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

游苏仔细将这句鹊语记在心里。

她知道,类似这样的基因秘语,就如同一个大家族中最核心的秘密,几乎不会外传。

能把这些告诉她,是喜鹊夫妇发自内心的信任与爱。

游苏感动极了,下意识张开翅膀,将鹊妈鹊爹一并搂入怀中,给它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被抱住的两只鹊愣住了。

拥抱是人类用来表达情感的动作,鸟从不这样做。它们对游苏的行为有些困惑。

但很快,鹊们就从游苏的大翅膀下,感受到一种奇异的温暖。

对于喜鹊夫妇来说,一向是它们直面风雨,将小崽护在羽翼、胸腹之下。

可游苏用翅膀搂住它们的动作,却像是要为它们遮风挡雨,让鹊们欣慰又感动。

崽这样,应该是想护着它们吧!

在这方面,鸟家长的心情与两脚兽是共通的。

无论多大年龄的两脚兽,被幼崽关怀维护的时候都会觉得幸福。

等游苏松开翅膀,喜鹊们也笨拙地学着她的模样,张开翅膀回抱她。

阳光明媚的一天。

不起眼的北方湿地公园里,有群喜鹊学会了用拥抱表达爱意。

-

再不舍,也得离开。

游苏告别喜鹊,又找夜师傅等一众好朋友说明了情况。

大伙聚在一起给她送行。

痛饮了几捧河水,又把鼠言欢了一番,留下对彼此美好的祝愿,期盼下次相聚。

辞行宴结束。游苏准备回鸟保机构。

临行前,小红头又默默跟上来,看那意思居然是要跟着她走。

游苏本想让它留下,但转念一想,湿地公园确实不是它的家。

自己走了,它和别的鸟们也不熟,怪尴尬的。

但她要南迁,长途飞行肯定不好带它。

干脆就送它去机构好了,让小刘她们照看着。

小红头身上有几分本事,也通人性,说不定能帮机构不少忙。

游苏抓起小团子,很快飞回机构。

她这次回来有几件正事要做:

一是和小刘棉花她们告别,二就是看看雕鸮的情况,顺便问它一些有关迁徙的事。

告别可以等走之前再说。

眼下的重点事项还是筹备迁徙。

关于迁徙,游苏鸟身的基因记忆里一片空白。

她暗自猜测,这也许是保留人类灵魂的条件。

可惜,她的人类记忆库存也没有多少迁徙相关信息。

以前游苏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留鸟上,对候鸟的了解十分浅薄。

只知道它们飞行旅途艰辛,有用的资料几乎为零……

见游苏归来,小刘十分高兴。

她并不知道,游苏最初的计划是在公园和机构间往返。

还以为它在听到湿地公园的消息后,燃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于是回家了。

回去也很正常。

毕竟游苏没受伤,留在机构只是为了跟猫头鹰玩。

说了一会儿话,小刘还有工作,游苏没再耽误她的时间,自己去找雕鸮。

雕鸮还在鸟舍里休养。

据小刘说,它恢复得很快,再过一星期就可以开始做野化训练了。

一个月不见,游苏发现雕鸮圆润了一圈。

她倒不觉得惊讶,毕竟机构的伙食很好。

她上次过来也被喂胖了,实属鸟之常情。

雕鸮从游苏的目光中读取到她的想法,淡淡地出声道:“呜——”

猫头鹰的叫声独特,不同种类的猫叫声不同,但基本都是人类认知中的怪声,并不悦耳。

再加上夜间活动的习性,猫猫头虽然很受观鸟人的青睐,但在两脚兽中总体风评还是偏负面的。

游苏对猫头鹰没什么看法,在她耳中,雕鸮的叫声和别的鸟就只是音色跟语种上的区别。

雕鸮刚才那句话是在解释,它吃胖是在为迁徙做准备,囤积脂肪。

对鸟来说,脂肪就是长途飞行的燃料。

它还劝游苏最近多吃点,不然飞的时候消耗巨大,痩鸟绝对熬不住。

游苏一想,确实有道理。

飞行途中的食物来源不稳定,吃饱喝足才能更好上路,相当于自带储备粮了。

而且,长途旅行真的很熬人。

以前节假日她出门旅游,玩一趟都觉得半死不活。等旅途结束,只想在家里好好躺上几天。

人可以坐飞机高铁,都觉得累。鸟只能靠自己飞,想想就煎熬。

接下来一段时间,必须好好加餐!

