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金殿陈冤昭日月 东宫惊鸿动凡心

晨曦冲破云层,将皇宫的琉璃瓦染成一片鎏金。沈砚秋手持账本与书信,在李丞相、萧惊寒的陪同下,一步步踏上太和殿的丹陛。青石台阶冰冷坚硬,每一步都似踩在过往的血泪之上,她挺直脊背,腰间短剑随步履轻晃,眼神坚定如铁,不见半分女儿家的怯懦。

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龙椅之上,当今陛下面容威严,目光锐利地扫过殿中三人。沈砚秋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跪地行礼:“罪臣之女沈砚秋,叩见陛下!恳请陛下为臣父沉冤昭雪,为边境百姓除此大害!”

“抬起头来。”陛下的声音沉稳有力。

沈砚秋缓缓抬头,目光直视陛下,不卑不亢地将柳、王二人谋害忠良、勾结蛮族、意图谋反的罪行一一陈述,随后将账本与书信高高举起:“陛下,这便是柳、王二人勾结蛮族的铁证,还请陛下过目!”

内侍将证据呈给陛下,陛下翻阅过后,脸色愈发阴沉,重重一拍龙椅扶手:“大胆逆贼!竟敢如此猖獗!”

柳、王二人连忙出列,跪地喊冤:“陛下明察!此乃沈砚秋污蔑!她勾结外人,杀害其父,抢夺布防图,如今反来诬陷老臣,还望陛下为老臣做主!”

“陛下,臣有证据!”李丞相上前一步,朗声说道,“臣已派人查证,沈将军被害当日,柳、王二人的亲信曾出现在边境军营附近,且南郊破庙的密道中,确有大量资助蛮族的物资,与账本记录完全吻合!”

苏慕言也出列附和,呈上暗中收集的柳、王二人党羽贪赃枉法的证据。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柳、王二人的脸色愈发苍白,辩解之词苍白无力。

陛下震怒之下,当即下令:“来人!将柳、王二人拿下,打入天牢,彻查其党羽!沈将军忠君爱国,惨遭诬陷,追封镇国大将军,厚葬之!沈砚秋护图有功,胆识过人,封‘忠义县主’,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

“谢陛下!”沈砚秋叩首谢恩,眼眶一热,多年的隐忍与奔波,终于换来了父亲的昭雪。

退朝之后,沈砚秋跟随李丞相走出太和殿,心中百感交集。萧惊寒与苏慕言紧随其后,三人正欲前往天牢探望柳、王二人的审讯情况,却见前方御花园的长廊下,走来一队人马。

为首之人身着明黄色锦袍,腰束玉带,面容俊朗,眉目间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正是当朝太子赵珩。他本是陪同太后游园,听闻今日金殿之上沈砚秋力证父冤,胆识过人,心中好奇,便特意绕路前来。

赵珩的目光第一眼便落在了沈砚秋身上。她一身素色衣裙,未施粉黛,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气与坚韧。方才在金殿之上,她舌战群儒、力陈冤情的模样已通过内侍口中略有耳闻,此刻亲眼所见,更觉她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的独特风骨——既有将门之女的豪迈,又有历经磨难后的沉静,宛如寒梅傲雪,锋芒暗藏。

沈砚秋见太子前来,连忙拉着萧惊寒、苏慕言跪地行礼:“民女沈砚秋,见过太子殿下。”

“起来吧。”赵珩的声音温和,目光却始终停留在她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沈姑娘不必多礼。今日金殿之上,姑娘的胆识与智谋,本宫已然听闻。沈将军有女如此,实乃幸事。”

“殿下谬赞,民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沈砚秋起身回话,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始终垂眸敛目,未曾与太子对视。

“分内之事?”赵珩轻笑一声,“面对柳、王二人这样的权臣,寻常男子尚且畏缩,姑娘却能孤身犯险,搜集证据,这份勇气与担当,实属难得。”他顿了顿,又道,“听闻姑娘一路护送布防图,历经艰险,可有受伤?”

“多谢殿下关心,民女无碍。”沈砚秋淡淡回应,心中却暗自警惕。她深知宫廷之中人心复杂,太子的青睐或许是机缘,更可能是祸端,她只想完成父亲遗愿,并无攀附权贵之意。

萧惊寒察觉到太子对沈砚秋的异样关注,上前一步,不动声色地挡在沈砚秋身侧,拱手道:“殿下,沈姑娘一路劳顿,如今沈将军冤屈得雪,还需好生休养。若无他事,我等便先告辞了。”

赵珩的目光落在萧惊寒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随即笑道:“也好。沈姑娘有功于国,若有任何需要,可随时派人前往东宫禀报。”他又深深看了沈砚秋一眼,才带着侍从转身离去。

直到太子的身影消失在长廊尽头,沈砚秋才松了口气,抬头看向萧惊寒:“多谢。”

“宫廷险恶,太子的关注未必是好事。”萧惊寒语气平淡,“你需多加留意,莫要卷入朝堂纷争。”

沈砚秋点头应允:“我明白。如今柳、王二人虽已被擒,但其党羽尚未清除干净,我们还需尽快查明余下隐患,确保边境安稳。”她刻意转移话题,不愿再多提太子之事,心中只有家国重任,无心理会儿女情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