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缓缓飘下雪粒,周时初伸手接住捻了一下,不由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兴城近几年发展迅速,前几年一直重点打造的文明城市因为矿群的发现大概是被永远搁置了,周边的城乡结合部摇身一变成了新区。村民的房子也被征收去了工厂,新台村的村民也当了一回拆迁户,建筑公司指望着村民看在名字的份上早日同意拆迁,补偿一户一套新台小区的楼房。
村民们对拆迁政策不服,整日在驻点门口抗议,乔老太是个例外,她对分房政策一百个支持,因为新小区正好在附中招考范围内,家里就一老一小,乔老太自然没想着让周时初去种剩下的两亩多地,分了房也算半个城里人,跟上附中上大学比起来那一小块地没了就没了吧。
上了年纪的人总讲究个落叶归根,好多村民不愿意搬也是因为不想失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那一亩三分地,想着将来过世之后魂归故土,乔爱琴对此看得很开。
她早已接受了要搬家的事实,一直跟周时初念叨,人最大的智慧就是顺势而为,她甚至在这件事上发现了商机。厂子建起来需要工人,有人的地方就得吃饭,她在工地附近支了小摊卖盒饭。
工人们都是卖力气的,乔老太就给他们免费加饭,四十年前的伙头兵炒起大锅饭来可谓是得心应手,一时间生意十分火爆。乔老太每天蹬着三轮买菜做饭,她说比种地轻松。
新区驻办的工作人员实在是不堪其扰,添油加醋给上级诉了苦,巡查员又听村民们倒了一箩筐苦水,终于定下了最终的拆迁方案,每户按照人口以及房产面积分房,各家的宅基地也按比例保留一部分,也算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以好好过个年了。
驻办下了最后通牒,初八上班正式动工,周时初不得不佩服乔老太的决策,老早就张罗她打包行李,等到公示就可以用三轮全部搬完。
乔老太拿着产权证书等一堆材料,火急火燎带着周时初去房管局过户,拿到新房钥匙后就差供起来了,周时初也没有辜负乔老太的一片苦心,顺利考上了附中。
附中虽不是私立,但毕竟不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三年学杂费对着一老一小还是个挑战。周时初中考后就一直在摊子帮工,乔老太的小摊虽然生意不错但是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不过堪堪可以回本罢了。乔老太不愿意让周时初来帮忙,千方百计想让她回家去。
六七月天热,小摊生意不好,乔老太正在“研发”她的新菜,周时初在旁边的饭桌上写着什么,一老一少,是个和谐的场景。
“小初,明天你就别去了,这几天生意不好,我一个人应付得来,你下午来帮我推车就行了。”
周时初一口答应,乔老太虽然诧异,但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在心里暗想,这孩子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周时初早早察觉了奶奶的用心,上周还问她为什么不去找同学玩,昨天还问她要不要上什么衔接班,乔老太满脑子都是挣钱却不想孙女这么小就想着生计,周时初身体力行地告诉她,没门。
身为十四岁的童工能干的活无非那么几样,周时初对补习老师这个身份很满意,李怡君牵的线,给初一的学生补课。
她初三的班主任是李怡君的小姨,理所当然给李怡君安排了班里的最佳位置——周时初的同桌,两个小女孩就这样慢慢熟络了起来。
周时初敢说没人可以拒绝李怡君,李怡君父母都是乔老太所说的“体面阶级”。她虽然看着大大咧咧,但并不像其他同学,总是有意无意对周时初的孤儿身份分外好奇,只会在一次次问完题后递过来几块巧克力当“补课费”,G开头的一个牌子。
周时初不敢过多表现出来对巧克力的喜欢,因为这块是真巧克力,塞在兜里还会化,不像之前在小卖部买的几毛钱的,放在碗里热了之后是黏糊糊的一坨,但李怡君还是细心地发现了,隔三差五就带零食和她分享。
