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转校日,初见不识夏末的风裹着蝉鸣的余温,黏糊糊地贴在皮肤上。李小雨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站在星华中学门口,行李箱轮子碾过校门口的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像在替她按捺不住的心跳打节拍。她抬头望了眼校门上方烫金的“星华中学”四个字,阳光晃得她眯起眼,指尖下意识摩挲着口袋里那张被叠得整齐的照片——照片是七年前拍的,画面里只有一个模糊的背影,男生穿着洗得发白的蓝白校服,手里举着一把黑色的伞,伞沿倾斜着,刚好遮住了蹲在地上捡画纸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是她,而那个男生,就是她辗转大半个城市、说服父母转学来这里的原因——张宇。七年前的那个雨天,她抱着妈妈刚送她的素描画册出门,想找巷口的老爷爷画像,没成想刚拐过街角就被一辆自行车撞倒,画册散落在积水里,画纸泡得发皱,油墨晕开成一片模糊的色块。她蹲在雨里哭,雨水混着眼泪流进嘴里,又咸又涩,直到一把伞稳稳地撑在她头顶,带着淡淡的肥皂香。 “别蹲在这里,会感冒的。”男生的声音很轻,像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他没等她回应,就蹲下来帮她捡那些泡坏的画纸,指尖小心翼翼地捏着画纸边缘,生怕再弄坏一点。后来他把自己的伞塞给她,说“我家就在前面,跑两步就到”,然后抱着那叠皱巴巴的画纸,头也不回地冲进了雨里。她只来得及看清他校服上绣的“星华中学”校徽,还有他跑远时,白衬衫后摆被风吹起来的弧度。这七年里,她把那把伞擦得干干净净,收在衣柜最底层,也把那个雨天的记忆反复翻出来琢磨——她记得他手指上有个小小的月牙形疤痕,记得他说话时会轻轻咬一下下唇,记得他校服袖口卷到小臂,露出手腕上细细的红绳。为了找到他,她初三那年拼命刷题,把目标定在星华中学,连班主任都打趣她“突然像换了个人似的,跟打了鸡血一样”。现在她终于站在这里,离那个记忆里的少年,只有一墙之隔。校门口的保安室里,保安大叔探出头问:“同学,是来报道的吗?高一年级在教学楼一楼东侧的教务处。”李小雨连忙点头,道了声谢,拖着行李箱往教学楼走。教学楼是老式的红砖建筑,走廊两侧爬满了爬山虎,翠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像是在说“欢迎”。走廊里已经有不少学生,大多穿着蓝白校服,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话,手里拿着刚发的课本,书页上还带着油墨的味道。李小雨的目光在人群里扫过,心脏跟着提了起来,她不知道张宇现在长什么样,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那个雨天,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在这所学校。教务处的门虚掩着,她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温和的女声:“请进。”推开门,办公桌后坐着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面前摊着一叠新生报道表,看到她进来,笑着抬了抬眼镜:“是李小雨同学吧?我是你的班主任,姓王,以后你就在高一(3)班。” 王老师给她递了一套校服和课程表,又拿出一张班级座位表:“班里还有最后一个空位,在靠窗的第三排,你先过去收拾一下,等会儿开学典礼要集合。”李小雨接过东西,道了谢,抱着校服和课程表往教室走,脚步比来时更急了些。高一(3)班的教室在二楼,她刚走到楼梯口,就听到教室里传来一阵热闹的说话声。推开门的瞬间,所有声音都顿了一下,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她身上,她的脸一下子红了,抱着东西的手紧了紧,小声说:“大家好,我是新转来的李小雨。” “哇,是新同学!” “她长得好可爱啊,眼睛圆圆的。” “刚好最后一排有空位,在张宇旁边呢!” 后面那句话让李小雨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她顺着同学们的目光看去——教室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男生。他背对着门口,穿着和其他同学一样的蓝白校服,头发剪得利落,后颈的发尾微微翘起,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身上,在桌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她抱着东西慢慢走过去,脚步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离他越来越近,她能看到他放在桌面上的手——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指尖果然有个小小的月牙形疤痕,和记忆里的一模一样!她的呼吸瞬间屏住,连手心都开始冒汗,刚想开口说“你好”,男生却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侧过头。那是一张很干净的脸,眉骨很高,眼睛是偏浅的棕色,瞳孔像浸在水里的琥珀,鼻梁高挺,薄唇抿成一条直线,带着淡淡的疏离感。七年过去,他褪去了少年的青涩,轮廓更锋利了些,可那双眼睛里的平静,却和七年前那个雨天里的眼神,一模一样。 “张宇,新同学坐你旁边哦。”前排的女生笑着提醒他。张宇“嗯”了一声,声音很淡,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往旁边挪了挪椅子,给她腾出放行李箱的位置。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不过一秒,就转回头去,继续看桌面上摊开的物理竞赛题,仿佛她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李小雨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蛰了一下,有点疼。她把行李箱放在座位旁边,慢慢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校服的衣角。她原本以为,重逢会像她在梦里演练了无数次的那样——她拿出那把伞,问他“你还记得七年前的雨天吗”,他会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是你”,然后他们就能像老朋友一样聊天。可现实是,他连多看她一眼都没有。 “叮铃铃——”预备铃响了,王老师走进教室,拍了拍手:“同学们,收拾一下东西,准备去大礼堂参加开学典礼。”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桌椅挪动的声音,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往门口走。张宇也合上书,起身跟在人群后面,脚步不急不缓,没有回头看她一眼。李小雨连忙跟上,跟着人流往大礼堂走。大礼堂在学校的西侧,是个半圆形的建筑,门口挂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星华中学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礼堂里已经坐满了人,高一的学生坐在靠前的位置,李小雨找了个离张宇不远的空位坐下,目光一直落在他的背影上。他坐在第一排,脊背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姿势端正得像个军人。阳光从礼堂顶部的天窗照下来,落在他的发顶,镀上一层淡淡的金光。李小雨看着他的侧影,想起七年前他蹲在雨里帮她捡画纸的样子,鼻子突然有点酸——原来时间真的会改变这么多,他已经从那个温柔的少年,变成了现在这个清冷疏离的样子。开学典礼开始了,校长站在台上讲话,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内容无非是欢迎新生、鼓励大家好好学习之类的套话。李小雨没怎么听进去,注意力全在张宇身上。她看到他在校长讲到“希望同学们珍惜高中时光”时,微微皱了下眉,像是觉得这话有些多余;看到他在教导主任念到“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排名”时,手指轻轻敲了敲膝盖,似乎在期待自己的名字;看到他在念到“张宇,年级第一”时,只是淡淡地站起身,走到台上接过奖状,鞠躬,然后转身走下来,全程没有多余的表情,连嘴角都没弯一下。 “哇,张宇也太厉害了吧,刚开学就是年级第一!” “我听说他中考就是全市第一,难怪这么牛。” “他不光成绩好,篮球也打得超棒,上次我看到他在篮球场打球,好多女生都在旁边看呢。” “可惜他太高冷了,我上次想找他问数学题,他就说了句‘自己看参考书’,把我尴尬死了。” 周围同学的议论声传进李小雨的耳朵里,她心里既骄傲又失落。骄傲的是,她找的那个少年,变成了这么优秀的人;失落的是,他变得这么优秀,也变得这么遥远,好像自己永远都没办法靠近他。开学典礼结束后,同学们陆续走出礼堂。李小雨跟着人流走,目光一直追着张宇的背影。他和几个男生走在一起,那些男生看起来和他很熟,勾着他的肩膀说笑,他偶尔会应一两句,嘴角微微扬起一点弧度,虽然很淡,却比刚才在礼堂里柔和了不少。李小雨攥了攥手心,鼓起勇气加快脚步,走到他面前停下。她的心跳得飞快,声音有点发颤:“张宇同学,你好,我叫李小雨,是刚转来的……” 张宇和他身边的男生都停下脚步,看向她。那些男生的目光带着好奇,还有点打趣的意味,让李小雨的脸更红了。张宇看着她,眉头微微蹙起,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像是在想“我认识你吗”。 “请问,”李小雨深吸一口气,终于说出了那句在心里演练了无数次的话,“你还记得七年前,在巷口帮一个女生捡画纸的事吗?那天还下雨,你把你的伞……”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张宇摇了摇头,声音依旧很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抱歉,我不记得了。” 