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到了京都城外,远远望过去,城墙下人群拥挤,密密麻麻的汇聚在一处,流民似乎越来越多了。

冬宜刚把摆满草鞋的牛车停在路边,立即便有人上前询价。

如今天气愈发寒冷,许多光脚行走之人再难以忍受,急需鞋袜保暖,但是棉鞋对于他们这样逃难的人来说,实在是太过奢侈和昂贵。

眼前冬宜手上这双草线密织的鞋,便成了最佳选择。

这双鞋,她在西市卖三文钱,在东市卖五文钱以上,在这里她只卖一文钱,相当于只收个手工费。

若没有钱,也可以以物换物。

“这双草鞋编织细密,又能抗风,还能保暖,价钱也合适,给我来两双。”

“我要一双!”

“给我也拿一双!”

没一会儿,冬宜的摊位前便挤满了人。

冬宜笑着说:“大家不要急,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大哥这是你的,请拿好。”

“姑娘,这些鞋子都太大了。”

一位穿着粗布的大娘走上前,她怀里拥着另一位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小姑娘,两人虽然穿着简朴,但浑身上下干净清爽,倒不似别的流民看起来狼狈。

大娘说:“我想给我这孙女买一双鞋子。”

冬宜做的草鞋也是分鞋码的,但今日她拉来的草鞋里,并没有这个小姑娘可以穿的鞋码。

冬宜摇了摇头,道:“大娘,真是不好意思,我这车上没有她可以穿的鞋子。”

小女孩的脸上有些失落。

大娘叹了口气,眼眶有些发红,道:“要不是那些杀千刀的山匪作乱,抢了我们的马车和行李,我们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大荒之年,世道不安。

冬宜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发,笑着对大娘说:“这样吧,待会儿等我空闲下来,我直接给她现编一双草鞋,只是需要您和您孙女在旁边等我一会儿。”

闻言,大娘脸上露出惊叹的笑容,“多谢姑娘,多谢姑娘!”

“谢谢姐姐!”

小女孩脸上也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大娘抿了抿唇,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手绢。

还未等她展开,冬宜已经明白了她的意图。

冬宜将手绢用力按在大娘掌心,低声提醒道:“大娘,此处人多眼杂,若被有心人瞧见,往后您和您孙女,可就没有安生日子过了。”

是啊,财不外露。

大娘紧张的吞了吞口水,连忙点了点头。

临近晌午,城外的粥棚散发出阵阵米香味儿,冬宜拉来的草鞋已经卖的差不多了。

方才围在她的摊位前买草鞋的人,如今已经在粥棚外排起了长队。

冬宜将钱袋子揣进怀里,顺势将提前备好的编草鞋需要用到的东西,也从牛车上搬了下来。

“姐姐,给你!”

小女孩手捧着热粥,忽然出现在冬宜眼前,她的眼睛笑起来弯弯的,像月牙。

“多谢多谢。”

冬宜没有接,反而弯下腰,笑着说:“你是小朋友,你先吃。”

“姑娘,你就别客气了,我瞧你忙了一上午,连口水都没有喝,你还给我孙女编了一双这么漂亮的草鞋,我们真该谢谢你。”

大娘的话,让冬宜难以推辞。

她从小女孩手里接过汤粥,低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有些羞赧道:“我叫李蒲,取自蒲苇韧如丝。”

冬宜惊讶:“你还读过书?”

大娘的神情有些落寞,她将小女孩揽在怀里,叹息道:“说来惭愧,曾经李家曾经也算得上书香门第,只可惜家道中落,本想来京都投靠亲戚,谁承想,亲戚没找到反而遇到了山匪,害得这孩子如今父母双亡,无家可归,我……”

李大娘潸然泪下。

都是可怜人。

冬宜感同身受。

她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李大娘,只是轻轻地握了握她的手。

等李大娘情绪稍缓,冬宜才缓缓开口道:“大娘,日子还得往后看,好歹您还有孙女相依为命,以后若需要帮助的话,可以去乾县秀水村找我,离此地不远。”

李大娘只是笑了笑,并未应承。

见她心绪难以平复,冬宜索性开口求助道:“大娘,有件事我想拜托你。”

李大娘看着她,“我还能帮你什么?”

“刚才卖鞋的时候,我瞧见许多人站在远处徘徊,想必其中一定有人,既没有钱财,也没有其他东西交换。”

冬宜指了指旁边那群乌泱泱的人,“所以我想让你帮我去问问,她们是否愿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钱财,我可以教给她们编草鞋,再付她们手工费,这样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姑娘,你可真是好心人呐!”

