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回到“星屿家园”,理论上的准备瞬间被现实的浪潮淹没。
小小的婴儿,像一位威严的君王,用他毫无规律的睡眠、进食和啼哭,重新制定了这个家的法则。周屿那份精确到分钟的时间管理彻底失效,沈星对项目的完美把控力在婴儿的哭声面前也无计可施。
第一次独立给儿子周慕星(小名星星)换尿布,像一场手忙脚乱的战役。周屿皱着眉,对照着手机上的视频教程,动作僵硬,生怕弄疼了那软得不可思议的小腿。沈星在一旁拿着干净的尿布和湿巾待命,神情紧张如同副官。当小家伙毫不客气地一泡尿划出优美弧线,精准地溅在周屿昂贵的衬衫上时,两人面面相觑,随即忍不住低笑出声。
深夜的哺育更是对意志的考验。沈星常常在极度困倦中醒来,抱着哭闹的小星星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轻声哼唱不成调的摇篮曲。周屿则负责冲奶粉、拍嗝、更换被吐奶弄脏的床单。灯光下,两个睡眠严重不足的人影忙碌着,眼神偶尔交汇,没有抱怨,只有一种“并肩作战”的默契与无奈的笑意。
周屿的相机里,不再仅仅是风景和工作的影像,更多的是抓拍的瞬间——沈星哺乳时低垂的温柔侧脸,小星星在阳光下挥舞的肉乎乎的小拳头,甚至是他自己抱着孩子不小心在沙发上睡着的窘态。这些模糊、不完美却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成了他最珍贵的收藏。
沈星发现,她引以为傲的专注力被切割成了无数碎片。她可能刚打开电脑准备处理一封邮件,小星星的哭声就会响起。最初有些焦躁,但渐渐地,她学会了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思考,也学会了将陪伴孩子视为一个全新的、需要沉浸式体验的“项目”。
“星屿家园”的团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重要的文件会被整理好摘要送到家里,会议尽量采用线上形式,且时间灵活。伙伴们来访时,总会先洗好手,再小心翼翼地抱一抱那个软乎乎的小家伙,仿佛在进行一种神圣的仪式。
林薇和杨莉来看望时,带来了不再是商业计划书,而是各种实用的育儿经验和一堆婴儿连体衣。看着昔日运筹帷幄的周屿,此刻正笨拙地试图给儿子穿上一只反了的小袜子,两位女士笑得前仰后合。
“没想到啊,周总也有今天。”林薇打趣道。
周屿无奈地摇头,眼底却满是甘之如饴的温柔:“这才是最真实的战场。”
最温暖的支援来自父母辈。周母和沈母轮流驻扎,用她们的经验安抚着初为父母的慌乱。她们不会过多干涉,总是在需要时适时出现,用一碗热汤、一次换手,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小家庭。
夜晚,当小星星终于吃饱喝足,在沈星怀里沉沉睡去,发出满足的细小鼾声时,世界仿佛才真正安静下来。周屿会轻轻揽住他们母子,在婴儿淡淡的奶香中,感受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饱满的疲惫与幸福。
“累吗?”他低声问。
“累。”沈星将头靠在他肩上,看着怀中天使般的睡颜,“但是值得。”
这手忙脚乱的一个月,是理论到实践最跌宕也最深刻的距离。他们在一次次笨拙的尝试、睡眠不足的疲惫和婴儿无邪的笑容中,学习着“父母”这个全新的角色,体会着这份甜蜜负荷所带来的,生命最底层的踏实与丰盈。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