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

童妮上次拿来的鱼,特别交代了是给砚青补身体的。韩成文看家里那么多人,自己要是现在做着吃,他还真不敢保证这鱼能进砚青的嘴里。

他都能想象的出,家里肯定会闹的不得安生,干脆全部拿盐腌了,连晾晒都不敢挂在外面,只能放在自己房里。在自己家里还束手束脚的,想一想就让人憋气。

房间里的东西越堆越多,气味也越来越难闻。特别是那个兔子,他真想赶紧杀来吃了算了,偏偏砚青挺喜欢的,每天都拿几片烂白菜叶子来喂。孩子难得有个伴,他只好忍下来了。

必须得尽快解决房子的事了,砚青现在连房门都不敢出,实在不是个事。他一不在家,他那一群表侄子侄女就和那饿狼似的,想从砚青身上刮出一层油来。偏偏他那妈冷眼旁观,不帮忙对付砚青都算好的了。

另一边回到家的翠华,想讨好未来婆婆,可现在靠近年关,供销社正是忙的时候,买东西都靠抢,她自认没有这个战斗力,所以这条路线肯定是行不通的。

说是说要破四旧,要过什么战斗年、革命年,可大家私下里还是很重视这个节日的。哪怕家里条件再差,平常也会精打细算,就为了能在这个节点吃顿好的。

想来想去,她决定自己炒点花生,炸点兰花豌豆。炒花生简单,她自己有花生,用点细沙,放在大铁锅里慢慢炒熟就够了。

炸豌豆因为要耗油,所以算是个稀罕物,非常拿得出手。不过她自己今年没有种,要找死丫头拿点才行。

到时候先用碱水泡过,再在豌豆一端剪一个开口,等沥干水分后,放在油锅里一炸,开口处就会炸的开成四瓣,就像一朵盛开的兰花一样,再往上面撒点细盐,吃起来又酥又脆的,美味的不行,就是牙口不好的人也能吃。

可翠华一提这个话题,童妮就一脸防备的堵住了自己的房门。

翠华一看就来气了,说:“你这丫头怎么这么抠门,光占我的便宜,一点都不想付出。你用的火柴不要钱,盐不要钱,牙膏不要钱,煤油不要钱,哪样不是我买的?”

“我给你捡柴了,也帮你挖了红薯和花生,等价交换。”就生产队里分的那点棉梗够烧几个月啊,还不是靠她捡的干树枝回来才够用。

“那我这段时间请你吃的肉包子,白面,馒头,还有上馆子的事呢?我自己都没舍得吃。”

“你那是不安好心想丢掉我,再说我给你鱼了。”带着恶意的好是要打折的,所以她也算还了,她才不乱占人便宜的。而且翠华最近可能没有扔掉她的念头了,也不继续分东西给她吃了,都是各吃各的。

不过这正合她的意,因为她觉得自己最近吃的多好东西有点多,感觉太浪费了,所以她打算接下来节约一点。以后一天吃两顿,一顿一颗洋芋,外加一个大白兔奶糖当零食,超级完美。

要是继续和翠华一起吃,指不定要欠她多少,完全是没必要的浪费。

原来这死丫头知道自己的打算,翠华愣了一会儿,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直接问童妮:“你出豌豆,我出油,做出来对半分怎么样?油可比豌豆贵多了。”

“我不想要豌豆,我给你一碗豌豆,你给我买一根牙刷,行不行?”她有钱没有票,搞不到。

不过她知道到了年底的时候,那三个知青的家里会让他们想办法和老乡们换点粮食好过年。城里人有票,他们正好需要,这叫互相帮助,只有被人发现了才算违法行为。

她有一袋子干木耳,不知道他们要不要,等会儿去问一问,她也想搞点票在手里。这种木耳比较好找,只要是下雨过后,树林子里那些腐殖质附近就会成窝成窝的长出来,不过要速度快才行,不然就会被别人摘走了。

韩母听成武妈劝多了,还说的都是她不爱听的话,就不爱去她那儿玩了。刚好媒婆叫了她好几次,就跟着上她们家坐了坐。

媒婆还蛮大方的,抓了好几把炒花生让她吃,说是自己一个远房侄女看他们家条件困难,送的。

韩母顺着夸了几句,说媒婆这侄女有心了。媒婆借机多说了几句远房侄女‘翠华’的好话。说孩子是个好孩子,人老实又善良,说话斯斯文文秀秀气气的,和韩母也差不多了。就是命苦,男人去的早,孤儿寡母的受欺负。

