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渐进的轨道与心墙

那顿未尽的芒果冰沙之后,日子仿佛被按下了某种奇特的变速键。顾清珩的生活依旧围绕着网球高速旋转,但轨道旁,似乎多了一道悄然并行的引力。

训练变得更加刻苦。汗水浸透衣衫,肌肉叫嚣着酸痛,但每当她感到疲惫时,眼前总会浮现许晓溪站在场边安静注视的身影。那目光像一种无声的期许,让她不由自主地想变得更好,打出更漂亮的球,成为更值得被那样目光追随的人。

她开始下意识地留意手机,期待着那个安静的头像会跳动起来。有时她会拍下训练场夕阳的照片,或者一颗滚到脚边的网球,配上一两句无关痛痒的话发过去。许晓溪的回复通常不会很快,言辞也简洁,一个“嗯”,或者一个表示看到的表情。但顾清珩会反复看着那几个字,像解读密码一样揣摩背后的情绪。

她知道许晓溪很忙。医科大的学业压力远比她想象的繁重。偶尔在深夜,她会收到许晓溪发来的照片——堆砌如山的专业书籍,或是显微镜下光怪陆离的细胞结构,配文可能只是一个疲惫的“。”。顾清珩不会追问,只会回一句“早点休息”,或者分享一段自己刚听的、觉得舒缓的音乐。她们像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的行星,凭借微弱的引力波,感受着彼此的存在。

而许晓溪的生活,也确实如顾清珩所感知的那般,被课程、实验和报告填满。她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阳光将书页晒得发烫,脑海里却偶尔会闯入一个带着汗水与阳光气息的身影,打断她对神经传导通路或是药物代谢机制的思考。

她承认,顾清珩像一道过于明亮的光,不由分说地照进了她规划清晰、略显清冷的世界。那碗芒果冰沙的甜,和那个来电带来的烦扰,交织成一种复杂的情绪。她享受和顾清珩相处时那种轻松愉悦的感觉,那是她按部就班的生活里罕有的色彩。但某种更深层的东西——或许是来自过去的阴影,或许是对不确定未来的本能戒备——让她下意识地想筑起一道墙,控制着色彩渗透的速度和范围。

那个来电,来自她的母亲,话题依旧围绕着“未来规划”和“稳妥选择”。她没有对顾清珩提及,那是她世界里另一条沉重的轨道,暂时还不愿,或者说,不知该如何与那个光芒四射的网球少女分享。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靠近”,发生在一个周末的傍晚,带着猝不及防的柔软。

顾清珩刚结束一场队内练习赛。不知是因为心绪不宁,还是对手确实研究透了她的打法,她今天的状态奇差。引以为傲的正手频频出界,脚步也像是灌了铅,移动迟缓。几个关键分的失误后,她甚至能听到场边队友低声的议论。最终,她以一场难看的比分落败。

汗水顺着发梢滴落,砸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蒸发。挫败感像藤蔓一样缠绕住心脏,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教练拍了拍她的肩,说了几句“调整心态”的话,但她一个字也没听进去。独自走到场边,拧开水壶猛灌了几口,冰凉的水划过喉咙,却浇不灭心头的燥火。

她瘫坐在长椅上,低着头,看着自己微微颤抖的手。一种深沉的无力感攫住了她。她拿出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她红晕的脸。手指几乎是无意识地,点开了那个最近才变得熟悉的对话框。

「今天打得很烂。」

她打了又删,最终只发出这五个字。没有表情,没有修饰,**裸地袒露着自己的沮丧。她没指望能得到什么有效的安慰,或许只是想找一个宣泄的出口,告诉那个在她世界里投下石子的人——你看,我也有这么糟糕的一面。

