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长春·二人转的“绝地反击”

【1】“这玩意儿能叫艺术?”——初识二人转

长春,和平大戏院后台。窜天猴盯着化妆镜前一位光头大叔——赵大嗓正穿着荧光粉大褂,往脸上涂比口红还艳的腮红。

“赵老师,您这造型……挺赛博朋克啊?”窜天猴小心翼翼地问。

“啥朋克?”赵大嗓一嗓子吼得镜子嗡嗡响,“这叫二人转!”他甩给窜天猴一块粉色手绢:“今晚你跟我上场!”

窜天猴一脸懵:“???”

弹幕瞬间炸锅:

@00后观众:这审美比我姥姥的花棉袄还狂野!

@传统文化:二人转:民间艺术の奇迹

@窜天猴:朋友们,我可能要出道了……

这一刻,窜天猴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踏上一场关于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文化实验之旅。

【2】“说学逗唱,样样稀松”——被传统“暴击”的第一课

深夜,和平大戏院后台。灯光昏暗,空气中飘着松香和汗水的味道。赵大嗓坐在化妆镜前,手里翻飞着一块巴掌大的蓝手绢。只见他手腕一抖,那手绢便如蝶翼般旋转而起,在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又稳稳落回指间。

“这是‘平转’。”他把那块手绢丢给窜天猴,“你以为就是甩个布片儿?错!要像托着风一样轻。”

窜天猴接过手绢,试了几次都只转了一圈就掉了下来。赵大嗓一把夺过,冷笑一声:“你这手是铁做的?”

说着,他突然站起身,边转边唱起来:

“正月里来是新年呐——”

手腕一抖,手绢旋上半空;

“王二麻子娶了个俊媳妇呀——”

另一只手接住,顺势一抛,手绢再起;

“新郎官儿乐得直打滚儿啊——”

突然一个后仰,头几乎贴地,手绢擦鼻尖而过,稳稳落入掌心。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节奏与唱词完美契合,仿佛手绢有了生命。

“看明白了?”赵大嗓问。

“没……没完全明白。”

“那就练!”赵大嗓一拍桌子,“每天练三百次‘顶转’,五百次‘抛接’,一千次‘平转’。少一次,今晚你就别想吃饭。”

训练开始了。

第一项是“平转”基本功。赵大嗓要求窜天猴用食指轻轻抵住手绢一角,手腕快速转动带动布面旋转。一开始,手绢不是歪就是掉,甚至有一次差点缠住了他的眼镜腿。

“手腕要活,手指要稳,心要静。”赵大嗓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你看,这就像东北的风,不能硬刮,得绕着走。”

第二项是“顶转”,即用手绢抛向空中,在其下落过程中用指尖再次接住并旋转。窜天猴尝试了几十次,不是接得太早就是太晚,有时甚至把手绢甩到了天花板上。

赵大嗓看着他狼狈的样子,却只是淡淡地说:“你这不是学艺,是在打仗。”

第三项是“抛接”,讲究的是手绢飞出去再回来的节奏感。窜天猴练到手臂酸痛,终于能连续完成五次不掉落的动作。赵大嗓点点头:“还行,勉强能上台了。”

【3】“我要试试新东西!”——窜天猴的跨界实验

(1)音乐融合:电子鼓点×传统唢呐

窜天猴决定从最熟悉的领域入手——音乐改编。

他在直播后台架起混音台,把传统二人转的锣鼓节奏替换为电子鼓点,并加入一段8-bit风格的旋律,让《小拜年》听起来像游戏原声 东北二人转的混合体。

赵大嗓一开始皱着眉头听完整段:“你这是糟践祖宗的东西吧?”

窜天猴回了一句:“但年轻人听得懂。”

结果当晚演出,现场观众竟然跟着节奏拍手打节拍,连大爷大妈也踩起了“土味迪”。

(2)歌词重构:乡村振兴×传统唱词

窜天猴用英文RAP的方式改写《小拜年》的唱词:

“大年初一头一天,

我们村修路通网络,

王二麻子开了电商店,

张婶直播卖酸菜罐罐!”

这种“接地气又国际范儿”的表达方式,让年轻观众第一次觉得:原来二人转也可以很酷!

(3)表演形式:脱口秀 ×二人转段子

窜天猴还在表演中加入了“脱口秀式开场白”,比如:

“大家好,我是窜天猴,今天不是来讲段子的,是来唱二人转的。

别看我现在站在这儿,其实我昨天刚学会用手绢擦鼻涕……”

他巧妙地把东北方言的幽默感和脱口秀的语言节奏结合起来,让原本只靠动作夸张吸引人的二人转,开始有了“讲道理”的能力。

【4】“用鼻孔接飞碗?”——传统绝活的新玩法

深夜大排档,赵大嗓闷头喝白酒。“我师父那会儿,二人转是‘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他掏出一块褪色的蓝手绢,“现在?都嫌土!”

窜天猴突然抢过手绢,蘸了酱油在桌上画起来:“您看——传统转绢手法 抖音神曲 脱口秀段子,绝对爆!”

赵大嗓盯着酱油渍看了半天,突然大笑:“中!明天开始,你学‘绝活’——”

“啥绝活?”

“用鼻孔接飞碗!”

窜天猴:“……我现在买站票跑还来得及吗?”

赵大嗓从柜子里拿出一只瓷碗,往空中一抛,竟然在它下落时用鼻梁接住,稳稳夹在鼻翼之间!

窜天猴看得目瞪口呆:“这也太离谱了吧!”

“这叫‘绝中绝’。”赵大嗓说,“当年我师父传给我时就说:‘手绢是魂,碗是命,能接住,才算真功夫。’”

“那你教我这个干啥?我又不是杂技演员!”

赵大嗓哈哈一笑:“因为你要让观众记住你。光会唱歌跳舞不够,得有个‘狠活’。”

【5】直播破圈:窜天猴的“东北文艺复兴”计划

一周后,窜天猴的“东北文艺复兴”直播冲上热搜:

赵大嗓戴着墨镜唱《野狼disco》版《包公赔情》

台下大爷大妈跟着蹦迪

文化局领导偷偷比心

弹幕神评:

@文旅局长:这波文化输出我打满分!

@窜天猴:下期预告——用二人转唱莎士比亚!

散场时,赵大嗓把那块蓝手绢塞给他:“带着它,走哪儿都记得——土到极致就是潮!”

【文化小贴士】

·二人转四功:说(口条)、唱(嗓子)、扮(表演)、舞(绝活)

·手绢技法:平转/顶转/抛接,直径可达1.5米

·新派改革:近年融入相声、街舞等元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