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里几天,顾望墟时不时会来旁听几节宋书泱班级的课程,他总会坐在不远不近的位置,偶尔在课间与她目光相接时,会礼貌性地微微颔首,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出现和那天类似的情况。
直到这天课间,教授刚宣布下课,人群开始骚动。宋书泱正低头收拾书本,一片阴影轻轻落在她的桌面上。
她抬起头,撞进了那双清澈而专注的眼睛里。
顾望墟站在她的桌旁,身姿依旧挺拔。他这一站,立刻吸引了不少周围同学的目光。毕竟,无论是他还是宋书泱,在人群中都属于相当显眼的存在。
“诶,那谁又去找宋书泱了?”有细碎的议论声隐约传来。
“有人可以告诉我他们在说什么吗。”
顾望墟对周围的视线恍若未觉,他的表情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友善。
“宋书泱同学,”他的声音不高,恰好能清晰地传入宋书泱耳中,“关于上周那个的课题,我有些不同的想法。”
他顿了顿,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讨论一道难解的习题。
“不知道你放学后有没有时间?比如,四点左右在图书馆三楼的静音区?”
宋书泱握着书脊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
“好。”她等这个交换信息的机会很久了。
“那么,四点见。”顾望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没有再多说一句废话,只是再次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开了。
宋书泱在原地停顿了几秒,能感觉到一些好奇的目光还黏在自己背上。她面无表情地拉好书包拉链,拉上顾林月径直从后门走了出去。
下午四点,图书馆三楼静音区。
阳光斜照,尘埃在光柱中缓慢浮动。顾望墟已经坐在了靠窗的那个位置——那是宋书泱平时最喜欢的位置,几个常来这个区域的学生都认得她,此刻看到顾望墟坐在那里,都不免多看了几眼。
当宋书泱准时出现,并径直走向那个座位时,附近正在找书的一个女生惊讶地眨了眨眼,用手肘碰了碰同伴,两人交换了一个“果然有情况”的眼神。
“你来了。”顾望墟抬起头低声说,仿佛怕打破这里的寂静。
宋书泱在他身边坐下,顾望墟推过一本摊开的笔记,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声音开始了“讨论”。
顾望墟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一阵微风,只能在他们两人之间流转。周围书架间偶尔传来脚步声和书页翻动的声音,反而衬得他们这一角愈发寂静。
“宋书泱同学,”他抬起眼,目光不再仅仅是专注,而是带着一种沉静的、近乎剖析的坦诚,“我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但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目的是厘清真相,而非指责。”
他稍作停顿,似乎在观察她的反应,也像是在斟酌最恰当的词语。
“我注意到,在你过往的人生轨迹中,存在着一些……不同寻常的失踪记录。”他一边说着,一边从笔记本的夹层里取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看似普通的打印纸,但没有立刻展开,只是用指尖轻轻压着。
“根据我所能接触到的非公开信息显示,”他的语速平稳,不带任何渲染情绪的起伏,仿佛只是在陈述一组实验数据,“你刚出生不久,你的父母便在一次极其普通的日常外出中失去了联系,至今下落不明。”
宋书泱没有移开目光,依旧静静地看着他。
顾望墟继续说了下去,声音依旧低沉:“而你曾经生活过的那家孤儿院,陆续有记录表明,院内的一部分孩子以及几位工作人员,也相继失去了踪迹。这些个案分散在不同时间,看似互无关联,被归因于各种偶然。”
他微微侧过身体,目光捕捉着她脸上最细微的变化。
“直到近期,一系列新的、模式更为清晰的失踪案发生,我的同事在梳理所有潜在关联时,发现很大一部分看似孤立的点,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交集——”
他的指尖在那张纸上轻轻点了点。
“那就是你,宋书泱。”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