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这群胆大包天的盗墓贼!

几人在谶言附近仔细查看一番。

姜望舒捡起大字边缘散落的黑色灰烬,捻了捻道:“看起来像是烧出来的,用防火的东西先在草地上框出字来,再一把火烧掉就行。”

姜朔道:“你也觉得是作伪?”

姜望舒笑道:“只是说要伪造也能伪造出来。但谶言这东西,不是得看听的人信什么吗?”

围观的人群中,许多都是听说思陵闹鬼了来看热闹的,此时看到这个谶言,都在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

“昨晚我家小儿起夜说是看见了一颗碗大的陨星正正地朝着这边飞了过来,我还当他是睡懵了。莫非是孝昭娘娘显灵了?”

“碗大?昨夜我还来思陵参加祭典了,我怎么没看见?”

“我也看见了,大约丑时吧,子时人都散完了,没看见也正常。”

“我也看见了!当时我也以为是眼花了。”

“既然出现在思陵,那说的莫不是当年的姜家?‘日出东南,落西北’,姜家当年发迹不就是因为平了东南的乱?后来被夷族时就是驻守西北。‘下犯上,天下乱’,当年姜家的罪名不就是犯上作乱之类的?后来没了姜家这个左膀右臂,确实天下大乱。”

“你都知道的事情,还需要孝昭娘娘特地下个谶言?我看这背后,大有玄机。”

“怎么说?”

“国舅周将军现在不也是镇守西北。而东南……”

“可不敢乱说。”

习武之人耳力好,姜朔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脸色越发阴沉。

他们话未说完,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

高祖公孙曦,当年于东南起兵,建立大晟,这个“晟”字便是光明的意思,正应了谶言里的“日出东南”。先皇后的哥哥,也就是太子的舅舅如今镇守西北,这谶言的后一部分,分明就是国舅要起兵作乱,亡了大晟的意思。

陛下年事渐高,越发相信祥瑞灾异之说。如今若是有人借这个异象进谗言,太子及其母族的前程与性命堪忧。

姜朔曾入长安求学,与太子交好,这件事自然让他十分忧心。更不用说若是有心之人想要对广阳国不利,也可以用这谶言大做文章。

陛下前两年设立了刺史监察各郡国,鼻子灵得很。纵使他有心隐瞒也无法。与其让别人呈报上去,还不如他自己来。

他对姜望舒道:“现任幽州刺史是郑夫人引荐的,出了不利于太子殿下的谶言,定会八百里加急报上去,还不知会如何添油加醋。明日我启程去长安,跟陛下面禀此事。”

姜望舒明白他的意思,却不大认同:“除非能拿出实打实的证据,直接证明谶言作伪,不然就算上报的人不添油加醋,解读的人添油加醋,结果不也一样?你一个诸侯国的都尉,人微言轻,太子若是掌控不了朝堂上的风向,即便你去面禀情况也是对他不利。”

姜朔敛眉:“那你觉得当如何?”

“不如就将此事正常上报,同时修书太子让他早做准备,你且在这边先查着。”

“要证明作伪,除非能抓到传谶的人。但传谶跟盗墓又不一样,不会有物证。”

“那人证呢……?”

姜朔挑眉。

先是祖坟被盗,又是这个谶言,一个事关家族颜面,一个事关好友前程,让他一时气血上头,没来得及多作思索。现在想来,两件事会不会有关联?

“盗墓难道不是为了劫财,而是为了引开思陵守卫,好让人去伪造谶言?”

姜望舒点点头:“不然也太巧合了。”

“你也不信这是孝昭娘娘显灵?”

“她当年都没显灵劈死赵非那狗皇帝,现在显灵做什么?”姜望舒笑道,“碗大的流星,转瞬即逝,看见的可以说自己看见了,没看见的也反驳不了。事情一下就传开,越传越像真的。就算是你面禀,也没法儿说这是假的吧?”

如此一讨论,姜朔方才的冲动顿时烟消云散。

他先前只觉得连他和姜望舒都能有怀疑,只需将事实呈报上去陛下定能彻查清楚。静下心来再一想,当今陛下确实不是个不偏不倚的主儿。先皇后薨逝之后,他对太子越发冷淡,如今甚至似乎有了些要另立储君的苗头。正如姜望舒所说,现在需要的是直接证明这谶言乃作伪,从根源上断绝解读的必要,否则就是在给陛下对付太子递刀子。

看来,还是得先从盗墓贼查起。

几人先去了守卫当值的屋子。

孝昭娘娘生前就爱与民同乐,所以中元节的思陵虽人流如织,但为了不让百姓感到拘束,他们并不会派重兵过来守着。昨夜闹鬼,当值的一队守卫一个个都被吓得不轻,几个人都告了假在家休息,只有他们的头儿此刻强打着精神,惨白着一张脸在等着上头派人过来。

姜望舒说得没错,那副模样确实就像是见过鬼的。

一刻钟过去,他们大概明白了守卫视角的来龙去脉。

守卫们被下了药,原本睡得很沉,大约丑时,墓里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巨大响动,他们被吓醒了,赶紧集结起来去陵墓查探。

正巧就看到一伙盗墓贼逃命一般鬼叫着冲了出来,他们自然迎了上去,跟盗墓贼打作了一团。

两伙人打得难舍难分,一阵僵持之后守卫隐隐占了上风。眼看就要逮住其中一个,混乱中谁摔了一跤,手上的火把滚了出去。

火把滚了几下,竟照出了一个白衣女鬼!

