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秋雨总是缠绵,姜舒抱着刚从录音棚取回的小样,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往宿舍走。
手机震动时,她以为是国内的骆芸栖发来消息,低头却看到陌生的国际号码,接起便听到熟悉的男声:“是姜舒吗?我是江靳白,刚到曼城,你方便发个定位给我吗?”
她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出发前骆芸栖提过,江靳白会去曼城的音乐学院交流半年。
指尖快速敲出定位,她补充道:“这边雨大,你带伞了吗?”那边顿了顿,带着点无奈的笑意:“光顾着赶航班,忘了。”
半小时后,姜舒在宿舍楼下的咖啡馆见到了江靳白。
他穿着简单的黑色冲锋衣,头发沾着雨珠,手里拎着两个行李箱,眼底带着旅途的疲惫,却依旧挺直着背脊。
“麻烦你了,”他递过一杯热拿铁,“听芸栖说你喜欢喝这个。”
姜舒接过咖啡,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她知道江靳白性子内敛,能特意记得她的喜好,实在难得。
“宿舍楼下有临时伞架,我帮你借一把,”她起身时被他叫住,“不用麻烦,我住的酒店离这不远,跑回去就行。”
看着他冲进雨幕的背影,姜舒握着咖啡杯的手指紧了紧。
她想起国内时,这个总是安静练歌的男生,会在团队聚餐时默默帮她挡掉酒精,会在她训练瓶颈时递上整理好的发声技巧笔记,那些细微的温柔,她其实都记在心里。
之后的日子,两人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
姜舒要去皇家音乐学院旁听大师课,江靳白恰好有同一时间段的乐理讲座,他们会约着一起坐地铁,路上分享彼此的练习心得。
他话不多,但总能精准戳中她的问题核心,“你这段转音气息太急,试试用腹式呼吸稳住”“这个咬字可以再柔和些,贴合歌曲意境”。
一次课后,两人路过街角的唱片店,江靳白突然停下脚步:“进去看看?”
店里摆满了经典黑胶唱片,他熟门熟路地找到一张爵士乐专辑,递给她:“这个版本的编曲很特别,或许能给你的原创带来灵感。”
姜舒接过唱片,封面上的萨克斯手在夜色中演奏,像极了她此刻心头隐隐跳动的情绪。
结账时,老板笑着打趣:“年轻情侣一起听爵士乐,真是少见。”
她脸颊一热,刚想解释,江靳白已经付了钱,自然地接过唱片:“谢谢老板。”
走出店门,秋夜的风带着凉意,江靳白把外套脱下来披在她肩上,“晚上凉,别感冒了。”
外套上带着淡淡的雪松香气,和他身上的气息一样,让人安心。
姜舒低头看着脚下的石板路,轻声说:“谢谢你的唱片,还有外套,下次见面还你。”
“不急,”他转头看她,路灯的光晕落在他眼底,“等你用完灵感,我们再约。”
真正让感情升温的,是一次意外。
姜舒在录音棚熬到深夜,准备回去时发现钱包和手机都落在了宿舍,正当她对着紧锁的宿舍大门发愁时,江靳白的消息发了过来:“还在录音棚?我刚结束排练,顺道去接你。”
原来他见她没回复消息,放心不下便跑了一趟。
坐在他的车里,姜舒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轻声问:“你怎么知道我会在这里?”“猜的,”他手握方向盘,语气平淡却带着笃定,“你对音乐向来较真,没完成目标不会轻易回去。
那一刻,姜舒忽然觉得,这个沉默寡言的男生,其实比谁都懂她。
车子停在宿舍楼下,江靳白从后备箱拿出一个保温桶:“我妈让我带的银耳羹,加热过了,你尝尝。”
温热的甜意在舌尖化开,驱散了深夜的寒意。
姜舒抬眼时,正好撞上他的目光,他的眼神温柔而专注,像是盛满了星光。
她慌忙移开视线,心跳却不受控制地加快,耳边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声。
之后的交流,多了些心照不宣的默契。
江靳白会在她比赛前发来鼓励的语音,用吉他弹她喜欢的旋律;姜舒会把自己的原创小样发给她,听他的修改意见。
他们会在周末约着去逛美术馆,在泰晤士河畔散步,聊着各自的梦想与过往。
江靳白说起母亲沈清禾的舞台事故,语气里带着心疼:“我小时候总不懂她为什么坚持让我学音乐,直到后来才明白,她是想让我完成她未竟的梦想。”
姜舒也说起自己被黑粉攻击的日子,“那段时间真的很迷茫,是芸栖和梦安陪着我,才让我重新鼓起勇气。”
他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你的才华不该被流言淹没,你值得站在更大的舞台上。”
他的眼神坚定而真诚,让姜舒心头一震。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个男生的感觉,早已超出了朋友的界限。
离别的前一周,曼城下起了初雪。
两人坐在咖啡馆里,窗外雪花纷飞,室内暖意融融。
江靳白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她:“这是我整理的发声技巧和编曲思路,或许对你有用。”
姜舒翻开笔记本,里面的字迹工整清秀,每一页都标注得格外详细,最后一页画着一个小小的音符,旁边写着一行字:“愿你永远热爱,永远发光。”
她抬头时,眼眶已经湿润:“谢谢你,江靳白。”
“该说谢谢的是我,”他看着她,嘴角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这段时间,谢谢你的陪伴。”
回国的航班上,姜舒看着窗外的云层,手里紧紧攥着那个笔记本。
手机震动,收到江靳白发来的消息:“落地记得报平安,我在机场等你。”
她看着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扬。
她知道,这段跨国的心动轨迹,不会随着距离的拉近而结束,反而会在往后的日子里,开出最美的花。
而那些藏在信笺、唱片和深夜陪伴里的温柔,终将成为他们感情里最珍贵的注脚。