既然雕鸮主动提到迁徙的事,游苏就也顺势提出请求,希望它再多讲一些东西。

雕鸮想了想:“呜——呼,呼呼!”

等肉长起来,你可以去外面进行飞行测试,通过控制进食量,调节身体各处的肌肉厚度。

说白了,就是把飞行要用的零件调整到最合适的规格。

游苏惊讶地睁大眼:“呼呜?”这些玩意还能自己控制?

她以前都不知道这些!

雕鸮肯定道:“呜!”当然可以!

在进食期间不断观察,及时调整食量就行。

它们鸟类可以细致地把控身体,甚至能感知到内脏尺寸的细微变化,还能调节激素水平。

顺着雕鸮的话,游苏闭上双眼仔细感受了一番。

适应了一会儿,她慢慢进入了一种玄妙的状态。

身体各个部位的具体情况,居然真的可以被她细致感知到!

游苏第一次明白,掌控身体是种怎样的体验。

仿佛灵魂终于和身躯融为一体,浑身上下充满轻盈感。

以前看过的各种修仙小说,主角以凡人之躯感知到灵气后的一系列的夸张描写,现在,游苏都能感同身受。

她抬起翅膀。

飞行时,动哪个区域的肌肉最省力,用什么姿势最快……一切她需要的信息,都自动浮现在脑海中。

一直以来,游苏都在凭借本能摸索,自学飞行和鸣叫,对鸟的构造完全不了解。

她的灵魂和身体,经过不断训练,配合还算默契,但并没有很好地融合。

喜鹊它们是留鸟,而且不是猛禽,无法教她这些。

雕鸮却是猛禽,又有丰富的迁徙经历,是游苏至今遇到最合适的老师!

她迫切地询问道:“呜呜——?”

还有什么能教她的吗?无论是常识还是经验,什么都行!

雕鸮也发现了游苏的欠缺。

它有些纳闷,能感知身体不是刻在基因里的常识吗?这只小猛禽怎会如此懵懂。

它想了想,又试探着说了一个鸟类的常规操作:“呜呼?”你会用一半脑袋睡觉吗?

什么?用一半脑袋睡觉!

游苏瞳孔地震了。

她睡觉仍保持着人类习惯,向来都是两眼一闭,和小猪一样昏倒在窝里。

顶多就是鸟的感知比较敏锐,听到动静她能更快醒来。

不过,公园里的其它鸟也没用一半脑子睡过,难道是生活环境太安逸了?

当然,也可能是她没看到……

雕鸮一看游苏的反应,就知道她不会。

它给游苏演示了一下,很快闭上一只眼睛。

看起来只是普通的闭眼,实则同侧的大脑也跟着休眠了。

又过了一会儿,它睁开眼,叫道:

“呼——”你要快些学会,咱们迁徙途中会用到这种技巧。

鸟的飞行旅途很长,有时候飞累了,没法直接找地方睡觉,滑翔到平缓安全的地带时,就可以用这种半脑休眠的方式小憩,回复精神。

还有晚上,如果在不安全的地方休息,也可以用这种技巧放哨,发现危险及时离开。

游苏震惊无比,很快学着雕鸮的样子,闭起一只眼睛。

还好她刚学会了掌控身体的方法,很轻松就感知到脑部。

她小心翼翼地尝试着,让左右脑的连接断开,再关掉右脑……

一半的游苏忽然困了,慢慢闭眼睡过去。另一半的游苏还醒着,迷迷糊糊地盯着雕鸮看。

睡了十几秒,游苏唤醒沉睡的大脑,心情激动无比!

没想到她真做到了!成功用半个脑子睡了一觉!

这叫什么,一半脑子站岗,一半脑子放哨吗?

太神奇了!

不过,就像雕鸮说的,这样睡并不彻底,只能小憩,不能算正经的休息。

而且,在关闭一半脑子以后,总体的智商和反应力也会下降许多。难怪雕鸮说,只能在安全的区域这样飞行。

见游苏这么快就掌握技巧,雕鸮十分惊讶。

不过,转念一想,这些毕竟是鸟类自带天赋。可能游苏是只晚熟的小鸟,之前脑中就有这些知识,只是一直没被唤醒?

它叫了一声:“呜……”还有什么能说的事,让我好好想想……

游苏一听,赶忙道:“呜呜呜!”先不用想啦,我有几个问题想问!

