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香菇白薯粥?

“咕噜咕噜”,这天晚上在杨家小屋响起的不是空胃的“咕噜”声,而是锅里面炖煮的香菇白薯粥。

正午时分几人分别的时候,杨清山硬塞给他们一小袋子粮食,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是一袋子精米,白白的,喷香。这精米只堪堪装了一碗。

杨柳春想了想,又倒一半进另一个碗里,一半今天吃,一半明天吃。

而杨柳春带回的那条黑乎乎的硬东西,蒸熟后,扒开表皮,里面是香味醇厚的淀粉纤维。

杨柳春没有判断错,这是白薯。

到了晚上,杨柳春便作主要用白薯煮粥。

但是遭到了杨清河的反对:“这东西没人吃过,万一有毒呢?”

杨清河的质疑没错,杨柳春也害怕两个世界的植物体系不同,正好邻居郑寡妇今日正午托杨清河捉的老鼠派上了用场。

那老鼠中午吃的这白薯,到了晚上还活蹦乱跳着。

“那老鼠我中午喂它吃了,你看它,不像是中毒的样子呢。”杨柳春给他指指那老鼠。

杨清河这才同意。

待白米煮至八分熟,已经蒸熟的白薯剥皮切成丁,放入锅内

考虑到家中无甚调味料,杨柳春还是让杨清河洗了香菇,切成薄片放进去。

再熬煮一会儿,待香菇薄片变得柔软爽滑,这粥就好了。

“咕噜咕噜。”锅里的气泡响个不停。

“这比中午吃的香菇粥还香!”杨清溪捧着小脸,坐在烧火的小板凳上,双眼冒光。

杨清溪年岁虽小,但火烧得很好,不一会儿,这白薯香菇粥就出锅了。

出锅的时候还伴随着“咕噜咕噜”的声音,煞是动人。

餐桌上,鲜香的白薯香菇粥入肚,两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今天,我们去了山上,还收拾了家当,明天我们和清山一起去镇上,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换银子!”

“嗯!”一大一小两个孩子都点了点头。

他们好像都没有去想杨柳春为何会认识这白薯,也没有去问为什么杨柳春没有在今天之前去山上找食物,也没有问这三天是否能赚到足够的银子。

乡村的夜晚很是寂静,为了节省所剩无几的灯油,杨家小屋饭后便早早熄了灯。

杨清溪还小,今天上山耗费不少精力,很快就传来细微而又深长的呼吸声。

杨清河和杨柳春安静地躺在床榻上,内心都不平静。

三天已经过去一天,一个铜板都没进账。

“明天,我早点起,再去采菌子去……还有那个白薯……”杨清河没有忍住内心的焦躁。

“我和清溪也去。”

“阿爹伤还没好,在家看着清溪就是。”

“你一个八岁的孩子,我怎么放下心让你一个人去。清溪这边,我也不敢让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万一……”

“那我们一起去。”杨清河也不再纠结。

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尽管杨柳春才来这个家一个月。但在杨清河眼里,先前是凭借无微不至的照顾昨天凭借那句我养他,他就成了他唯一的依靠。

“清河,这些菌子和白薯,能卖上多少银钱?”杨柳春思索着。

“我也不清楚。阿父之前都是在镇里做账房,家里的地都交给了叔叔伯伯。我没听阿父说起过这些。”

“那些书,真的要卖吗?”在这样的社会,读书的重要性,杨柳春十分明白。

“留着这些书也救不了小溪。”杨清河转过身,将自己埋在枕头里,声音闷闷的。

“那我们明日去镇上瞧瞧。早点睡吧。”

杨柳春像外婆小时候给自己拍背一样,在杨清河稚嫩的脊背上轻拍着。

不久,瘦弱的肩头收获了一颗梳着发髻的小脑袋。

拍背的手也渐渐停下。

小屋悄无声息。

一夜无梦。

“喔喔!”

寂静的杨家村,响起嘹亮的鸡鸣,唤醒了杨柳春。

两个孩子尚在沉睡,一个窝在他的腋下,一个靠着他的肩头。

杨柳春小心翼翼地起身以免惊醒孩子们。

他悄悄地拿了把椅子,坐在小屋门口。

太阳还未升起,天色蒙着雾霭,还能看见半圆的月亮。

不知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现在怎么样了。

他们还在为我伤心吗?

离开了也好,这样他们就不用再为自己的身体操心。

爸妈会来看看我吗?哥哥公司管得怎么样?

