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翠华过来探视,韩成文还有点惊讶。相亲那天他的态度可说不上好,摆明了自己的被赶鸭子上架的样子,没想到她竟然不计前嫌来看砚青了。
他心里其实还有点不好意思,也有点感动。这大冬天的,砚青的亲奶奶都没有说来看上一眼,或是托人问候一声,人家一个不相干的女人和孩子却这么远过来了。
“韩老师,砚青好一点了吗?”翠华把手里提的网兜递过去,关心的问了句。
“好多了,谢谢你的关心。不过现在老师可不是什么好职业,你还是直接叫我的名字吧。”韩成文犹豫着自己是不是要推脱几句“不要这么客气,人来了就够了,不需要带礼物”之类的,他看村里的人都是这样的。
不过也只是想了想,最终还是接过来了,大不了以后还回去就行了,他真不喜欢这种人情来往推来推去的事。
“好吧,成文,不过我不觉得教书育人是不好的事。你看这里有什么我们能帮忙的吗?有什么要跑腿的,我们母女俩都能帮把手。”
韩成文哽了一会儿,是他说的直接叫名字没错,可他没想到人一上来就叫的这么亲密。算了,队里叫人也都不带姓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俩这边寒暄着,童妮也不是多话的性格,干脆自己走到床前,摸了摸砚青的手,热热的。他脸上也红红的,应该是发烧了。她第一次见面就觉得砚青是个小乖乖,以后肯定是个被人欺负的份,没想到竟然被她猜准了。
唉,他要是能像自己一样凶点多好,让别人吃亏总比自己吃亏要好啊!
翠华看童妮坐在床边守着砚青,想了想提议说:“成文,现在差不多快到中午了,不如我们去给孩子买点热食回来?有妮妮守着砚青,不会有事的,她厉害着呢!”
韩成文看了看手表,是差不多到时间了,他估摸着翠华应该是有什么事和他说,就点头同意了。
等出了医院,翠华直接开门见山的表明了来意:“我也不和你绕弯子了,我男人没了,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我一个单身女人确实容易受欺负,就想找个好男人重新组建一个家庭。我看你人脾气挺好的,才拖了人说媒,我没有坏心思的”
“我虽然干农活不太行,但是煮饭、裁衣服都拿手,也读过几年书,能写会算,肯定能照顾好家里。农村都讲究家里兄弟姐妹多,才不受欺负。你们家砚青也没个兄弟姐妹帮忙,难保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刚好我们家妮妮厉害的不得了,我们生产队没有一个人敢欺负她。要不你考虑考虑,我们俩先处着试一试?”翠华怕他打断自己的话,一句赶着一句的说完才转头看着他。只要他松了这个口,就不怕以后哄不住他。
翠华这话说的真诚,而且韩成文因为听砚青说童妮不是她的亲生孩子,早就改变了对她的偏见,或是矫枉过正,对她的感官自然也就大变。
韩成文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答说:“我考虑考虑。不过你应该也知道我家的情况,我打算带着砚青搬到生产队的仓库去住了,以后连个正经房子都没有,肯定不如你现在的条件好,我建议你也慎重考虑考虑。”
他这两天也认真考虑过大家的提议了,他一个人确实没办法时时看顾好砚青,不然孩子不能受这样的罪。他心里其实已经有点妥协了,翠华的提议也正是他考虑最多的问题。
但他听翠华那意思是想找个能顶立门户的男人,他一个文人,力气肯定不如那些常年干农活的人大,在农村还真不占什么优势。
病房里,砚青没过多久就醒了,看着妮妮就在旁边,马上惊喜的叫了出来:“妮妮姐,你来看我啦!”不过人到底精神不好,声音小小的。
“嗯,韩叔叔出去给你买吃的了,你躺下去,就这样说话。”妮妮推了推他,等他躺好后又给他掖了掖被子。
“妮妮姐,我找了一根棒槌,还是没有打赢。他们把我踹到池塘里面去了,里面好冷的,我都以为我要被冻死了。”他掉到水里后肢体开始慢慢变的僵硬,明明知道要快点爬起来,可偏偏使不上劲。
童妮摸了摸他的额头,犹豫了一些,觉得还是不要灌输什么“要反抗,要一次把人给镇住”之类的思想了,砚青他就不是这块材料。只说:“砚青,以后碰到这种事,你还是跑吧。把速度练快点,出了什么事都不怕。”只要跑的够快,“欺负”就追不上他了。
“可他们抢了你送给我的虚泡。”
“丢了就丢了,我以后再给你弄就是了。听我的,以后碰到这种情况,就跑回去找大人告状。”你搞不过的弟弟,一个人只能吃亏。
“对了,这个给你,比那虚泡好,干净。”她听翠华提过事情是怎么发生的,翠华说都是她害的,要不是她送什么破虚泡,也不会闹出这种倒霉事了。
她确实有点心虚,倒不是觉得是礼物的错,她心虚不该鼓励砚青反抗。他当时要是老老实实的回去找韩叔叔告状,肯定就不会出这事了。带着点内疚的心情,当她在供销社看到有气球的时候,就买了两个红色的,喜庆吉利。