他的语气很平静,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丝毫歉意,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一样平常。李小雨看着他的眼睛,那双浅棕色的眼睛里没有任何熟悉的痕迹,只有陌生和疏离。旁边的男生笑着打趣:“张宇,看不出来啊,你还有这种‘英雄救美’的往事?”张宇没理他们,只是看着李小雨,语气依旧平淡:“如果没别的事,我们先走了。” 说完,他就绕过她,和那些男生继续往前走。他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甚至没有回头看她一眼。李小雨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走廊的拐角,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她抬手擦掉眼泪,心里又酸又涩。原来七年的执念,在他眼里,只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甚至连记忆都没有留下。她想起自己为了找到他,拼命学习,说服父母转学,想起自己来之前的期待和紧张,觉得有点可笑。 “喂,你没事吧?”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身边响起。李小雨回头,看到一个女生站在她旁边,手里拿着一包纸巾,脸上带着关切的表情。“我叫陈瑶,也是高一(3)班的,就坐在你前面。” 陈瑶把纸巾递给她,笑着说:“我刚才看到你跟张宇说话了,是不是想跟他认识一下?其实张宇人挺好的,就是性格有点冷,不是故意不理你的。” 李小雨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小声说:“我就是……我七年前认识他,以为他会记得我。” “七年前啊?”陈瑶惊讶地睁大眼睛,“那时候我们才小学吧,张宇那时候就这么帅了吗?不过他记性确实不太好,上次他同桌跟他借笔,第二天就忘了自己把笔借给谁了,你别往心里去。” 陈瑶的话像一颗小石子,投进李小雨心里,稍微缓解了一点她的失落。她看着陈瑶真诚的眼神,心里稍微暖了点,点了点头:“谢谢你,我没事。” “没事就好,”陈瑶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走,我们回教室吧,等会儿要发新书了。对了,你喜欢画画吗?我刚才看到你书包上挂着一个画板形状的钥匙扣。” 提到画画,李小雨的眼睛亮了亮,点了点头:“嗯,我喜欢画素描,七年前……”她顿了顿,没再说下去,只是笑着说:“以后有空可以给你看我的画。” “好啊好啊!”陈瑶开心地拉着她的手,往教室走。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她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李小雨看着身边叽叽喳喳的陈瑶,又想起那个清冷的背影,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没关系,他不记得也没关系,她已经找到他了,以后还有很多时间,她可以重新认识他,让他记住她。她抬头看了眼窗外的梧桐树,树叶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是在为她加油。夏末的阳光虽然依旧炽热,但风里已经有了一丝凉意,李小雨知道,她的高中生活,她和张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回到教室时,讲台上已经堆了一堆新书。王老师正在给同学们发书,李小雨和陈瑶走过去帮忙。她拿起一本语文书,翻开第一页,看到扉页上空白的地方,突然想画点什么。她从书包里拿出一支铅笔,飞快地画了一个小小的背影,男生举着伞,女生蹲在地上捡画纸,旁边还画了一颗小小的星星。画完后,她把铅笔收起来,嘴角微微扬起。也许现在他不记得,但总有一天,她会让他知道,七年前的那个雨天,有个小女孩,因为他的一把伞,记了他七年,找了他七年。新书发下来的时候,油墨味混着纸张的清香,飘在闷热的教室里。李小雨把语文书按在桌角,指尖轻轻摩挲着扉页上那个小小的涂鸦,刚想把书放进书包,就见张宇拿着一摞书从讲台走回来。他的动作很轻,把数学、物理、化学课本一一摆到桌面上,书脊对齐,连笔记本都按科目分类放好,透着一股近乎刻板的规整。李小雨偷偷瞥了一眼他的桌面——没有多余的摆件,只有一个黑色的笔袋,里面插着几支同款式的黑色水笔,连橡皮都是最普通的白色方块。 “新课本要不要包书皮?”前排的陈瑶转过身,手里举着一卷透明书皮,“我妈给我买了好多,分你点?”李小雨刚要点头,就听见旁边传来“撕拉”一声——张宇正拿着透明书皮,沿着数学课本的边缘仔细地贴,手指灵活地折出书角的弧度,没有一点气泡,像是练习过无数次。李小雨看着他认真的侧脸,突然想起七年前那个雨天,他帮她捡画纸时,也是这样小心翼翼的样子,指尖捏着画纸边缘,生怕弄坏一点。她的心跳又开始加速,犹豫了几秒,还是小声问:“张宇同学,你……你包书皮好整齐,能教教我吗?我总贴不好。” 张宇的动作顿了一下,侧过头看她。阳光从窗户斜进来,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他的目光扫过她手里皱巴巴的书皮,又看向她紧张得攥着书皮的手指,沉默了两秒,才淡淡开口:“把书和书皮给我。” 李小雨连忙把语文书和书皮递过去,手指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指尖,他的指尖有点凉,像夏末清晨的露水。她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手,脸颊瞬间热了起来,只好低下头,假装看桌角的涂鸦。张宇接过书,先把书皮展开,对着课本比了比尺寸,然后用指甲轻轻压出折痕,再一点点把书皮贴上去。他的动作很慢,却很稳,连书脊的弧度都贴得严丝合缝。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和他偶尔调整书皮的细微声响,李小雨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肥皂香,和七年前那把伞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好了。”不过两分钟,张宇就把包好的语文书递给她。书皮贴得整整齐齐,没有一点褶皱,连书角都被他折成了圆润的弧度。李小雨接过书,指尖碰到书皮,心里暖暖的:“谢谢你,张宇同学。” 他没回应,只是收回手,继续包自己的物理课本,侧脸又恢复了之前的清冷,仿佛刚才帮她包书皮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李小雨注意到,他包物理课本时,手指的动作比刚才慢了一点,好像在刻意控制节奏——也许他并不是真的那么冷淡,只是不擅长表达而已。下午的课是数学和英语。数学老师讲的是函数,黑板上写满了公式,李小雨听得有点吃力,偶尔低头记笔记,抬头时总会不经意地看向张宇。他坐得笔直,目光一直盯着黑板,手里的笔不停在笔记本上写着,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课间休息时,李小雨看着笔记本上混乱的公式,有点着急。陈瑶凑过来,看到她的笔记,忍不住笑:“你这笔记跟天书似的,难怪听不懂。张宇的笔记超清楚,要不你问问他借来看?” 李小雨犹豫了——刚才他虽然帮她包了书皮,但态度还是很冷淡,要是被拒绝了怎么办?可看着自己笔记本上的乱线,她还是鼓起勇气,轻轻碰了碰张宇的胳膊:“张宇同学,能不能……借你的数学笔记看一下?我刚才没跟上。” 张宇正在收拾课本的手顿了一下,他转过头,目光落在她的笔记本上,眉头微微蹙了一下,好像在嫌弃她的字迹太乱。但他没说什么,只是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数学笔记本,递了过去。笔记本是黑色的,封面上没有任何图案,翻开里面,每一页都写得整整齐齐,公式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来,重点内容标着横线,甚至连老师随口提的解题技巧都记了下来。李小雨看着那些工整的字迹,心里既佩服又羡慕——他果然是个认真的人。 “谢谢,我看完马上还你。”李小雨抱着笔记本,小心地翻开,生怕弄坏一点。张宇“嗯”了一声,就拿出英语课本开始背单词,没有再看她一眼。李小雨把自己的笔记本放在旁边,对照着他的笔记补公式。他的字迹很清晰,逻辑也很清楚,原本难懂的函数,看了他的笔记后,竟然慢慢明白了。她补得很认真,连上课铃响了都没注意,直到英语老师走进教室,她才连忙把笔记本还给张宇,小声说了句“谢谢”。英语课上,老师让大家分组读课文。李小雨和陈瑶一组,张宇和他旁边的男生一组。她读课文的时候,总能听到旁边传来张宇的声音——他的英语发音很标准,语调也很好听,像听力磁带里的播音员。她忍不住偷偷听,结果自己读错了单词,被陈瑶笑着调侃:“小雨,你是不是被张宇的声音迷住啦?” 李小雨的脸一下子红了,连忙低下头,假装认真读课文,耳朵却一直发烫。她能感觉到,张宇好像看了她一眼,但她没敢抬头,生怕和他的目光对视。放学铃声响起时,李小雨还在收拾书包。陈瑶过来约她一起走,她刚点头,就看到张宇背着书包走出了教室。他走得很快,背影挺拔,很快就消失在走廊里。 “你要不要去追他?”陈瑶笑着推了她一把,“说不定能跟他一起走一段路呢。”李小雨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不了,他好像有急事。”其实她是怕自己追上去,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反而尴尬。和陈瑶走出校门时,夕阳已经西斜,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陈瑶指着不远处的篮球场说:“你看,张宇在打篮球呢!”李小雨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张宇穿着白色的运动服,在篮球场上奔跑,阳光落在他身上,汗水浸湿了他的头发,贴在额头上,却一点都不狼狈,反而多了几分少年的活力。他运球、起跳、投篮,动作一气呵成,篮球进筐的瞬间,周围响起一阵欢呼声。