她问:“呜呼?”

你以前也是留鸟,从南方第一次回来时,是怎么精准辨别方向的?

这个问题她好奇很久了。

雕鸮也不是擅长迁徙的品种,基因里应该也没有多少相关知识吧?

它被拐卖后是怎么找回家的?

雕鸮思索片刻:“呜呜。”

这其实也是天赋技能,但它不确定是自己一族独有,还是所有鸟都有。

它偏好夜间赶路,在高空中可以感知到地球的磁场,在低空中可以看到星辰的方位。

这些都能让它精准定位目的地。

说到这里,雕鸮忽然问游苏:“呜呼?”你以前有飞到高处过吗?

游苏一愣。

说起来,她还真没有飞到很高的地方过。

一直在湿地公园与城市中活动,似乎也没有高飞的必要。

不知为何,她以前也从未想过这回事。

也许是人类对于高空的恐惧感作祟?

就像现在,她想到自己飞上万丈高空的场景,心底也莫名冒出了几丝无措。

见游苏愣愣的模样,雕鸮了然:“呜——”

现在你就可以去试试看。

当你飞上高空,方向就会出现在你心中。

关于猫头鹰确实有挺多负面传说,自古以来猫头鹰一直被视为不祥之鸟。

农村有“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这样的俗语,意思是它一叫就有人去世了。

认真解析一下此事。[可怜]

首先从叫声来说,有些猫头鹰的正常鸣叫听起来就跟贱笑差不多,它真不是故意笑的……

比如雪鸮,叫声像是幸灾乐祸的笑声,咱们文里的雕鸮叫声也是类似的感觉。还有短耳鸮,叫声听起来很像邪笑,我怀疑古早文里反派桀桀桀的笑法就是跟它学的。[狗头]

具体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各类猫头鹰叫声合集!

至于猫头鹰报丧这点。

据说猫头鹰确实可以感知到死亡,因为动物死后会有特殊的气味。

它可能是正好从空中路过,或者正在觅食中,被不远处的迷之气味吸引飞过来看看情况。但它绝对不是感知到有人要死了,大老远专门跑过来邪笑……[化了]

再来说说迁徙!

鸟会迁徙,主因是天气变冷后找不到吃的,而不是怕冷,毕竟它们身上的绒还是很保暖的(想想咱们穿的羽绒服是用了谁的绒!鹅鸭跟鸟是一家[坏笑])

作为恐龙的后裔,小鸟们非常厉害,很多小鸟的迁徙路程也比我们想象中远。

我原来以为鸟南迁,是从国内北方城市飞到南方城市。但后来才发现,很多鸟的南迁,是从地球北方飞到地球南方。比如北京雨燕,每年七月会从北京飞往非洲南部,来年春天再飞回来。(原来小燕子穿花衣是背着我们去非洲玩了,燕子你瞒的我们好苦,偷偷国际游[小丑])

还有鸟界的传奇耐飞王,斑尾塍鹬(成玉),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种小鸟,种族天赋超强。

有一只鹬从阿拉斯加出发,连续飞行11天到达澳大利亚,创造了不间断飞行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而在它之前的记录也是一只鹬创下的。[害怕]

看到大家评论对小鸟的神奇身体有些好奇,再来补充一些资料。

资料来源是我在济南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网站看到的一篇文章:《鸟类在迁徙时五种不可思议的改变》

囤积脂肪的部分没什么好说的,细说一下感知并改造身体。

还是拿上面提到过的斑尾塍鹬来举例,它们在飞行前会将25%的身体组织(包括部分肝脏、肾脏和消化道)吸收掉。这是通过一个自然的细胞过程来实现的,这个过程让身体循环并清理自己的细胞和组织,称为自噬(在希腊语中是“自我吞噬”的意思)。斑尾塍鹬也会在飞行中增加心脏和胸部肌肉的大小,将额外的能量和氧气分配到这些高度活跃的区域!

一半脑袋睡觉的情况也是真实存在。

为了适应赶路,鸟的神经系统也会发生变化,一些白天出没的小鸟会减少睡眠并在夜间活动,在空中飞行时采取“瞬间睡眠”的策略。

例如斯氏夜鸫,迁徙途中每次进入睡眠状态大约9秒。它们睡觉时就是让大脑轮流放哨。[奶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第 54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