“这个可以直接用嘴吹一吹,不玩的时候把气放了,就可以收起来了。”
想着砚青人还在发烧,胃口不好,韩成文买了几分稀饭和炒青菜。带着歉意的和翠华解释了一下:“我怕砚青看我们吃不一样的,眼馋,干脆就买了一样的。等晚点,我给你们重新再买一份带回去吃。”
“没关系,孩子要紧。再说有白米粥吃已经和不错了。”她这也不算客套话,哪怕临近过年,可家家户户都想把那点细粮留着吃一顿好年饭,现在大都还是玉米糊糊加上南瓜或是红薯,白菜萝卜换着煮出来的。
翠华感觉韩成文的态度有点松动,再接再厉的冒着风雪连着跑了几趟医院,她要趁机改变自己在他心里的印象。
韩成文确实觉得翠华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现在国家说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慢生,但大多数家庭还是有至少有两到三个孩子,多的能有六七个。
砚青平常一个人也没个玩伴,看着确实很孤单。每次童妮来看他的时候,他人明显的要活泼开朗多了。
他试探了砚青的口风,他也说很想让妮妮当姐姐。不过他不喜欢翠华,因为妮妮姐说翠华是坏人,会害人的。但是问他具体坏在哪里,砚青又说不出来了,这让成文对砚青这话的真实性就产生的怀疑,并没有放在心上。
砚青也是听童妮说的,可童妮觉得翠华干的那是大事,要是透露出去,一不小心说不定会死人的,哪敢随便给人说,所以砚青才只知道翠华坏,除了对童妮不好这点,也说不出其它具体的坏法来。
韩成文觉得可能因为童妮不是亲生的,翠华在照顾上就难免疏忽了。他虽然能理解,可砚青也不是翠华亲生的,难保她以后不会是同样的态度,他心里还是有点犹豫的。
想了想,等翠华再次过来的时候,他私下问了问她:“我上次碰到妮妮在一个人在县城......”
“上次确实是我疏忽大意了,她在家里一向主意大的很,我一时忘了她对县城并不熟悉。这确实是我的错,我承认。”韩成文还没有说完,翠华就急急的打断了他的话,那死丫头肯定不会说自己的好话,不能让男人受到影响。
“可你也不能因为我一时大意,就一杆子把人打死了啊!你可能不知道,在我们村里,孩子都是放养的。如果你不喜欢这样,我以后会改的。”
“听说妮妮不是你的孩子,她是......”
“她确实不是我的孩子,可大家都是这样养孩子的,和是不是亲生的真没关系。而且,要不是我们一时心软,妮妮说不定都不能长大。”翠华这话说的模棱两可的,可也理直气壮。因为她说的是实话,要不是当初她不够心狠,哪里有现在的童妮什么事?
而且她看男人并不是那种喜欢听闲话的人,他现在也没个可靠的长辈,不可能打听出什么关于自己的不好事情来。了不起从死丫头那里听了一些,可叛逆期的孩子说的话怎么做的了准呢?
翠华凭着一张巧嘴,和一张真诚的脸,硬是把事情掰过来了。
等砚青出院后,韩成文有心想找大毛二毛算账,可两孩子早就被父母耳提面命,避重就轻的道了歉。
韩母还有一旁不少过来看孩子的邻居也跟着劝说,虽然这群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一个大人还真不好和两个小孩子太过计较,心里实在是憋屈,只能退让一步。
他可以不追击责任,但是,住院费是一定要报销的,这家人连个道歉的态度都没有,砚青住院期间一个人都没来看过,他咽不下这口气。
成德一家想借住舆论的力量,让成文妥协,可也是他们找来看热闹的人,让他们做不到推脱这个住院费,更何况大队长有权直接从他们公分里扣。经过了这件事,两家算是彻底闹翻了。
心里憋着这股气,成文第二天就和大队长商量好了,出点钱暂时租用仓库。大队长直接安排人手把仓库收拾干净,又帮着他们父子俩把家具全部搬了过去。
韩母拦着不让搬,觉得儿子小题大做,小孩子间的小打小闹就要上纲上线。韩成文已经不耐烦和她讲道理了,铁了心要搬,连韩母拿手的三件套也没理。
韩成文不理她,韩成德一家虽然因为拿捏住了“民意”,大毛二毛的事算是揭过了,可未来一年的公分可能都要赔进去,还是因为“逼着”老表搬出去的事,成了大家背后议论的话题,没心情也不耐烦去哄韩母。韩母看闹的没有意思,自己讪讪的消停了。
当童妮听到翠华开心的说她就要嫁人了的事,忍不住想到了村里那些女人背后对翠华的议论。村里好多婆娘都因为翠华和自家男人闹过,说她就是勾人的狐狸精,是个男人都不放过。
看不出来韩叔叔刚开始对翠华那么抵触,现在竟然就愿意娶她了。说来说去韩叔叔也就是个男人,还好当初她没有为了阻止他们结婚说出自己最大的秘密。
要是让韩叔叔知道了自己知道翠华干的事,说不定哪一天管不住嘴就透露给翠华知道了,自己说不定也小命不保。
哼,看来男人都靠不住。大军靠不住,看着挺好的韩叔叔也靠不住,还是得靠自己。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