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今天是中秋节,但周璇还是在早上九点准时出现在了“月初”工作室。

“月初”是S市最大的配音工作室,公司选址在某艺术园区里一栋三层高的独栋楼房。

里面总共建有十八个规模不一的专业录音棚,还有设备齐全的会议室、办公室、健身房以及对于配音演员们必不可少的撸猫场所。

其中最明显的标志物就是中间巨大的挑空中庭,从员工办公区的落地玻璃窗前从上往下看,茂盛的银杏树被保养得十分周到,一到开花季节像是把秋天都盛在院子里,景色尤其壮观。

这样的规模,放眼国内也没有几个配音工作室能比得过。

周璇和助理熟练地穿过长廊上了二楼,到十五号录音棚。

门是关着的,挂了个“工作中勿扰”的小牌子,牌子右下角是一只猫与月亮的剪影,这是月初的LOGO。

助理敲了敲门,门内一把低沉且温和的嗓音响起,隔着门听着也清晰:“请进。”

小周推开门,礼貌地朝里面的人笑笑:“萧导,又要麻烦您啦。”

屋内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录音师,戴着口罩,见到她们只内敛地笑笑,另一个就是小周口中的萧导。

男人原先应该是背对着门口,桌上的台词本是翻开的状态,他还拿着笔似乎正在做标注,但出于礼貌,他在听到敲门的时候就停下了动作,并且转过了椅子侧对着门口。

周璇看着那人不疾不徐地站起身,像过去每次一样微微向她们点头,也不知道是问她还是问小周:“吃了吗?”

他去给她们拿了两瓶水。

北方如今是深秋,气温已经挺低了,男人穿上了V领毛衣,里面的衬衣洁白规整,扣子没有扣到喉结那么死板,只是稍微遮住了锁骨,让这个英俊又儒雅的男人平添了一丝随意,中和掉了他本身容易带给人的疏离气质。

“吃了。”周璇收回目光。

她昨晚拍大夜,只睡了三个小时就起床了,还有点起床气,看到这样神清气爽的他,没来由地就感到不爽。

周旋从包里掏出一周前邮寄到她手里的台词本,然后拿上水,转身进了棚。

小周见到老板这样也习惯了,不好意思地朝萧则笑笑,乖乖在一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然后拿出手机跟经纪人汇报行程。

萧则看着玻璃那边冷着一张脸的周璇,没什么表示,坐了下来,重新看回刚才做过笔记的台词本,向录音师示意开始。

周旋和萧则算是是老搭档了,周璇拍了八年戏,和萧则合作就已经六七年了。

在外人看来他们默契一直不错,虽然私下不见有什么来往,毕竟一个是配音导演一个是娱乐圈双金影后,听着觉得隔着层壁,但在棚内他们却足够称得上是一对好搭档。

一来是萧则很了解周璇的配音习惯,并且会以她能理解的导戏语音和她交流。

二来是合作多年,两人的思维哪怕没有碰撞到一起也有许多协调空间。

他们都明白彼此对“戏”的不同理解与要求,所以能在一些观念冲突中各退一步为对方妥协。

小周和经纪人对接好这两天的行程后就开始堂而皇之地发起呆来,她最近跟着周璇拍戏也是日夜颠倒,这会儿人困得不行,但看到眼前这个男人,听着他的声音,又不舍得睡。

萧则的嗓子是出了名的“沉稳雅厚”,按圈内的说法就是“0.7”的嗓音,低沉却绝不油腻,很多这种类型的声音其实一说话就很容易“浑”,简单来说就是会听不清,像是含着什么在说话。

但萧则的声音不仅沉还亮,基本功扎实,哪怕说话轻,或者胸腔共鸣压再低,每个字都能吐得十分清晰,让人听着舒服。

小周高一的时候看的一档国家纪录片就是萧则配的旁白,那会儿他已经是国内一线商配了,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一开口就让屏幕前的她苏了耳朵。

当年的小周还没有关于声音工作的概念,只是直白地觉得这大概是她长这么大听过的最好听的声音。

后来跟着周璇亲眼见到萧则本人,她一度以为自己在做梦,男神本人不仅帅还有气质,哪怕两年过去了,小周看着工作中的萧则仍然会觉得不真实。

一个上午工作结束得很顺利,因为周璇时间紧,萧则都会尽量给她把工作安排得相当紧凑,时间也基本完全配合她来走。

今天恰逢中秋剧组放假,以周璇的习惯肯定是一天都得在棚里,萧则合上台本喝了一口水,对里面的人说:“下午继续,先去吃饭?”

周璇也口干舌燥,手上的水已经喝完了。她点了点头,木着脸出了棚。

月初有员工餐厅,这个点大家都在吃午餐,从人数上来看加班的人也不少,氛围十分热闹。

一些人见到萧则带着周璇和小周下来,都很熟稔地打招呼:“老大,璇姐!”