在班主任小姨的严抓下,李怡君有惊无险超常发挥进了附中,李怡君爸妈知道周时初也帮了忙,特意送了她一个牌子的巧克力礼盒,周时初也品出来了,这巧克力可能真不便宜,隔好久才舍得吃一个。
周时初刚开始上班还提前备课写教案,结果上了一周课发现能被送到补习班的学生大都对补课十分抗拒,只有零星几个学生偶尔会露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苗头,机构也是管杀不管埋,周老师顶着五中状元的名头实际做的差不多是例行上课、看着他们把暑假作业做完,以及保证他们的安全。
机构老板姓王,是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在附中对面有两间房子,都拿来开了补习班,周时初只在第一天面试的时候见过他一次。说是面试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王老板的员工大都是当年的毕业生,周时初想,这王老板虽然其貌不扬,却是个实打实的“资本家”,成本控制有一套。
王老板临走时还不忘了宣扬周时初的状元名号,笑眯眯地告诉周时初等她高中毕业再来给她加工资,周时初面上答应,心底想你还是保佑你的补习班不要先一步倒闭吧。
王老板给了周时初教室钥匙,大有将这十来初中小孩托付给她的意思,周时初觉得这老板也是个奇葩,竟然把他的生意都交给了这几个十几岁的毛孩子。
周时初的“同事”都是今年的高三毕业生,王老板的生意版图甚至扩张到了高中部,几个学长学姐也当她是小孩,班里的熊孩子稍微闹腾一点就有后援来稳定局势,周时初的班上的不可谓不惬意。她坐班的时候又想起李怡君提议的状元笔记项目,决心借王老板的东风拉几个学长学姐入伙。
没人会嫌多一笔收入,李怡君随口一说的想法居然就这么落了地。
高考的关注度显然更高,更别说几个学长学姐都是未来的名校学生,所以周时初的笔记刚开始是作为“添头”搭售,正巧一个学长朋友家是开打印店的,这样一来,电子版纸质版都有了,有了几个学霸背书,状元笔记在一中、附中几个学校校园墙卖的红火。这个想法刚开始是由周时初牵头的,所以哪怕她本人的笔记卖的不温不火,周时初还是拿到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李怡君家里给她报了游学团,刚回来就听她爸妈说附中有学生在卖高中笔记问她需不需要,李怡君微微一想难道是周时初?急急忙忙跑来找她送伴手礼,周时初作为回礼请她去市区下馆子,借楼下的座机给奶奶打了电话,说今晚和同学一起吃饭。
夏天的傍晚时不时会吹来一阵暖风,天边染上一层粉色的晕,是相当梦幻的场景,两个人一起坐在站台的凳子上等公交。
“嘿嘿,看我爸妈奖励我考上附中买的新手机!”李怡君递给周时初,脸上出现满足的笑。
周时初笑着接过,仔细打量手里的白色手机,是触屏的,比奶奶的手机灵敏,也比座机轻便,李怡君还在后盖贴了粉色的贴纸,“很搭,贴纸好好看!”
李怡君立马接话,“这是我在网上买的,我买了好多,等开学我给你一张!”
周时初笑着说好,李怡君接过手机对着晚霞拍了好几张照片,又把镜头对准周时初开始抓拍,周时初也被她快乐的情绪感染,哪怕智能手机、网购、游学这些词对她来说都太过遥不可及。
“怡君,一会你想吃什么?我请你!你上次说的笔记,我又找了几个学长学姐,我们挣了不少呢,今天我要好好谢谢你。”
李怡君第一反应是拒绝,但她眼神坚定,李怡君了解她,这是认真的,她略微想了一下,“银座新开了一家烤肉店,我想吃。”
说罢,巴巴地朝周时初做了一个小狗的动作,周时初啼笑皆非,提出要给她拍张照,李怡君摸出手机递给她,周时初则趁机检查她刚刚抓拍的照片,这一检查当即检查出了不对劲。
开文啦![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火烧云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