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瓮(九)

走到厨房里,要了一碗鸡丝粥吃,谷婆子感觉腰愈发疼了,非要扶着点东西慢慢、慢慢、慢慢伸直,如她年轻时佝着腰慢慢、慢慢、慢慢掖紧二郎身上的被角,一丝气也不忍从鼻尖漏走。

年轻时心细如发,生怕扰了二郎睡觉,如今闭着气忍痛,才能直起腰来。

僵硬麻木的腰肢四十年前是纤细柔软的,柳条一样,可以起舞。

光阴一箭,催得青丝成了一蓬乱雪,青春不再后连心坎泵出的热血都日渐苍白,两股好似易折的柳,竭力迈动也赶不上年轻时的半步,再提脚走下一步时过去匆匆的背影已消失在月亮门里。

谷婆子快七十岁了,能活的日子一眼望到头,她年轻时是万家二郎万奇珍的保姆,比亲娘还疼他。

她照顾了他大半辈子,二郎算她半个儿子,如今她做不动活了,二郎也没舍弃她,让她在府中养老。

挪着碎步回到自己的小院,人老了觉也少,但今晚吃过鸡丝粥后忽觉困乏,她进屋和衣便睡。

谷婆子又做梦了。杂乱无章的很。

她梦见二郎小时候的模样,穿着蓝紫卷草花的缎子衣裳,胸前挂着明晃晃的金项圈,墨点的眼睛逢人就笑,世间再没第二个这样好看的孩子了。

她让他坐在臂弯上,二郎圈着她的脖颈,亲热地搂紧,她觉得有些喘不上气,于是抻长脖子。

郎君四十岁上下才有了二郎这么一个孩子,娘子产子后不到一个月便撒手离去,郎君叫了她和莲子过去,莲子奶孩子,她则做保姆。

二郎那时就会笑盈盈看她,她心生怜爱,竟是热泪盈眶。

她抱着二郎在早春的长廊里走着,嫩绿的春光如芳草萌生的芽,柳枝系几缕春魂顺着风流漫溯。

衣袖鼓起,发丝迷了眼睛,柳潮分开两边,她新婚三月即狠心舍她而去的丈夫脑袋吊在背上,眉毛滴着水,说他有些冷了,要换衣裳。

再往前走,廊外是一树梨花,开得那样早,开得那样急,花堆成云般的雪,千万朵累在枝头。她抬头望,看见爱穿洒花裙的莲子的裙与脚,与繁花一起随风摇曳。

两三瓣梨花落在她肩上,刹那消融。

二郎手将她脖子束得又细一圈,声音稚嫩吟诵:"新颅白首凿霜花,风吹铁骨磨玉沙。”

听不太懂,但她依旧欢喜,低头夸奖二郎,看见他咧嘴撕开天真烂漫的笑,低矮的牙床上隐伏着几颗乳牙,如同淡红唇墙后萧条苍老的残垣,垣中困着一个小人,在漫长地尖叫。

她吓的肉跳,再想细看时二郎从她的怀中脱出,一眨眼跑远了。

这下更是失措,拔腿去追,长廊颠三倒四不住晃动,深浅浓淡混成梭上的丝线。

她气喘吁吁停下来,抬手擦汗,擦了一空,手试探着点点往下,摸到歪斜的头颅和似扎紧的口袋般的脖子。

她双手扶稳脸颊,跑着去追,终于追上二郎,把他夹在腋下冲到郎君屋中,不管脖子可怜兮兮拎着头,嘴对着起伏如涛的胸膛大喊:"郎君!郎君你快看看!二郎牙上长人了!"

郎君穿着中衣从帐中钻出,莲子绞着绿漪波动的纱帐,偎在半张粉雪脸旁,脖上轻牵一段朱红潋滟的丝绳,耸起的肩头浑如雪果般软绵绵吸饱了水。

她眼睛瞪大,郎君一把扯上帘子,来看二郎的牙。

他左右看看,笑道:"什么人?你真是眼花了,只是一条蛆罢了。"说罢从袖中掏出乌金挑牙,哄着二郎张嘴,反手一剜,将二郎牙上的小人剔下一甩,摔死在地。

她着实担忧,蹲下扳正二郎的脸瞧了又瞧,二郎掏空的牙洞里涌出血来,流满了下巴,淅沥沥敲着金项圈,如悦耳泉鸣。

神仙保佑神仙保佑,她松了一口气,连抚胸脯。

二郎敛起青衫袖拭去唇畔流血:"春音,我饿了。"

她有些恍惚,好像听见是叫自己的名字,目光陷进他的脸,白皙如同皓月当空照在雪上,是一片虚无。

二郎扯破这片虚无,殷红的嘴唇张开,发出许多声音:"谷婆婆,我饿了。"

