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里的“正宫娘娘”们,怎么都这么佛系?
最近重温《步步惊心》,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若曦这姑娘,在皇子阿哥堆里来回转悠,跟谁都暧昧不清,可这些阿哥们的嫡福晋,好像都没怎么把她当回事儿。
这是为啥?
难道古代的“正宫娘娘”都这么大度?
先说说八福晋。
这位郭络罗氏,家世好,人漂亮,妥妥的人生赢家。
八阿哥喜欢若曦,她也没咋反对。
搁现在,不得上演一出“宫斗大戏”?
其实,在清朝,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特别是皇家。
对八福晋来说,与其跟若曦争风吃醋,不如把心思放在管理后院、巩固家族势力上。
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再说说四福晋。
这位乌拉那拉氏,温柔贤惠,跟四阿哥感情也好。
可四阿哥后院里,最受宠的却是年妃。
年妃家世好,哥哥又是四阿哥的得力助手。
面对这样的“劲敌”,四福晋依然稳坐钓鱼台。
为啥?
因为她知道,跟四阿哥的感情基础牢固,谁也抢不走。
对若曦,她更是不放在眼里。
毕竟,比起年妃,若曦的威胁实在太小了。
还有十四福晋。
若曦嫁给十四阿哥是皇帝指派的,她想反对也反对不了。
况且,十四阿哥本来就妻妾成群,多一个若曦不多,少一个若曦不少。
与其瞎折腾,不如做好自己的本分,落个贤惠的名声。
你看,这些嫡福晋,看似“佛系”,其实心里门儿清。
她们知道,在那个时代,婚姻不是你侬我侬的爱情故事,而是家族利益的博弈。
她们的目标不是争宠,而是保住自己的地位,维护家族的利益。
其实,这跟我们做生意有点像。
你得先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你的目标客户是谁,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别看这些嫡福晋表面风平浪静,其实她们都在暗中较劲,只不过竞争的维度不一样。
她们比的不是谁更受宠,而是谁的家世更显赫,谁的家族势力更强大,谁对丈夫的事业更有帮助。
所以,别再说这些嫡福晋“傻白甜”了。
她们精着呢!
她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竞争”,一种更高级、更符合当时社会规则的竞争方式。
再想想十福晋,之前跟若曦还有过节。
可如果若曦真嫁给了十阿哥,她估计也不会太反对。
为啥?
因为大家闺秀从小就被教育,要做好正妻,要管理好后院,要处理好跟其他女人的关系。
这都是必修课。
所以啊,看《步步惊心》,别光顾着看爱情,还得看看这些女人背后的生存智慧。
她们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社会的风俗人情,也让我们反思现代社会的婚恋观。
古代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那么多自由恋爱?
就算不喜欢,也得嫁。
嫁过去之后,还得跟一群女人共享一个丈夫。
这搁现在,谁能受得了?
但这就是现实。
在那个时代,女人没有太多选择。
她们只能适应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争取自己的利益。
所以,下次再看清宫剧,别光顾着羡慕那些“娘娘”们的锦衣玉食,也想想她们背后的辛酸和无奈。
她们的“佛系”,不是真佛系,而是被逼无奈的“生存之道”。
这就像下棋,高手过招,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全局的掌控。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