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考验

张昭临站在一片坍塌的石墙前,指尖轻轻划过斑驳的裂痕。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在这片废墟里绕了多少个弯——地图上明明标注着这里是渡凡老祖的传承地,可眼前怎么看都只是一堆风化的碎石。

“用相机扫描过了,没有阵法痕迹。”她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屏幕上的地图APP还在闪烁着定位光标,与眼前这片死寂的废墟形成鲜明对比。

——难道真来晚了?

张昭临不甘心地踢开脚边一块碎石,再次点开相机功能。镜头里,残垣依旧是残垣,裂痕依旧是裂痕,没有半点阵法或是符文的残留。

“总不能白跑一趟吧?”她咬住下唇,不死心地划开手机里的其他应用——天气预报、计算器、备忘录……一个个点开又关上,直到指尖停在翻译软件上。

“等等。”

她突然想起什么,猛地点开翻译的实时镜头模式,将手机对准地面——

下一秒,屏幕上的画面骤然扭曲!

那些看似寻常的碎石纹理在镜头下突然焕发生机——风化的痕迹如潮水般退去,碎裂的石块自动重组,竟在地面上拼凑出一幅巨大的拼图!

张昭临眯起眼睛,将屏幕画面放大。

在翻译软件的图像增强功能下,碎石表面那些看似杂乱的纹路变得井然有序——每道裂纹的走向、深浅、交叉角度都呈现出精妙的几何规律。

“这不是普通的拼图……”张昭临喃喃道,手指沿着屏幕上的纹路虚划,“这些纹路组合起来,像是某种机关锁的密钥图案。”

她凝神细看,发现这些碎石暗藏玄机:每块碎石边缘都有独特的凹槽和凸起,如同拼图卡扣;石面上隐约可见细密的卦象刻痕,虽然岁月侵蚀让这些符号变得模糊难辨,但仍能看出是某种古老的卦象标记。

“乾卦三连阳爻,纹路应该是三条平行线……”张昭临回忆着《周易》中的知识,手指飞快滑动屏幕,那碎石拼图竟也随着她的动作一块块拼接——三条平行纹路对接乾卦位,六段断裂纹路对应坤卦位,最后一块中央碎石,纹路呈水火交融状……

“咔嗒!”

当最后一块碎石归位时,地面突然传来机关咬合的声响。所有碎石自动旋转调整,最终组合成一幅完整的阵图。阵眼处,一道湛蓝光芒骤然亮起。碎石如积木般自动重组,露出向下的阶梯。张昭临握紧手机,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幽深的阶梯。

张昭临拾级而下,阶梯两侧的莹石随着她的脚步次第亮起。身后的入口在她完全踏入后无声闭合。随着她的深入,甬道深处的莹石灯一盏接一盏苏醒,在黑暗中延伸出一条星辉铺就的路径。

尽头处,一扇镌刻着繁复星象的巨门巍然矗立。门扉上,鎏金符文如同游鱼般流转不息,在幽蓝光晕中闪烁着神秘的光泽。

张昭临屏息凝神,目光锁定在那些游动的金色符文上。她缓缓举起手机,镜头对准门扉的刹那,翻译软件自动激活,古老的文字在屏幕上如雪花般消融重组,转眼间便转化成了清晰可辨的现代文字。

“若你改良的丹药可救万人,但需以自身血肉为引,你会如何选择?”

其一:“牺牲自我,丹成济世。”

其二:“继续钻研,寻找替代之法。”

其三:“将丹方公之于众,让天下人共担因果。”

张昭临望着三个选项,眉头微蹙。她很快意识到,这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实则暗藏玄机:

第一个选项看似大义凛然,实则治标不治本。即便她舍命救人,若丹方失传,日后仍有万千病患无药可医;

第二个选项表面稳妥,实则暗藏陷阱。在有限时间内寻找替代方案,不仅可能延误救治时机,更可能因仓促决定而埋下隐患;

至于第三个选项,虽然能将风险转嫁他人,但若丹方落入心术不正者手中,恐怕会引发更大的祸患。

“这不是简单的道德抉择。”她喃喃自语,“而是在考验传承者能否看透事情的本质。”

