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

《知己》杀青后的第五天,尚知遥终于彻底卸下了连轴转的疲惫。

不用凌晨五点爬起来化妆,不用对着剧本反复抠台词,不用应付片场的各种应酬。

只可惜这份清闲持续没多久,系统无情的提示声就在她脑海里响了起来。

【检测到当前三位男主好感度:霍景宴71%(停滞)、周向晨65%(缓慢上升)、许淮48%(停滞);许淮攻略进度35%,为最低值,建议宿主通过‘深度情感互动’主动推进,避免进度归零影响总任务评分。】

尚知遥听完挑了挑眉,没想到许淮的好感度居然这么低。

自从杀青宴上和霍景宴闹僵,两人就没再联系过。

她没了之前琢磨着怎么讨好他的心思,霍景宴也没像以前那样主动发消息“查岗”。

周向晨忙着出道前的封闭训练,每天只能在深夜发几条明显听得出疲惫的语音,说“姐姐我今天又进步了”“姐姐我好想你”。

唯独许淮,自从上次聊过新剧本的构思后,就没再过多交集,两人的关系始终停留在“合作过的同事”层面。

系统的警告还在脑海中闪烁:【宿主需注意,许淮好感度若持续两周无增长,将触发‘攻略难度升级’机制,后续需完成更高难度任务才能提升进度。】

尚知遥叹了口气,点开和许淮的聊天界面。

最后一条消息是三天前,许淮发了张他在旧货市场淘到的老相机照片,配文“新剧本女主的‘老伙计’,镜头还能用,就是得好好擦一擦”。

她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半分钟,终于想出个自然的理由,编辑消息时反复调整语气,怕显得太刻意:“许老师,您说的新剧本是关于女摄影师的吧?我昨天刷到一篇推文,说城郊的青溪老镇还保留着好几家旧照相馆,甚至有能用的暗房,说不定能找些角色灵感,您最近有空的话,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消息发出去的瞬间,她就把手机扔在一边,假装看电视,耳朵却不自觉地留意着提示音。

没想到才过了一分多钟,手机就震动了:“太巧了!我正想找时间去青溪老镇踩点,明天早上九点我在你酒店楼下等你?咱们早点去,避开游客,还能跟老照相馆的老板多聊几句。”

尚知遥看着“太巧了”三个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她回复“好呀,明天见”,然后起身去翻行李箱。

一件浅米色的针织开衫和一条水洗牛仔裤,再来一双白色帆布鞋,都是偏日常的款式,不会显得太刻意。

临睡前,她还特意查了青溪老镇的天气,把防晒、驱蚊液和小本子塞进背包,想着说不定能记些有用的细节。

第二天早上八点五十,尚知遥站在酒店楼下,就看到一辆银灰色的轿车停在路边。车窗降下,许淮探出头来,笑着朝她挥手。

他今天穿了件浅蓝色的牛仔外套,里面是简单的白色T恤,头发用一根黑色皮筋松松地束在脑后,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浸了晨露的星星。

“早啊,”尚知遥拉开车门坐进去,闻到车厢里淡淡的木质香,不是霍景宴车里那种昂贵的古龙水,而是像旧书店里的纸张味,很舒服,“您来得挺早。”

“怕路上堵车,提前半小时就出门了,”许淮递给她一杯热豆浆,“路过早餐摊买的,你看看合不合口味,是无糖的,我记得你上次说不喜欢太甜的。”

尚知遥接过豆浆,指尖传来温热的温度,心里微微一动——她只在剧组的早餐桌上随口提过一次,没想到许淮竟然记在了心里。

“谢谢许老师,刚好我没吃早餐。”她咬着吸管,看着许淮发动车子,“您对青溪老镇很熟吗?”

“不算熟,”许淮笑了笑,“之前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过,说那里保留了很多**十年代的建筑,还有几家老字号的店铺,特别适合拍年代戏。我写新剧本的时候,总觉得缺了点‘烟火气’,想着去老镇走走,说不定能找到感觉。”

车子驶出市区,沿着国道往城郊走。路边的风景从高楼大厦变成了农田和树林,空气里的味道也从汽车尾气变成了青草香。

许淮没开导航,显然是提前做了功课,遇到岔路口时毫不犹豫地转弯。

他偶尔会跟尚知遥聊起新剧本的构思:“女主叫林小满,以前是个很有名的商业摄影师,后来因为一场意外,右眼的视力受损,再也拍不出客户想要的‘完美照片’,就躲回了外婆留下的老房子。我想写她怎么从‘追求完美’到‘接受不完美’的过程。”

“那她和外婆的关系是不是很重要?”尚知遥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比如外婆留下的某件东西,成了她转变的契机?”

许淮眼睛一亮,侧过头看了她一眼:“你说到我心坎里了!我本来想让她通过整理外婆的旧照片找到勇气,但是没想好具体的细节。你觉得,如果外婆也是个摄影师,留下一台老相机,会不会更有共鸣?”