她把手机扔在一旁,双手捂住脸,深深地吸了口气。

几分钟后,手机屏幕亮起,震动声在空旷的场边显得格外清晰。

顾清珩几乎是带着一种自虐般的心情拿起手机。

「多烂?」

简单的两个字,来自许晓溪。

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没想到她会回,更没想到是这样直接的询问。没有客套的“怎么了”,也没有敷衍的“下次加油”,而是“多烂?”——一种带着理科生严谨的、想要量化她糟糕程度的问题。

这奇异地勾起了顾清珩倾诉的**。她开始按住语音键,一条接一条地发过去。起初还有些克制,只是描述失误,后来情绪上来,语速加快,带着明显的鼻音和懊恼。

“正手完全控不住线……”

“脚步根本跟不上,像在原地踏步……”

“感觉之前练的都白费了……”

“教练肯定对我很失望……”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像一只受了伤、呜咽着舔舐伤口的大型犬,把最狼狈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

语音发过去后,那边安静了一会儿。顾清珩看着“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时有时无,心里七上八下,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会不会太负能量了?会不会打扰到她?

就在她准备发条消息说“没事了”的时候,手机屏幕骤然亮起——许晓溪直接拨了语音通话过来。

顾清珩的心猛地一跳,手忙脚乱地接起,甚至不小心按到了免提。

“喂?”她的声音还带着刚才宣泄后的沙哑。

电话那头传来轻微的电流声,然后是许晓溪清澈又平和的声音,背景有些嘈杂,似乎是在人来人往的路上。

“听你描述,不全是技术问题。”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有种独特的冷静质感,像夏日里一道清冽的溪流,“你太想证明自己,或者太在意某个结果,精神高度紧张,导致核心肌群僵硬,连锁反应影响了你的挥拍节奏和步伐启动。”

她没有说“别灰心”或者“没关系”,而是像解一道数学题一样,条理清晰地从运动生理学和神经控制的角度,分析了顾清珩状态失常的可能原因。她甚至提到了“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皮质醇水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顾清珩听的一愣一愣的,那些专业的词汇她并不完全懂,但许晓溪的语气那么认真,那么笃定,仿佛不是在安慰她,而是在帮她寻找问题的根源。这种理性的、不带评判的分析,奇异地抚平了她焦躁的情绪。那些自我否定的声音,在这样冷静的“诊断”面前,渐渐平息了。

她只是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简单地哄劝。而许晓溪,恰好给了她最需要的东西。

“许医生,”顾清珩吸了吸鼻子,半开玩笑半是依赖地低语,“你比我们教练还会分析。听起来我好像病得不轻。”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然后,顾清珩清晰地听到了一声极轻极轻的、带着点无奈和纵容的笑声。很短,像风吹过琴弦。

“胡说。”许晓溪的声音里还残留着那丝未散尽的笑意,语气却依旧维持着专业的口吻,“记得做拉伸,重点放松肩背和腿部后侧肌群。乳酸堆积不及时处理,明天会更难受。”

“嗯。”顾清珩乖乖应下,感觉心里那块堵着的大石头,好像被这通电话悄悄地挪开了。

“我快到图书馆了,先挂了。”

“好。谢谢你……晓溪。”顾清珩鼓起勇气,叫了她的名字。

那边又安静了一秒,才传来轻轻的回应:“嗯。”

通话结束。

顾清珩握着似乎还残留着对方声音余温的手机,抬起头。天边的晚霞正燃烧到最绚烂的时刻,橘红色的光芒铺满了大半个天空,也将网球场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身体里重新注入了力量。

她站起身,认真地开始做拉伸。按照许晓溪说的,重点放松肩背和腿部。动作间,她仿佛还能听到她冷静又柔和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她的挫败和脆弱,第一次被一个网球世界之外的人如此郑重地接住,并用一种她从未想过的方式——理性、专业、不带丝毫怜悯——轻轻化解。这一次的“靠近”,不再是隔着铁丝网的遥遥相望,也不是冰品店里带着试探的闲聊,而是通过电波,直接触碰到了彼此内心更真实的角落。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