媒婆说媒靠的就是一张巧嘴,她才满脸心酸的说了几句韩母开始感同身受了,觉得自己在外面没有底气,也容易被人欺负,估摸着也是和家里没个男人有关系。

媒婆又说她那表侄女见过韩母一次,表侄女私下和她说过韩母看起来很和善,肯定是个好婆婆,还羡慕能当韩母媳妇的人,觉得有个这样通情达理的好婆婆肯定很享福。

媒婆自己也感叹了几句:“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我们这些人以前受过婆婆磋磨,现在自己当了婆婆,还不是把以前受的苦都报复到儿媳妇身上了。像老姐姐你这样好脾气的,实在是少见,不怪我那侄女一看你就喜欢。”

韩母被**汤灌的熏熏陶陶的,觉得还是和媒婆扯闲话有意思,就更愿意有事没事过来她家坐一坐了。

等时机成熟后,媒婆又提了提,“你家成文再怎么孝顺也是个男人,男人哪有女人细心,你不如帮成文找个合你心意的媳妇回来,平常也有个伴?”

“这我可做不了主。”韩母想起自己的前媳妇胡桂花了,她不想找个压着自己的媳妇,与其这样不如就让儿子打光棍。

“成文这个年纪不再找一个也不现实,你也不想他再找个厉害的回来,把你拿捏的死死的吧?你还不如提前找个老实点的,你降得住的。”

媒婆又劝说了几句,说外甥到底隔了一层,为了个外人和亲儿子闹僵了到底不好。要是成文要结婚了,那肯定需要婚房,成德一家到了那时候还能不腾出地方?说他们要是敢继续赖着不走,怕是村里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们。

媒婆还说这样一来她既不用和娘家人伤和气,也能借坡下驴,和成文重归于好,还能得个可心的儿媳妇帮着分担家务,一举多得的事。

一番话说下来,韩母也动了心思,她确实不想和娘家闹僵了。她们从小就受教育就是娘家人才是自己永远的靠山,只有娘家人过的好了,自己在婆家才不会受欺负。

看韩母有了意动,媒婆又拿出一瓶兰花豌豆给韩母,问:“你还记得前不久来你家送鱼和兔子的翠华母女俩吗?她和你一照面就觉得你面善,她觉得男人到是其次,主要是婆媳关系好才能过的好。所以让我探探你的口风,看你有没有给儿子找媳妇的意思。”

韩母虽然有点心动,但离马上行动还差了点距离。

“不管成不成,她都不怪你。这是她炸的,让我拿给你吃。我们翠华说豌豆太硬了,吃起来费牙,所以她专门给你油炸了这么点。”

韩母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你也不用担心她和那胡桂花一样,是想占你们家便宜。她自己住着青砖大瓦房,娘家兄弟也在生产队当着不大不小的官,条件比你们家还好,她就是看上你人和善,觉得你家破事少”

韩母觉得自己有这么好吗?

两人又你来我往的交流了几句,媒婆甚至说翠华那姑娘童妮也能干的很,现在完全可以自己一个人生活,她愿意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嫁过来。

媒婆之所以提这点,是因为很多人并不愿意帮别人家养孩子。要她说还是把那姑娘带过来的好,不说她这个年纪已经能帮家里干活挣工分了,更重要的是要不了几年,就可以嫁人拿一笔彩礼钱了,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韩母被说动后,回去和儿子提了提这事,可韩成文并不相信她的眼光,暂时也真没有找媳妇的想法。韩母虽然觉得被忤逆了,面上有点无光,但也没有太坚持。

不太好意思的和媒婆传达了儿子的意思后,媒婆也没变脸色,还让她不要有心里负担。不过说了句:“这读了书的就是不一样,自己主意大的很,我们乡下,哪家的媳妇不是父母订的!”

“老姐姐,我劝你还是私下多攒点私房钱吧,保不准以后养老没有指望。你才这个年纪,说话都不算数了,老了还得了?”

这话又说到了韩母的痒处,她就这么一个儿子,连个备选都没有,所以心里总不太有安全感。她平常和儿子对着干,未尝没有点拿捏的意思在里面,觉得只有时刻把儿子掌控在手中,以后的养老才有指望。

媒婆说了这句就开始拉其它家常了,可韩母心里总想着媒婆的话,觉得她说的也有道理,最后没忍住又问,“你那表侄女真有你说的那么好?我也不好太强迫孩子,你说怎么样才能让我们家成文自己同意这事?”韩母好面子,不想承认自己拿儿子没办法,但是她觉得促成这事,也是自己权威的表现。

媒婆对韩母的话深表赞同,说强迫孩子确实不好,孩子不懂大人的一片苦心,难保不会心生怨言。不过给韩母出了个主意,也不说一定要让他结婚,只是相看相看,保不准两人自己就看对眼了。

媒婆这般那般的和韩母交代了一番,觉得只要韩母能照她说的做,这任务就算是完成的七七八八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