那女鬼披散着头发,遮住大半张脸,露出来的脸上一条血泪蜿蜒而下,一只大大的眼睛死死地瞪着他们,好像下一秒就要过来索命一般。

双方都被吓得四散而逃。

守卫说到最后,因为回想起了那个画面,脸色又差了几分。姜朔也不再多问,先放他回去休息了。

姜望舒是不相信孝昭娘娘的墓里会有女鬼的,以她的修为,哪怕只是一个空壳子的墓,鬼怪也定然不敢靠前。

姜朔也不大相信鬼怪之说。他更倾向于是有人在装神弄鬼。

墓里轰隆隆的动静又是什么呢?盗墓贼们鬼叫着出来,到底是因为这个轰隆隆的动静,还是因为女鬼?

若是前者,那后来所谓的女鬼也许是盗墓贼们为了逃命弄的什么把戏。

若是后者,那这个女鬼又是什么来头?她跟那个轰隆隆的动静又有什么关系?

此刻毫无头绪,几人又先进墓穴里看了看。

刚一进去,姜朔的一个手下便蹲下来查看地面。

姜朔问道:“如何?”

“昨夜晴朗,地板又夯得很实,没有留下脚印。”

他又往里走了走,看到了地上有一条焦黑的痕迹:“像是火把在地上滚动烧出来的,这里大概就是那守卫口中女鬼出现的地方。”

姜朔点点头:“再往里看看吧。”

如姜望舒所说,她对思陵的内部构造很是熟悉,对里面的东西也如数家珍,每经过一个墓室,粗略查探一番,大致能知道里面少了多少东西。

从前几个墓室的情况来看,盗墓贼倒似乎真的是求财,被盗的皆是些金银珠宝一类的东西。

钱币库损失比较惨重,丢了好几箱子的金银。但怪的是,有一箱子前朝铜钱也有被翻动过的痕迹,看起来甚至被带了一少部分出去。

盗墓贼拿前朝的铜钱做什么?

往里走的人俑库里,还有好些陶俑头已经碎掉了。看起来不像是自然损坏,倒像是被谁砸碎的。

靠里的一排,其中一个人俑有些微被挪动过的痕迹。

姜朔觉得可疑,掏出了随身携带的毛笔和绢帛,将这人俑库的构造简单地画了出来,又将损坏的人俑一一标了出来。

可以连成一条歪歪扭扭的线……

为什么?

姜望舒见他的笔停了下来,有些好奇地问道:“有什么想法吗?”

姜朔摇摇头:“再往里看看吧。”

几人来到主椁室,看到四周满铺的壁画,姜望舒嫌弃道:“啧,狗皇帝还把自己也一起画墙上了,看我给他全扒下来!”

姜朔:“……你敢!我现在就把你抓起来!”

姜望舒撇了撇嘴。

几人又往里走了几步,姜朔视线落到巨大的棺椁以及地上的棺盖和椁盖上。

棺椁居然已经被撬开了!!!!

姜朔铁青着脸过去查看,姜望舒则神色肃穆,对着棺椁行了三叩九拜。

姜朔脸色阴沉得不能再阴沉:“玉衣空了!”

这是何等程度的侮辱!恶劣程度无异于在广阳王头上拉屎!!

“这帮盗墓贼!这帮盗墓贼!”他眉头紧锁,双拳紧握,简直要生啖了那帮盗墓贼。

一旁的姜望舒庄重地行完礼,听他这么一说,也忙跑过去查看,却是心情甚好:“我就说,孝昭娘娘果然升仙了!”

这个时代还没有轮回转世一说。人们大多认为,过世的人,要么去了冥界生活,要么得道成仙。而怨气过深的人则会化为厉鬼,在人间游荡。差不多就只有这三条出路。

姜望舒一直坚信孝昭娘娘肯定已经升仙了,如今不见遗体,只觉得果然如此。

可惜姜朔那头犟驴听不进去这些,只知道在那儿生闷气。姜望舒顾及他的感受,此刻才没有哼小曲儿。

她担心姜朔气死当场,便让他在一旁先坐着缓会儿,自己开始查看椁室里丢失的东西。

除了一些奇珍异宝,还有两漆盒的金饼,原本放在棺内的皇后玉玺也丢了。

此外,似乎还丢了一些衣服首饰。这种相对普通的物件祖父的册子里也只是笼统地记了一笔,他们只能根据空了一半的箱子判断丢的大概是衣物,至于具体长什么样儿姜望舒也不清楚。

很奇怪,为什么要拿皇后玉玺?

更奇怪的是,为什么要拿不值钱的衣物?

日落西山,几人算是完成了初步探查。他们边讨论着案情,边回到了茶摊。

摊主有些坐立难安,见二人回来,忙询问小娘子找到了没,人贩子抓到了没。

姜朔心念一动,小娘子?

“大叔说的那个小娘子,什么打扮?”

“月白长衫,外罩素纱外袍。看起来像是大户人家。就是发式有些奇特,不像寻常女子的发髻。”

那在光线不好的墓穴里,看起来差不多就是白色!

“她什么时候来的这里?”

“大约卯时,天刚亮。”

“这么早来喝茶?”

这么一说摊主也后知后觉地觉得有些奇怪。他见惯了早起赶路的行人,所以当时并没有起疑。只是这个小娘子,当时似乎并没有急着赶路,去广阳城都是像是临时起意的。

“不光来喝茶,而且看起来很渴,有些气喘吁吁的,似乎走了很长的路……”摊主又回想了一下,“哦,还带着一个看起来很重的包裹!”

太可疑了!

姜朔带来的手下里正巧有擅于画像的,姜朔随即命他与摊主合力,将那女子的画像画出来,于广阳城及各乡里张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