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的人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史,叫连云。
连云看起来三十多岁,长得端庄秀丽,白净的面庞,尖尖的瓜子脸,但面如寒霜,看起来不好亲近。她的头上已经有了白发,不知道为什么。
秦惜音笑着说道:“连云姐姐,大家都吃,您怎么不吃啊?”
连云冷冷道:“我不吃同僚送的东西,你以后也不用给我送。”
虽然连云拒绝得有些生硬,但秦惜音没有翻脸,反而笑道:“好的,是我考虑得不周全了。连云姐姐年长,早过了爱吃零食的年纪。那您的这一份,我就自己留下了。”
连云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自顾自地看书。
略微休息一会,大家各自有任务,就出去干活了。
秦惜音下午要晒书,她把自己需要晒的书籍拿出来,平铺在庭院的桌子上。
晒好之后,她还要一直留在这里。万一下雨了,就可以及时收走这些书。
她一边看着天气,一边想找点事情做,不浪费时间。
她看见满院子摊开的书籍,就走上前去,找了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看。
这时,她隐隐约约听到了两个女孩说话的声音。听声音,好像是她认识的人,应该是同寝室的两个女史。
只听她们说道:
“哎,那个新来的惜音真会卖好,刚来第二天,就请我们吃东西。像她这样八面玲珑,难怪有前途。听说,她再过一个月就要高升了。”
“我看,她应该也是这样贿赂长官的吧?长官们拿了她的礼,才愿意提拔她的。”
“不过,她好像有点本事。据说,她在前几天的女官考试里,得了第一,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呢。”
“这也只是别人这么传,谁知道真假。毕竟卷子我们又看不到,女官们说谁第一,谁就是第一呗。”
“那倒是。你说,她哪来的钱买那么多糕点?”
“贪污公款呗,还能有什么渠道?你难道没听说,昨天她出去采购,结果钱花多了,被荆掌籍责罚了。我看,她也未必是花多了,而是吃回扣了,故意把价钱往高了报。”
“啧啧啧,还得是这种官家千金出身的人有心眼,知道虚报账目,挪用公款,买食物收买人心。像我们这样的老实人,可学不来这种手段。”
秦惜音听得很生气,本想去看看到底是谁在说她,但又怕见了面彼此尴尬。
背后说人的就是小人,一旦小人知道你发现了她的真面目,可能会开始明着针对你。
如果现在装不知道,也许还能维持表面关系。
虽然说女官们同意让秦惜音一个月后升官,但秦惜音现在毕竟还没升官。如果闹出什么跟同僚不和的传闻,对她的前途也不利。
谁人背后无人说,她打算先忍下来。
没想到这时,她突然听见了两声清脆的巴掌声。
接着,一个熟悉而冷峻的声音骂道:“你们吃人家的东西,还在背后编排人家,真是下作。”
秦惜音有些惊讶,借着大树的掩护,悄悄走到发出声音的地方。
原来是女史连云在责骂另两个女史,刚才的声音,应该是连云打了她们两个。
那两个背后说坏话的女史,都是一边脸上红红的,应该是巴掌印。
她们俩被打骂,也不敢吭声,只能低着头。
连云斥责道:“还不快滚?别留在这里,脏了我的眼睛。”
那两个女史赶紧离开了。
秦惜音心中感激,便走了出去,对连云道:“连云姐姐,多谢您帮我说话。”
没想到,连云却冷冷回应:“我不是帮你,你也无需谢我。”
接着,她也离开了。
虽然连云的态度仍然是冷冰冰的,秦惜音却觉得,她是个好人。
在职场中,整天跟你笑嘻嘻、交头接耳的,未必是真朋友,说不定憋着坏;而有些人表面上冷厉,内心却是正直善良的。
秦惜音觉得,连云属于后一种。
连云在司籍司待到三十多岁,还没有升官,也没有出宫,也许她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
如今的冷酷大概只是她的铠甲。
秦惜音自从来到这里,接连遇到挫折和阴谋,连云给了她第一份善意。
秦惜音有些感慨,接着去庭院中盯着那些书。
过了一会,她发现有些书有点破损,就想着修复。
她找到了几张跟那些书籍一样的纸,先用毛笔把破损处沾湿,然后翻转到背面,把空白纸张粘贴上去,再沾湿空白纸张。
等空白纸张和旧的书页粘合之后,再把多余的空白纸张撕掉。
如果整张留着,会让纸张变厚。
有些破损的地方非常细小,也需要撕一些比较小的纸,粘贴在背面。
这是个细致活,得有耐心。
她一连修复了几张破损古籍后,忽然有个声音响起:“你会修补古籍?”
秦惜音抬头,见到一位面生的女官。
看这女官的服饰,应该是七品。她看起来三十多岁,面容和善温婉。
秦惜音问道:“您是典籍大人?不知是哪位典籍?”
