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81章

顾洵回到县衙的已有五日,昔颜也开始在慢慢熟悉知州府的生活。

李敬堂与夫人待昔颜自是极好,还单独给她分了一个小院子,住得十分宽敞。

昔颜心里一直惦记着斑斑。

知州夫人告诉昔颜,说每隔十日,州里便会往县里发函碟,询问一旬的情况。

届时,可以在发往清渊县的函碟中,加上一份昔颜的信笺,让顾洵派人把斑斑送过来。

昔颜早早便写好了信笺,只等着再过上三日,到了发函碟的日子,一同寄出。

这几日,有昔颜在,知州夫人算是吃遍了家乡美食,大大饱了口福,缓了思乡之情。

关于未来,昔颜却尚未想好今后的打算,只等斑斑来了,再细细做筹划。

“阿颜。”

知州夫人的喊声,打断了昔颜的思绪。

“怎么了,夫人?”

昔颜回过身来,看到知州夫人披着一身蓑衣,顶着一顶渔帽,像一位刚刚打鱼归来的渔夫。

“夫人,外面又在下雨啦?”

“嗯。”

知州夫人脱下蓑衣,摘下渔帽,递给一旁的丫鬟。

“阿颜,你这些日子,除了去小厨房,就是在屋子里待着,时间久了可不行。”

看着知州夫人笑着走向自己,昔颜连忙从书案前起身。

“这不是下雨,懒得动弹嘛,哈哈。”

“我记得原来你可不是这样,一早起来就去集市采买食材,现在我看你也是懒惰了。”

知州夫人伸出一根如葱般的手指,虚指了一下昔颜的额角。

她怎么会不知道昔颜为何会这样呢?

只不过不能明说罢了。

“阿颜,今日你也别下厨了,我刚出去买了些吃食,你快来瞧瞧。”

说着,另一位丫鬟便递过来一提红木食盒。

这红木极为贵重,别说做床了,就是做这么大小的一个食盒,也是价钱不菲。

“这食盒很贵重吧?”

昔颜不禁发出一声感叹。

“还行吧,这是我从娘家带来的。我们那里产红木,做这么个小食盒,费不多少银子。”

闽地的红木,常被运送到扬州,随着大运河一路北上。

大部分红木料材都被皇家拿去了,一小部分会流入京城高门大户。

无论是做家具,还是做小件,红木都被用来当做传世的宝贝,一代代传承下去。

昔颜走进一瞧,知州夫人提来的红木食盒,外部被漆过一层同样珍贵的红漆,雕刻着朵朵牡丹花,寓意花开富贵。

说话间,知州夫人已经将红木食盒的盖子打开,放到一边去了。

食盒里面,分为多层,每一层都底部,都铺着同色红绸作为衬垫,更显食盒精致高贵。

“阿颜,来看看,你识得这菜吗?”

知州夫人见昔颜盯着食盒看得出神,笑眯眯地打断她,让她的注意力转移到菜品上来。

食盒第一层里,是一盘蜜色肉片。

盘中鲜嫩的鸭肉被片的厚薄一致,一层叠一层地码在盘中。

旁边还点缀了胡萝卜、竹笋做的小花,颜色搭配煞是好看。

“烤鸭嘛。”

昔颜一看,便识了出来。

“答对一半,是南京片皮鸭,不过确实是烤出来的。”

知州夫人亲自端出片皮鸭,放在桌上。

片皮鸭的旁边,还有几个小碟子,上面分别放着暄软透光的白面小饼、甜葱丝、黄瓜条、熟酱,还有一小盘白糖。

“用鸭肉蘸了熟酱放在小饼里,搭配上葱丝、黄瓜,然后卷起来吃。”

知州夫人生怕昔颜不知道这南京片皮鸭的吃法,细心教了起来。

在场的丫鬟们头一次听说鸭子还有这种吃法。

但昔颜却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不带鸭肉的酥烤鸭皮可以单独蘸着白糖吃,别有风味。”

知州夫人端出白糖,补充道。

打开食盒的第二层,昔颜目光落在里面的一只大海碗上。

“这是清炖羊蝎子。他家的羊蝎子,虽然是清炖,但十分软烂入味。阿颜,一会儿你可要好好尝尝。”

“嗯。”

昔颜点点头。

这盆羊蝎子,看起来肉质丰满,骨汤清澈,味道清香,想必也是精心炖煮过的。

来到食盒第三层,同样是几盘小碟子,上面是各色点心。

“沾满黄豆面、卷着豆沙馅的是驴打滚,淡黄色颤巍巍、淋着桂花蜜浆的是豌豆黄,裹着红糖、外面烤得焦焦的是糖烧饼,白色晶莹、豆腐块似的是杏仁豆腐。”

