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的这天,会长先是象征性的说了两句开场的话,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介绍此次比赛的出题及示范演讲的预备会长——陈晏和。
许朝晞听到的时候,有些诧异,眼神不自觉地向陈晏和看去。
恰好,陈晏和也在看她。
许朝晞觉得自己非常完美地用眼神表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变化:
原来是你出题啊!
怎么是你出题啊!
你怎么了出这个题啊?
但陈晏和的眼神里,比上学期多了些莫名的东西,许朝晞试图去探究,又仿佛怎样都无法探究。
最终她一锤定音:陈晏和,大概只是眼神掠过我并不小心停留了一下而已。
比赛和之前一样,是抽签决定的顺序,许朝晞运气不太好,抽到了最后一位上台。
郑可笛在中间左右就上台了,她的发挥一如既往,结合了四季更迭、草木盛败展现了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生死观,逻辑严密,观点深刻,会长都忍不住赞叹她的文学底蕴和知识储备。
轮到许朝晞的时候,她的演讲稿沿袭了她一贯的“琐碎生活风”,她的标题叫“嘿,另一个世界的你”,她以自己儿时的两段经历切入,表达了自己对于“part forever”的理解变化。
幼时,是“像放学一样”的短暂分开而已。
后来,是“生活方式的被迫改变”。
再到初高中,读苏格拉底、读李白苏轼、读余华史铁生……读了千千万万的思想者对于“生死”一词的表达。
最后到了如今,她发现,生死始终界限分明而又模糊。
有人喜欢苏格拉底,也有人不喜欢。
有人觉得李白是最伟大的诗人,也有人觉得杜甫才是。
每个人身上的标签都是丰富多彩且变化莫测的,但只有“生死”,泾渭分明。
李白死了,而我活着,这句话是一个事实。
但人类的“生”与“死”,有时候又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之下的种种原因而相交相融,模糊不清。
李白活着,而我也还活着,而这句话,也可以是一个事实。
这样一路经历和思考到了现在,她发现,父亲在她幼年时给予的看似是温暖化的、善意向的、避重就轻的“另一个世界生死论”,恰恰也是一种无可厚非的生死观。
生命像一个轮回,父亲治愈了童年的她,而在这样影响下成长的她,又在兜兜转转之后,成为一股新生的力量,填补了父母内心因亲人逝世带来的黑洞。
许朝晞讲完最后一句话,目光看向陈晏和。
她原本是想向陈晏和展示她在英语演讲上的进步,结果却看到陈晏和也正看着她,目光灼灼,深邃的眼神里,透着无尽黑夜中压抑不住的火苗,某种浓烈的情绪悄无声息蔓延开来,仿佛凶猛吞噬的怪兽,但又奇迹般的,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柔。
“And when wind and winter harder. All the loveless land.”
(当北风呼啸,冬日凝结,一切都变成了爱的荒原。)
许朝晞一下子想到了最近诗歌课上在读的王尔德的《致妻子》。
陈晏和的回应,加之刚刚的演讲里又回顾了她过往人生里较为浓墨重彩的生死经历,她的心里涌现出一股莫名的情绪。
轻盈的、热烈的、辛酸的、美妙的。
像一股升腾而起的热雾,世界里清晰的、鲜亮的景色都被遮蔽,颜色如水彩般渐次融合,调配成柔和的明媚。
但她来不及品味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演讲比赛还在继续,她去抽取了自己的即兴题目,然后试图强迫自己进入对这个即兴问题的思考。
按照惯例,她的下面是陈晏和,等陈晏和讲完,她就要上去完成自己的即兴演讲。
可她无论如何都无法集中精神在自己的题目上,她的注意力不受控制地随着陈晏和的演讲展开。
陈晏和的角度和大家都不一样。
他由几个简单的历史问题入手,引入朝代的更迭,在面对“part forever”这个主题之时,它把时间的广度拉至从宇宙大爆炸到现在,把空间的广度延伸到整个广袤无垠的宇宙。
他聚焦的视点,由一个人扩散至千千万万在这无限的时间空间里存在过的生命。
万事万物,生生不息。
什么是永别?
“永别”是这样一件充满着个人情愫的一件事,毫无疑问,它是私密的、个性的、属于每个人自己的。
所有属于个人的“永别”,终将随着时间无止息地前进而消散。
但“永别”一词又永恒存在。
无尽的“永别”也带来无尽的“相逢”。
生命往复不息,离别常在。
但总有什么,在我们活着的时候生根发芽,须臾成树,它不因个人的离去而离去。
总有什么,打败生死、打败时间、打败恐惧,让我们挺起胸膛。
如果说,许朝晞的演讲是一场花园里的春日盛宴,微风拂过,沐浴暖阳的花朵缓缓开放,深吸一口,你能感受到芬芳沁脾。
而陈晏和则是连绵起伏的险峻群山,他把问题带入另一个高度,从古至今,自上而下地去俯瞰这个贯穿生命发展的问题。
他一边叙述着自然法则不可撼动的地位,同时,又以这法则前渺小的不值一提的人类视角,提出了无畏无惧的抗争精神。
可如果仔细思考,两个人用不同方式所提出的对于“part forever”的理解,殊途同归。
所以,在许朝晞还沉浸在感叹陈晏和的演讲如此大气磅礴的时候,男生的眼神突然转向她,声线温醇而坚定:
“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conclude in a warmer way borrowed from the previous speaker: Death is the end point for all of us. Though our time of arrival may vary,there will come a day when we shall meet in the heaven,becoming a part of the myriad of stars in this vast cosmos.”
