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身上衣裳虽已破烂,可精神上佳,没有多日疲劳的状态。

看他们坐在暖和的篝火旁,谈笑风生。

有几位男子身旁,亦带有武器,长剑和横刀,甚至是猎户所用的弓箭。

霍勤和秦行让对视一眼后,收起横刀,大胆地走出芦苇荡,坦坦荡荡地向那些人走去。

本是在大快朵颐的数百人,看见芦苇荡里出现了人影。

不少人都站了起来,准备迎战。

可见是两人,也就都坐了回去。

霍勤走近几步,自报家门,“罗州石崖县霍勤,见过各位。”

秦行让也道,“长安县百味居酒楼老板,秦行让。”

风声掠过,火舌乱舞。

在大快朵颐的男女老少,离得近的,都愣住了。

其中一个手上还提着半只水鸭子的年轻男子,动作迟缓,迟疑地上前来,也回了礼。

“石崖县邻县,弘阳县县尉王恳。”王恳低眸瞧着手上的半只水鸭子。

“刚烤好的,二位尝点?”

“多谢,与我到此地的,还有不少人,我去叫他们。”

霍勤话刚说完,就听王较干巴巴地说:“抱歉啊!食物不多,我顶多,匀你一些食物。”

霍勤微微摇头,浅笑,“王县尉不必忧心,我们可以自寻食物。”

王恳温和地笑了一声,“那就好。”

霍勤和秦行让都小心地退后,走了几步。

秦行让问,“有这么多人?”

霍勤轻叹,“真怕是幻觉。”

秦行让也苦闷地摇头,拨开芦苇丛,走回同伴身边。

文粟很安静地坐在那,拿起水囊,终于抿了口水,滋润干涩的喉咙,这一路走来,走得太急。

现在听见对方也是唐人,也就安心了,至少是安全的。

不是那些蛮族部落的。

霍言看大家走离开这密集的芦苇荡,看着仍坐在那轻抚着云团脑袋的文粟,“文粟姐姐,跟我们一起走。”

从烈日火辣的午间,走到深夜,月牙半挂枝头。

云团真的很听话,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也包括那只狼性十足的青团。

文粟抬头,看向霍言,眼珠微转,“不用了,你们走吧,我有自己的去处。”

文粟收好水囊,站起来,和云团指了个方向,小心地走去。

“文粟姐姐……”霍言来时脚扭了,走几步就痛得厉害,见追不上就哭着喊。

“三哥,文粟姐姐走了。”

文粟蹙眉,只觉得肩上一沉,看着骨节分明的手,依稀能看见手背上的划痕。

伤痕新鲜,是在摘苦丝瓜时划伤的。

“文粟,说好一起的。”

文粟眨眨眼睛,淡漠地看着霍勤,“骗你,你也信。”

“文粟,这么晚了,先歇一歇吧,明早再出发。”

霍勤拿开自己的手,他才洗了手,手上残留有水珠。

文粟看向云团和青团,在看竹篮里的小狼崽,微微闭上眼,到底是轻点了下巴。

云团和青团出现的时候,不少人都惊得跳起来。

可看见没有伤人之意,也就慢慢放松警惕。

文粟坐在远处,静静地看着远处,在火苗中出现的一张张面孔。

长闽岛,来了很多生人。

霍勤看她神情萎靡,坐在她身边,顺着她看去的方向。

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的人里,有三个人站起来,正向着这边走来。

迎着深夜的风,吹翻衣袂,头发梳得整齐,肩上挎着包袱。

被搀扶着的那个,是个上了年岁的妇人,步履有些慢,被两个年轻的人搀扶着。

看到这个情形,甚至他们走过来的方向。

文粟微微偏头,看了他一眼,说出心中猜测,“会不会,是不是你家人啊?”

霍言跟她说起过,除霍勤之外,还有两个兄长,一个姐姐。

姐姐外嫁,有些年没见到了。

霍勤木讷地点头,“嗯。”

“霍勤,霍言。”

三个不同音色嘶哑的嗓音,和着风声,吹了过来。

文粟背过身,去面向滔滔大河,听着暗涌的流水。

在狂呼的风声中,听到霍言那声带着哭泣的娘。

文粟低头浅笑,歪头看向云团,看它乖巧温和的眼睛,伸手轻轻地触碰着它的鼻子。

霍勤小跑奔向她,在她身边半蹲下,声音很轻,“我娘和兄长,想见见你。”

文粟触碰着云团的鼻子,手轻微颤抖一下,不解地抬眼看他,眼神一暗,摇摇头。

霍勤点头,“嗯,那好。”

霍勤看着天将大亮,向文粟说明,“此次,有近三百人,来自不同州县,在这行了一月的时间,在商议建造屋舍。”

文粟偏头看他,眼里闪过一些情绪,“跟我说这些,做什么?”

