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和谈

日暮时分,萧燚在城门口接到了自永安而来的和谈队伍。

“有劳萧将军亲自来接。”一起骑马行在队伍前头的木良泽跟齐辙未下马便朝萧燚拱手致礼。

萧燚回礼,道:“你们二位一同过来,看得出官家与娘娘对此次和谈的重视了。”

其实在秦虎被俘的第三日,北真便向大周送来国书,北真的小皇帝在信中言明,北真与大周的停战协议仍旧算数,他们无意打破双方之间的和平。总之,和萧燚预料的一样,他们把这场败仗归结到了秦虎一个人头上。

虽然大周的态度与其不谋而合,但是此次是他们败了,大周作为战胜方,拥有拿乔的资格。

于是乎,北真使团半个月前就抵达了黄石城,而大周这边却不慌不忙,慢慢悠悠,派遣的和谈人员直至今日才姗姗来迟。

“所谓人多势众。”木良江与萧燚算是老熟人了,说话自然没什么拘束,他勒停马儿,道,“既是来吵架的,多一个人多份力。”

萧燚很给面子地勾了勾唇,望向后方堪称浩荡的队伍,人确实不少,那几辆马车里,坐的应该都是会吵架的。

“天色已晚,先进城安置吧。”她对木良江道。

怎料话音刚落,那几辆马车停了下来,车门陆续打开,数名穿着文官袍服的人纷纷下车朝她走来。

萧燚不解地看向木良江,这是哪一出?

木良江笑着解释道:“太尉大人大约忘了自己的职衔比我们所有人都高,您亲自来接,他们怎敢继续坐在马车里不露面?”

熟人见面,他又知道萧燚向来不拘泥于繁文缛节,所以原本没打算下马。

这一下,不下也不行了。

接下来,这群一半来自鸿胪寺一半来自礼部的官员可算是让萧燚见识到了什么叫繁文缛节。

顶着寒风一番寒暄下来,夕阳早就被冻得跑没了影儿,一群人直到夜幕降临才终于开始进城。

进府第一件事,礼部官员宣读官家谕旨。

除了卧病在床的萧重信,镇南王府上下老小纷纷出来接旨。

旨意的内容在所有人预料之中,萧重信无法继续担任统帅,边关总要有个新的主事人。而在此战中立下大功的萧燚顺理成章地接过帅印,女少帅变成了真正的大帅。

“恭喜萧帅,贺喜萧帅。”

众官员纷纷上前贺喜,说笑声瞬时冲淡了镇安王府长久以来的沉重氛围。

远来是客,作为东道主自然要好好招待。林晴烟一早就带着府中人忙活,早就备好了宴席,萧燚示意金甲铁衣引着众人入席。

木良江收到她的眼神,放慢脚步缀在队伍后头,与她同行。

萧燚果真有话说,只听她问道:“娘娘近来身体如何?”

木良江闻言转头直视萧燚,视线在她身上顿了须臾。

萧燚见状长眉微蹙,立即问:“不好吗?”

“没,大帅误会了。”木良江道,“在下只是没想到是这个问题,还以为你要同我谈的是公事。”

“娘娘身体无恙,大帅不必忧心。”

木良江说谎了,因为上个月木良漪刚病了一场。军报传到永安的当夜,她通宵召见朝臣,次日就染了风寒。直到他们从永安启程来襄城时,木良江去垂拱殿见她,她身上的病态才彻底消散,算是大愈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木良漪特意叮嘱,若是来到襄城萧燚问起她的身体,就说一切都好。

木良江当时觉得奇怪,没曾想萧燚当真问了。

他心中再次升起怪异之感,但是想了想,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女儿家之间的情谊比男人更细腻,她们二人既然交好,互相关心也属自然。

“你没骗我?”

“这话从何说起?”木良江笑道,“骗你于我有什么好处?”

萧燚半信半疑,但也知道从木良江这里得不到第二个答案了,遂不再追问。

……

宴后金甲铁衣带着府中小厮女使将众人一一安置,萧燚则邀木、齐二人一同来到偏厅。厅内生了火炉,煮了新茶,一旁摆放有各色干果点心,还有全套的茶具与未拆封的茶团,颇有些围炉夜话的风雅之气。

萧燚见之失笑,她请林晴烟帮忙布置一处方便谈话的场所,却没料到她布置的如此精致。

看着那套崭新的做茶器具,萧燚记起当初木良漪坐在她房中做茶替她解闷的时光。若是她在这里,就好了。

木良江显然对这套器具很感兴趣,赞道:“二少夫人想的周到。”

萧燚随意捡了把椅子坐下,摆手示意他们自便:“我是个粗人,于风雅之事一窍不通,二位随意,不必拘束。”

说完之后捧起一盏茶,喝之前特意低头瞧了瞧,上头应该是画了只衔着柳条的燕子,但是布局不够精妙,燕子画得也一般,缺乏生动。

她轻啜一口,果然,茶味也欠缺。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大部分茶对于她来说跟水的区别就是多了个提神的效用。

“希文比我精于此道。”木良江伸手,让着齐辙往摆放茶具的那一侧坐,“坐待大作。”

齐辙也不多推辞,大大方方坐了过去。

闲聊几句之后,切入正题。

“这趟准备怎么谈?”萧燚问道,“要钱,还是要地?”