谷婆子茫然醒来,坐起时脑门碰到飘动的东西,以为是莲子高悬的裙摆,吓得差点上地府报道,往后一抖身子,才看清不过是挂起的床帘。

在床沿上痴坐数刻,她撑住腿,滞碍干涩的膝盖嘎吱兑拢,摇摇晃晃带着她走出小院。

熟练地在厨房弄上一碗饭菜,迎着风往外走,白发如练参差纠缠着不肯沉寂。

还差几步就快到后门了,应有几个小小的影子立在河沿,她摇晃的更快,似谁人手中的簸箕。

"谷婆婆,夜里凉,怎么不多添件衣裳。"

"二郎,你还没歇?"她蹉跎数步转身,朝着来时的路走去,头发朝前群魔乱舞,怎如对面人翩然临风、长身玉立、鬓眉青青、衣比月白。

二郎卸去衣紫腰黄,人如暮春,寥落时风姿更长余味。

谷婆子一辈子最得意便是养大这样一个孩子,看他年少一举登科春风得意,看半生顺遂无病无灾,最可喜的是他子嗣不似郎君那般艰难,有两子两女,都聪慧可爱。

门外两声狗吠,她似被提醒,前倾后摆停下脚步:"二郎,我又梦见我家早死那口子了,给他弄点吃的。你早早回去歇着吧,灯点的再亮,也别读书到半夜,当心熬坏眼睛。"

月光泻在地上,雪亮亮宛如新骨,他目光随着夜风,看银霜的尽头:"我最近总是梦见莲姨。你说她是不是仍怨着我们,徘徊于世间,不肯离去?"

她回身一半,被掰直了背,停滞许多个呼吸,又迟迟伛偻下去。

回肠九转,心扉痛彻。

莲子该死,莲子该死,嘴里念叨,心里念叨,念叨了三十余年才忘记她如何该死。

她不得不再想起来,她气不过郎君同莲子日日厮混,竟连二郎诗书都不考校了。脸上喜笑,转头恶恨,背阴处说三道四,不敢编排郎君,就另造了十好几个男人。

春风一吹,桃色开遍,郎君将莲子痛打一顿赶出府去,她终于解恨。

夜间二郎用功念书,不再有莲子靡靡的歌声,她守在屋外绣花,人静时分二郎背手出来,从身后拿出一沓草纸递给她,说希望莲姨好自为之。

她不识字,展开纸,中间夹着一痕碧绿,有些犹豫,抬头看见二郎已坐回桌案后,在灯下翻书。

蹑起手脚溜出府来到莲子家门前,披着夜色鬼祟如贼,又要顾盼左右,又要刷浆贴纸,争分夺秒,恨不得多长只手捏住口鼻。

树影扇动,只听心鼓雷雷。

那夜月亮瘦瘦窄窄一捻,如杯中弓影,如莲子凭栏弯月而坐,蛇般无骨、蜂般纤弱的腰。

她不假思索,捡根树枝叉起绿莹莹、轻悠悠的亵衣,挂在莲子家的门头。

听说莲子被她那窝囊废丈夫赶出家门,已经懂事的孩子被叫了几天小王八,在家中寻死觅活。

还是二郎有手腕,她窃喜,不知长大后能多有出息。深夜,她还是守在屋外,陪二郎读书,莲子不知从哪溜进来,如索命厉鬼同她扭打在一处。

莲子那样娇媚的人,怎能是她的对手,被按在地上疯狗般叫骂。她死命捂住莲子的嘴,任其如何癫狂,任其瘫软成泥。

她跌坐在地,做苍蝇手脚并用满地乱爬,晕头转向找不到从哪里逃走。

"别怕,谷婆婆。想想你把男人推下井时的狠辣,那时不怕,现在也不必怕。"

汗津津的脸有些麻木,她狗趴着,冷汗汇到颏尖滴落。

有时自以为的绝密也有瑕疵。那是二郎出生之前的事了,若不是长舌妇嚼舌根,他绝不会知道。

他声音比亘古的月还隽永,缓缓流淌,来到她身畔:"去年病死那个婆子同我说过,那个男人死的那夜,只有你进过偏园。他好可怜,倒栽在井里,颈骨都摔断了,夏日连着几场暴雨,被泡成恶臭的猪。可他可憎,你没有错,像他那样奸/淫/逼嫁的人不配活着,像莲姨这样庸俗的物件也不该再摆在这了。我懂你想教他死,正如你会懂我。"

