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在王奶奶家的“淘宝”之旅,苏晚和陆承宇抱着相机与速写本,脚步轻快地返回临时办公室。夕阳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偶尔交错,就像此刻他们之间渐渐熟稔的关系。
一进办公室,苏晚便迫不及待地把速写本摊开在桌上,一张张翻看,嘴里还念念有词:“这个老物件的细节还得再打磨打磨,那张结婚照要是用复古色调来呈现,应该会更有味道……”
陆承宇看着她认真的模样,没出声打扰,默默接了两杯咖啡,将其中一杯轻轻放在她手边。苏晚下意识说了声“谢谢”,眼睛却没从画稿上挪开。
“我觉得,在表现老街邻里情这一块,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场景串联起来。”苏晚突然抬起头,眼中闪着光,“比如,从巷口的早点摊,到午后在树下乘凉唠嗑,再到傍晚一起做饭、分享美食。”
陆承宇点头,沉思片刻后补充道:“还可以加入一些时代变迁的元素,像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自行车到小汽车,体现老街的发展。”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讨论的声音和偶尔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
突然,苏晚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噜”叫了一声。她尴尬地捂住肚子,脸瞬间红了。
陆承宇忍不住笑出声:“走吧,去吃饭。老街口新开了一家馄饨店,味道还不错。”
馄饨店不大,却坐满了老街坊。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桌,苏晚顾不得形象,大口吃起来,吃得嘴角沾了汤汁。陆承宇递过去一张纸巾,苏晚一边道谢一边接过,心里却觉得这个平时一丝不苟的男人,此刻竟也透着几分亲切。
吃完饭,两人慢悠悠地往回走。路过一家文具店时,苏晚被橱窗里的彩色铅笔吸引住了。她盯着看了好一会儿,小声嘟囔:“要是用这套笔来画老街,颜色肯定更鲜活。”
陆承宇看了看价格标签,没说什么。
第二天,苏晚来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套崭新的彩色铅笔,正是她昨天在文具店看中的那套。旁边还留了张便签,上面写着:“希望它能帮你画出更有层次感的老街。——陆承宇”
苏晚看着便签,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拿起铅笔,在画稿的角落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又在旁边写了一行字:“谢啦,不过别以为这样就能收买我,下次画里的你,还是会被画成皱眉头的样子!”
此后的日子里,两人一起穿梭在老街的每一个角落,挖掘更多故事,完善插画方案。在一次采访中,他们得知老街每年都会举办一场“邻里节”,大家会拿出自家的拿手菜,一起分享。
“这个‘邻里节’很有意义,一定要重点画。”陆承宇说。
“没错,我已经有灵感了!”苏晚兴奋地说,“我要画一幅超大的插画,把所有老街坊都画进去,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桌上摆满美食……”
随着项目的推进,两人之间的默契越来越深,偶尔的小摩擦也变成了打打闹闹的乐趣。而在一次整理资料时,苏晚无意间发现了陆承宇的一本旧速写本,上面画的全是老街的景色和人物——原来,陆承宇也有一颗热爱艺术的心,只是一直藏在他严谨的外表下。
“没想到你还会画画。”苏晚拿着速写本,一脸惊讶。
陆承宇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随便画着玩的,和你比差远了。”
“才不是!”苏晚认真地说,“你的画里有对老街的感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两人对视一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最终,陆承宇打破沉默:“等项目结束,一起去看画展吧?”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好啊,一言为定!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