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无论看过多少次现场,安悟离还是会在火箭发射时热泪盈眶。

总指挥陈晖一声令下,负责点火按钮的金手指执行指令,星驰3号的发动机点燃了。

大屏上,火箭尾端瞬间喷出火焰,在灰白的熹微晨光中炸出一抹橙色。同一刻,刚刚更换完阀门的六组水塔喷出巨量水柱,在火箭发动机燃烧的高温下即刻蒸腾,翻滚着恭送星驰3号腾云驾雾,一冲飞天。

随之一同到来的是发动机的巨大轰鸣。滔天海啸般的音浪以火箭为原点向外扩散开来,在发射大厅的室内都听的无比清晰。与其说是人听到了轰鸣,不如说是音浪穿透多层墙壁,狠狠砸向人们。

这声音如全世界的猛兽一同嚎叫,又像从古至今所有的雷声聚在一起震响。发射大厅内的上百颗心脏被声波猛烈击打,仿佛下一秒要跳出胸腔。

6秒后,整体推力建立,火箭离开地面。

刚开始上升速度缓慢,但很快就开始加速。

随着加速,火箭尾部发动机燃烧的火焰完整呈现在画面中。橙黄色与紫色相缠绕、剑鱼般流畅的尾焰熊熊燃烧,像一颗人造的太阳升上天空,将原本灰白的晨曦都衬成了黑夜。

这时,在发动机轰鸣之上,又出现了新的声音,像新年时放的十万响鞭炮那样密集。

那是火箭劈开空气一路向上的声音,是空气被连续炸开的声音。

没有人能亲眼见证火箭升空而不被震撼。

安悟离快速用手背蹭过眼角,注意力回到大屏上的实时监测数据。

“火箭进行调向。”

“燃烧室压力正常。”

“火箭升空30秒。”

“电子设备电力遥测正常。”

“火箭升空60秒。”

“达到最大动压。”

火箭升空后的第一关——最大动压,安全通过了。

最大动压,Max Q,火箭达到最大动态压力的点,是火箭发射过程中第一个也是最具结构重要性的时刻。

火箭承受的动态压力,取决于空气密度和火箭速度。随着火箭不断升空,其速度越来越快,但空气密度越来越低。在大气层较低的高度内,速度增加要快于空气密度降低,因此会逐渐达到一个最高值,也就是最大动态压力。

经过最高值之后,空气密度降低将快于火箭速度增加,因此动态压力从此开始减小。

最大动压一般在火箭到达10-14公里高度时达到。这里是火箭结构在轴向面临的最严酷工况。一旦通过该点,后面一子级的飞行就不会有太大困难。

这也就是为什么可复用火箭公司都要进行10公里高度测试。因为这里接近最大动压,可以最大程度测试火箭系统的抗压能力。

陈晖轻声说:“安总,看发射是可以呼吸的。”

一声轻笑。安悟离面无表情转头看身后。

庄永立刻收声:“抱歉。我以为陈总是在提醒我呢。”

安悟离转回看向大屏,嘴角有一丝松动。

短暂的呼吸后,安悟离立刻又开始为接下来的里程碑开始紧张:一级火箭发动机关闭、一二级分离、二级发动机点火,三步环环相扣。

突然有人拍他肩膀,安悟离再次扭头,是宇飞:“放松。还有一分多钟。”

庄永插话:“一分多钟?”

安悟离解答:“最大动压之后,火箭还会再继续飞行一分多钟,达到70公里左右的高度。在这里大气已经变的稀薄,不再需要一级火箭的强劲推力。而且,巨大沉重的一级火箭到了这里反而是个累赘。所以一般在这里完成一二级火箭分离,一级回到地面,轻巧的二级火箭则接力进行后面的飞行任务。”

可能是因为刚才庄永帮助了水塔组撤离,安悟离对他的态度明显友善,说的话也变长了。

一分钟很快过去,安悟离再次忘记呼吸。一二级分离的时刻马上到来。

遥感镜头里的星驰3号已经飞出大气层,从发射时的庞然大物,到现在就算镜头拉到最大变焦,也只能看到一支尾部喷火的羽箭斜向上飞驰。

“检查分离准备。”指令发出。

“一级发动机准备完毕。”

“推开装置检查完毕。”

“二级发动机准备完毕。”

又一条指令发出:“进入分离程序。”

很快有人报告:“一级发动机确认关闭。”

过了一关。

“一二级连接解锁启动分离。”

“弹簧弹开,确认二级推开。”

又过了一关!

“二级发动机点火成功。”

Yes!安悟离挥动拳头无声叫好。大厅响起一阵掌声,庄永也跟着鼓掌。

宇飞将这一切收入眼中,却抬起下巴:“先别急着庆祝。我们真正的表演还没开始呢。”

星驰3号最大的突破,就是能同时实现一级和二级火箭的回收。这在理论上并非不可能,但却很难实现。

时间倒退10年,甚至一级火箭回收都被认为是痴人说梦、外行人瞎指挥。但人类科技的进步,不正是一次次先有痴人说梦,后有倔强之人将之变为现实吗?