李小雨站在路边,看着他在篮球场上奔跑的样子,心里突然觉得很满足——原来他也不是一直那么清冷,他也有这样热血、鲜活的一面。 “走吧,再看下去,你就要变成小迷妹啦!”陈瑶笑着拉了她一把,“明天还要上学呢,早点回家吧。”李小雨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篮球场上的张宇,才跟着陈瑶离开。回家的路上,她想起今天发生的事——他帮她包书皮,借她笔记,虽然话很少,态度也很冷淡,但他并没有拒绝她的请求。也许,他并不是那么难接近。回到家,她把今天的语文书拿出来,看着扉页上那个小小的涂鸦,嘴角忍不住扬起。她拿出铅笔,在涂鸦旁边又画了一个小小的篮球,还有一个正在投篮的身影。 “张宇,”她小声说,“明天,我还想和你多说几句话。” 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夜色慢慢笼罩下来。李小雨知道,她和张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这个夏末,一定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惊喜在等着她。第二天清晨,李小雨特意提前十分钟出门,背着装了素描本的书包,脚步轻快地往学校走。夏末的晨光柔和,路边的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风里带着刚出炉的包子香气,她咬着豆沙包,心里悄悄盼着能和张宇在上学路上遇见。快到校门时,眼角果然瞥见一道熟悉的身影——张宇背着黑色书包,走在前面不远处,脚步不快不慢,手里还拿着一本翻开的英语单词书,偶尔低头看两眼,嘴里轻轻念着什么。李小雨赶紧咽下最后一口包子,快步追上去,在他身后一米远的地方停下,犹豫着要不要打招呼。正纠结时,张宇像是察觉到什么,突然停下脚步转头。李小雨没来得及收住脚,差点撞上去,连忙往后退了半步,脸颊瞬间发烫:“张、张宇同学,早啊。” 他的目光落在她沾了点豆沙碎屑的嘴角,顿了两秒,才淡淡“嗯”了一声,转头继续往前走。李小雨愣了愣,低头擦了擦嘴角,又赶紧跟上去,小声问:“你每天都这么早去学校吗?” “习惯了。”他的声音很轻,被风吹得有些模糊,“早去可以在教室背会儿书。” 两人并肩走着,没再说话。李小雨偷偷看他,他依旧看着手里的单词书,侧脸在晨光里显得格外柔和,不像平时那么疏离。她心里有点雀跃,又有点紧张,手指无意识地攥着书包带,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直到走到教学楼门口,张宇停下脚步,收起单词书,转头看她:“你不是要去教室?” 李小雨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跟着他走了一路,都忘了要去教务处领新的校服尺码表。她连忙点头:“啊,我还要去教务处一趟,那……教室见?” 他没回应,只是转身往楼梯口走。李小雨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却莫名有点甜——至少,他今天跟她说了两句话,比昨天好多了。等她领完尺码表回到教室,里面已经来了不少同学。张宇坐在座位上,正在做数学题,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地演算,眉头微微蹙着,像是遇到了难题。李小雨轻手轻脚地坐下,没敢打扰他,只是拿出课本,假装预习,眼角却总忍不住往他的草稿纸上瞟。过了一会儿,张宇放下笔,揉了揉眉心,看向窗外。李小雨趁机小声问:“是不是这道题很难啊?我昨天看你的笔记,好像也有类似的题型。” 他转头看她,目光落在她摊开的课本上,点了点头:“辅助线不太好画。” “我看看?”李小雨鼓起勇气,把自己的课本递过去,“我昨天补笔记的时候,好像想到一种画法,不知道对不对。” 张宇接过课本,翻到那道题的页面。李小雨在草稿纸上画了一条辅助线,小声解释:“你看,要是从这里做垂线,是不是就能把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用勾股定理算?” 他盯着草稿纸看了几秒,眉头慢慢舒展开,拿起笔按照她的画法演算起来。没过一会儿,他放下笔,看向她:“对,这样就简单了。” 得到他的认可,李小雨心里像开了花,嘴角忍不住上扬:“太好了,我还以为我想错了呢。” 他没说话,只是把课本还给她,又拿起自己的草稿纸,继续做题。但李小雨注意到,他的耳尖好像有点红,不像平时那么冷淡了。上午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老师让大家自由活动。陈瑶拉着李小雨去操场边的树荫下聊天,刚坐下,就看到篮球场上围了不少人,张宇正在和几个男生打篮球。 “走,我们去看帅哥打球!”陈瑶拉着她往篮球场跑。李小雨站在人群外,看着张宇在球场上奔跑的样子——他运球很稳,传球也很准,每次投篮时,阳光落在他扬起的嘴角,都显得格外耀眼。突然,一个男生传球时用力过猛,篮球朝着李小雨的方向飞过来。她吓得闭上眼,以为会被砸到,却听到“砰”的一声,篮球被人接住了。睁开眼,看到张宇站在她面前,手里拿着那个篮球,眉头微微蹙着:“下次离远点,小心被砸到。” “谢谢你。”李小雨的心跳得飞快,看着他近在咫尺的脸,能清楚地看到他额头的汗珠,还有他眼里的担心。 “没事。”他把篮球扔回给队友,转身对她说,“这里人多,你去那边树荫下待着。” 说完,他又回到球场上,但李小雨注意到,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总是会不自觉地往她的方向看一眼,像是在确认她有没有安全。体育课结束后,大家都往教室走。张宇走在前面,李小雨犹豫了一下,追上去,递给他一瓶水:“你打球流了好多汗,喝点水吧。” 他停下脚步,看着她手里的水,顿了两秒,接过水,说了声“谢谢”。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跟她说“谢谢”,李小雨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回到教室,张宇打开水喝了一口,看向她:“下午有数学小测,你复习得怎么样了?” “啊?我还没怎么复习呢!”李小雨愣了一下,有点着急,“昨天光顾着补笔记了,忘了还有小测。” “没关系,”他拿出自己的笔记本,递给她,“课间可以再看看,重点都在里面了。” “谢谢你!”李小雨接过笔记本,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张宇虽然看起来冷淡,但其实是个很细心的人。下午的数学小测,李小雨凭着复习和张宇的笔记,竟然考得还不错。放学时,她拿着试卷,开心地对张宇说:“张宇同学,我这次考了85分!以前我都只能考70多分的!” 他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点了点头:“继续加油。” 夕阳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小雨看着他淡淡的笑容,心里悄悄想:也许,她和张宇之间的距离,正在慢慢拉近。回家的路上,她拿出素描本,画了一个男生拿着篮球,旁边站着一个女生,手里递着一瓶水。画完后,她小心翼翼地把素描本放进书包,心里盼着明天能和张宇有更多的交集。数学小测后的第二天,早读课刚结束,课代表就抱着一摞作业本往教室走,路过李小雨座位时,把一本作业本递给她:“小雨,张宇让我把这个给你。” 李小雨愣了愣,接过作业本,发现是自己昨天交的数学作业。翻开一看,里面用红笔圈出了几处错误,旁边还写着详细的解题思路,甚至连她算错的步骤都标了出来,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她抬头看向张宇,他正低头看着课本,阳光落在他的发顶,镀上一层浅金色。李小雨小声说:“张宇同学,谢谢你帮我改作业。” 他侧过头,目光落在她手里的作业本上,淡淡开口:“下次算题时仔细点,步骤别跳得太快。” “我知道了,以后我会注意的。”李小雨点点头,把作业本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心里暖暖的——他虽然话少,却总是用这种默默的方式帮她。上午第三节课是美术课,老师让大家自由创作,主题是“青春”。李小雨拿出素描本,想画校园里的梧桐树,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她转头看向张宇,发现他正拿着画笔,在画纸上勾勒着什么。好奇心驱使下,她凑过去看了一眼——画纸上是一个女生的背影,扎着马尾,站在梧桐树下,手里拿着一本素描本,正是她昨天在操场边看篮球时的样子。李小雨的脸颊瞬间发烫,小声问:“你……你怎么会画我啊?” 张宇的笔顿了一下,耳尖微微泛红,避开她的目光:“随便画的,刚好看到你站在那里。” “那你画得真好。”李小雨看着画纸上的自己,心里像开了花,“能不能……能不能把这幅画送给我啊?” 他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等我画完。” 接下来的美术课,李小雨都在偷偷看张宇画画。他画画时很认真,眉头微微蹙着,手指灵活地握着画笔,每一笔都很细腻。下课铃响时,他把画纸撕下来,递给她:“画得不好,别嫌弃。” “不会,我很喜欢!”李小雨接过画纸,小心翼翼地夹进素描本里,像珍藏宝贝一样。下午放学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李小雨没带伞,站在教室门口发愁。陈瑶拍了拍她的肩膀:“我跟你顺路,我们一起走?” 李小雨刚要点头,就看到张宇拿着一把黑色的伞走过来,递给她:“我家离学校近,跑回去就行,你拿着伞吧。” “那你怎么办啊?”李小雨连忙摆手,“我跟陈瑶一起走就好,不用麻烦你。” “没事,我快。”他把伞塞进她手里,转身就冲进了雨里。李小雨拿着伞,看着他在雨里奔跑的背影,突然想起七年前的那个雨天——也是这样一把黑色的伞,也是这样一个跑开的背影。她心里一暖,对着他的背影喊:“张宇同学,明天我把伞还给你!” 他没有回头,只是挥了挥手,很快就消失在雨幕里。陈瑶看着李小雨手里的伞,笑着调侃:“看不出来啊,张宇对你还挺好的,以前他可从来没把伞借给别人过。” 李小雨的脸颊发烫,抱着伞,和陈瑶一起走进雨里。伞很大,刚好能遮住两个人,雨滴滴在伞面上,发出“哒哒”的声音,像在唱一首温柔的歌。回到家,李小雨把伞擦干净,挂在阳台上。她拿出张宇画的画,贴在书桌前的墙上,又拿出素描本,画了一个男生在雨里奔跑的背影,旁边写着:“谢谢你的伞,七年前是你,七年后也是你。” 