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炸了。
支持者被他们这近乎“莽撞”的硬刚态度点燃,纷纷站出来反击水军。反对者骂他们“垂死挣扎”、“演戏演全套”。整个事件的热度被推向了顶峰,几乎霸占了所有社交平台的热搜榜。
周屿不顾林薇的反对,提前结束了北京的工作,第一时间飞回成都。他没有通知沈星,直接去了她的公寓。
开门看到风尘仆仆的他,沈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眶却有些发红:“你怎么来了?”
“这个时候,我必须在。”他走进门,轻轻拥抱她,动作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公寓里,气氛却不像外界想象的那般凝重。桌上摊着法律文件,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收集到的证据,但空气中飘着茶香,音响里播放着舒缓的古典乐。
“怕吗?”他问。
“刚开始有点。”她给他倒茶,语气平静,“但当你发了那条微博,当我决定不再按照他们设定的剧本去‘危机公关’时,反而不怕了。最坏还能怎样?无非是失去一些东西。但如果失去了真实和勇气,我们还是我们吗?”
他看着她,几天不见,她瘦了些,但眼神里的光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亮。这场风暴,没有摧毁她,反而淬炼出了她骨子里的坚韧。
“公司那边……”他沉吟。
“莉姐一开始很生气,但现在也支持我的决定。”沈星笑了笑,“她说,或许我们开创了一种新的‘危机公关’模式——不公关,只做自己。”
周屿也笑了。他的团队在经过最初的震荡后,发现这种“硬刚”虽然冒险,却意外地扭转了部分舆论。真实,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反而成了最有力的武器。
他们一起研究了律师整理的材料,讨论了后续的应对策略。没有抱怨,没有恐慌,只有冷静的分析和默契的分工。
晚上,他们甚至一起下厨做了简单的晚餐。吃饭时,沈星忽然说:“记得我们讨论过的‘裂隙之光’吗?”
周屿点头。
“现在,我们就在最大的裂隙里。”她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但你看,我们并没有坠落,反而在这里看到了彼此最真实的样子,也找到了共同面对的力量。”
第二天,他们共同委托的律师事务所发布了正式声明,附上了未剪辑的完整监控视频(已获得公司授权)以及针对几个主要造谣账号的律师函。完整的视频清晰地显示了当时他们只是在正常对流程,气氛礼貌而专业,彻底击碎了“早有预谋”的谎言。
铁证面前,舆论开始迅速反转。水军偃旗息鼓,带头的营销号悄悄删帖,之前跟风辱骂的部分网友开始道歉。
一周后,风波渐息。
周屿和沈星没有趁机炒作,反而淡出了公众视线几天。他们知道,赢得这场战斗靠的是一时的勇气,而如何在这种关注下继续他们“即兴而真实”的生活,才是更长久的课题。
这天傍晚,他们再次来到那家废弃的厂房。夕阳依旧从裂隙中照入, dust在光柱中飞舞。
“经过这次,”周屿开口,“我发现,所谓的规则,其实很脆弱。当你足够强大,足够真实,你就可以重新定义它。”
沈星握住他的手:“不是重新定义,而是在规则之上,建立了我们自己的法则。”
他们相视而笑。风暴已然过去,风暴眼中心的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
现实的危机没有摧毁他们,反而成了淬炼感情的熔炉。他们用行动证明,在流量与真实的博弈中,他们选择的,永远是后者。而这份选择,需要他们用更多的智慧、勇气和坚守去捍卫。
未来的路还长,挑战或许还会再来。但此刻,在废墟的宁静与星光下,他们知道,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