“霍县令,霍县令。”

柳腰焦躁的声音。

霍勤回头,看向柳腰,抱着女儿向这边跑来。

文粟瞧向晨光照射的河面,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和水苔清晰地进入视野里。

身后是柳腰焦急的问语。

“霍县令,有个县尉,是不是叫王恳?”

“是,有这么个人。”霍勤在人群中看去,向她指了个方向,“他在那。”

“好,多谢。”柳腰说完,却未行动。

只是带着孩子,站在一旁,尽量平复着自己的心情。

霍勤看她问完,就只是站在那,可看她眼睛微红,有少量的啜泣,就没有继续说。

文粟看时间差不多,起身提着背篓和竹篮,向另一侧没人的方向走去。

文粟走了几步,想到霍勤说,辨认方向不清。

听到身后有脚步声,踩着深到膝盖的青草走过来。

她就站在那,等霍勤走过来,她低着眼眸,“你们商量的怎么样?”

霍勤回头看向,许多双眼睛望着这边,他心里莫名地有些发慌,声音都低了几分。

“要往南行,那边有竹林,方便建造。”

文粟点点头,“好。”

长闽岛最南部,生长着密集的竹子,因长时间未有人类踏入,竹子生长错乱,繁茂。

三百多人的介入后,在大河的附近平地,建起并排的简易房屋。

二百多户人家,在这四处环山的陌生地方,定居。

也为此,取名为苍山。

群峰叠嶂,入眼皆是青山匆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山川。

长闽岛很多地方都未命名,都是无主之地。

大河中央的巨石,不像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被人用力搬运到这里的,瞧着上面被踩得光滑。

因常年没人行走,逐渐生起的绿苔,一层又一层。

解决了前往对岸的难题。

文粟趴在新建的竹屋窗前,指腹触碰着尚且残留着的竹青窗框,瞧着小院子,比之前居住的要小一些。

她的竹屋,离那二百多户要远了,步行需要二里。

孤零零的竹屋,与那稠密的竹屋,有种割裂感。

是时代的割裂,很震撼。盛唐时代的唐人,与带有记忆的民国千金,在长闽岛扎根。

她这个民国的千金,拥有繁华后世的保命宝贝。

让她知道,时代在改变,不再畏惧强者。

天气转凉,树叶枯黄掉落,冬季的雪,也一点一点飘落下来。

才落下来没多久,就没了动静。

只剩下更冷的空气,文粟搓搓手背,关掉窗户。

屋外却传来甜美的“文粟姐姐。”

连连好几声。

文粟打开门,看到霍言在院门外,她面容白净,笑意盈盈。

“文粟姐姐。”

文粟向她走去,看她欢喜,笑问,“霍言,你怎么来了?”

“集市开了。”霍言面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集市?什么集市?”文粟有记忆,也曾去往过前世的集市。

喧哗,人声鼎沸,吆喝声…

在这边出生后,是和阿洛远远地望着。还没有正正经经地逛过一回以部落开设的集市。

集市上有很多玉石,和雕刻物件。

阿洛说,不用去。

其实是,和阿洛很想去,可没有足够的物品,去换取漂亮的玉石。

“就是…人很多,可以购买物品的集市。这四个多月,我三位兄长和王县尉,与其他能人,寻到银矿,玉石,铁矿,造了很多漂亮的物件,也圈养家禽,收获不少食物呢,就连那柿子酒,也都酿出来。”

文粟抿唇,略微惊讶地看她,看她说得绘声绘色。

到这有…

初秋到寒冬,有很多事情。

只要想做,就能做好。

他们人多,又齐心协力,很难不能办成大事。

“文粟姐姐!”霍言仰头,静静地看她,看她面色平淡,又有些惊诧,“你、去吗?”

“我还、没去过集市呢。”文粟尴尬地笑笑,头一回惊慌失措,“我去,会不会不好?”

“很好呢,我三哥知道他来,你可能不会去的,托我来邀你一起。”霍言温柔地笑着,有些等不及,“快快快,文粟姐姐。”

的确,要是霍勤来,有一半可能会不去。

两百多户之间的街道,和邻里之间,都有夯进鹅卵石。

这里雨季多,踩着泥泞的小路,也常常摔倒,夯上鹅卵石,也能缓解一些。

自进入开设的集市,看见几间铺面,上方高挂的竹筒刻着“美石铺”“齐氏铁铺”“王氏染坊”“百家织布坊”“祝氏瓷坊”。

只有一家王氏染坊,她熟悉一点。

那王氏兄妹,见过几次,霍勤也提过。

王简在长安县便是布商,他的妹妹王芮,在他的教导下,学会染布,染得布漂亮。

店内虽挂着少量的布匹,但进去的客人也不少,听着里面的谈论声,是在预定。

美石铺,是售卖玉石的,也可提前预约雕刻。

本章已替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12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