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婵咬了咬唇,还是比划:“那日是我做的不对,幸得殿下提点,今日……我是来赔罪的。”
萤时看着她,微微叹口气,摇头道:“殿下不见,你先回去吧。”
姜婵看着紧闭的房门。
两人就在这儿说话,又没有压低声音,戚雯不可能听不见。没有开口,就说明确实不见她了。
姜婵不能为难萤时,将手中食盒往前送了送:“那我不进去了,劳烦你将这个给殿下。这是我一早去厨房熬的汤,殿下近日操劳,天气又冷,喝口汤暖暖身子才好。”
萤时本来也不想接的,只是姜婵几乎乞求般地看着她,她心一软:“好,交给我吧。”她接过食盒,想了想才说:“你事情多,还是先回去吧。那几位……”
萤时指了指西北角的几个院子:“你平日里派人多照顾些,殿下如今事务繁忙,只怕没时间过去。”
姜婵了然。
这是说,戚雯这几天忙得很,没时间见那些人,但过后见着了,要是有什么不对,这是要问她的;再一个,戚雯事务繁忙,平日里也不要让他们过来。
第二个萤时没说,但看她的样子姜婵也猜到两分。
看起来,双方关系并不是很亲密?
姜婵胡乱想着,慢步下去安排事情。
今年的年过得十分平顺,新朝刚立,里里外外多少有些没扫清的势力,因此并没有大办,只按着往年走规矩了。这一晃,就到了正月十四。
腊月二十七封笔,明日元宵一过,又要开始上朝了。
十四这天晚上,已经半个多月没见着戚雯的姜婵突然收到了戚雯的“邀请”。
是萤时捎来的一句话:明日戍时,书房。
简简单单六个字,姜婵想了一晚上也没猜到戚雯到底要干什么。
半个多月来,这还是戚雯第一次要见她。
第二日下午,姜婵准时出现在戚雯的院子。
戚雯刚从宫中回来,只是看了她一眼:“换身衣裳吧。”她原本穿的是一件月白夹袄。
姜婵心里有些疑惑,不知道这衣裳怎么了,又不敢问换件什么样的。
好在戚雯一说完,就叫屋外的丫头领着她去换衣裳。
不多时,姜婵重新换了一身绯色旋袄,又披了一件兔毛镶领的雪白斗篷。
她有些局促、又有些高兴地站在廊下等着戚雯换衣裳。
她心中猜到一点,戚雯大约是要带她出去。
她还在闺中时,平时外出要么去庙里上香,要么就是各府宴会。后来被指给四皇子,更不好外出,多是在家学规矩。再后来进了宫,一直到现在。
猜到这一点,姜婵心中就止不住高兴。
一来,她从未出去玩过。二来,戚雯肯带她出去,是不是代表她不计较那天的事了?
姜婵又是激动又是忐忑地等着,这边,戚雯换好衣裳出来,就见姜婵站在廊下低着头,不知道想些什么。
戚雯的喜好风格与姜婵又不同,她偏爱清贵一些,此刻仍旧只是用一根雕花玉簪绾起发丝,仍旧穿着那件狼毛大氅。
姜婵见她出来,又不说话只是往外走,揣摩着她的意思连忙跟上。
正月里,风雪一点没软。风不大,但夹杂着雪花从四面八方飞进领子里,姜婵一个激灵,连忙拢住斗篷,又紧走几步跟上戚雯。
“殿……”
她下意识张了张嘴,还没比划,就被转身的戚雯一把捂住嘴。
无视她惊恐不解的眼神,戚雯几乎是连拉带拽地带着她上了马车。
马车里放了炉子,一进来就是暖烘烘的。
戚雯坐下,敲了敲小桌。
姜婵被捂得喘不过气,连咳了好几声,缓过来连忙给戚雯倒了杯茶。
戚雯也不急,静静地等着。
略有些冲的姜味在车内四散弥漫开来,同角落的熏香缠缠绵绵。
姜婵将姜茶奉上,却被戚雯推回来。
“你喝。”
姜婵一愣,反应过来,这是戚雯怕她着凉了?
连忙喝了一口,只觉得浑身一暖。她又倒了一杯,戚雯这才接过。
车轮碾过积雪,留下一串“嘎吱嘎吱”的声音。
姜婵抱着茶杯和戚雯并排坐着,戚雯闭目养神,她低头沉思,两人谁也不说话。
没多久,外面传来些许喧闹声,姜婵想偷偷掀开帘子看一眼,又怕冷风吹进来,正犹豫着,戚雯睁眼了。
“走吧。”
眼见着戚雯已经准备下车,姜婵忙放下杯子跟上。
一出去,暖意瞬间就消失了。
姜婵拢住领口,将寒意挡在冰天雪地里,从头到脚,只余脑袋和一双手露在外面。
马车停在街口,略有些昏暗,可再走几步,仿佛进了书上说的天宫。
到处都是花灯,璀璨一片。
姜婵跟着戚雯在街上走着,不时左右看一看。
今日元宵,不时有猜中灯谜的小孩子拿着花灯满街跑,耳边都是嘻嘻哈哈的笑声,也有猜不中灯谜的人抓耳挠腮。商贩们也没闲着,虽然年还没过完,但已经准备了许许多多小玩意来卖,从糖葫芦、八珍糕到各色头绳手串,衣食住行样样齐全。
姜婵没怎么见过这样热闹又充满烟火气的场面。
从前,一到了元宵节那天,白天父母都要进宫,等回来已经是傍晚了。晚上总会全家一起吃个团圆饭,饭后照例请戏班子来府中唱戏,这就算热闹了。
不过姜婵不爱看戏,大多数时候都在坐着胡思乱想。
想到这里,姜婵突然想起那个被她忽略的事。
按道理,戚雯今晚不应该在宫中吗?
