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学校要评选“三好学生”,每个班级有两个名额。陈羡的成绩符合要求,平时也没有什么违纪行为,李老师很推荐他。可就在评选的前一天,赵阳突然找到了他。
“陈羡,这次三好学生的名额,你能不能让给我?”赵阳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意味,手里还拿着一瓶冰红茶,递到陈羡面前。
陈羡愣住了,他没想到赵阳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为什么?”他小声问。他很珍惜这个机会,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评上“三好学生”,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这意味着他的努力被认可,意味着他不再是那个被人嘲笑的“娘炮”。
“因为我爸说了,如果我能评上三好学生,就给我买最新的游戏机。”赵阳理直气壮地说,拍了拍陈羡的肩膀,“我们是兄弟,你就帮我这一次,以后有什么事,我肯定帮你。”
陈羡心里很不愿意,可他看着赵阳期待的眼神,又想到平时赵阳对他的“照顾”——带他一起玩,让他融入集体,不再被孤立。他犹豫了,他害怕拒绝赵阳后,会再次被抛弃,再次回到那个孤独无依的状态。在这个学校里,他已经没有勇气再承受一次被孤立的痛苦了。
最终,他还是点了点头:“好,我让给你。”
赵阳立刻露出了笑容,把冰红茶塞到陈羡手里,拍了拍他的肩膀:“够意思!以后我罩着你!”说完,转身就走了,脚步轻快,仿佛已经拿到了三好学生的证书。
陈羡握着那瓶冰凉的冰红茶,心里却一点也不开心,反而有些失落和不安。他安慰自己,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不就是一个“三好学生”的名额吗?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保住这份友谊就好。
评选那天,班主任李老师让符合条件的同学上台发言,陈羡主动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赵阳同学更适合这个名额,他平时很照顾同学,也很有责任心,我推荐他。”
全班同学都愣住了,包括赵阳。李老师也有些意外,但看到赵阳兴奋的样子,还是点了点头:“既然陈羡同学推荐赵阳,那我们就投票表决吧。”
最终,赵阳以全票通过,评上了三好学生。他上台领奖的时候,得意地看了陈羡一眼,嘴角扬起一抹炫耀的笑容。
可从那以后,赵阳对他的态度,却慢慢变了。
他不再主动邀请陈羡一起吃饭、打球、打游戏,甚至有时候会刻意避开他。陈羡找他说话,他也总是很敷衍,要么说“忙着呢”,要么说“有事”,然后就转身走开,连多余的眼神都没有。
孙凯和周明也跟着赵阳一起疏远他,以前他们会主动喊陈羡一起去网吧,现在却对他视而不见,甚至在背后偷偷议论他。
陈羡不明白,他明明已经帮了赵阳,为什么赵阳会变成这样。他试着主动找赵阳他们一起玩,可他们总是找各种借口拒绝,或者干脆假装没听见。他开始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直到有一次,他在教学楼后面的角落里,无意中听到了赵阳和孙凯、周明的对话。
“赵阳,你现在评上三好学生了,还理陈羡那个傻子干什么?”孙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屑。
“就是,”周明附和道,“当初要不是你带着他,谁愿意跟他玩?他以前就是个娘炮,看着就恶心。”
赵阳冷笑了一声,声音里满是鄙夷:“我本来就没把他当兄弟,只是觉得他有点用,能帮我写作业、带饭、跑腿。现在他把三好学生的名额让给我了,也没什么用了,还理他干什么?”
“哈哈,说得对,”孙凯笑着说,“他就是个软柿子,好欺负,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真是个傻子。”
“以后别跟他走太近了,掉价。”赵阳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锋利的利刃,狠狠扎进陈羡的心里。
陈羡站在角落里,浑身冰冷,手脚发抖,仿佛被人泼了一盆冰水。原来,他一直以来的努力和迎合,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笑话;原来,这份他小心翼翼维护的友谊,只是一场虚假的交易;原来,他从来没有真正融入过他们,从来没有真正交到过朋友;原来,他在他们心里,依然是那个可憎的“娘炮”,是一个可以随意利用的傻子。
他默默地转身,回到了教室,趴在桌子上,肩膀不停地发抖。他想大哭一场,想大声质问赵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他,想把心里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发泄出来,可他最终还是什么都没做。他只是觉得很累,很累,累得不想再伪装,不想再迎合,不想再去讨好任何人。
从那以后,陈羡不再刻意迎合别人,他又变回了那个沉默、内向的自己。赵阳、孙凯和周明不再理他,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因为他的“不合群”,再次孤立了他。他又回到了那个孤独的状态,每天独来独往,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像一个幽灵一样,穿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
他的伪装彻底破碎了,露出了里面那个脆弱、敏感、自卑的自己。他觉得自己像一个小丑,用尽全身力气去讨好别人,最终却只换来一场羞辱。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