(所以,我想借用上一位演讲者更为温暖的方式来总结:死亡是大家彼此的终点,尽管到达的时间并不一致,但终有一天,我们会在天空中相遇,成为这片宇宙数以万计的星辰的一份子。)
那些字连成句,成为起伏的声波,经由耳道送入耳膜,引起只有自身才能感知的震动。
这震动微小而坚韧,坠入骨髓,沿着神经一路蔓延至脑海,无休无止,不灭不息。
许朝晞的心里没有由来地浮现出了一句话:
陈晏和,我想和你一起做星星。
然而下一刻,她还来不及深思这句话背后所涌现的情感,就听到主持人37度的嘴里说出令她如坠深渊般冰冷的话:“感谢副会深刻而温暖的演讲示范,接下来我们请上一位参赛者进行她的即兴演讲。”
什么?什么即兴演讲?
救命,是我的即兴演讲!
我的题目是什么来着?许朝晞手忙脚乱再次打开手中那张纸,不知何时,纸张上的字被她手心的汗晕染开来,只能模模糊糊地看清:“What do you think we cannot afford to lose?”
顾不了太多了,许朝晞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去。
她上去的时候,陈晏和正好从另一侧下台,她回想着刚刚他的演讲,想到他最后的那段话,那段话核心表达了他们两个人对生死共同的理解,但又借用了许朝晞“另一个世界”的比喻。
联系上自己抽到的这个即兴演讲题目,它又恰好和陈晏和对于人类抗争精神的表达相契合,许朝晞有了主意。
许朝晞站在麦克风前,一上来,就和陈晏和的最后一句相呼应:“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start in a braver way borrowed from the previous speaker, too.”
(因此,我也想借用上一位演讲者更为勇敢的方式来展开。)
台下一阵哄笑。
然后她简短有力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我曾畏惧生命的逝去,但它的逝去不因我的畏惧而停止,而我的生命,也不因逝去就戛然而止。
所以,我选择接受失去。
就像上一位演讲者所说,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宇宙的星星,我将无所畏惧地生活,热烈地前行,然后,等待和所有星星重逢的时刻。
会长坐在评委席上,听着许朝晞最后的发言,忍不住感慨:许朝晞,真的很聪明。
她与陈晏和在这一次的演讲命题里,先是互相给予对方自己对于生死的理解,又恰到好处地、始末相承地拥抱彼此的观点,像一场酣畅淋漓的双人舞,你来我往,进退得当。
现如今,她的即兴演讲的分数,已经无法从陈晏和的演讲中抽离开来看了,她天然地站在了陈晏和那篇大气磅礴的演讲稿之上,娓娓道来与自然的无畏斗争精神,实在奇妙。
等到许朝晞的即兴演讲结束,本场比赛也画上了句号,陈晏和的示范演讲虽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但是示范演讲并不计入成绩,所以顺位第二的许朝晞拿到了最高分。
这是她第一次在协会的演讲比赛中取得冠军的成绩,不得不说,她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
此刻,她虽然也因为冠军的成绩而兴奋,可她更好奇一件事,在大家逐渐离开演讲教室的时候,她拦住了陈晏和:
“陈晏和,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会想到要出这样一道题目?而且,你的切入角度真的很厉害,我想到了陈子昂的那首诗,‘念天地之悠悠’,我觉得你就讲出了这种时空宽广的宏伟感!”
陈晏和内心里关于“爷爷去世”所带来的情绪,经由她这么一问,袭卷着喷薄而来,如潮汐般向海岸汹涌而去。
但他早已习惯将喜怒哀乐深埋于心,所以只一小下,他就克制住了自己,随后喉结滚动,他缓缓说出:“《哈利波特》里,小天狼星曾说过一句话:The ones that love us never really leave us. And you can always find them in here. 我重读了这一段,题目和角度的灵感,都来源于此。”
(爱我们的人从未真正离开,他们一直陪伴着你,在你的心里。)
说完,他还神色复杂地看了许朝晞一眼。
演讲的角度灵感确实来源于此。
但题目的灵感来源,他无论如何也难以启齿真正的原因:
他想了解她的生死观。
*部分节选自《致妻子》,王尔德
部分节选自《哈利波特》,J.K.罗琳
部分节选自《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陈晏和与许朝晞的思潮碰撞开花啦!
以及内耗学霸连打探女孩想法的方式都是与众不同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25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