按着前朝旧例,宫宴于傍晚结束,臣子自然是各回各家,宗室总要陪皇帝继续乐呵乐呵、说说话。
所以,是戚雯自己走了,还是宗室都没留下?
姜婵还没打听过外面的消息,想到这里也发觉自己疏忽了。
“想不想去猜灯谜?”
“嗯?”姜婵念头还没落下,就听戚雯突然问,她明显一愣,戚雯看了也没说什么,只是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姜婵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有一盏兔子灯。
她点点头:“殿下去吗?”
戚雯看她一眼,不知道为什么,姜婵恍然发现,这句话问得多余了。
戚雯还是点了点头。但是她不动,姜婵也不动,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动。
“走吧。”
“姑娘也喜欢这盏兔子灯吗?猜对是个灯谜,可以免费获得哦。”摊主见两人过来,连忙迎上去。
姜婵下意识看了一眼戚雯。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戚雯似乎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戚雯已经拿了第一个灯谜递给她了。
谜面是“空中一轮明月圆”,猜一个地名。
元宵节的灯谜总不会太难,姜婵只是看了一眼心中就有了答案,她没说,去看戚雯,却发现戚雯正在看她。
姜婵就像一个做坏事被抓住的小孩子一般,立马撇过头。
她看向摊主,率先说出那个答案。
“长安。”
有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个灯谜想必就是出自这里。
摊主是个中年女子,见她不说话,明显愣了一下,下意识看向戚雯。
“长安。”戚雯道。
摊主了然,笑吟吟地又拿出第二个灯谜。
两人你一个我一个,不过一刻钟就拿到了那盏兔子灯。
摊主看起来颇有些惋惜:“这可是我这儿最好看的一个灯了,没想到这么轻松就被你们拿走了。”摊主一边说,一边给两人取下花灯。
姜婵不善言辞,拿了灯也只是笑吟吟地不说话。
摊主又道:“烟霞湖还有盛大的烟火表演,两位小娘子要是有空,不妨过去看看。”
姜婵是知道这个的,但是她不知道戚雯今晚出来是做什么的,因此也不敢轻易开口说要去哪里。
戚雯微微颔首,谢过摊主,带着姜婵在人群中穿梭。
姜婵拿着灯紧紧跟着她,生怕走丢了。见戚雯步履匆匆,姜婵也不敢问。
不知怎的,戚雯突然挺闲啊脚步,姜婵一个没注意,从人群中穿过来差点撞上她。
就这样,戚雯走一段就停下等姜婵跟上,两人一路走到了烟霞湖边。
因着烟火表演,湖边早早热闹起来。湖中央的烟火早已准备好,周遭的船只也已经停靠在岸。
两人勉强找了个人少的位置站好。
湖边起了风,姜婵一路拿着花灯,此刻都觉得手指僵硬已经快不是自己的了。
她换了只手拿花灯,拢了拢袖口。
戚雯见了,将花灯拿过来,又拉着她的手。
戚雯的手暖烘烘的,姜婵只觉得自己抱了一团火。她别扭地向将手抽出来,却被戚雯捂得更紧了。
“不要乱动。”
姜婵不动了,乖乖任由她拉着手,只是海事不自在,他别是戚雯那句话。
雪早就停了,烟霞湖的烟也进入表演时间。
姜婵和戚雯并排而站,谁也不说话,都看着湖中央。热闹的人群也在此刻寂静下来。
“砰——”
一朵绚丽的烟花在半空中炸开,随着五彩的烟火不断升空,人群也重新恢复热闹,各自和亲友说笑。
姜婵此刻也没有方才的不自在了,戚雯愿意拉着,那就拉着吧。
她紧紧盯着夜空中的烟火,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个元宵夜晚,她和好友也在烟霞湖边。
“那日的汤不错。”戚雯也盯着空中,只是忽然开口。
姜婵耳边全是人群的说笑声和烟火盛开的声音,她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戚雯说了什么。
她不再关注烟火,只是看着戚雯。
这是戚雯的道歉吗?今晚特意带她出来,是为了这个?
……
烟火持续半个多时辰,两人就在这里站了半个多时辰,等到结束,两人的手都冻僵了。花灯再黑夜里散着明亮的光,戚雯看了一眼,拒绝了姜婵要接过灯的手。
“回去吧。”
姜婵只好跟着她再一路穿过人群回到街口。
两人都没注意,就在她们身后的某一处地方,有几个人一直盯着她们。
“那是不是姜婵?”
六公主眯了眯眼,问一边的明显愣住的姜萱。
姜萱此刻又是震惊又是恼怒,说不出话来。她很想否认,但是姜婵回头的时候,几人都看见了。
“戚雯竟然还有闲心带她出来……好一个姜贵妃,为奴为婢更会讨人欢心了……”六公主眯了眯眼。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