第二天清晨,李小雨拿着伞,早早地来到学校。她站在教室门口,等着张宇。没过多久,就看到他背着书包走过来。 “张宇同学,你的伞。”她递过伞,笑着说,“昨天谢谢你。” 他接过伞,点了点头:“不用谢。” 走进教室,李小雨刚坐下,就看到张宇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盒子,放在她的桌子上:“这个给你。” “这是什么?”李小雨好奇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崭新的素描笔,笔身上还刻着一个小小的“宇”字。 “昨天看你画画时,笔好像快没水了。”他小声说,耳尖又有点红。李小雨拿着素描笔,心里像被暖流填满,眼眶有点湿润:“谢谢你,我很喜欢。” “喜欢就好。”他转过身,继续整理课本,但李小雨能看到,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不像平时那么冷淡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小雨和张宇的交集越来越多。他们会一起在早读课上背单词,一起在午休时讨论数学题,一起在放学后走一段路。张宇虽然话还是不多,但总会默默帮她——她忘记带课本时,他会把自己的课本推到她面前;她遇到难题时,他会耐心地给她讲解;她不开心时,他会递给她一颗糖,虽然没说什么,却能让她瞬间开心起来。李小雨知道,她和张宇之间的缘分,正在慢慢续写。而这个夏末,也因为有了他,变得格外温暖。国庆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老师宣布要办“班级中秋联欢会”,让大家自愿报名节目,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陈瑶举着报名表凑过来:“小雨,我们一起报个合唱吧?就唱那首《小幸运》,超适合咱们班的氛围!” 李小雨有点犹豫——她平时很少在人前唱歌,怕唱跑调。正纠结着,眼角瞥见张宇坐在旁边,手里转着笔,似乎对报名节目没什么兴趣。她突然心里一动,戳了戳他的胳膊:“张宇同学,你要不要报名节目啊?” 他抬眸看她,眉头微蹙:“我不太会这些。” “那你会什么呀?”陈瑶抢着问,“我听说你钢琴弹得超棒,上次校庆表演还拿了奖呢!” 张宇的耳尖悄悄泛红,避开话题:“都过去挺久了。”李小雨看着他的样子,心里有了主意,拉着陈瑶的手小声说:“要不我们改个节目吧?我画画,你唱歌,再请张宇弹钢琴伴奏,肯定超棒!” 陈瑶眼睛一亮:“这个好!张宇,你就来嘛,咱们三个合作,肯定能拿第一!”张宇看着李小雨期待的眼神,沉默了几秒,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不过我得先练练。” 接下来的几天,放学后教室里总能看到他们三个的身影。陈瑶拿着歌词本练唱歌,李小雨坐在旁边的桌子上画表演时要用的背景板,张宇则在讲台上放了台电子琴,手指在琴键上跳跃,悠扬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荡。有一次,李小雨画到一半,抬头看到张宇正看着她,眼神比平时柔和很多。她愣了一下,脸颊发烫:“怎么了?我脸上有颜料吗?”他摇摇头,指了指她的画:“背景板上的月亮画得很好看。” “真的吗?”李小雨开心地把画递过去,“我还担心画得太幼稚呢。你看,我还在旁边画了咱们班的窗户,到时候灯光打在上面,应该会很有氛围。”张宇看着画纸上细致的笔触,嘴角微微上扬:“不会,很贴合《小幸运》的感觉。” 联欢会那天,教室里挂满了灯笼和彩带,黑板上写着“中秋快乐”四个大字,气氛格外热闹。轮到他们三个表演时,李小雨抱着背景板站在舞台一侧,陈瑶拿着话筒走到中间,张宇坐在电子琴前,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音乐响起的瞬间,教室里安静下来。陈瑶的歌声清甜,张宇的琴声悠扬,李小雨则慢慢展开背景板——画纸上的月亮挂在夜空,下面是教室的窗户,窗户里映着三个并肩的身影,正是她和张宇、陈瑶排练时的样子。台下响起阵阵掌声,李小雨看着舞台中央的两人,心里暖暖的。表演结束后,张宇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块月饼:“刚才表现得很好。”“你也是,钢琴弹得超好听!”李小雨接过月饼,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联欢会结束后,大家都在收拾东西。李小雨抱着背景板,刚走到门口,就被张宇叫住:“等一下。”他递过来一个小小的月饼盒子:“这个给你,是我妈做的莲蓉月饼,你上次说喜欢吃甜的。” 李小雨接过盒子,心里像被暖流填满:“谢谢你,我刚好想试试 homemade 的月饼呢!”他看着她开心的样子,犹豫了一下,小声说:“国庆放假……要不要一起去图书馆?我发现那里有本素描书,应该对你有帮助。” “好啊!”李小雨立刻点头,生怕他反悔,“那我们约10月2号上午九点,在图书馆门口见,怎么样?”张宇点点头,嘴角扬起一个浅浅的笑容:“嗯,不见不散。” 国庆那天,李小雨在家吃月饼的时候,突然想起七年前的那个雨天——那时候她怎么也想不到,七年后会和那个递伞的少年一起排练节目,还约好一起去图书馆。她拿出素描本,画了一个月亮,下面站着两个并肩的身影,旁边写着:“原来这就是小幸运,兜兜转转,还是遇到了你。” 2号上午,李小雨提前十分钟来到图书馆门口,手里拿着给张宇带的牛奶。没过多久,就看到他背着书包走过来,手里也拿着一本书:“我提前看了一下,这本素描书里有很多风景写生的技巧,应该对你有用。” 两人一起走进图书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书页上,也落在他们交叠的手背上——李小雨翻书时不小心碰到了张宇的手,他没有躲开,反而轻轻握住了她的手。李小雨的心跳瞬间加速,抬头看向他,发现他也在看她,眼神里满是温柔。她知道,他们之间的故事,不再只是她一个人的执念,而是两个人共同的幸运。这个秋天,因为有了他,变得格外美好。图书馆里很静,只有翻书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掠过的鸟鸣。张宇的手掌温热,轻轻握着李小雨的手,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指腹的薄茧——那是常年握笔、弹钢琴留下的痕迹,带着让人安心的质感。她没敢用力回握,只是指尖轻轻蜷了蜷,脸颊像被阳光晒得发烫,目光慌忙落回面前的素描书。书里夹着一张小小的便签,上面是张宇工整的字迹,标注着几页适合初学者的风景写生教程,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太阳。 “上周看你在操场画梧桐树,线条有点抖,”张宇的声音很轻,怕打扰到周围的人,“这几页讲了怎么控制手腕力度,你可以试试。” 李小雨点点头,手指顺着便签上的页码翻过去,果然看到详细的步骤图解。她忍不住偷偷看他,他正低头看着数学题,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连平时紧抿的嘴角都带着浅浅的弧度。快到中午时,图书馆的广播提醒闭馆时间快到了。两人收拾东西往外走,门口的银杏树上落了几片叶子,金黄的叶片飘落在李小雨的肩上。张宇伸手帮她拂掉,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肩膀,两人都顿了一下,目光对视时,又都慌忙移开。 “要不要去前面的面馆吃午饭?”张宇先开口,打破了尴尬,“那家的番茄牛腩面挺好吃的。” 李小雨连忙点头:“好啊,我还挺爱吃番茄的。” 面馆里人不多,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服务员送来菜单时,张宇直接报了两份番茄牛腩面,还特意加了句“一份少放辣,谢谢”——他记得上次李小雨吃麻辣烫时,只放了一点点辣椒。等待面条上桌的间隙,李小雨拿出手机,翻出昨天画的月亮递给张宇看:“你看,我昨天把联欢会的场景画下来了,你弹钢琴的样子是不是有点不像?” 张宇接过手机,认真地看着画面——画里的电子琴前坐着个清瘦的身影,旁边站着唱歌的陈瑶,背景板上的月亮格外明亮。他嘴角扬起:“很像,比我本人好看。” “才没有,”李小雨小声反驳,“你本人比画里好看多了。”说完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脸颊瞬间红透,赶紧低头假装看菜单。张宇看着她泛红的耳尖,没再说话,只是眼底的笑意更深了。面条上桌时,热气腾腾的番茄香味扑面而来。李小雨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牛腩放进嘴里,软烂入味,番茄的酸甜刚好中和了肉的油腻。她眼睛一亮:“真的好好吃!” 张宇看着她满足的样子,把自己碗里的牛腩夹了几块给她:“喜欢就多吃点,这家的分量挺足的。” “不用不用,你自己吃,”李小雨连忙摆手,却还是被他把牛腩放进了碗里,只好小声说,“那我下次请你吃甜品吧,学校附近有家新开的蛋糕店,听说提拉米苏超好吃。” “好啊,”张宇点头,“等周末有空就去。” 吃完午饭,两人沿着路边的银杏树往学校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小雨踢着路边的小石子,突然想起什么,抬头问:“张宇,你现在……还记得七年前的那个雨天吗?” 他脚步顿了一下,转头看她,眼神认真:“其实……我早就记起来了。” 李小雨愣住了:“那你之前为什么不说啊?” “刚开始确实没印象,”张宇挠了挠头,难得有些不好意思,“后来看到你书包上的画板钥匙扣,又看到你画画的样子,突然就想起来了——那天你蹲在雨里,抱着一堆皱巴巴的画纸,哭得特别凶,像只迷路的小猫。” “你居然记得我哭的样子!”李小雨有点不好意思,伸手轻轻捶了他一下,“那你还假装不记得,故意逗我是不是?” “不是故意的,”他抓住她的手,轻轻握在掌心,“刚开始怕记错了,后来……觉得看着你一点点靠近我,也挺好的。” 李小雨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抬头看着他认真的眼神,眼眶有点湿润。原来他早就记起来了,原来他也在默默回应着她的靠近。 “那你当时为什么要把伞给我啊?”她小声问。 “看到你哭,觉得有点不忍心,”张宇笑了笑,“而且那天我妈让我早点回家,跑回去也没什么。” 两人并肩走着,手里紧紧握着对方的手。路边的银杏叶又落了几片,飘落在他们的肩上,像是在为他们祝福。