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雪是被一只大鱼扑腾醒的,她睁开眼睛,看见那只有点眼熟的大鱼,依稀记起这是当年她那个小弟子抓来准备烤了吃了的那只。
当时她觉得这大鱼已开心智,便不好再行妄杀之事,哄着小弟子将其放生。如今,这大鱼竟当真修炼起来,察觉到她遇难,不远千里赶来叫醒她。
按按眉心,明雪颇费力地扶着大鱼坐起来,想起这些年大鱼都在澄溟海,她有心问上一问:“多谢你了,你可知,这两百年来,澄溟海可有发生什么大事?”
新化神明被杀不是小事,天地诞育神明,供其非凡出身与能力,是要他们与天地有功的。天地之子莫名被杀,死伤地定然有异象。
当年她因为师姐的事无暇顾及小弟子,探寻不到小弟子命火讯息时虽也曾找寻一番,但无奈当时师姐的事压得太急,她分不出太多精力来处理。这一耽搁,竟就是两百年之久。
她对不起小弟子,如今摸到一点儿苗头,自然不肯放过。
大鱼驮着神女,听她问话,认真地回忆了这两百年间的澄溟海。甩甩鱼尾,大鱼抱歉不已:“大人,这两百年间我一直在海深处修习,并未得见大事。不过也许是我能力太差,对外界的事情无法及时感知。”
那便罢了。
明雪很累,她轻轻拍了拍驮着自己的大鱼,宽慰她:“无碍,澄溟海这么大,不怪你。”
有犯案嫌疑的青蛟已死,倘若当年小弟子真的为他所害,那如今,也算是为她报了仇了。
想到青蛟,明雪蓦然记起那个被青蛟一枪贯穿胸口的小孩。她忙拍了拍大鱼,求她驮自己赶往事发地。
她身子如今很虚,尤其是咬破命玉带来的反噬还在持续,她无法凭自己的能力快速前行。好在大鱼不忘前恩,二话不说便带着她往西面游去。
找到那个小孩是很容易的事,他流了太多的血,引来了很多嗜血的肉食性海兽。幸运的是,澄溟海中的海兽并非无知的野兽,它们嗅得出来漂在海上淌血不断的人是个神明,故而即使嘴馋眼热,也只敢围在他身边喝点漏在海里的血而已。
大鱼驮着明雪游近,又带着那小孩游回小破船边,待明雪将小孩抱上小船,大鱼才化身成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跟在明雪身后。
敬真情况很不好。
青蛟那杆枪是从彼泽之底祭出来的,天生带着些阴戾的杀意。加之之前青蛟用它击杀了不少神仙,那枪便威杀性极强。如今敬真胸口这个窟窿,便受此波及,久久无法愈合。
明雪调动残存的法灵,先替他止住了血。又发现这小孩仿佛有些别的原因引起的不对劲,明雪便探查他身体。
不查还好,一查不得了,她居然看见这孩子年纪轻轻罹患命绝症!命绝症如其名,是即将命绝者才会生的病,患此病的怎么着也得是活了几千几万年的老神仙。怎么如今这个两百来岁的小孩会患此病?
太怪异了,惊疑不定间,明雪又调他的命火来看。
那半盏命火被她抓出来的时候,明雪震惊失神,反倒没有半点反应。
大鱼在一旁看着,不禁万分奇怪,她看着那残存的半盏命火,发出疑问:“大人,这人的命火怎么就半盏啊?”
不光半盏,那剩下的半盏,还如风中残烛一般,将息未息。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明雪将他的命火塞回去,又抓出他的识海,仔仔细细认认真真查看了三遍,确认他当真只有二百来岁,才很受挫地将他识海塞回去。她百思不得其解,这孩子是怎么做到年纪轻轻就一副比她还残破的身躯的?
再次抓出命火,明雪仔细查看,终于在敬真命火底处发现一个小字。
她心神一荡,宛如清钟入耳,整个人呆在当地。
那小字篆刻极浅,是三千弟子录的印记。
那个小字,是“月”。
明月的月。
她难以置信——这小孩,竟是她师姐的弟子??
明雪止不住的发颤,手不由自主地朝那命火伸去,小心翼翼地抚摸上那个小小的“月”字。
命火因她的举动而左右飘摇,明雪手上一颤,小孩的命火几乎要熄灭一般。她不敢再动,收回了手,缓缓将命火推回小孩心口。
若他当真是师姐的弟子,那便也能说得通了。
自从被赶下昆仑墟,师姐便做出许多错事。拥趸昆仑墟者怪她败坏昆仑墟风气,夙积山怪她诱引了他们的少山主,天界也认为师姐欺师灭祖其心可诛,多方人马齐齐追伐,师姐一直过得很艰难。
这小孩作为师姐的弟子,倘若是被人偶然发现,替师姐承受了追伐者的怒火,那如今他的境况,便可以解释的通。
想到这里,明雪心口便一阵一阵的刺痛。
她静静捂住心的位置,仿佛在劝说自己,又像是在同谁商议,“我无所谓,师姐的弟子,我却不能不管。”
师姐留下的一切,她都不能坐视不理。
赴死是迟早的事,如今比赴死更重要的,是好好救活师姐这个弟子。
直起腰身,明雪远远朝着澄溟海东面看过去,“大鱼,你知道前往无方山的路吗?”
