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

陆钊果然按着他此前说的,将府中三名老人调至碧霄庭待命。

陆钊新拨来这三人,倒看得出是用心择选过的,一人是府中用久了的引马(1)汉子,姓吕,四十上下,身型高大憨实,平时负责掌管伯府对外往来。

老吕的女人孙氏一并被指过来,三十五六,久在账房做事,容长脸儿,十分精明。

还有一个老妈妈,姓方,已六十多岁了,两鬓斑白,穿着却最是讲究,平时管着外城旧街的铺面。

方妈妈原是江南柳家出来的人,从前伺候过仙逝的圣母皇太后,在伯府效力已有二十余年,分量极重,连陆钊本人都得敬着她些。

“老身方氏携吕奉少将军之命,为少夫人效力。”

方妈妈看向洛晚荷时,似有怔愣,随即带着老吕两口子向柳枝行礼,又将老吕夫妻二人的身契呈给柳枝。

方妈妈本就不是奴籍,家中也有人做官为商的,算起来不是伯府仆妇,签的是工契。

“快,快快请起,妈妈您说什么效力,我年轻沉不住气,还要请您多多提点呢,这些是我们小女儿家的手艺,还请您笑纳。”

柳枝自然知道方妈妈身份不俗,见她客气,赶紧起身,亲自将人挽起,洛府陪嫁的曼菊过来,把一个精巧的匣子捧给方妈妈。

洛晚荷在备嫁时就提点过她,府中若有老人过来帮衬,恐怕金银难收买的,她们特意做了柔软的狐皮护膝并一只万年吉庆织锦炉套儿。

“难为少夫人惦记,咱们往后常来往,老身必定尽力。”

方妈妈也不推辞,笑盈盈接了匣子。

老吕夫妇则是伯府的家生子。

这两人的身契给出去了,意味着他们连带着儿女,往后就由柳枝这边差遣了。

曼菊又取了红封来给吕家夫妇二人,洛晚荷笑着,也将他们夫妻搀起,柳枝曼声道。

“吕大哥,孙嫂,您二位也都是府中有头脸的人物,愿意在我手下办事,我绝不会亏待你们。”

对着身契在手的老吕两口子,她也是一样的客气。

这三人在府中都有人缘,他们姿态都恭敬,柳枝又给足了面子,这边原预备着耍滑的伯府老人儿,也恭顺了不少。

“妈妈,您坐,我们一会儿安排若有不周,还望您给提点着。”

院中年过五十的仆妇,都被允许坐着听训。

瞧着连方妈妈这等人物都被拨到这儿,一众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一波陆钊待碧霄庭的态度。

洛晚荷早让人给方妈妈提另备好了座位,款步上前,搀着她到一侧落座。

“我们初来乍到,还得指望各位多帮衬。卢妈妈,将咱们暂行的规矩同各位讲明吧。”

柳枝精神头儿上来,面向众人,神情温和不少,笑盈盈地看着阶下众人。

一个身着藏青比甲,约莫五十来岁的妇人站起身,拿出本儿册子,将柳枝二人新定下的章程都细细讲了一遍,还着重说了几次往后点卯的规矩和月钱的结算方式。

洛晚荷和柳枝预备着,将碧霄庭的倒座院的几间屋打通,架起绣架,堆放京郊那些滞销的绣品。

后头的罩房和偏院儿,则要连通院中的小厨房,角门边扩出条方便小型车架进出的路来。

那些滞销的绣品要化整为零,慢慢儿出手,旧街的产业也需重启,到时候不如挑出些滞销绣品,给旧街那边的铺面装点装点。

“一会儿卢妈妈和方妈妈给你们排好班儿,三人一组,都录在点卯册子上,每日当班之前在册子上按个手印,时辰够了就能按手印离岗,不必在岗上待着,每月也按当差时数结工钱。”

洛晚荷颔首,等卢妈妈念完册子,向众人道。

从前当差的,都是主子随叫随到,时时警醒,直接按月拿月例银子,如今院里的活虽清闲了,却是要按时辰算,还需额外点卯。

不少人苦着张脸,却听柳枝又说话了。

“这只是个开始,往后伯府还有不少产业需整顿,你们之中有手艺的不少,只要肯干,少不了赚头。”

她拿过一沓纸,上头列着旧街店铺的名字,还有旧街待修整的宅院图册。

“哪怕没有手艺,只要有膀子力气,愿意去修葺城西旧街宅院的,也都有工钱拿。”

柳枝顿了顿,环视众人,声儿不高,却很有力道。

“往后,咱们这碧霄庭的花销都由孙嫂子管着。”

孙氏眼中精光一线,不掩喜色,刚要谢过,却又听着柳枝说。

“另外,每月初三和十六,我会在碧霄庭内随机抽两个人,一起对账,如有短缺,必定追究到人。”

孙氏连忙低头应下,她原先在账房当差,最明白这其中弯弯绕绕,柳枝都这么说了,她还是别耍小聪明的好。

柳枝这一分利抽得倒不心疼,反正之后,她也要在铺子那边实行这套,这些钱分给当差干活的,总比捧给陆钊要强得多。

“我屋里的事务不多,所以,你们做完分内的事务,都能凭各自的手艺和本事,赚额外的工钱。”

“咱们每月公开一回账目,盈利多少,都贴在各位的住处门口,大家都能瞧见。我挂名的那些产业,但凡有各位帮工的,每月的纯利都会抽出一成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你们每帮工一回,都会在点卯册子上留印,月末统一结算。”

此言一出,院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有点难以置信。

伯府产业的盈利,也是他们这些人能碰的?

