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乔程阳这人,也真让人有些搞不懂,头天才在自家的饭桌上,说和林雅芝只是同学关系,但第二天一起去什刹海的时候,他却又把林雅芝给叫上了。
一行几人路过服务社的时候,乔娜娜从里面跑出来,好奇地问,“你们这是去哪儿啊?”
乔程辉说,“去滑旱冰,你也不会,不带你啊。”
乔娜娜知道这个三堂哥不太有人性,他不认可的事儿,求也没用,转头可怜巴巴的对乔程阳说,“大哥,带我去吧,我不会滑,但我可以帮你们看着东西啊。”
乔程阳犹豫了几秒,说,“好吧。”
到了才八点多,什刹海人已经很多了。
天儿太热,不光是退休了没事儿干的老年人,没工作的闲人,有工作但轮休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还有一个不可小觑的人群,那就是放了假的学生。
什刹海树木浓郁又有大片的湖水,本来就比别处凉快,还可以赏花,还可以划船,还可以游泳,还有一大片旱冰场,花样儿多了去了。
现在这会儿,普通人家别说空调了,风扇都不一定有,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统统都没有更好的去处,好多都上这边来了。
乔程阳安排的本来是先划船再去滑旱冰,但划船得排队,就先去滑冰了,滑旱冰的人也不少,但地方大,还行。
陈雨叶不会滑,林雅芝扶着她,“不用怕,你迈开腿往前走,先会走了再说。”
说起来,她这个人其实挺无聊的,不会打球,不会下棋,不擅长任何一种运动,现在对学习还有了那么一些兴趣,上一世什么连书都不爱看。
她喜欢什么,喜欢逛街,喜欢漂亮的衣服,后来还喜欢名贵的珠表,周哲南有钱,给她买什么都没有皱过眉头。
在这方面特别大方。
除了逛街,她还在保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她本来就很年轻,但还是特别注意,护肤品都是从国外订制的,就怕被外面的莺莺燕燕比下去。
但现在想想,以前喜欢的,真的很没意思,上一世她活得就像一个躯壳。
她因为分神,脚下踉跄了一下。
林雅芝才往前了几步,正要赶紧往回滑,乔程阳从后面绕过来,扶住了陈雨叶。
有了这次教训,陈雨叶不再胡思乱想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学习换旱冰上。
乔程阳扶着她滑了几圈,她渐渐胆子大了起来,还没到中午,她竟然就学会了。
而且她很谨慎,一直没有加速,也不去热闹的地方扎堆儿,专门在边边角角,自然也不会撞到人,也不会被人撞。
都说学滑旱冰怎么也得摔上几跤,但她一下也没摔。
乔程凯说,“雨叶,你这还挺厉害的,等你回头再多练几次,速度就上来了。”
乔程辉也说,“学得是挺快。”
要是跟她讲数学物理题,也能学这么快就好了。
乔娜娜一直在旁边看东西,虽说坐着也不累,还可以看看风景,看看周围的人,甚至还买了棒冰吃,但她看到别人都滑得那么好,尤其陈雨叶那么快就学会了,她觉得她也能学会。
她说,“程阳哥,你教教我行不行?”
这么热的天儿滑冰,没一会儿就出汗了,大家都脱掉了旱冰鞋,围在一起喝汽水呢。
按照计划,这就应该去划船了。
乔程阳说,“你不想划船?”
乔二叔刚来北京那几年,因为新鲜,没少带着孩子到处逛,把这北京城大大小小好玩儿的地方都逛遍了。
也会带着他们来什刹海游泳,划船。
但最近两年倒是没来过了,比起滑旱冰,那当然还是坐在小船上观赏景色更加惬意。
胖乎乎的乔娜娜犹豫了几秒,“那,还是划船吧。”
可能是因为将近中午了,不少人都要回家吃饭,这会儿排队的人少多了。
划过船,都快一点了。
林雅芝说,“我最近刚得了两笔稿费,今天我请客啊,你们想吃什么?”
听说是她请客,乔程凯和乔程辉可不敢乱提要求,乔程凯说,“去哪儿吃都成,对面不就有个国营饭店吗,他家好像有豆汁儿,好久没喝了。”
若要是喝的惯,其实夏天喝豆汁儿最合适了,它是绿豆粉浆的下脚料熬成的,也能解暑。
国营饭店里,不光是有豆汁儿,也有炒菜,也有烧饼和炸酱面,反正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呗。
乔程辉也说,“那成,咱就去吧。”
林雅芝笑着说,“别这么给我省钱啊,国营饭店对咱们来说,跟大院儿的食堂有什么区别,你们还没吃够啊?”?
“要不,咱们去烤肉季吧,夏天吃羊肉,才最合适呢。”
现在这年月,甭管什么身份,那肉都是稀罕物,虽说有赵婶子在,乔家的伙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几乎顿顿都有肉,但想要放开痛快的吃,那是不可能的。
少年人,无论男女,都喜欢大荤。
所有人都很高兴。
烤肉季就在什刹海前海东沿上,他们骑着自行车,没一会儿就到了,饭店里人挺多,一楼没有空座了。
服务员态度不算好,牛皮哄哄的说,“来晚了,没号了,外头等着吧。”
林雅芝问,“请问李经理在吗?”