大鱼点点头,“我去过无方山,昔年无方山广散恩德,我也前去受过一些。”
明雪伸手摸了摸大鱼化成的小女孩的脑袋,爱怜的目光中带着些歉意,“我如今内灵枯竭,法灵也耗尽了,你能送我们去无方山吗?”
大鱼拍拍胸脯,“大人放心!”
海上有仙山七座,广布澄溟海之涯,无方山山主悬弥是个炼丹的好手,当年又跟着息女学习了百余年的医术,因此无方山上有仙药,广受天地人三界的追捧。天界地界求药医伤,人族求药长生。
明雪想,悬弥那里,应该有修补命火治疗命绝症的法子。
小孩昏死,明雪疲弱,小船靠着那只大鱼化成的小女孩才得以飞速前进,饶是如此,抵达无方山的时候,也已经是七日之后。
无方山人杰地灵,天地间灵气充沛。
明雪想,将那小孩收入袋中倒不如背着他多接受些天地的滋养,可能对他还好些。大鱼嗫喏着提议:“大人,不如我背着他吧?”
明雪晃了晃头,抚慰大鱼,“不用,多谢你的好心。”
踏上无方山,明雪向大鱼道:“多谢你引路,我死之前,一定为你求一份机缘。”
大鱼却连连摆手,一张圆滚滚的小脸上全是焦急,“大人,我不……我想,我想——”
她支支吾吾的,明雪便笑着以宽慰她,那大鱼鼓足了勇气,开口说:“大人昔年仁德,救下我,我心中记挂着,愿跟随大人。”
明雪怔忪一瞬,缓缓笑着摇头,“不必,我入澄溟海便是要赴死的,你还小,不必为一时的恩情牵绊。我救你,也是你自己的造化。”
小姑娘听了,扑通一声跪倒在明雪身前,深深拜伏,“大人决心如此,我不敢有异议,只求大人允许我陪在大人身边,也算是尽一尽我的心意。”
心中感动,明雪面上便柔和了太多,她伸手将小姑娘抬起来,“那好。”
既然这孩子心中有这个坎儿过不去,那她也不必步步紧逼。左右她都是要死的,待师姐的这个弟子病好了,她就为他再寻个靠谱的师承,安排好一切,继续前去天地渊赴死。再久,也不过是十几年而已。她想跟着,便跟着吧。
“你既要跟着我,可得告诉我你叫什么?”
得到恩人允准的小姑娘激动得原地转圈,拍手叫好。她欢欢喜喜地道:“大人!我叫俞俞!”
俞俞?
明雪忍俊不禁,依稀记起这仿佛是她哄自己那个小弟子时说的。她怜爱地看着欢呼雀跃的小姑娘,恍惚间,好似又看见了那个头上挂着海螺贝壳的小弟子。
神色微微黯然,明雪转身朝着长梯走去,“走吧,我们入山。”
俞俞神经大条些,并未发现明雪的变化,她欢快地跟在她后面,像极了一只环绕在身边的叽叽喳喳的鸟儿。
来到山门前,明雪有些气喘吁吁。将小孩平放在脚步,她上前寻了个石块儿坐下歇息。
俞俞自告奋勇,要去同守在山门前的两个仙师打打交道。不料那两个仙师见俞俞是鱼化人形,当即亮剑出鞘,要对俞俞出手。
揉揉眉心,明雪出手止住守门仙师的动作,将自己的腰牌摘下给二人看,“我是昆仑墟明雪,请见无方山山主悬弥。”
两位仙师虽对待俞俞很粗鲁,但面对明雪却很恭敬。他们收剑拱手,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大礼,“见过明雪道尊。”
明雪抬手,示意不必如此。随后转身去背起敬真,抬步便往山门内的长阶走。
不料两位仙师左右手交叉伸展,竟拦在了明雪身前。
左边的那位仙师颔首致意,“道尊且慢,请容我等前去禀告。上头有了允准,才能放道尊入山。”
这倒稀奇,往年她来无方山,倒也没有这么麻烦。
不过明雪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小仙师话说得很明白,正儿八经确实该有这么个流程。明雪点点头,站在山门前静静等待消息。
两三个呼吸后,左边的那位仙师突然神色怪异起来,他持剑的手微微动了动,然后才同明雪道:“道尊,山主说,不见您。”
乍然被拒,明雪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倒是俞俞跳脚起来,指着仙师斥责:“大人不远万里而来,你们怎么这么没有礼貌!”
明雪回头轻声呵斥,“俞俞,不得无礼!”
俞俞吃瘪,不情不愿地蹬了守门的仙师一眼,便背过身去不肯看他们。
将背上的小孩向上托了托,明雪有些疲累,“你们山主,为何不见我?”
正问着,长阶之上陡然一阵风啸龙吟之声,明雪收回目光看去,却见长阶尽头一点寒光迎面而来。一柄长剑从天而降,直直朝着明雪的心口狠狠冲去!
明雪反应不及,被那剑正中心口,脚下不稳,倒退三步,扑通一声单膝跪在地上。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