她手里有秦虎,还有一万多北真俘虏,养了他们个把月也不是白养的。

虽然这一仗是大周打赢了,但是损失却比北真大——因为战场在他们的土地上。

除掉这些俘虏,北真总共损失的兵马不到两万。

而他们这边,只襄城就有两万七千余人战死,加上繁城那头,死亡的将士超过三万。涵江南岸十万驻军,一下子减少了三成。

而以上这些还只是军方的损失,对战期间有十余支骑兵小队钻空子跑到了防守线以南烧杀抢掠,最靠南的一支直接奔到了正在修建的运河旁边。这些人给大周百姓造成的损失,同样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些债,当然要从北真头上讨回来。

“若是可以,自然是要地。”木良江道,“但是北真那头,恐怕不会轻易答应。”

“娘娘是什么意思?”

“娘娘说,让我们不必急,慢慢跟北真磨。”木良江道,“可以试着先开出他们不可能同意的条件,然后让他们自己主动在我们给出的条件之上讨价还价,尽量要地。若是他们态度坚决,实在没有可能,再退而求其次,改成钱。”

虽然他们战胜了,但目前北真的实力强于大周,他们只能捏着人质讨价还价,却不能真正激怒对方。

“涵江北岸的地他们一定不会还,但其他地方或许可以商量。”萧燚道,“秦虎虽然是北真摄政王秦邕的第三子,但他前头两个哥哥一个已经战死沙场,另一个天生不足,是个跛子。秦邕是将秦虎当作继承人培养的,有他在我们手里,秦邕就不敢轻举妄动。”

“大帅指出了重点。”手上的功夫并不耽误齐辙发表意见,他一边碾着茶,一边说道,“北真朝中分两派,以摄政王秦邕为首的一派一直对大周剩下的这半边江山虎视眈眈,贼心从未消退。而太后刘氏所带领的主和派则反对征伐,认为应该先将从大周手上抢过去的土地治理好,让生活在上面的子民真正认同他们,拥护他们。”

“此战大帅活捉了秦虎,便是给秦邕上了锁链。拴住了他,本真狗急跳墙的可能性便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在谈判中,大可以‘放肆’一些,探探他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木良江点头,表示认同。

过了会儿,又听萧燚道:“那我们的底线呢?”

齐辙闻言抬头与木良江对视,二人相视一笑,继而后者对着萧燚伸出五根手指。

“五百万两?”

木良江点头。

萧燚却道了句:“太少了。”

从嘉宁九年到现在,不算被抢走的半壁江山,大周送给北真的银两何止千万?

“确实不算多。”木良江道,“但是足以弥补此战造成的损失。”

“但咱们要的是现成的银子,他们要拿,就要从国库里出。这个数目是娘娘叫了户部的人,我们一同核算商讨过之后决定的。再多的话,他们一下子挪出来就要伤筋动骨。这样的事,以他们那位刘太后执政的方式来看,答应的可能性很小。”

“不过这只是咱们的底线,能往上抬多少,具体谈了才知道。”

“其实……”

“大帅想说什么?”

萧燚看了看木良江,又看了看齐辙,后者正在碾磨好的茶粉从碾子里往外倒。

这二人显然已经成为小九的左膀右臂,倒不必过于谨慎。

“我想说,其实我们目前最缺的,是钱。”

而不是地。

虽说最终的目的是要收复河山,但若是几年之内要动兵,他们最需要的是现成的大量的银钱。土地跟活人的产出是细水长流的事,就算是一下子要过来十个州,也不能在短时间内生出几百万两白银。

而若是有足够的银钱,这十个州,她可以很快打下来。

缺陷是,其上的人民要不可避免地受到战火的波及。

但是战争,是免不了流血的。

这一代人把该打的仗打完,子孙后代便可安享太平。若他们为了短暂的安稳一味避战,总有一天他们的后代要为此付出代价。

萧燚说完,见对面二人一齐看过来,然后同时笑了。

她不解。

“你们笑什么?”

“我们笑,是感叹娘娘居然有未卜先知的本领。”木良江解释道,“娘娘提前预知到大帅有可能提出这样的看法,所以叫我们告诉大帅,一旦全面开战,她自有办法筹集银两,定然不会叫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萧燚端起茶盏,掩在嘴边,勾唇道:“是我多虑了,小看了咱们太后娘娘。”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