服务员抬起头,“在,他忙着呢。”
林雅芝笑着说,“那麻烦您上去说一声儿,我叫林雅芝。”
服务员扔下抹布去了,没一会儿,从二楼走下来一个笑容可掬的中年男人,他十分热情的说,“雅芝来了,你要来吃饭,怎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我好提前预备着。”
他是林家的远房亲戚,这几年都跟林家有走动。
林雅芝说,“我们在什刹海玩儿,也是临时起意。”
李经理说,“楼上还有个包厢,各位跟我来吧。”
这一顿烤肉吃得可真舒坦,烤肉不是送过来的现成的,而是搬来了一只炉子,腌好的羊肉自己来烤。
因为食客众多,厨子同时看着好多个炉子,最容易烤过头,那样就不好吃了。
自个儿烤那就上心多了。
乔程辉一边大口吃肉,一边喝着汽水儿,虽然畅快,仍有点不满足,要是烤肉配啤酒更好了。
可惜大哥这个老古董不让他们喝酒。
这么一连七天,乔程阳带着弟弟妹妹们到处去逛,当然了,北京城太大了,好多地方都没来得及去。
别人如何不太清楚,陈雨叶第一感觉到了,原来北京这么好玩儿,这么有趣儿,原来,和一帮人一起玩儿,这么有意思。
上一世,母亲去世之后她被乔家收养,虽然乔家人都对她很好,但大院里很多人,对她可算不上好,尤其是她跟周哲南好上之后,程梅和陶飞虹还在里头推波助澜,她都几乎是人人喊打的地步了。
出门几乎没人搭理她,其他的同龄人也都不带她玩儿,
即便后来嫁到了周家,她也觉得并没有完全融入。
痛快的玩过之后,自然就是要好好学习了,她已经耽误了好几天,必须得抓紧了。
八月底,暑假结束,陈雨叶从高二升到了高三。
教室里的学习气氛更浓了,下课后,几乎没有人从位子上走开,都在认认真真的做题。
到了高三,就有了做不完的卷子。
学校出了一项新的规定,晚自习延长到了九点半,而且走读的学生也必须参加。
这对住在附近的学生没什么影响,比如周丽娜,她还住在燕来胡同,就两站地,自个儿骑自行车,或者家里人来接都成。
但陈雨叶肯定不行,她现在住得太远了,那就不能走读了,必须住校。
她回家跟刘海珍商量,“妈,我还是住校吧。”
“住校啊,现在还成,到了冬天,宿舍里也不生炉子,也没暖气,太冷了。”
“雨叶,要不,我跟你乔伯伯说说,还是转学吧?”
陈雨叶摇摇头,“妈,我都习惯现在老师的节奏和讲课方式了,换了之后还要适应。”
刘海珍不太理解,不明白女儿为什么非要坚持在原来的高中上学,汇文是不错,四十四中也不差啊。
而且陈雨叶之前不也答应了,说高二中间转学不好,等升了高三再说。
现在却还是不肯转!
她耐心的劝说,“对,可能会不习惯,不过你乔伯伯说了,到时候帮你找经验丰富的老师,给你好好补补课,那样你成绩提得也快。”
陈雨叶沉默了半天,“妈,我真的不想转学。”
刘海珍见女儿似乎不高兴了,一下子就心软了,“成,你不转就算了,不过不能住校,你住到燕来胡同吧,让赵婶子也跟过去,日常照应着。”
这么做是挺好的,但这边家里就没人料理了。
刘海珍拍了下女儿的头,“不用你操心,再请一个保姆就是了。”
第二天傍晚,乔程阳下班回来,手里拎着一个油纸包,是月盛斋的酱牛肉。
牛肉切碎了夹到烧饼或者馒头里,全家都爱吃,陈雨叶也爱吃,上回吃了两个烧饼呢。
可直到开饭了,他也没见到陈雨叶的人影儿,赵婶子也不在,他问道,“刘阿姨,雨叶呢?”
刘海珍笑笑,“那边学校太远了,还要上晚自习,来回跑不行了,搬到燕来胡同住了,赵婶子也跟着过去了。”
乔程阳点点头,“高三了,的确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路上。”
就连乔程辉,也都在学校吃晚饭了,晚自习结束,回到家都十点了,这还是学校特别近呢。
第二天下了班,乔程阳买了陈雨叶爱吃的红香蕉苹果和玫瑰饼,到了燕来胡同,赵婶子正在晾晒被褥呢。
“哎呦,程阳来了,快进屋坐。”
乔程阳没进屋坐,把东西交给赵婶子就走了。
夏去秋来,秋去冬来,不知不觉间日子过得飞快,陈雨叶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月考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虽然每次都很龟速,只前进一点点,但架不住她一直往前冲,到了腊月的期末考试,她考出了史无前例的好成绩,全班第二十一名。
比高二下学期,整整前进了九名,关键还不是名次,而是她的分数,她所有的科目都在七十分上下了。
班主任赵俊英特意把她叫到办公室,“陈雨叶,老师很高兴,你终于有了明显的进步,以你现在的成绩,估计考个大专不成问题了,但老师觉得,你对自己的要求肯定不止于此。”
“所以千万不能松懈,要继续努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