天空中半圆的月亮变得越来越红,慢慢升起来了,成了太阳。

杨柳春这才明白:那淡淡的半个月亮,是还未升起的太阳。

也许,就像注定会在白日不见身影的月亮一样,那些人和事都已经远去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享受这个没有疾病的健康身体,养好这两个好孩子。

“阿爹。”

窸窸窣窣,小巧的脚步声传来,孩子们都起床了。

杨柳春抹了抹眼角的一滴泪,向身后的孩子们转身,微笑着说:

“我们趁着天色还早,再去摘点菌子。”

“嗯!”兄弟俩没有二话。

“阿爹,清溪,你们先走,我让清山哥赶着牛车来接我们。”

“好,路上小心。”

*

牛车摇摇晃晃,晃得杨柳春眼花,眼前的日光,渐渐地变成了七彩的虹光。

“等等,我先下车走走。”

为了照顾杨柳春的伤情,牛车被让给他,可惜杨柳春无福消受,晕起了“牛车”。

杨清山说:“清河上去。”

“阿爹!”

“阿爹!”

“春叔!”

杨柳春脚刚沾地,腿就软了。

杨清山和杨清河赶紧过去扶住他,杨清溪跳下牛车,握住他的手,紧张地望着他。

“我扶着春叔。清溪、清河,你们上车。”

杨清溪听话地上去了。

杨清河却没动。

杨清山无奈:“我们轮流扶。”

杨清河这才上了车。

被杨清山搀扶着走了一阵子,杨柳春渐渐缓了过来,能自己走了。

但他害怕自己会因为体力不支,跟不上牛车,在路边捡了跟根树枝借力。

好在,杨家村离镇子并不远,是杨家小屋到山里的两个来回。

杨清山家的老牛是个沉闷的性子,一路上默默走着,也没有什么声音。

直到小镇出现在它眼前时,它才哞的一声,带给杨柳春一丝希冀。

这小镇不大不小,集市上的百姓大多穿着粗糙的麻布,不少的还打着补丁。当然也有几个出手阔绰的,他们身穿细软光滑的绸衣流纱。

杨清山赶着牛车在他常摆摊的地方停下,他向前指了一个方向,对杨柳春说:

“春叔,隔壁一条街都是食肆酒楼,你走到前面那个路口穿过去,你看到那飘着彩绸高楼就是镇上最有名的酒楼。他家还号称‘南屏第一楼’呢。”

“好。”杨柳春看着流动的人群,强压下自己的害怕。

前世,他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只偶尔到这样人多的地方,但现在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的躯体,他不应该怕。

可他还是怕。

“阿爹,我陪你去,”杨清河并不放心受伤的杨柳春一个人去,他转身向着杨清山说:“清山哥,你帮我照看小溪。”

而且他觉得杨柳春好像有点害怕。

“嗯,你去吧。”杨清山欣然点头,嘴角微微勾起。

他又摸摸杨清溪的头:“小溪肯定能卖好菌子对不对?”

“嗯!菌子那么好吃,我们一定能很快卖完!”杨清溪一如既往地捧场。

去酒楼的原因无他,杨柳春想把自己擅长的粥的配方推销出去。

杨柳春在杨清河的搀扶下在人群中慢慢走动着。

双手握着的手臂微微发抖,杨清河心想:阿爹果然在害怕,可他还是愿意为了小溪和自己来到这里。

他们走到路口就要拐弯时,一匹骏马从他们身边掠过。

飞速掠过的气流把杨柳春惊得一个趔趄。

幸亏被杨清河稳稳扶着才没有跌倒。

杨柳春心下害怕。

因为骑马的那个人身上流着人血,散发着浓厚的血腥味。

杨清河的内心也不平静。

他有预感刚刚那闹市纵马的人就是害死他阿父的人。

纵马的李扬威心底发痒。

那清秀瘦弱的双儿看着真不错。

可纵马的李扬威已经远去。

杨柳春努力平息自己波动的情绪——

要赶紧赚到足够的银子。

杨清河按捺下心中的仇恨——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弟弟和阿爹。

李扬威克制内心的欲/望——

那该死的战神还在南屏,得收敛点!

“阿爹,没事吧。”

“没事,我们快走吧,别让清山他们等我们太久。”

“好。”

“招厨子啊,南屏第一酒楼青玉楼招厨子!”

杨柳春和杨清河还没走到那酒楼,就听到这吆喝声。

杨柳春听到这吆喝声心中大喜。

原本还在想怎么把粥或者汤的配方推销出去,现在想想,成为厨子不也是个可行的方法?

不过,要酒楼掌柜愿意预支工钱。

看来还是得预备卖方子。

杨柳春前世,他的父母一个是粥品世家传人,一个是汤品世家传人。

两人结合后,就一头扎进餐饮经营这个汪洋大海里,将这个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扔给自己的父母。

然而,尽管没有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对他很是怜爱,他也从他们那里学得一手好厨艺。

虽然有这一手好厨艺,杨柳春对自己的厨艺和方子,能否在这个世界得到认可心存疑虑,便决定从小食肆开始试起。

“不要!不要!快走快走,不要打扰我们做生意!”

“我们东烈人都爱吃肉,谁吃这些稀稀拉拉的东西?”

“你这身板颠得了勺吗?”

“双儿能做出什么美食?”

“哎?那‘南屏第一楼’不是在那招厨子?你去那看看。”

……

杨柳春就这样被这一条街的食肆拒绝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