李小雨知道,七年前的那个雨天,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他们缘分的开始。而现在,这份缘分,终于在这个秋天,开出了最甜的花。 “对了,”李小雨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拿出那支刻着“宇”字的素描笔,“这支笔我一直用着,画了好多关于你的画,等下次整理好,拿给你看好不好?” “好,”张宇点头,目光温柔,“我很期待。”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李小雨看着身边的少年,心里悄悄想:原来最好的缘分,就是你在原地等我,而我刚好找到你,然后一起慢慢走下去。周末去蛋糕店的那天,天空飘着细蒙蒙的小雨,却一点没影响心情。李小雨撑着那把熟悉的黑伞,和张宇并肩走在人行道上,伞沿有意无意地往他那边倾斜——就像七年前他为她做的那样。 “上次你说这家提拉米苏好吃,今天可得好好尝尝。”李小雨推开门,风铃叮当作响。店里暖黄的灯光裹着奶油香扑面而来,靠窗的位置摆着小盆栽,叶子上还沾着雨珠。张宇熟门熟路地拉着她坐下,“我提前问过老板,今天刚做的提拉米苏,还放了新鲜的蓝莓。” 服务员端来甜品时,李小雨刚拿起勺子,就看到张宇从书包里掏出个笔记本递过来:“之前看你总在素描本上记灵感,这个给你,内页是加厚的,画水彩也不会透。”笔记本封面是浅灰色的,角落绣着小小的月亮图案——正是她在联欢会背景板上画的那轮。 “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这种笔记本?”李小雨指尖摩挲着封面,心里软软的。张宇搅了搅面前的热可可,耳尖微红:“上次你在图书馆翻素描书时,盯着人家的笔记本看了好一会儿。” 原来他连这种小细节都注意到了。李小雨咬了口提拉米苏,甜而不腻的口感在嘴里化开,比平时吃的更添了几分暖意。她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素描本,翻到新画的一页递过去:“你看,这是上周在学校银杏树下画的,你当时在捡落叶,阳光落在你头发上,特别好看。” 画纸上的少年蹲在银杏堆里,指尖捏着一片金黄的叶子,侧脸的线条被阳光描得格外柔和。张宇看着画,嘴角慢慢扬起:“没想到我还有这么好看的一面。”“本来就好看啊,”李小雨小声说,“不管是弹钢琴的你,还是讲题的你,都很好看。” 他抬眸看她,眼神里盛着笑意,伸手轻轻擦掉她嘴角沾着的奶油:“你也是,笑起来的时候,比提拉米苏还甜。”李小雨的脸颊瞬间发烫,赶紧低头喝了口柠檬水,却没错过他眼底藏不住的温柔。从蛋糕店出来时,雨已经停了。路边的积水里映着蓝天和云朵,李小雨踩着水洼往前走,突然被张宇拉住手。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是一枚银色的书签,上面刻着小小的伞形图案。 “这个给你,”他把书签放进她手里,“以后看书或者画画,就用它夹着,也算……纪念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雨天。”李小雨握着书签,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却暖到了心里。她踮起脚,飞快地在他脸颊上碰了一下,然后红着脸转身就跑:“我先回家啦,下周学校见!” 张宇愣在原地,手摸了摸被她碰过的脸颊,嘴角的笑意再也藏不住。他看着她跑远的背影,大声喊:“周一记得带笔记本,我教你画水彩!”前面的身影顿了一下,回头比了个“好”的手势,然后消失在巷口。周一清晨,李小雨背着装了新笔记本的书包,刚到教室就看到张宇坐在座位上,面前放着一管新的水彩颜料。“我问过美术老师,这种颜料颜色更亮,适合画风景。”他把颜料推给她,“今天午休,我们去操场画银杏树吧。” “好啊!”李小雨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往后的日子里,会有无数个这样的瞬间——一起画画,一起做题,一起走过校园的每一条路。七年前的那把伞,不仅撑起了一个雨天,更撑起了他们跨越时光的缘分,而这份缘分,还会在往后的岁岁年年里,慢慢延续,开出更美的花。午休的铃声刚响,李小雨就抱着新笔记本和水彩颜料,跟着张宇往操场走。秋日的阳光不燥,透过银杏树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成一片金黄的网,风一吹,叶子簌簌落,有的还调皮地落在她的发间。张宇停下脚步,伸手帮她把头发上的银杏叶摘下来,指尖轻轻蹭过她的耳尖:“别光顾着看叶子,小心脚下的石子。”李小雨的心跳漏了一拍,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颜料盒:“知道啦,你不也一直在看我吗?” 他被戳穿心思,耳尖微微泛红,没反驳,只是找了个靠近银杏树干的位置坐下,拿出自己的速写本:“先观察叶脉的纹路,再调颜色,水彩要先浅后深,不然会晕开。”说着,他蘸了点浅黄色颜料,在纸上轻轻铺色,几笔就勾勒出一片银杏叶的轮廓,边缘还留了点淡淡的橙,像被阳光晒透的样子。李小雨跟着学,可刚下笔,颜料就晕成了一团。她有点着急,皱着眉戳了戳画纸:“怎么总是画不好啊?”张宇凑过来,从她手里接过画笔,握着她的手一起调颜料:“别急,手腕放松,顺着叶脉的方向画。” 他的掌心贴着她的手背,温热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李小雨的注意力根本没法集中在画纸上,只觉得脸颊发烫,连呼吸都变轻了。直到一片完整的银杏叶出现在纸上,她才回过神,看着画纸上的痕迹,小声说:“原来这样就可以啊……” “你只是太紧张了,”张宇松开手,帮她把颜料盒推近一点,“再试试,这次我在旁边看着。”接下来的时间里,李小雨慢慢找到感觉,画的叶子越来越像样,偶尔抬头,总能看到张宇在看她,眼神里满是温柔,比秋日的阳光还要暖。快上课的时候,李小雨把画好的银杏叶递给张宇看:“你看,这次没画砸!”他接过笔记本,在画纸旁边添了个小小的伞形图案,和书签上的一样:“这样就更完整了,以后我们每次一起画画,都加个小标记,好不好?” “好啊!”李小雨用力点头,心里悄悄想着,要把这些画都好好收着,等以后回忆起来,每一片银杏叶,每一个小标记,都是他们在一起的证据。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自习,李小雨趴在桌子上,看着笔记本上的银杏叶和小伞,嘴角忍不住上扬。陈瑶凑过来,戳了戳她的胳膊:“看你这一脸幸福的样子,跟张宇进展得不错嘛?” 李小雨的脸瞬间红了,小声说:“我们就是一起画画、做题而已……”“而已?”陈瑶笑着挑眉,“上次联欢会结束,我可是看到他送你回家了,还帮你拎书包呢!” 正说着,前面的同学转过来,递了个信封给李小雨:“小雨,这是张宇让我给你的。”她愣了愣,接过信封,里面是一张折叠的画纸,打开一看,是她上午在银杏树下画画的样子——阳光落在她的发顶,手里握着画笔,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秋日的阳光很好,可不及你。” 李小雨看着画纸,心里像被蜜糖填满,抬头看向张宇,他刚好也在看她,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相遇,都忍不住笑了。陈瑶在旁边啧啧两声:“行了行了,别撒狗粮了,我都要被甜齁了!” 放学的时候,张宇和李小雨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校门口的文具店,他突然停下脚步:“等我一下。”没过多久,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相册走出来:“以后把你画的画都放这里面,这样就不会弄丢了。” 李小雨接过相册,封面是浅棕色的,上面印着一片银杏叶,和他们今天画的一样。她抱着相册,小声说:“张宇,谢谢你,把我的小事都放在心上。” “因为是你,所以都不是小事,”他伸手牵住她的手,十指相扣,“以后还有很多日子,我想和你一起,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手牵手走在满是银杏叶的路上,李小雨知道,七年前那个雨天的等待,都值得。往后的春秋冬夏,会有他陪在身边,一起画画,一起成长,一起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甜甜的样子。日子在笔尖划过的沙沙声和银杏叶的飘落中悄悄溜走,转眼就到了期中考试前的复习周。教室里的氛围一下子紧张起来,课桌上堆起高高的复习资料,连课间都少了往日的喧闹,只剩翻书声和偶尔的讨论声。李小雨对着一道数学压轴题皱紧眉头,草稿纸上画满了凌乱的辅助线,却还是找不到解题思路。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没注意到张宇已经站在她旁边。“辅助线画错了,”他的声音轻轻落在耳边,伸手拿起她的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一条虚线,“从这个顶点作垂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再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结合,就能算出来。” 顺着他指的方向,李小雨突然豁然开朗,连忙在笔记本上记录解题步骤。抬头时,正好对上他的目光,他眼底带着浅浅的笑意:“别着急,遇到难题先冷静,实在想不通就问我,别一个人硬扛。”她点点头,心里暖暖的——有他在身边,连枯燥的复习都变得不那么难熬了。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他们约定每天放学后留在教室多学一个小时。张宇帮李小雨梳理数学和物理的重点,她则帮他整理英语的语法笔记,偶尔遇到有趣的知识点,还会互相分享。夕阳透过窗户斜进来,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张桌子上,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安心感。有天晚上,复习到一半突然停电,教室里瞬间陷入黑暗,传来一阵小小的惊呼。李小雨下意识地抓紧了手里的笔,下一秒就感觉到一只温热的手握住了她的手腕:“别怕,应该是电路检修,很快就会来电。”