二郎说的对,莲子把一个髫年孩童逼成这样,是该死。她爬起来,二郎让她背起莲子走小路去厨房,他护着一盏孤灯在前飘行。

那时的厨房外还有一颗粗壮的梨树,将绳子抛过树枝,一端套上莲子脖颈,一端结在石磨的横柄,她拉动上盘,一圈一圈,将莲子的生命漏进磨眼研磨稀碎。

悬空的莲子猛地挣扎,她才知刚刚只是将莲子捂晕过去,可现在已经无法回头。她用力,将莲子越吊越高,树枝狂乱,梨花簌簌坠落,连成春夜的一场暴雪。

二郎站在大如席的雪花下,高举灯盏,仰望花落。

梨花砸在他的脸上,眼睫星动,赏花情真,不肯低头错失一瞬。

片刻后,暴雪停歇细雪飘逝,二郎从厨房拿一个高脚凳试试,告诉她:"太高了。"

她系紧绳子也站在树下仰头时,眼泪滑落,心间还刻着莲子和她一起环抱着二郎逗乐的模样。

摇篮摇摇,月船摇摇,眼泪摇摇,人也摇摇。

自那以后,莲子总是吊在这棵树上,郎君只得命人将树砍倒,莲子无处悬挂,终于离去。

或是恨她,莲子几乎从不来她梦里,今日二郎提起,只能想起那场冥冥的风雪。

"婆婆,你陪我去看看她吧。"二郎如此说。

谷婆子叹气。莲子死后,她把莲子纳了半双的鞋底埋在芙蓉花下,不时去看看,说些体己话。最后一次去是二郎行冠礼的那晚,坐在花下同莲子说,二郎成人了,她闺女也出落的风流俊俏,二郎见了喜欢,这些年一直留在身边,上月她闺女诊得喜脉,也要当娘了。

风呜呜哭了半宿,谷婆子听了会儿走了,再没去过。

二十年匆匆,她还是能毫不费力地记起那树芙蓉在花篱墙下靠着芭蕉,站在堂轩中隔着柿蒂窗恰能遥望。

谷婆子连声应好,向二郎走去,不知怎的,有些不安,二郎目视眈眈,双瞳如楔。

她腿在发颤,心中悲伤,与二郎相伴四十年,假骨肉也修得了连心。他眼睑成弧,抚下漆黑眼中根根阴冷刻骨的寒芒,牵着她枯萎的手走向黑暗。谷婆子泣不成声,随风呜咽:"二郎,你要保重自己。"

二郎颔首,也或许只是风儿吹动了小巾。

门外狗又在叫,数声后狂风大作,门轰然洞开,二郎眼梢一闪,袖间滑出刀光。

"万奇珍,杀人偿命,你气数已尽了!"

有童声大喝,他压不住脸一紧,右眼自张自合惊如电闪,刀刃不慎将手指划破。停顿一笑的时间,刀尖收敛入袖,可他双眸持着杀人的利刃,拿捏分寸偏头、斜眼、回眸。

只见风卷半丈高,卖力招展以壮声势,一只大狗作秀转身,它背上跳下一个红衣小人。

门外鬼影游荡,无法进门,但小人提脚跨过门槛,双手捏拳,铁骨铮铮。

谷婆子紧张万分地护着他,万奇珍忽觉兴味盎然,想看小娃娃能耍些什么招式。小人步履沉着,身后有恶犬相护,伴着门外阴风阵阵,有点瘆人。

小人住脚,指着他的鼻子:"万二郎,你猜我几岁?"

万奇珍一怔,大笑,眼泪纷飞。

小人陪着哼哼冷笑,拔出别在腰后的葫芦,眨眼吸走谷婆子,掉头身影一闪转瞬已到门外:"你真是找死不挑日子,记住,姑奶奶我十一岁!"

他看门外风静,唇角凝滞,似笑非笑,似怒非怒,徐徐张口:"倒是只不自量力的蚍蜉。"

语罢不急不躁抽出短刀割下一缕头发,青丝化为黑气消散,一只鬼蝶翩翩翻飞着越过墙头,融化在夜色中。

新事物教他心生好奇,身后脚步声却令他厌烦,一步还没落地一步又迈出去,他分明说过在万府做事要讲究风仪,不可粗言烂语,不可急色奔走。

不想许这蠢货靠近,冷声道:"何事?"

管家钉在原地,知道主人万分不悦,静静喘匀了气才敢说话:"郎君,麟城府萧参军求见。"

"一个参军也值得你喘气,"万奇珍讥讽,"是常拓英来了吧?"

管家讷讷称是,思虑再三小声提醒:"郎君,我观来人中似乎不止麟城府差役,还有禁军中人……"

万奇珍脸色有些难看,但仍笑声悦耳:"有趣、有趣。稻秆街的火烧的够快,既然烧到家门前了,怎么能不见火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