在一二级分离之后,二级火箭继续向上空飞去,不断调整角度,在合适的高度变为绕轨道飞行。而与之分开的一级火箭,将率先接受回收挑战。

当前主流的火箭回收方式,靠的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栅格舵。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栅格形态、像船舵一样起到控制行进方向的装置。

星驰3号也配备了四个栅格舵,但并不是常见的金属灰或白色。在火箭自带摄像头的画面中,栅格舵随着光与热的变化流出漂亮到甚至有些骚气的紫色光芒。

像蝴蝶的翅膀。

庄永不禁感叹:“太漂亮了。宇总和安总不光技术好,审美也好。”

安悟离没被人赞美过审美这件事,他不自然的解释道:“这是宇总的要求,栅格舵必须配合尾翼都是紫色,但靠刷漆很难找到能耐超高温的漆。我们最后是用物理气相沉积在表面沉积了一层纳米薄膜作为结构色,离近了看接近灰色,但在阳光照射下离远看,会通过干涉效应产生紫色。”

宇飞同时把手放到安悟离肩上:“之前还跟我吵架,说不能为一个没有意义的颜色浪费时间资源。现在怎么这么骄傲?我说你能做到,你果然能做到吧。”

安悟离冷静的推开他的手:“不是我,是材料团队的功劳。宇总被忘了给他们单独发奖金。”

宇飞笑道:“不敢忘。但还是请安总回公司后提醒我一下。”

一二级分离后,一级火箭基于惯性继续上升,但与二级的距离正逐渐拉开。

大屏幕上,遥感相机拍到的全景中,二级火箭发动机燃烧喷出的尾焰在漆黑的大气层外发出冷白色光芒,而与二级渐行渐远的一级火箭,则在片刻后重新点燃发动机,开始调整飞行角度,正式踏上返航的旅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人们都在专注看着大屏上的实时画面与显示各级火箭速度、高度、推进剂的数字指示。

陈晖持续发出指令:“降落台检查。”

成员回答:“降落台检查完毕,可以接收火箭降落。”

陈晖继续:“一级火箭,开始降落。”

此时一级火箭已经通过发动机和栅格舵的调整,来到了基地正上方60公里的上空。大屏上可以看到一级火箭正在快速下落,发动机已经关闭,但火箭仿佛仍被火焰包围,在漆黑一片的高空像深海中发光的紫色水母。

“屏幕上显示一级火箭的发动机已经关闭了,那现在喷出来像火焰一样的是什么?”庄永问。

安悟离认真回答:“这是在持续喷出冷气帮助降温,确保火箭不会在快速下降时过热而产生危险。高速飞行下冷气看上去也像火焰。”

很快,一级火箭自带的镜头闯入一片白雾。紧接着遥感全景就显示火箭自上而下穿出云层,已经来到了基地上空!

云层下方的天空已经泛白,天光大亮。一级火箭就像一支课堂上老师扔出的粉笔,毫不犹豫的倾斜着落下来,眼看就要砸到地面!

“一级火箭着陆点火启动。”伴随着响亮的通报,火箭尾部再一次向下喷射出大量火焰,火焰几乎与火箭一样长。

在火焰的对冲下,火箭速度即刻变缓,像是带着降落伞的□□慢悠悠的摇晃着下落。

地面上,降落台早已等候多时。降落台地面中央涂有H字样,做为降落的靶点。火箭不断调整位置,待正式对准H字样时,火箭已经接近地面。降落台上提前喷洒出大量的水,此刻也被火焰烤成蒸汽。

在又一次腾云驾雾的仙境中,在初生的太阳注目下,火箭起落架稳稳着地,一级火箭成功着陆!此时距点火还不到7分钟!

发射大厅沸腾了。所有人都在振臂高呼,宇飞更是一把搂住前排的安悟离,疯狂的拍他的肩膀。安悟离虽略显不适,却也难得表情外露,忘情呼喊。

庄永也被感染,但他只是微笑着看着大家。

眼前的宇飞和安悟离有些刺眼。

他多希望自己此刻见证成功的,不是安悟离的火箭,而是那个人的火箭。

会看到的,他再次对自己说。

到那时,自己也要不顾外人的目光,勇敢的抱住他。

然后再也不松手。

短暂的澎湃过后,发射大厅逐渐恢复冷静。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最后的重头戏:二级火箭入轨和回收。

就算是全球回收技术最领先的北美,在二级火箭的回收上也尚未完全通关,这是火箭这一游戏中最难的关卡。

这是因为二级火箭从数百公里的轨道高度重返地面时,会不可避免的在大气层遭遇大气烧蚀。

大气烧蚀是由超高速飞行中火箭与空气摩擦产生的超高热量造成的,无处可逃。所以必须为二级火箭周身极其裸露在外的发动机加装放热装置。此外还需为二级火箭加装如降落伞或栅格舵等回收装置。这些都会严重增加二级火箭的重量,损耗运力,并不经济。而火箭回收本身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寻求更经济的发射方案。

二级火箭的回收难关,与其说是科学技术难题,不如说是经济难题。

二级火箭在入轨之后,首先会关掉发动机,沿轨道绕地飞行。在真实的航天任务中,火箭往往会在此阶段进行卫星部署或空间站部署,也就是将其负载的设备分离并推入轨道,使其从此开始沿轨道绕地球飞行。

恒宇航天这次是火箭发射试验,并没有载荷。所以其规划是成功入轨后绕地飞行,之后开始回收步骤。

看到刚才负责发射台和降落台的工作组已经开始离开操控台,走到大屏幕前一起围观,庄永有些困惑:“不是还要回收二级火箭吗?降落台的人已经下班了?”

“那是因为二级火箭不会降落在基地。”

“不降落在基地?那降落在哪里?”

宇飞终于拨出一只眼睛看向庄永,像骄傲的孔雀:“降落在我家的船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