洛晚荷听柳枝讲话,频频颔首,不掩眼中得意神情。

要知道,这些主意可都是柳枝自己想出来的,她可没帮忙。

柳枝本来就不喜人伺候,这么一来,给碧霄庭内的繁冗活计减了大半儿,把众人都支去帮工,也算不错。

“少夫人,此话当真?”一个胆大的粗使婆子发问。

“我已写了契书,说话自然算数。”

“那,那要是少夫人您... ...亏了呢?”另一个婆子问道。

他们可没看错,此前柳枝列出的铺面中,大都是运转不灵的老铺子,那些个宅院也是久没赁出去的,这少夫人别是想哄他们做白工。

“各位帮了工,只要当时验收合格,月末无论铺面盈亏,都会按既定的价儿发工钱,我哪怕从嫁妆里头贴补,也不会少了你们的月钱。”

院子里炸开了锅,众人议论纷纷,脸上都露出了喜色,柳枝笑盈盈看着,也不阻止。

方妈妈眼观鼻鼻观心,对柳枝的行事也很满意。

这位少夫人瞧着柔弱,却是个很有主意的。

她把下人们跟碧霄庭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不愁这些人不尽心。

洛晚荷见众人情绪高涨,又吩咐曼菊和含笑,让众人去卢妈妈处领差事,入档,领完差事,都有一吊钱的赏。

众人听有好处拿,自然都眉开眼笑地往卢妈妈处去了。立完规矩,柳枝闲闲在在跟众人闲话了几句,才叫散了,只留下洛府几人在内院。

“这儿都自己人,咱们就不说外话了,我前两天刚去瞧过咱们名下的那些铺子,有的事儿,可以跟大家说说。”

柳枝卸了架子,把洛府陪嫁的都拉进正厅,围坐一起,摊开了地契给他们瞧。

虽然这瞧着不大合规矩,但——反正陆钊也不来,谁能管她怎么做。

“这街紧挨着西便门,京郊西边几个挖煤维生的村镇,都靠着西便门的驿站进城,那时候,往来人多,这些铺面生意很不错的。”

“后来煤山渐渐难挖,加上十多年前一场山洪,几个村镇地面塌陷,土路也被冲坏了,一直没修,不少人迁到别处,后来驿站也撤走,更没人来了。”

“之后,这边往来不便,人少了,生意也渐渐少了。”

柳枝之前也算是做足了功课,跑去各个老铺子盘查时,很快就摸清了那地方衰落的因由。

“旧街那边都是老店,从掌柜到杂役,也都是老人儿。”

这些带来的人她都信得过,却也只把那些明面儿上的铺面给他们看,陆钊的那几个绣坊,还是没说出口。

“铺子没生意的时候,将军也一直出工钱养着他们,往来间瞧着也很熟络,倒比内城那些铺子里的人可信些。”

说到这儿,柳枝对陆钊竟生出些莫名的感觉。

陆钊这人,确实妄自尊大,待人却有一股子义气。

如果不是有这么多尔虞我诈的事儿... ...

柳枝晃了晃脑袋,重新把目光转回桌上,指指一张地图。

“旧街的铺子生意不好,一是人少,二是路差,三是地偏,我想,咱们一是得修路修房,多引人来住,还得拿那些名气响的铺子带一带。”

柳枝摸着下巴,看向书斋的地契。

“我有了个主意,曼菊你们几个,这两天帮大家安顿安顿,从京郊的田庄找几个针线上的女工过来,银子从卢妈妈那儿支。”

她又拢过洛晚荷,笑嘻嘻地说。

“咱们俩嘛——明儿先去书斋!”

这几天忙得可以,那本《俏冤家》说不准都出了新的,她还没来得及追看呢!

而且,她记得清楚,这几家书斋里可是有不少紧俏的话本正售卖... ...这种商机,可不能错过的。

洛晚荷听着柳枝方才一番言语,不由感叹,这姑娘进益简直神速,说不准就是天生经商的材料。

而且,这么紧要的当口,柳枝又是最烦读书的,还能想起陪她去书斋。

洛晚荷鼻翼不由一酸,拿出帕子擦了擦眼角。

她家妹子,竟出息得这么快。

她刚想说不用,就听柳枝咧开嘴,小手一挥,又说。

“辛夷书生他们授权的那几家书斋可都在咱们名下了,以后咱们看话本特别方便,说不准还能见着辛夷书生本人呢!”

“你们谁还要看话本啥的,我明儿一块都带了,别客气哈。”

几个年轻的丫头小厮快活极了,纷纷报上要带的书名,话本、杂剧、连环画、神鬼传奇,杂七杂八什么都有。

柳枝扒拉张纸,趴桌上乐呵呵地记着,几个人凑一起,嘴里说的话,洛晚荷大半儿都听不懂,单能看出,他们挺乐的。

洛晚荷刚酝酿好的眼泪愣憋了回去,一个顺手把帕子揣回怀里。

她敛裙起身,捏捏鼻梁,转身把门给他们带上了。

(1)引马:或作饮马,牵马人,元杂剧用法,日后想到更妥帖的用词会换。

陆钊:有点脑子,但不多。

柳枝:有点出息,但不多。

校对日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