这女官微笑道:“你猜到我的职位是典籍?”
“是。会在司籍司出现的,一般是内部人员。您又穿着七品女官的服饰,所以应该是七品的典籍了。”
女官笑道:“没错,你眼力很好,我是黄典籍。”
秦惜音赶紧朝她行礼。
黄典籍,好像就是黄莺的姑姑。但她看起来面善,跟黄莺不太一样。
黄典籍笑道:“你猜中了我的身份,我也猜猜你是谁……你是新来的惜音?”
秦惜音惊讶:“您怎么知道?属下正是惜音。”
“哈哈,其实很简单,司籍司的人我都认识,你是唯一一个我不认识的,那应该就是新来的了。”
“原来如此。”
秦惜音觉得黄典籍没什么架子,还挺好相处的。
黄典籍拿起秦惜音修补的古籍看了看,说道:“你修补得很好,以前学过?”
“是,属下以前学过一些古籍修补的知识,是跟一位大儒学的。”
黄典籍点头道:“不错。不愧是前宰相之女,果然博学多才。我那儿有一些需要修补的古籍,这几天你就上我那里修补古籍吧。”
“但是,荆掌籍那边……”
“我会跟她说的。”
“是,多谢黄典籍。”
秦惜音喜出望外。她接下来几天跟着黄典籍干活,就可以暂时躲开荆双蝶、玉秀等人了,也能少些是非。
第二天,秦惜音就到了黄典籍那里报道。
黄典籍正在修补古籍,见到秦惜音,便笑着说道:“惜音,你来了。不必拘礼了,右边那些古籍,你帮着修补一下吧。缺什么材料跟我说。”
“是。”
秦惜音便开始修补古籍,一时间房内很安静,只听见书籍翻动的声音。
修补过程中,秦惜音如果发现书籍中的错误,就跟黄典籍探讨该怎么改。每次秦惜音提出的改法都是对的,黄典籍也越来越赏识她,夸她博学。
过了一会,黄典籍道:“惜音,修补古籍是个体力活,你如果累了,就随时休息,不用一直干活。我这里没这么多规矩,你自便就好。饿了或者渴了,架子上有零食和茶水,自己拿。”
“嗯,谢谢黄典籍。”
秦惜音觉得很幸福,黄典籍就像自家长辈一样。不过,她跟黄典籍也是刚刚认识,现在就敞开心扉的话,为时过早。
还有一点她很困惑,就是黄典籍和黄莺完全是两种人。
黄莺占着是黄典籍的侄女,就欺压同僚,占小便宜。秦惜音本以为黄典籍是那种护短、不讲理的人。但今日一见,感觉大相径庭。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也许,黄典籍并不知道黄莺做的那些事。
以前那些女史们被黄莺欺负,可能不敢来黄典籍这里说,她们会本能地觉得黄典籍和黄莺是一伙的,来人家长辈面前告小辈的状是大忌。
之前秦惜音就是这么想的。
不管怎样,她只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
这时,黄莺兴冲冲地捧着几个鸡蛋,走了进来,说道:“姑姑,我养的鸡今天下了好几个蛋,借你的炉子煮个茶叶蛋。”
黄典籍抬头道:“可以啊,你自己去煮吧。”
这时,黄莺看见了秦惜音,既惊讶又防备地说道:“你怎么在这儿?”
秦惜音道:“我是来帮黄典籍干活的。”
“是吗?荆掌籍交代你的任务,你都完成了?”
“是,荆掌籍叫我晒书,我已经晒好,收起来了。”
“你来我姑姑这里,经过荆掌籍同意了吗?”
黄典籍说道:“黄莺,你不用盘问她,是我叫她来帮我干活的。”
黄莺道:“姑姑,您有什么活?怎么不叫我帮忙?”
“修补古籍,你也不会呀。之前我几次要教你,你都不学。”
“学这个干什么?就算把古籍修补得再好,也没人看。”
“任何书都有可能被人看见,人也是一样。所以,在空闲的时候,就要修补成最佳状态。”
秦惜音品味着黄典籍这句话,若有所思,觉得很有哲理。
但黄莺却不以为然,说道:“姑姑,修补古籍的事我帮不上你,我去煮茶叶蛋了。”
“你去吧。”
黄莺走到院子里,拿了几个煤球,把炉子生上火,然后开始煮鸡蛋。
秦惜音正好有些饿了,就起身拿零食吃。
这里刚好有她喜欢的桔红糕,她就多吃了几块。
黄典籍笑道:“原来你喜欢吃这个,这是我自己做的,有一大堆。一会给你带一点回去。”
秦惜音感动道:“谢谢黄典籍。对了,黄莺姐姐养了鸡?我怎么没看见?”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