张昭临凝视着门上的问题,她没有急于选择任何一个现成答案,而是缓缓抬头,声音清朗而坚定:

“若血肉可救万人,那我便以血肉为引——但不止于此。”

她的手指轻轻划过手机屏幕,仿佛在推演某个精妙的算法:

“第一步,取我三分精血,炼制‘续命丹’暂缓万人病势,争取时间。”

“第二步,将丹方拆解为九章,散于天下丹修共参,集众人智慧改良配方。”

“第三步,”她的声音突然变得铿锵有力,“立下‘道心誓约’——凡得此方者,每救一人方可解锁下一章内容,以救治之功换取传承之实。”

话音落下,门上的文字骤然消散。漫长的静默中,只有石灯在甬道中投下摇曳的光影。就在张昭临怀疑门是否死机时,一道苍老却带着笑意的声音突然回荡:

“妙哉!不盲目牺牲,亦不吝啬传承,更不惧因果循环,这才是真正的‘以道养道’。”

门上星图骤然流转,张昭临眼前景象突变——

邪祟入侵,有大能修士引动四海之水布下诛邪大阵,滔天巨浪虽荡尽邪祟,却也吞噬了一座渔村百户人家的生计;

魔物肆虐,有除魔卫道之士,为剿灭肆虐魔物不惜移山填谷,庆功宴上觥筹交错时,那被余波摧毁的两座山村、一百二十五条性命,却无人再提;

邪修作乱,正邪修士斗法,神通余威污染良田千顷,浊流侵蚀河道百里,世代耕作的农人被迫离乡背井,流离失所者不知凡几。

老者声音道:“小友,若你立于如此境地,不知会作何决断?”

刹那间,刺目的白光在张昭临眼前炸开。

————

寒风如刀,张昭临御剑破空,转瞬间已至血色笼罩的城池。城墙上的血色符文如血管般蠕动,将城内凡人的生命力源源不断地抽离,汇向中央的一座高台——那里端坐的,竟是三百年前独战魔渊的玄戈尊者。

“血祭续命阵?”她瞳孔骤缩。这可是以命换命的禁术!

三名修士踏空而来,为首之人面容肃穆,袖口绣着“天枢盟”的徽记——正是修真界赫赫有名的执法长老,明霄真人。

“道友,你既到此,想必已知晓情况。”明霄沉声道,“台上之人,乃玄戈尊者,三百年前独战魔渊,以一己之力为修真界换来太平。但他重伤濒死,道体崩毁,唯有此法可续命。”

张昭临看向城内——街道上,孩童仍在追逐嬉戏,妇人倚门张望,浑然不知自己的性命正被一点点吞噬。一名小女孩仰头望天,懵懂地问:“娘亲,天上的红云好像血呀,我们会死吗?”

她声音微哑,“若我要破阵救人呢?”

明霄冷声警告:“若破阵救人,玄戈尊者必陨!玄戈若陨,魔渊封印崩裂在即届时群魔乱舞,人族失此擎天玉柱,谁来抵挡?”

张昭临沉默片刻,忽而一步踏虚。明霄三人急欲阻止,奈何被张昭临先一步布下阵法阻挡。转瞬间,已飘然落于阵前,与玄戈尊者隔空相望。

但见尊者形容枯槁,双目深陷如渊,周身缠绕着腐朽死气。然那眉峰如剑,依稀可见当年睥睨天下的威仪。

“前辈。”张昭临开口,声音坚定,“三百年前,您独战魔渊,一剑封天,护的是何人?”

不待回答,她说:“是凡人,是那些手无寸铁,连灵气都感知不到的凡人。”

“可今日,您要杀的,也是他们。”

“您可还记得?”她语带悲怆,“当日您立于尸山血海之上,说的是‘修士立于天地,当为苍生执剑’。”

“可今日——”

张昭临结印将城内景象映出:一个孩童蜷缩在角落,怀里抱着破旧的布偶,茫然地望着天穹的血色阵法。他的母亲倒在一旁,生机已快被抽尽,却仍死死护着他。

“这便是您要护的苍生吗?”