对别人,周璇还是挺好脾气的,笑了笑对他们挥挥手。萧则让他们安分吃饭,然后和小周去窗口打饭。

小周看着前头的萧则熟练地打两份饭,一份荤素搭配,一份主素食,眼观鼻鼻观心假装什么都看不见,然后默默给自己打上三荤一素,再给周璇捎了一瓶水。

周璇正低头看消息,不一会儿眼前多了一份饭菜,都是清淡的素菜,绿油油的看着诱人,不管是分量还是菜式都让她满意。她放下手机,说了句“谢谢”,低头开吃。

“最近工作忙?”萧则问。

他们在一个角落里,周围几桌都没什么人。

萧则是个很随和的老板,平时在员工面前没什么架子,然而大家贴心考虑到周璇在才没有靠近。

唯一夹在两人中间的小周每到这时候都恨不得自己是个透明人,专心干饭,假装自己什么都听不见。

周璇瞥他一眼,无视小周越埋越低的头,回答道:“嗯,快杀青了,导演只给放了两天假。”

“辛苦。”

周璇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不自觉地就把萧则打的饭菜吃完了。

休息了一会儿三人准备上楼继续干活儿,这时萧则的合伙人陈楠也结束了工作来到餐厅,看到他们就拐了过来打招呼。

“来配《锦凤》?”

《锦凤》是几个月前周璇拍完的一部大女主古装电视剧,现在正在配音阶段,萧则是配导兼男主配音。

在周璇来之前萧则已经把男主的戏份配得差不多了。

陈楠也是从译制厂出来的,年纪比周璇和萧则大,已经四十来岁,和周璇一样都是东北人,算是半个老乡。

当初陈楠拉萧则合伙创办月初,之后就开始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从配音工作慢慢转移到商务这一块儿,配音业务方面的工作则交给了萧则,自己只有在人不够的时候会帮忙配些群杂,被戏称为“群杂顶流”。

周璇和他也熟,点了点头,站在一边等陈楠和萧则说几句话。

他们聊天也没有避着她,周璇听了一会儿,大概就是下个月中有一个声优祭,主办方想邀请萧则出席,陈楠问萧则时间上有没有问题。

配音圈有句话叫,南有“在河”,北有“月初”,足见这两家配音工作室在大部分人心中的分量。

这里是国内所有配音新人亦或者有意从网配转商配的配音演员们做梦都想要进入的地方。

被挖掘就意味着可以被培养,这里有足够的作品可以用于打磨技巧,亦有相当大的流量可以支撑曝光率,只要你有能力亦能吃苦耐劳,在河和月初不会吝啬自己的平台。

可以说在培养配音人才、扩大配音队伍这方面,这两家国内最大的配音公司都在源源不断地为这个行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如今配音这个圈子已经不再像当初一样小众,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行业内各位前辈们的努力,配音工作已然缓缓从幕后转到台前。

随着受众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在这里大施拳脚,也有更多的资本盯着这一块不停地做着营销策划,想要吃一口蛋糕。

在河和月初成立都有十多年了,不管是在河的创始人张斯文还是月初的萧则、陈楠,都是如今配音界的铁一把手。

哪怕他们这群人如今大部分工作重心都已经转到了配音导演这一块儿,也依然每年都在稳定地输出着优质的热门作品。

其中不乏资本方要求,毕竟如今大IP二创捆绑流量高的配音演员已经成为业内默认规则。

这种流量捆绑的现象短期内无法改变,也变相导致现在一线配音演员的身价连同粉丝数量都一起水涨船高,哪怕像萧则那么低调,也几乎不营销自己,微博也已经超过三百多万粉丝,远远甩开许多同行一大截。

下个月是国庆,每年国庆黄金周都是各种二次元活动百花齐放的日子,上一年萧则是有参加声优见面会的,但今年……

“我不去了哥,国庆打算出去走走,晚点我跟主办方打电话,看能不能安排魏子过去。”

魏子全名叫魏杞,是如今新生代中势头很好的配音演员之一。除去专业素质过硬,他也愿意下苦功钻研,关键是长得不错,唱歌也好听,在各种活动上都表现活跃并且配合营业,是最近各方资本新宠。

为了努力打破资本捆绑大流量配音演员的潜规则,月初一直都在给这些有势头的新人配音演员表现的机会。

对于他们整个行业来说,最好的繁荣自然是百花齐放,他们涉及的圈子太多,为了努力降低观众们审美疲劳的可能,努力更新迭代才能让圈子良性发展。

陈楠听了摆摆手:“不用你,我来打电话,你该干啥干啥。”

“行。”萧则没跟他客气,点点头,之后转身朝周璇示意,三人这才继续上楼。

周璇吃饱喝足,也没有像上午那样木着一张脸了,甚至还有心情询问:“萧导国庆打算去哪里玩?”

萧则上着楼梯,闻言也没回头,状似无意道:“还没定……周老师有什么推荐吗?”

路上只有他们三个,走在最后的小周抿紧了嘴,恨不得原地蒸发。

周璇挑眉,撇过头去,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回答萧则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替换出版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