是张宇的声音,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他从书包里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微弱的光线照亮了他们周围的小范围。“要不要先休息一会儿?”他把手机放在桌子上,光线刚好落在李小雨的脸上,“我带了巧克力,补充点能量。”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包装精美的巧克力,剥开糖纸递给她。巧克力的甜意在嘴里化开,驱散了刚才的紧张。李小雨看着手机光线下张宇的侧脸,突然想起七年前的那个雨天,也是这样一双温暖的手,帮她捡起散落的画纸。她小声说:“张宇,有你真好。”他愣了一下,然后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我也是。” 没过多久,灯光重新亮起,教室里恢复了明亮。两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刚才的黑暗,反而成了复习周里一个小小的浪漫插曲。期中考试结束那天,学校放了半天假。张宇拉着李小雨去了城郊的公园,那里种满了枫树,秋天一到,漫山遍野都是红色,像燃烧的火焰。“上次听你说想看枫叶,就想着考完试带你来。”他牵着她的手,沿着铺满枫叶的小路往前走,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李小雨拿出新笔记本,坐在长椅上画枫叶。张宇坐在她旁边,帮她递颜料、削铅笔,偶尔还会在她画错的地方轻轻提点。阳光透过枫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画纸上,也落在他们身上,温暖又惬意。画到一半,李小雨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拿出那个浅棕色的相册,翻开最新的一页,把今天画的枫叶放进去:“你看,我们的相册又多了一页回忆。”张宇凑过来看,相册里已经存了不少画——有夏末的梧桐树,有中秋的月亮,有秋日的银杏,还有今天的枫叶,每一页都贴着他们专属的小伞标记。 “等以后,我们还要一起画冬天的雪,春天的花,”他握住她的手,眼神认真,“把每一个季节的美好,都装进这个相册里。”李小雨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漫山的红枫,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他们的故事,还会像这相册里的画一样,一页一页,慢慢续写,充满温暖和甜蜜。枫叶落尽时,冬天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清晨推开窗,整个世界都裹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李小雨兴奋地抓起手机,第一个给张宇发消息:“下雪啦!我们今天去操场堆雪人好不好?” 消息刚发出去,就收到了他的回复:“等我,我带围巾和手套,在你家楼下等你。”李小雨笑着蹦到衣柜前,翻出那件红色的羽绒服,又把之前画满季节风景的笔记本塞进包里——她想把今天的雪景也画下来,放进他们的相册里。下楼时,果然看到张宇站在楼下的路灯下,穿着黑色的大衣,手里拎着两个袋子,里面装着围巾、手套,还有一个小小的胡萝卜和两颗纽扣。“怕你冻手,特意带了加绒的手套。”他把粉色的手套递给她,又帮她把围巾绕在脖子上,指尖轻轻理了理她耳边的碎发,“别跑太快,雪天路滑。” 两人踩着积雪往学校走,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在唱一首冬天的歌。操场上已经有不少同学在玩雪,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堆雪人,热闹的笑声驱散了冬日的寒冷。张宇找了个积雪厚的地方,开始滚雪球,李小雨则在旁边帮忙,把雪捏成小块往雪球上堆。 “雪人要堆得高一点,这样才可爱。”李小雨踮着脚,想把手里的雪加到雪人的头上,却差点摔倒。张宇眼疾手快地扶住她,无奈地笑了笑:“小心点,我来就好。”他把滚好的雪人头放在雪人身子上,又拿出胡萝卜当鼻子,纽扣当眼睛,最后还从口袋里掏出一顶小小的针织帽,戴在雪人的头上。 “好可爱啊!”李小雨拿出手机,对着雪人拍了好几张照片,又翻开笔记本,坐在旁边的长椅上开始画画。张宇站在她身边,帮她挡住吹来的寒风,偶尔还会提醒她:“雪人帽子的弧度可以再画圆一点,这样更像。” 画到一半,李小雨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那支刻着“宇”字的素描笔,在雪人旁边画了两个牵手的小人,又添上一把小小的伞形标记。“这样才完整,”她笑着把笔记本递给张宇看,“以后看到这张画,就会想起我们今天堆雪人的样子。” 张宇接过笔记本,手指轻轻摩挲着画纸上的小人,眼底满是温柔:“等放寒假,我们去滑雪场吧?我爸说城郊新开了一家滑雪场,据说很不错。”“好啊!”李小雨立刻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我还从来没滑过雪呢,到时候你可要教我。” “没问题,”他揉了揉她的头发,“包教包会,不会让你摔跤的。” 玩到中午,两人的脸颊都冻得通红,却一点都不觉得冷。张宇拉着李小雨去了学校附近的面馆,点了两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快趁热吃,暖暖身子。”他把自己碗里的羊肉夹了几块给她,“这家的羊肉很嫩,你多吃点。” 李小雨咬了一口羊肉,暖意在胃里散开,连心里都暖暖的。她看着对面的张宇,突然觉得,原来冬天也可以这么温暖,因为有他在身边,连寒冷都变成了甜蜜的点缀。吃完面,雪已经停了,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洒在积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张宇牵着李小雨的手往家走,路过一家文具店时,他突然停下脚步:“等我一下。”没过多久,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水晶球走出来,里面是雪人站在雪地里的场景,底座上还刻着一行字:“我们的第一个冬天。” “这个送给你,”他把水晶球递给她,“以后每次看到它,就会想起今天的雪,还有我们堆的雪人。”李小雨抱着水晶球,心里像被暖流填满,她踮起脚,在他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谢谢你,张宇,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冬天礼物。” 他的脸颊瞬间红了,却还是紧紧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以后每个冬天,我都会给你准备礼物,陪你看雪,陪你堆雪人,陪你走过每一个季节。” 夕阳西下,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手牵手走在积雪覆盖的小路上,李小雨知道,他们的故事,会像这冬日的雪一样,纯净而美好,也会像这水晶球里的雪人一样,永远定格在最甜蜜的瞬间。往后的岁岁年年,她都会和他一起,把每个季节的美好,都装进他们的相册里,续写属于他们的浪漫篇章。寒假的滑雪场比想象中热闹,缆车在雪道上空缓缓移动,载着满是笑意的人群。李小雨穿着厚重的滑雪服,手里紧紧攥着雪杖,站在初级雪道前,腿有点发颤:“会不会很难啊?我要是摔惨了怎么办?” 张宇站在她身后,伸手帮她调整好头盔的带子,声音带着笑意:“别怕,我扶着你,保证不让你摔。”他走到她侧面,一手扶着她的腰,一手握着她的雪杖,“身体稍微前倾,膝盖弯曲,跟着我慢慢滑。” 李小雨跟着他的指令,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动。刚开始还很僵硬,总怕失去平衡,可感受到腰间传来的稳定力量,她渐渐放松下来。雪板在雪面上划出浅浅的痕迹,冷风拂过脸颊,带着雪的清冽,却一点都不觉得冷——因为身边有他。滑到雪道底部时,李小雨兴奋地转过身:“我居然没摔!”张宇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嘴角扬起:“很厉害啊,第一次滑就能滑这么稳。”他从背包里拿出保温杯,倒了杯热可可递给她,“喝点热的,暖暖身子。” 两人坐在休息区的长椅上,看着远处雪道上穿梭的人群。李小雨喝着热可可,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笔记本:“我要把这里的雪景画下来,比学校操场的雪好看多了。”张宇凑过来,帮她挡住飘过来的雪花:“画吧,我帮你看着,别让雪落在纸上。” 笔尖在纸上移动,很快,滑雪场的轮廓就出现在画纸上——缆车、雪道、远处的雪山,还有两个并肩站在雪地里的小人。张宇看着画,伸手在小人旁边添了个小小的滑雪板图案:“这样更像我们今天的样子。” 下午的时候,李小雨渐渐掌握了滑雪的技巧,甚至敢尝试稍微陡一点的雪道。每次滑下来,都能看到张宇站在终点等她,手里拿着热饮,眼神里满是期待。有一次,她没控制好速度,眼看就要摔下去,张宇快步上前,稳稳地接住她,两人一起跌坐在雪地里,却都忍不住笑了。 “还好有你,”李小雨靠在他怀里,仰头看着他,“不然我肯定要摔得屁股疼。”张宇帮她拍掉身上的雪,指尖轻轻刮了下她的鼻子:“就算摔了也没关系,我会扶你起来的。” 夕阳西下时,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走到滑雪场门口,李小雨突然停下脚步,指着旁边的纪念品店:“我们去看看吧,我想给陈瑶带个小礼物。”张宇点点头,跟着她走进店里。货架上摆满了各种滑雪主题的纪念品,李小雨挑了个小小的雪人钥匙扣,转身时,看到张宇手里拿着一个银色的小吊坠,上面刻着一片雪花,雪花中间是个小小的伞形图案——和他们相册里的标记一模一样。 “这个给你,”他把吊坠递给她,“可以挂在书包上,就像我一直陪着你一样。”李小雨接过吊坠,心里暖暖的,她把吊坠挂在书包拉链上,轻轻晃了晃:“真好看,我会一直带着的。” 回家的路上,李小雨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渐渐变暗的天色,手里紧紧攥着那个雪花吊坠。