“前辈。”张昭临深深一揖,声音诚恳,“您曾是他们眼中的神明,是救世之人。”

“莫要让这功德,化作万劫不复的业障。”

尊者静默良久,忽而低笑,笑声中透着几分苍凉:“本座一生征战修仙界,自诩问心无愧,却不料终被执念所困。”

他抬眸,眼底映着血色城池,“既以守护苍生为道,岂能执屠刀而向黎民?然…”尊者望向晦暗天穹,袖中枯掌微微发颤,“若吾道消身殒,这九天十地,再无人能阻那滔天魔祸。”

张昭临眸光一凝,沉声问道:“敢问尊者,下次魔劫降临,尚余几载?”

“三百年。”玄戈尊者声音沙哑。

“三百年,足矣。”张昭临唇角微扬,眼中似有星火燎原,“终有一日,我会让您亲眼见证——这苍生命数,从不是系于一人之身!”

随即张昭临割破指尖,以血为引,在祭台上刻下逆转符文,将抽取凡人性命的禁术,转为攫取天地灵气。当天地灵力被抽入阵法时,她以神识为引,将溢散的灵气导入凡人躯体——以灵气修补他们被吞噬的生机。

此刻局势已然明朗——修真界正值战力断层之际:老一辈大能凋零殆尽,新生代修士尚未长成。三百年后魔劫再临之期迫在眉睫,修真界已等不及新血慢慢成长。正是这般进退维谷的绝境,才逼得玄戈尊者不得不铤而走险,动用此等禁忌之术延续生机。

就在祭台阵法逆转的瞬间,明霄三人终于突破禁制赶到。张昭临立即上前拱手致歉:“先前多有得罪,实乃情非得已。如今魔劫当前,在下有一计,或可解此危局。”

张昭临继续道:“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完善的修真教育体系,让所有孩童无论资质都能接受基础修炼。同时要整合各派资源,建立边境防御和战后补偿机制。”

明霄真人眼中精光乍现:“说具体些!”

“比如强制推行修真义务教育,要求各派公开部分功法,建立修士服役制度,”张昭临快速勾勒着方案轮廓:“还要设立专项基金,确保修士行动造成的损失能得到补偿。”

虽然具体细则尚待完善,但三位真人听完这个框架性构想后,都不禁拊掌称善。经过与各大门派紧急商议,最终形成了多项具体条例,彻底重塑了修真界格局。

三百年来,这些变革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民修真教育让道院遍布九州,六岁孩童无论资质皆可修习基础功法;功法开源政策催生出无数创新,边境讲学制度更培养出大批寒门修士;完善的防护体系和因果清算机制,使得凡人伤亡率骤降。

具体成效令人瞩目:边境村落标配防护大阵,魔物袭村死亡率下降九成;年度大比的榜首从猎户之女成长为宗门支柱;上古法宝在新生代手中重现锋芒。禁术管控和因果基金的实施,让修士行事更加规范。当年道院培养的第一批学子,如今已成为各派中流砥柱。

当预言中的魔劫终于来临时,修真界已做好万全准备:边境民兵组成剑阵可困杀金丹魔物,各派新生代修士战力非凡,完善的应急体系让损失降到最低。在最终决战中,众多修士齐心协力斩破魔渊通道,印证了当年“苍生命运不系一人”的誓言。

这场胜利,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但张昭临还未来得及品味胜利的喜悦,眼前景象骤然扭曲。天地间的一切仿佛被无形之手定格,飘落的雪花悬在半空,众人惊愕的表情凝固在脸上。就在她警觉环顾时,一道苍劲浑厚的声音自九天之上传来:

“好!好!好!三百年了!老夫等了整整三百年,总算等到一个不蠢的!”

那声音如洪钟一般,震得虚空颤动:

“破阵而不毁根基,救人而不忘远虑,立法而不断传承——这才是老夫要等的传人!”

来晚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考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