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回声

沈星没想到会在成都遇见周屿的《夜航》。

不是通过屏幕,而是在一家二十四小时书店的深夜电台里。她正为拍摄寻找灵感,书店角落的老式收音机突然传出他的声音,低沉而熟悉,读着一首关于雨的诗。

“有时雨是连接两座城市的唯一方式...”

她站在原地,手中的书忘了放下。成都的雨刚停,窗玻璃上还挂着水珠,而他的声音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填满了这个空间。

书店老板见她听得入神,笑着解释:“这档节目最近很火,主持人的声音很适合深夜。”

沈星轻轻点头,没有说他们曾有一面之缘。

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要了杯茶,静静地听完了整期节目。周屿这期讲的是“偶然”——偶然的相遇,偶然的别离,偶然在生命中留下印记的人。

“有些偶然,会成为必然的回声。”他说。

节目结束后,沈星在书店里漫无目的地走着,指尖掠过书脊。然后她停住了——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摆着周屿早年出版的诗集《夜航手记》。她以为早已绝版。

翻开扉页,是他的照片,比现在年轻许多,眼神里有种未经世事的锐利。序言里写:“献给所有在黑暗中航行的人。”

她买下了这本书。

回到酒店已是深夜,她泡了茶,在灯下细细阅读。字里行间是一个她不曾见过的周屿——敏感、锐利,对世界充满质疑。那些诗句像一面镜子,照见她自己隐藏的部分。

手机震动,杨莉发来下周的行程表。满满当当的工作,精确到分钟。在“合作品牌晚宴”旁,有个不起眼的备注:“遇光传媒代表出席”。

遇光,周屿所在的公司。

沈星放下手机,继续读诗。有一页被折了角,上面只有短短几句:

“你问我为何沉默

因为言语会惊飞

那些刚刚停落的

真实的瞬间”

她想起联合直播那天,他脱口而出的“喜欢”,和她随即响起的歌声。都是真实的瞬间,然后被迅速掩埋。

第二天拍摄间隙,她打开那本匿名发布的文学网站。这是她多年的秘密习惯,在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阅读陌生人的真实情绪。

然后她看见了那篇新发布的随笔——《夜航回响》。

文字匿名,但她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笔调。当读到“她说喜欢《夜航》时的眼神,不像其他人那样带着怀旧的评判”时,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原来他记得,记得那么清楚。

她在评论区打下“读到了。谢谢”,然后迅速退出。

接下来的拍摄,她状态出奇地好。导演惊喜地说她眼神里多了某种“沉淀的东西”。

那天晚上,她做了一个决定。

在新一期成都文化推广直播中,她在介绍完预定内容后,突然拿出一本书。

“最近重读了一本旧书,《夜航手记》。”她对着镜头微笑,“有些文字经得起时间打磨,在不同的年纪读,会有不同的感悟。”

她没有提及周屿,但评论区已经有人开始联想。

直播结束后,杨莉打来电话:“你知道刚才的即兴发挥会引发什么讨论吗?”

“我知道。”沈星平静地说,“但好的内容值得被分享。”

她挂断电话,看着窗外成都的夜色。这座城市开始让她感到亲切,因为知道在另一座城市里,有人也在深夜里醒着,写着,航行着。

深夜,她收到一条信息,来自那个陌生号码:

“谢谢。书店的偶遇,很美。”

她怔住,随即明白——他知道了她在书店听见他节目的事。也许是书店老板认出了她,也许是别的途径。在这个透明的时代,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但她没有追问,只是回复:

“有些回声,需要时间才能听见。”

这次,她没有删除记录。

《夜航手记》摊开在桌上,页边空白处,她添了一行小字:

“我们都在各自的夜里航行,但看见的是同一片星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