张宇坐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寒假还有很多时间,我们可以去看电影,去逛书店,还可以……” “还可以一起画画,一起复习功课,”李小雨接过他的话,笑着说,“只要和你一起,做什么都好。”他看着她的笑容,心里满是温柔——原来最好的时光,就是和喜欢的人一起,把平凡的日子,都过成甜甜的样子。回到家,李小雨把今天画的滑雪场风景放进相册里,又把雪花吊坠放在相册旁边。看着相册里满满的画——夏末的梧桐、中秋的月亮、秋日的银杏、冬日的雪景,每一页都记录着他们的故事,每一个标记都藏着他们的甜蜜。她知道,往后的日子里,这本相册还会装满更多的风景,更多的回忆,而身边的那个人,会一直陪着她,一起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寒假末尾的那场雪化了之后,校园里的玉兰花就悄悄冒了花苞。开学第一天,李小雨背着挂着雪花吊坠的书包走进教室,刚放下东西,就看到张宇坐在座位上,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玻璃罐,里面装着晒干的银杏叶和枫叶。 “寒假整理东西时发现的,”他把玻璃罐推到她面前,罐口系着浅棕色的丝带,“之前捡的叶子没舍得扔,晒干后装起来,也算留住了去年的秋天。”李小雨拿起玻璃罐,阳光透过罐壁照在干叶上,脉络清晰可见,像是把秋日的阳光也封存在了里面。她凑近闻了闻,还有淡淡的草木香,嘴角忍不住上扬:“太好看了,我要放在书桌最显眼的地方。” 开学后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只是多了些春天的生机。早读课上,窗外的玉兰花会飘进几片花瓣,落在李小雨的课本上,她总会小心翼翼地捡起来,夹进笔记本里当书签。张宇发现后,每天都会在她的课本里夹一片新鲜的玉兰花瓣,有时还会在花瓣旁边写一句小小的祝福——“今天的数学题加油”“下午有你喜欢的美术课”。三月的美术课,老师让大家画“春日校园”,李小雨自然把主角定为玉兰花。她坐在操场边的长椅上,拿着画板认真勾勒,张宇就坐在她旁边,帮她递颜料、调颜色。有同学路过时打趣:“你们俩这是把美术课变成约会啦?”李小雨的脸瞬间红了,张宇却很坦然地接过话:“帮她打下手,争取让她拿个优。” 画到一半,李小雨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拿出那个浅棕色的相册,翻到新的一页:“等这幅画干了,就把它放进来,这样我们的相册就有春天的风景了。”张宇凑过来看,相册里已经整整齐齐地排满了四季的画,每一页都贴着他们的小伞标记,像一本专属的时光纪念册。他伸手轻轻摸了摸相册封面,轻声说:“等毕业的时候,我们就把这本相册装满,然后一起回忆这些日子。” 期中考试后的周末,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去城郊的湿地公园。大巴车上,陈瑶拉着李小雨坐在后排,兴奋地讨论着一会儿要去看的郁金香,张宇则坐在她们前面,时不时回头递给李小雨一颗糖,或是提醒她“一会儿下车记得带外套,湖边风大”。到了湿地公园,大片的郁金香开得正盛,红的、黄的、粉的,像铺在地上的彩色地毯。李小雨拉着张宇的手,在花田里穿梭,时不时停下来画画。张宇就站在她身边,帮她挡住拥挤的人群,还会悄悄帮她拍几张画画时的照片,存在手机里当壁纸。傍晚准备返程时,李小雨突然在花田边发现了一棵小小的樱花树,花瓣正随风飘落。她赶紧拿出画板,想把这短暂的美景画下来,可光线渐渐暗了下来,她有点着急。张宇看在眼里,从背包里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帮她照亮画板:“别慌,慢慢画,我帮你照着。” 柔和的光线落在画纸上,李小雨的笔尖飞快地移动,很快就把飘落的樱花和身边的身影画了下来。画完后,她抬头看向张宇,发现他正温柔地看着自己,眼神里满是笑意。她心里一动,踮起脚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然后红着脸把画递给他:“这个送给你,以后看到它,就会想起今天的樱花。” 张宇接过画,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钱包里,然后紧紧握住她的手:“我会一直好好保存的,就像保存我们所有的回忆一样。” 返程的大巴上,李小雨靠在张宇的肩膀上,看着窗外渐渐变暗的天色,手里紧紧攥着他的手。她知道,春天的樱花会谢,夏天的梧桐会落叶,秋天的银杏会飘走,冬天的雪会融化,但她和张宇之间的故事,会像这本相册里的画一样,永远鲜活,永远甜蜜,在往后的每一个季节里,慢慢续写新的篇章。樱花谢尽时,校园里的香樟树开始枝繁叶茂,蝉鸣声也渐渐响了起来。六月的风带着燥热,却吹不散教室里的热闹——因为期末考后就是暑假,大家都在讨论假期要去哪里玩。课间,陈瑶凑到李小雨身边,兴奋地说:“我爸妈说暑假带我们去海边玩,你和张宇要不要一起?听说那里的日落超美,还能捡贝壳!”李小雨眼睛一亮,转头看向张宇,他正低头整理错题本,察觉到她的目光,抬头笑了笑:“好啊,刚好我也想带她去看看海。” 确定好行程后,李小雨每天都盼着暑假快点来。她甚至提前买了本新的素描本,专门用来画海边的风景,还在封面上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和海浪,旁边依旧贴着她和张宇专属的伞形标记。终于等到暑假,四人一起坐上了去海边的火车。李小雨靠在车窗边,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心里满是期待。张宇坐在她身边,把剥好的橘子递给她:“别一直盯着窗外,眼睛会累的,先吃点水果。”他还特意带了个小风扇,时不时帮她吹吹风,驱散车厢里的闷热。到了海边民宿,放下行李后,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往海边跑。踩在柔软的沙滩上,海浪一次次漫过脚背,带着清凉的触感。李小雨兴奋地拉着张宇的手,在沙滩上奔跑,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张宇跟在她身后,手里拿着相机,拍下她奔跑的背影,还有她对着海浪欢呼的样子。傍晚时分,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海浪泛着金色的光。李小雨坐在沙滩上,拿出素描本开始画画。张宇坐在她身边,帮她举着画板,避免海风把画纸吹乱。“你看,这样画日落的颜色会不会更像?”李小雨指着画纸上的橘红色,小声问。张宇凑过来,帮她调了点浅紫色加在边缘:“这样更有层次感,像真的夕阳一样。” 画到一半,陈瑶拿着两个冰淇淋跑过来:“快尝尝,海盐味的,超好吃!”李小雨接过冰淇淋,咬了一口,冰凉的口感瞬间驱散了夏日的燥热。她把冰淇淋递到张宇嘴边:“你也尝尝,很好吃的。”张宇低头咬了一口,眼神里满是笑意:“确实不错,比我上次吃的巧克力味还好吃。” 夜幕降临,海边渐渐安静下来。大家坐在民宿的院子里,听着海浪声,聊着天。李小雨靠在张宇的肩膀上,看着天上的星星,突然说:“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有海,有星星,还有你。”张宇轻轻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以后我们还会来很多次海边,看很多次日落和星星,把每一次的美好都记下来。” 第二天早上,李小雨早早地起了床,拉着张宇去看日出。当太阳从海平面慢慢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海面时,她忍不住拿出素描本,把这壮丽的景象画了下来。张宇站在她身边,默默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温柔——对他来说,比日出更美的,是她认真画画的样子。在海边的日子里,他们一起捡贝壳,一起在海里游泳,一起在沙滩上散步。李小雨把每天的美好都画进素描本里,有日出、日落、海浪,还有她和张宇并肩坐在沙滩上的身影。张宇则把这些画小心翼翼地收进相册里,还在每一页都写了日期和小小的备注——“第一次和小雨看海”“小雨画的海边日落”。离开海边的前一天晚上,李小雨把自己画的海边日出送给张宇:“这个送给你,以后想海边了,就看看它。”张宇接过画,轻轻抱了抱她:“我会好好保存的,就像保存我们所有的回忆一样。” 坐上返程的火车时,李小雨靠在张宇的肩膀上,翻看着相册里的海边风景,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个夏天,因为有海,有他,变得格外难忘。而往后的日子里,他们还会一起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把每一个美好的瞬间,都装进这本专属的相册里,续写属于他们的浪漫故事。暑假结束返校,校园里的香樟树又密了些,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地上,织成细碎的光斑。李小雨背着装满海边画稿的书包走进教室,刚放下东西,就看到张宇坐在座位上,手里拿着一个木质相框。 “把你在海边画的日出装起来了,”他把相框递过来,边框上刻着细细的海浪纹,“这样就能放在书桌前,每天都能看到。”李小雨接过相框,指尖拂过冰凉的玻璃,画里的日出依旧鲜活,仿佛能闻到海边的咸风。她把相框抱在怀里,笑着说:“我要放在床头,每天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 高二的课程比高一忙了些,晚自习的时间也延长了。每天晚上,李小雨和张宇都会留在教室多学一会儿,他帮她梳理物理公式,她帮他整理语文古诗文笔记。偶尔遇到难题卡壳,两人就一起趴在桌子上讨论,台灯的暖光落在摊开的课本上,连空气里都带着专注的温柔。有天晚自习,突然下起了暴雨,雨点砸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李小雨看着窗外的雨幕,想起七年前那个雨天,忍不住小声说:“好像又回到了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张宇抬头看她,眼神柔软:“不一样了,这次我不会让你一个人淋雨。”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把新的黑伞,伞面上印着小小的银杏叶图案,“专门给你买的,以后下雨天,不用再等我送伞了。” 