知州夫人介绍起来,各路词汇朗朗上口。

昔颜也明白过来,这是知州夫人看她这几日心情低落,特意买来让她换换心情的。

“多谢夫人,有这么多好吃的,还想着我,哈哈。”

“那是,你给我做了好多家乡美食,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自然要待你好一些,努力把你留在身边嘛。”

知州夫人笑靥如花,幸亏昔颜知晓她是一位爽朗的女子,否则昔颜定不敢穿着男装,与女子同桌吃饭了。

这几日以来,恰逢雨季,雨下个不停。

顾洵最担心的便是运河码头旁的堤坝了。

上任知县便是因为侵吞修河款,才被大理寺押运回京查办的。

此前三年,清渊县的运河河道一直没有清淤,导致航道有些变窄。

顾洵来的时候,赶个春末夏初,修理河道一般在深冬进行。

因此,顾洵只能安排陈思加派人手,将堤坝筑牢,先顶过这个雨季再说。

现在,雨越下越大,似乎没有要停的架势。

运河水位线一直在上涨,陈思带着衙役们已经好几日没有从大堤上下来了。

顾洵背上的伤虽是未好,却也是每日坚守在大堤之上,只在夜里才回县衙休息。

一连五日,雨势完全没有守住的架势,反而越下越大。

顾洵安排陈思调动大堤附近的村子,由里长组织百姓一起,上堤抗洪。

这几日,顾洵最为紧张的,便是大堤下面的水则碑。

水则碑外形细长一条,碑身立于堤坝内,没于河水中。

碑上正面有横线七条,背面有碑文镌刻。

七条横线,代表运河的七种水位。

自下往上,水位在三条横线以内,平安无事。

水位过了第四条横线,便会稍淹河滩农田。

到了第五条线,便会淹没中高农田。

到了第六条线,便会淹没稍高农田。

一旦过了第七条线,别说农田,连清渊县都会成了汪泽。

顾洵恨不得一天派人去看十回八回的水则碑。

好在经过前一段时间堤坝加固后,水流虽湍急,水位倒还平稳在第四条线上下。

接连下雨的第六日,顾洵清早起来便觉得有些头痛。

灌下一壶清水,顾洵的嗓子依然不舒服。

抬起手背,顾洵贴在额头,试了试,竟然有些许发热。

水位未退,水势未消,此时正是县衙用人之际。

如果顾洵不在,陈思便没了主心骨。

站在窗前,大雨落下的阵阵潮热,向着顾洵扑面而来。

穿好外衣,套上蓑衣,顾洵整理好衣衫,重新投入雨中。

雨如断了线的珠子,滴滴答答地落了一天。

好在吃完晚饭的时候,不知何处,忽然来了一阵风,吹散了天空中的密布的乌云。

昔颜撩起裤脚,踩着水花,走到院子中央。

潮湿的水汽弥漫在空气中,好在雨已经停了,光线也明朗了些。

昔颜深吸一口气,感觉肺腑都清新许多。

一连下了六日的雨,真是要了命了。

想到这,昔颜的左眼突然跳了跳。

揉了揉眼睛,昔颜寻思大概是这几日没睡好吧。

谁知,还没想完,昔颜左眼又突突地跳了起来,比刚才跳得还要快。

昔颜眨眨眼,毫无效果,正要去洗把脸,早些休息,就听到一阵越来越近的急促脚步声,从院外传来。

“阿颜!”

人还没进来,昔颜就听到叫喊她的声音。

这声音,是李敬堂院子里的小厮。

只见这个小厮上气不接下气地快跑进来,对着昔颜喊道。

“阿颜,快去大人院子,有急事!”

“何事,跑得这么急促?”

昔颜连忙扶住弯腰大口喘气的小厮,急问道。

“大人没说,只是听见一个清渊县的衙役来找大人,然后就让我快跑,来喊你过去。”

“好。”

昔颜听到清渊县几个字,迅速松开小厮,出了院门,焦急地往李敬堂院子跑去。

“阿颜来了。”

李敬堂看到昔颜一路小跑进来,连忙招手喊她过来。

“大人,你叫我,怎么了?”

昔颜跑着过来,加上莫名焦急的情绪,口气更显急促了。

“无事,你莫要慌张。”

李敬堂向来稳重,自然是先安稳昔颜一番。

“清渊县水情严重,县衙所有的人都去了大堤抗洪,现在我要派些人去帮忙,你熟悉清渊县的情况,所以询问一下,你要不要回去。”

“回!”

昔颜毫无考虑,脱口而出。

“好,我稍作安排,人手便要出发,你也回去收拾一下行装吧。”

李敬堂单手拍拍昔颜的肩膀,示意让她不要慌张。

“嗯。”

昔颜点点头,转身便往回走。

走了几步,昔颜突然又转身,回到李敬堂身边,低声问道。

“大人,可是顾大人出了什么事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1章 第81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