飞机降落在京城机场时,姜舒隔着舷窗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江靳白。
他穿着米白色毛衣,外面套着一件驼色大衣,手里捧着一束白色洋桔梗,站在出口处静静等候,目光在人群中精准锁定她。
姜舒拖着行李箱快步走过去,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他接过行李,怀里的洋桔梗递到她面前:“欢迎回来。”花朵上还带着新鲜的水珠,是她偏爱的淡雅香型。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姜舒接过花,鼻尖萦绕着清甜的香气,心跳不自觉加快。
“芸栖说的,”他笑了笑,眼底带着温柔的笑意,“她说你不喜欢太张扬的花。”
回去的路上,车内放着舒缓的爵士乐,正是在伦敦唱片店买的那张。
姜舒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手里紧紧攥着那个笔记本,忽然开口:“江靳白,在伦敦的时候,我其实有句话想对你说。”
江靳白握着方向盘的手顿了顿,侧头看她:“什么话?”
“我喜欢你,”姜舒迎上他的目光,眼神坚定而真诚,“从你在雨里给我送咖啡,到深夜接我回宿舍,再到你听我诉说那些迷茫的日子,我发现自己早就离不开你了。”
说完,她紧张地攥紧了衣角,等待着他的回应。
江靳白忽然靠边停车,转身认真地看着她:“姜舒,其实我也是。”他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在伦敦的第一个雨天,看到你站在咖啡馆门口等我,我就觉得,这个女孩值得我好好对待。每次听你分享你的音乐,看你为了梦想努力的样子,我就越来越喜欢你。”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姜舒的心瞬间被填满,眼眶微微湿润。
她靠在他肩上,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嘴角扬起甜甜的笑意。
确定关系后,两人的生活多了许多甜蜜的交集。
江靳白会在姜舒训练结束后,带着温热的晚餐出现在练习室门口;姜舒会在江靳白创作瓶颈时,陪他去河边散步,听他弹奏未完成的旋律,给出自己的建议。
一次,姜舒要参加一个重要的音乐比赛,压力很大,连续几天都在练习室熬到深夜。
江靳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悄悄联系了骆芸栖和夏梦安,准备给姜舒一个惊喜。
比赛前一天,姜舒结束训练回到宿舍,推开门就看到满屋子的气球和鲜花,骆芸栖和夏梦安举着“加油”的牌子,江靳白站在中间,手里拿着一把吉他。
“这是……”姜舒惊喜地捂住嘴。
“给你的加油派对,”江靳白笑着走上前,“我们都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他弹起了姜舒最喜欢的一首歌,骆芸栖和夏梦安跟着哼唱,房间里满是温馨的气息。
姜舒看着眼前的三人,心里满是感动。
比赛当天,江靳白特意调了档期,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手里举着写有“姜舒最棒”的灯牌。
当姜舒站在舞台上,看到他鼓励的目光,瞬间就有了底气。
她演唱了自己的原创歌曲,歌声温柔而有力量,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颁奖时,姜舒获得了比赛的金奖。
她拿着奖杯,目光投向江靳白,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后台,江靳白快步走到她身边,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就知道你可以。”
“谢谢你,”姜舒靠在他怀里,“没有你,我可能走不到今天。”
“我们是彼此的后盾,”江靳白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以后的每一个舞台,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后来,姜舒以 solo 歌手身份正式出道,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演唱会。
江靳白作为特邀嘉宾,和她一起合唱了一首情歌。
舞台上,两人眼神交汇,满是爱意,台下的粉丝们欢呼雀跃,为他们送上祝福。
演唱会结束后,江靳白带着姜舒去了海边。
夜晚的海边宁静而美丽,星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首饰盒,打开里面是一枚银质的音符戒指。
“姜舒,”江靳白单膝跪地,眼神真挚,“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我想和你一起,在音乐的道路上并肩前行,一起经历风雨,一起分享喜悦。
你愿意嫁给我吗?”
姜舒看着他,眼泪滑落下来,用力点头:“我愿意。”
江靳白把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起身将她拥入怀中。
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两人的发丝,仿佛在为他们祝福。
从伦敦的初遇到京城的相守,从跨国的心动到余生的承诺,姜舒和江靳白的爱情,就像他们的音乐一样,温柔而坚定,终将在岁月里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四】白舒篇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