“当然会!”尚知遥点头,“比如她一开始不敢碰那台相机,后来在老镇的暗房里,试着用它拍了张照片,冲洗出来的时候,发现照片虽然不完美,却比以前拍的‘完美作品’更有温度。这样既呼应了她的职业,也能体现她的转变。”

许淮趁着红灯,从副驾的背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飞快地记下她的想法,字迹工整,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相机符号:“这个细节太好了!我之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终于通了。知遥,你真的很懂角色的心理,比我这个编剧还敏感。”

被人真诚地认可,尚知遥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和许淮聊天很舒服,不用像对霍景宴那样小心翼翼地揣摩他的心思,也不用像对周向晨那样时刻保持年上者应有的的分寸感,只要顺着话题聊下去,就能很自然地找到共鸣。

四十多分钟后,车子停在青溪老镇的入口。

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侧是白墙黑瓦的老房子,门口挂着褪色的红灯笼,有老人坐在门槛上摇着蒲扇,看到他们,笑着问:“是来旅游的吧?往里走,老照相馆在最里面”。

许淮从背包里拿出相机,是台复古的胶片机:“昨天特意找朋友借的,想着拍些照片当参考。你要不要试试?”

尚知遥接过相机,手感沉甸甸的,和她以前用的数码相机完全不一样。

她对着不远处的老槐树按下快门,“咔嚓”一声,声音很清脆。

许淮站在她旁边,耐心地教她调焦距:“胶片机要先估焦,再调光圈,虽然麻烦,但是拍出来的照片更有质感,就像……就像慢慢熬出来的汤,比速食汤有味道。”

两人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路过一家挂着“红星照相馆”招牌的老店。

木质的门框上刻着模糊的花纹,橱窗里摆着几台老式相机,还有泛黄的老照片,有穿着婚纱的新人,有举着奖状的孩子,还有全家福,每一张照片里的人都笑得很真诚。

“有人在吗?”许淮轻轻推开虚掩的门,喊了一声。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块擦镜头的麂皮布:“来拍照的?我们现在只拍胶片机,还要等三天才能取照片。”

“爷爷,我们是来采风的,想跟您聊聊,”许淮递过去一瓶矿泉水,“我在写一个关于摄影师的剧本,想了解一下以前的摄影行业。”

老人接过矿泉水,笑着让他们坐下:“你们想问什么?我在这照相馆干了四十多年,从学徒做到老板,啥都知道。”

尚知遥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墙上挂着的老相机,问:“爷爷,您刚开始做摄影师的时候,最难的是什么?”

“最难的是‘等光’,”老人叹了口气,“以前没有补光灯,只能等自然光,有时候为了拍一张满意的照片,要等好几天。有一次,一个妈妈带孩子来拍周岁照,等了三天才等到好太阳,孩子都睡着了,我们就抱着孩子拍,拍出来的照片反而更自然。”

许淮在小本子上飞快地记着,偶尔抬头补充提问:“那您有没有遇到过不想拍照的客人?比如因为觉得自己不好看,或者有什么遗憾。”

“有啊,”老人指了指橱窗里一张单人照,“那个姑娘,以前是个舞蹈演员,后来腿受伤了,再也不能跳舞,就不想拍照,说‘拍出来也不好看’。我跟她说,‘好看不是指长得漂亮,是指眼里有光’,后来她终于愿意拍了,你看这张照片,她虽然坐着,但是眼神很亮,比很多漂亮姑娘拍的都好看。”

尚知遥看着那张照片,忽然想起许淮说的林小满,或许林小满最后不是“重新变完美”,而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让眼里重新有光。

她转头看向许淮,发现他也在看自己,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许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眼神温柔得像老镇的阳光。

从照相馆出来时,已经是中午。许淮看了看时间,说:“前面有家很出名的牛肉面馆,我查了,是青溪老镇的老字号,咱们去吃牛肉面吧?”

面馆藏在巷子深处,门口摆着两张小桌子,已经坐了几个人。老板看到他们,热情地打招呼:“两位要两碗牛肉面?加不加辣?”

“一份微辣,”许淮转头看向尚知遥,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另一份中辣。”

尚知遥也对他笑了笑,没想到他会记得自己喜欢吃中辣。

牛肉面很快上桌,汤色清亮,牛肉片厚实,撒上一把葱花和香菜,香气扑鼻。

许淮帮尚知遥加了勺醋:“这家的醋是老板自己酿的,酸中带点甜,配牛肉面刚好。”

尚知遥尝了一口,面条筋道,牛肉软烂,辣度适中,果然比城里的连锁面馆好吃多了。

她抬起头,看到许淮正看着她,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好吃吗?我就说这家不错。”

“好吃,”尚知遥点点头,想起自己以前当工薪阶层的时候,很少去外面吃饭,更别说这种老字号的小馆子,最多就是在楼下的快餐店点份盖饭,“比我以前吃的牛肉面都好吃。”

“以后有机会,我再带你去别的老镇,”许淮笑着说,“还有很多地方有这种老字号,味道都很正宗,就是知道的人不多。”

吃完饭,两人沿着青石板路往回走。路过一家卖手工饰品的小店,尚知遥停在门口,看着橱窗里的银镯子,样式很简单,上面刻着小小的花纹,很别致。

许淮注意到她的目光,说:“喜欢的话,进去看看?”