李小雨接过伞,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从七年前的那把伞开始,他就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她。十月中旬,学校举办运动会。李小雨报了女子800米,赛前几天一直很紧张,总怕自己跑不好。张宇每天放学后都会陪她去操场练习,帮她计时,还教她调整呼吸的节奏:“别着急,跟着自己的节奏跑,我会在终点等你。” 比赛那天,李小雨站在起跑线上,看到张宇站在终点处,手里拿着矿泉水和毛巾,眼神里满是鼓励。枪声响起,她跟着人群往前跑,跑到一半时,体力渐渐不支,脚步也慢了下来。就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听到张宇的声音:“小雨,加油!我在这儿!” 她抬头看向终点,看到他在人群中朝她挥手,瞬间又有了力气。她加快脚步,一步步朝着终点跑去,最终冲过了线。张宇立刻跑过来,递上矿泉水,又用毛巾帮她擦汗:“跑得很好,比平时练习时还快。”李小雨靠在他怀里,大口喘着气,心里却满是喜悦——因为有他的鼓励,她才能坚持下来。运动会结束后,李小雨把比赛时的场景画了下来,画里的自己正在冲向终点,张宇站在终点处朝她挥手。她把画放进相册里,在旁边写了一行小字:“谢谢你,一直为我加油。”张宇看到后,在旁边添了个小小的奖杯图案:“在我心里,你就是最棒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相册里的画越来越多,有春日的玉兰、夏日的海浪、秋日的运动会,还有冬日的雪景。每一页都记录着他们的故事,每一个标记都藏着他们的甜蜜。李小雨知道,不管未来有多少风雨,只要身边有张宇,她就有勇气面对一切。而他们的故事,还会像这本相册里的画一样,一页一页,慢慢续写,充满温暖和幸福。入冬后的第一场寒潮来得突然,早读课上,李小雨裹紧了校服外套,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正低头搓手时,一只温热的保温杯轻轻放在了她桌角,抬头就撞进张宇含笑的目光:“我妈早上煮的姜枣茶,趁热喝,暖身子。” 杯壁的温度透过指尖传过来,李小雨拧开盖子,清甜的姜香混着枣香飘出来。她小口喝着,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连带着心里也暖融融的。课间时,她拿出素描本,飞快地画了个捧着保温杯的小人,旁边添了行小字“冬日限定温暖”,偷偷推到张宇面前。他看了一眼,嘴角弯起,在小人旁边画了个举着姜枣茶的身影,刚好和她的小人并肩。十二月中旬,学校要办“冬日义卖”活动,每个班级都要摆摊卖手工品。班会课上,陈瑶举着毛线团提议:“我们织围巾卖吧!颜色选暖一点的,肯定好卖!”李小雨有点犹豫——她从来没织过围巾,怕织不好。张宇看出她的心思,戳了戳她的胳膊:“我教你,不难的。” 接下来的一周,每天放学后,教室里都能看到他们三个的身影。陈瑶熟练地织着花样,张宇坐在李小雨身边,手把手教她绕线、起针。刚开始时,李小雨总把线织错,手指也被毛线勒得发红,她有点泄气,把毛线团往桌上一放:“怎么这么难啊。” 张宇拿起她的手,轻轻揉了揉发红的指节,又重新帮她把线理好:“别急,我们慢慢来。你看,这样绕线,针脚就不会松了。”他的声音很轻,带着耐心,李小雨跟着他的动作慢慢织,渐渐找到了手感。等织完半条围巾时,她惊喜地发现,针脚居然整齐了不少。义卖当天,他们的围巾摊前围了不少人。李小雨织的那条浅灰色围巾,因为针脚带着青涩的认真,反而被一位老师看中:“这围巾看着特别暖,像带着心意似的。”付完钱时,老师还笑着说,要送给自己上高中的女儿。李小雨看着围巾被拿走,心里满是成就感,转头对张宇说:“谢谢你教我,不然我肯定织不出来。” 他递过来一杯热奶茶,眼底带着笑意:“主要是你学得快。对了,还有个东西要给你。”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个小盒子,打开是一条浅灰色的围巾,针脚比她织的更细密,边缘还绣了个小小的伞形图案,“给你的,冬天戴,刚好配你的羽绒服。” 李小雨接过围巾,指尖拂过柔软的毛线,眼眶有点发热。她知道,这条围巾他肯定织了很久,每一针都藏着心意。她踮起脚,把围巾绕在他脖子上:“那我们以后就戴情侣围巾,好不好?”张宇愣了一下,然后用力点头,伸手把她的围巾也理了理,刚好遮住她冻得发红的耳朵。义卖结束后,他们拿着赚来的钱,去给班级图书角买了几本书。走在回教室的路上,雪花又开始飘了,李小雨挽着张宇的胳膊,踩着积雪慢慢走。他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平安果,用彩纸包着,上面系着浅灰色的丝带——和她围巾的颜色一样。 “平安夜快到了,提前给你的。”他把平安果递给她,“希望你以后每天都平平安安的。”李小雨抱着平安果,心里满是幸福。她抬头看他,雪花落在他发梢,像撒了层碎糖。她突然觉得,这个冬天,因为有他,连寒冷都变得格外温柔。回到家,李小雨把平安果放在书桌最显眼的地方,又拿出相册,把今天织围巾、义卖的场景画了下来。画里的两个小人戴着同款围巾,手里捧着平安果,旁边飘着小小的雪花。她在画纸边缘写了一行字:“这个冬天,有围巾,有平安果,还有你,真好。” 睡前,她把张宇送的围巾叠好放在枕头边,想起他教自己织围巾时的耐心,想起他递来姜枣茶时的温柔,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这个冬天只是开始,往后的每一个季节,每一个节日,他都会陪在她身边,把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满是心意的模样。平安夜那天,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苹果香。李小雨一进教室,就看到自己的座位上放着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旁边压着张宇的字迹:“课间去天台,有东西给你。” 课间铃刚响,她就抱着盒子往天台跑。推开门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愣住——天台上挂满了星星灯,中间摆着一个小小的圣诞树,树下放着她之前画的所有季节风景打印件,用绳子串成了一条长长的画帘。张宇站在画帘前,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音乐盒,看到她来,笑着走过来:“打开看看。” 音乐盒里是旋转的雪花和伞形图案,响起的旋律正是他们联欢会时合作的《小幸运》。李小雨看着音乐盒,眼眶有点湿润:“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旋律?”“上次你画画时,哼了好多次。”他把音乐盒放进她手里,又指了指画帘,“这些画打印出来,比在相册里看更清楚,以后想回忆了,就来天台看看。” 两人并肩站在画帘前,看着一张张熟悉的画——夏末的梧桐、中秋的月亮、秋日的银杏、冬日的雪人,还有海边的日出。每一张画都记录着他们的故事,星星灯的光落在画纸上,温柔得像他们一起走过的时光。 “对了,还有个东西要给你。”张宇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封面是他们第一次一起画的银杏叶,“这是我写的日记,里面记了我们每次一起做的事,从你转来那天开始。”李小雨接过日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今天班里来了个新同学,她盯着我看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像有星星。”往后的每一页,都记着细碎的小事——帮她包书皮、借她笔记、一起堆雪人、看海……每一件事都写得很认真,还画了小小的伞形标记。 “我也有东西给你。”李小雨从包里拿出一本新的相册,封面是他们戴着情侣围巾的画,“这是我专门为你做的相册,里面都是我画的你——弹钢琴的你、打篮球的你、教我织围巾的你。”张宇接过相册,一页页翻看,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平安夜的风有点凉,张宇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绕在李小雨的脖子上,又把她的手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以后每年的平安夜,我们都来这里,看画帘,听音乐盒,好不好?”“好啊!”李小雨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星星灯闪烁的光,心里满是幸福。放学回家的路上,李小雨抱着音乐盒和相册,脚步轻快。她知道,这个平安夜只是他们故事里的一个小片段,往后还有无数个节日,无数个平凡的日子,他们会一起度过。她会继续画画,把每一个美好的瞬间都记录下来;他会继续写日记,把每一件细碎的小事都珍藏起来。他们的故事,会像这本相册里的画一样,永远鲜活,永远甜蜜,在时光里慢慢生长,开出最美的花。
大家好呀~终于和大家见面啦!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写校园言情,想把藏在心里很久的“时光与缘分”的故事讲给你们听——七年前的一把伞,七年后的一次转学,李小雨追着记忆找到张宇的样子,像极了我们青春里那些带着点傻气又格外认真的小执着。 其实最开始构思的时候,就想写点“不疾不徐”的温柔:没有轰轰烈烈的误会,只有慢慢靠近的心意,是包书皮时指尖的轻触,是借笔记时认真的讲解,是看到对方时藏不住的笑意。就像我们上学时那样,喜欢一个人,可能就是从“想和他多待一会儿”开始的。 接下来的故事里,会有更多校园生活的小细节:一起在图书馆刷题的午后,运动会上互相加油的瞬间,冬天分享一杯热奶茶的温暖……我会慢慢写他们如何从“陌生”到“熟悉”,如何把七年前的遗憾,变成七年后的圆满。 如果你们在故事里看到了自己青春的影子,或者有想让我加的小情节,都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你们的每一条留言,都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接下来的日子,一起跟着小雨和张宇,重温那些闪闪发光的校园时光吧~[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夏末转校日,初见不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