大娘十分感慨。

方才这位姑娘给孙女李蒲编织的草鞋,她拿在手里仔细翻看了一番。

寻常的草鞋,不过有个鞋底,上面再用个系带绑在腿上,脚趾和脚面都裸露在外。

而这位姑娘卖的草鞋,不仅编制细密,光是将那些干草编织成草绳,便要花费许多功夫。

而且里里外外还编织了三层,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而这双草鞋,冬宜只卖一文钱。

在大娘心里,那就跟赔钱做生意是一样的。

大娘担忧道:“姑娘,这手艺可是你用来养家糊口的营生,就这样教给别人,你以后还怎么做生意?”

“大娘不必担心。”

冬宜笑容灿烂。

虽说她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但好歹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之人。

既然卖草鞋可以让她养家糊口,那么,其他的生意,她一样可以做得很成功。

再者说了,她也不是只有这一份营生。

大娘跑跑腿将消息散了出来。

没过多久,便有许多妇人慕名而来。

冬宜的摊位再度被人群包围。

粥棚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

慧安公主看着远处聚集的人群,有些疑惑的问:“那些人都在瞧什么?”

青莲说:“奴婢去打听一番。”

没过多久,青莲去而复返,将所见所闻一一告诉了慧安公主。

“是她?”

慧安公主眼底升起浅淡的笑意,“本宫与这丫头着实有缘,走,咱们也去瞧瞧。”

冬宜被众人围拢在中间,她一边拿着草绳演示,一边耐心叮嘱。

“你们现在刚开始学,一定不要小看这门手艺。”

“手艺是比钱财更加靠谱的东西,钱会丢,但手艺不会丢。”

“日后你们不论落到何种境地,只要有手艺傍身,不说大富大贵,至少都能混一口饭吃。”

“我们村子里有许多寡居的孀妇,都靠着这点手艺,把自己养活的很好,你们也一定可以的。”

冬宜教的耐心,众人学的认真。

没过多久,有些心灵手巧的妇人,已经可以轻轻松松将草绳编制成型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丫头倒真是蕙质兰心。”

慧安公主对冬宜满心赞赏。

天色逐渐昏沉,眼看着时辰不早了,冬宜也得早早收摊。

“我把这些草绳留给你们,以后每隔一天我会过来验货,到时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咱们银货两讫。”

“咋得还要验货?我们费了半天劲,到时候你如果不认账,那我们不是白耽误工夫了吗?”有人神情不悦。

“这位姐姐,我是个生意人,自然不喜欢做赔钱的买卖。”

冬宜脸上的笑容也淡了几分:“更何况这些草绳是我准备的,手艺也是我教的,从头到尾,我分文不取,但我不是傻子,万一你做的东西不合格,难道我还要照单全收?”

说到这里,冬宜索性一次把话说清楚。

“诸位走到这一步,想必已经山穷水尽,如今尚有一份营生,希望各位不要有什么投机取巧的心思,钱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挣,别总想着靠别人的可怜过活,世上哪有这么多的好心人?”

“是啊,一路走来,人人都忙着逃命,谁还顾得了别人?”

“就是就是,姑娘,今日真是多谢你了。”

冬宜一一结了工钱,拉着牛车一言不发的离开人群。

“姑娘。”青莲忽然出现拦住了冬宜的去路,“我家主子有请。”

顺着青莲手指的方向,冬宜瞧见了慧安公主身着一身青蓝粗布做成的衣裙,鬓发乌黑,没有任何朱钗点缀,就这样随意的坐在城墙下的土堆上,很完美的融入了周遭流民的队伍中。

这个画面,冲击力很强。

冬宜有些惊讶的张了张嘴,“公主有什么事吗?”

“姑娘过去便知道了。”

青莲再次伸手,“请吧。”

慧安公主看起来也不过四十来岁的模样,眉宇间依旧英气十足,只是看上去比上次在明王府门外相见,多了几分随和,就连穿着打扮都十分接地气。

冬宜打量着慧安公主,一时间忘了问好。

“怎么?我这身打扮很奇怪?”萧晴摊了摊手,笑着问。

“见过公主。”

冬宜福了福身,诚实道:“只是没想到公主会穿这样的衣裙。”

萧晴从地上站起来,随意的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压低了声音道:“我在这里不是什么公主,你可不要暴露我的身份,我看你和我儿子年纪相仿,以后不如就叫我晴姨,如何?”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