“不用了,就是随便看看,”尚知遥摇摇头,她习惯性地想“没必要花这个钱”,虽然现在的她完全买得起,但前世的消费习惯还没完全改过来。

许淮没再坚持,只是记了下店名。

两人继续往前走,路过一家旧书店,许淮拉着她进去:“我以前最喜欢逛旧书店,总能找到绝版的书。”

书店里的书架很高,摆满了各种旧书,阳光从窗户透进来,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许淮在书架前翻找,偶尔抽出一本,递给尚知遥:“这本《摄影构图技巧》是八十年代的版本,虽然老了点,但是讲得很细,你可以看看。”

尚知遥接过书,封面已经有些磨损,里面的字迹是手写的批注,很工整。

她翻了几页,看到一句批注:“构图不是把所有好看的东西都放进画面,而是学会取舍。”

她心里忽然有了触动,就像她现在的生活,要在任务和真实情感之间取舍,在三个攻略对象之间保持平衡。

许淮不知道她忽然微笑的原因,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开口道:“下次有空,我们去暗房试试冲洗照片吧?我认识一个朋友,有自己的暗房,刚好可以给林小满的角色找感觉。”

“好呀,”尚知遥点头,“到时候咱们提前约时间。”

从旧书店出来时,已经是下午四点。许淮送尚知遥回酒店,车子驶进市区,两人都没怎么说话,车厢里很安静,只有轻音乐在流淌。

不久后,车子停在酒店楼下,尚知遥解开安全带,说:“谢谢许老师今天带我去青溪老镇,我学到了很多,也玩得很开心。”

“我也很开心,”许淮看着她,眼神认真,“跟你一起采风,比我一个人去有意思多了。”

尚知遥笑了笑,推开车门下车。

刚走进酒店大堂,手机就震动了,是周向晨发来的视频请求。

她接起来,看到周向晨满头大汗的样子,灰色的训练服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身上,却依旧笑得灿烂:“姐姐,你看我今天新学的舞蹈动作,是不是比以前有力多了?”

他说着,对着镜头跳了一段,虽然有些动作还不太熟练,但眼神很坚定。

尚知遥看着他,眼里满是心疼:“向晨,别太累了,注意休息,别受伤了。”

“我没事,姐姐,”周向晨喘着气,“今天老师还夸我进步快呢!就是……就是有点想你,我已经快两周没见到你了。”

他说着,语气里带着一丝委屈,眼睛也红了。

“等你训练结束,我就去看你,”尚知遥轻声说,“到时候带你去吃你最爱的火锅,好不好?”

“真的吗?”周向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我一定好好训练,争取早点结束封闭!姐姐,你最近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霍总……他没为难你吧?”

提到霍景宴,尚知遥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我很好,你别担心。霍总最近也很忙,我们没怎么联系。”

挂了电话,尚知遥靠在电梯里,心里有些复杂。

她和霍景宴的冷战已经持续了一周,就连他们的对话框,都停留在霍景宴一周前发来的一句“以后不要穿米白色了,不适合你,也不如她好看。”

她没有回复,霍景宴也没再主动联系她,像是在跟她赌气,又像是真的不在意。

接下来的几天,尚知遥和许淮的互动多了起来。

他们一起去了许淮朋友的暗房,许淮教她怎么调显影液,怎么把胶片放进暗盒,怎么在红灯下看着照片慢慢浮现。

尚知遥看着自己拍的青溪老镇照片,从模糊到清晰,心里忽然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像她和许淮的关系,慢慢从陌生变得熟悉。

许淮还会把新写的剧本片段发给她,让她从演员的角度提意见。

尚知遥会认真地看每一段,标注出自己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林小满第一次拿起外婆的相机时,手指可以轻轻摩挲镜头,体现她的犹豫和怀念”,许淮总是很快回复“这个细节加得好,我马上改”。

系统提示偶尔会弹出:“许淮好感度提升至52%,攻略进度提升至38%,请宿主继续保持互动频率。”

而周向晨,每天都会在深夜发消息给她,有时是一段训练视频,有时是一张汗湿的自拍,有时是几句抱怨“压腿好疼”,尚知遥都会认真回复,给她鼓励和安慰。

和霍景宴的关系依旧没有进展。

尚知遥偶尔会在朋友圈看到他的动态,比如参加商业活动的照片,比如霍氏集团新签约的艺人,却从来没有提到过她。

她也没主动联系他,心里隐隐有些赌气。凭什么每次都是她主动讨好?凭什么他总能用“我的人”来定义她?

直到一周后的周六下午,尚知遥和许淮约好在丰秋大楼楼下的西餐厅吃饭,继续讨论新剧本的细节。

这家西餐厅是许淮推荐的,环境安静,还有一面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楼下的车水马龙,很适合聊创作。

两人刚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尚知遥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霍景宴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系着深灰色领带,正和一位头发花白的男人走进餐厅。

他身姿挺拔,周身散发着强大的气场,和平时在剧组时的松弛截然不同,显然是在谈重要的生意。

四目相对的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