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满庭雪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个宫女被锦衣卫押送到了菜市口,斩首示众!

二十一个宫女虽然满身是伤,但是没有一个人露出胆怯之色,当她们决定要勒死嘉靖的时候,她们已经知道了这个结局。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领头的杨金英站在刑场中央,看着周围的看客,那些人指指点点,嘴里都说着什么大逆不道,连皇上都干刺杀的话,其间也有少数人知道事情始末的人露出了同情与感叹,更有阴谋论者觉得她肯定是受了什么人指使,她露出了冷笑:哪有什么指使,只是被欺负得太久,匹夫之怒而已。

然而,匹夫之怒,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你笑什么?跪下!”推她上刑场的刽子手满面胡茬,怒目圆睁,像个金刚,右手拿着一把大砍刀,铮亮无比。

杨金英没有跪。

“跪下!”大汉怒吼道,加大了声音。

杨金英还是没有跪,她回头瞥了一眼刽子手:“我有话要说。”

“老子叫你跪你就跪!哪儿这么多的废话!”刽子手有些不耐烦,想她这个女子不过十四五岁,竟然这般跟他说话。想他作为一个刽子手,操刀三十年,刀下亡魂上千个,上了断头台,哪个不怕他?哪个不畏惧他?说着就要上手欲扇杨金英的耳光。

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抬手制止刽子手:“你有什么话就赶紧说,说完早点上路。”陆炳是浙江嘉兴府人,父亲是锦衣卫首领,锦衣卫同知陆松,母亲是嘉靖的乳母,他跟嘉靖自小长大,感情深厚,后来又因为救驾有功,更是得到嘉靖的恩宠,执掌锦衣卫。

刽子手看到陆炳出来阻拦他,便立即没了之前的嚣张气焰,恭顺地退到了杨金英身后。

杨金英看了看左右的姐妹:“姐妹们,做便做了,今日之事我不曾后悔。”

“我们也不后悔。”其他的姐妹说道。

“做也是死,不做也是死,不如在死之前泄了心中的愤怒!”关梅秀坦然道,她的囚衣都浸满了血痕,脸上也被烫坏了半张脸,另一张脸都被打肿了。“看到那狗皇帝昨晚害怕的样子,我就算是被千刀万剐也值了!”

杨金英欣慰地笑了,但是在她旁边,押送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神色复杂。

“陆指挥使,我杨金英向来恩怨分明,我杀皇帝,你奉命杀我,我不怨你。你的恩情我来世再报。”

陆炳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情绪,他只是冷冷道:“你不该杀皇上。白日昭昭,天理昭昭,此事到此为止。”

杨金英在断头台上狂笑起来。

“你笑什么?”陆炳脸上出现了一丝细微的裂痕,那一丝恐惧的情绪被杨金英捕捉到了。

“我笑这老天瞎了眼,做好事的受尽欺凌,一命呜呼,做坏事的高官厚禄,活得有声有色。你说天理昭昭,白日昭昭,你摸摸你的良心啊!陆炳,你摸摸你的良心,这个朝廷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陆指挥使!”

“大明大明,日月无光!”

陆炳握紧了手中的剑,后槽牙咬紧,怕这个疯女人再说出什么更尖刻的话来,目光移向杨金英身后的刽子手:“行刑。”

刽子手重重地在杨金英背后推了一把,那瘦弱的身躯被推到在地上。杨金英咬牙切齿地吼道:“老天爷瞎了!不会再救你们了,想要活着,就站起来!站起来!”杨金英一边喊,一边被刽子手按在断头台上。

台下的看客也起了骚动,一部分往前挤喊着:“查清楚再斩首!”

“她是冤枉的吧?”“不要斩首……”“查清楚再斩!”“查清楚再斩!”……

“拦住他们。”陆炳指挥锦衣卫拦住往前挤过来的人。

她一边挣扎,一边用尽平生最大的力气嘶吼:“想要活着,就站起来!站起来!”

“站起来!”

“站起来!”

“站起……”

“来……”

杨金英被斩首了,在死亡的那一刻,她意识到原来死不过如此,一瞬间的疼痛,之后便什么都感觉不到了!她睁着眼,过去的记忆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回放,如果有人现在问她,你后悔入宫吗?她会肯定地回答,会。如果有人问她后悔杀皇帝吗?她也会坚定地回答:不会。

杨金英二十一个宫女被斩首示众。有一个路过刑场的孩子沈鲤路过这里,感叹了一声:“可惜,可惜了!其人如花似玉,其勇为天下先,日后青史必有其名,比吾等读书人更有骨气!”

嘉靖四十四年,沈鲤从太学考中了进士,调进翰林院当了编修实录的史官,他翻看嘉靖二十一年时的实录,没有看到关于杨金英的记录,他好奇地去问老师林湘:“夫子,为什么没有把杨金英的事情记录进去。”

林湘已经七十岁了,很多事情虽然清楚,却给了沈鲤一个模糊其词的回答:“修史修史,修的是皇上满意的史书。”

沈鲤不太同意:“太史公修史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方为实录。我等写实录,岂能这样做?”

林湘闭上了双眼,斜卧在国史馆安置的榻上:“你啊,还是太年轻了。多历练历练,就知道了。现在的史官,跟以往的史官已经不一样了。”

“可我觉得还是不应该这么做。”沈鲤单膝跪在地上,手中拿着实录。

“皇上已经审核过了,不用再管他。你只管看前方,前方还有很多事要写,过去的就过去了。”林湘看这个愣头青年还没有醒悟过来,就多啰嗦了几句,“我大半辈子都过去了,在这官场上看的也不少。这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要人命的暗箭。俗言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我都是修史的,过去的二十一部史书里有多少真多少假,想必你也心知肚明。孔子说,君子有九思,是哪九思?”

“在《论语·季氏》里,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何意?”

“君子有九种需要谨慎思考的事情,看事情要看得清楚明白,听别人说话要理解话中深意,脸色要保持平和温和,容貌要保持恭敬,言语要真切不虚伪,做事要稳重,发现疑惑要立即去问,解决问题,生气的时候要想清楚后果,不可意气用事,遇到可以得到的利益的时候要反思是不是符合道义。”

“嗯,学问还算扎实。这为官也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慎,事思敬,恩思过,乐思苦,进思退。你,明白么?”

“学生明白。”

林湘笑了:“不,你不明白。你是个聪明人,但不是个聪明的官。眼睛是拿来看的,耳朵拿来听,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总是不会错的。皇上给你恩宠的时候,你要反思自己有没有过错;当你感到安乐的时候多想苦难,当你得到提拔的时候,想想是否有退路。多少能臣将相知进不知退,最后身败名裂,家族夷灭。这九思是老师最后送给你的,回去好好反思,莫要生事。”

“是,学生明白。”沈鲤拿着《景帝实录》走回书阁,放回书架上,可是他没有离开,站在书架前盯着《景帝实录》四个字看了良久。之后,他看了四下无人,便拿出刚刚放回去的《景帝实录》,往嘉靖二十一年俺答寇山西后补上了一行字:宫女杨金英等十余人谋弑未遂。

改好后,他总算舒了一口气,合上《景帝实录》,他把史书放回书架,然后匆匆离开。在书阁的暗处,林湘走出来,他摇摇头叹了口气,拿下《景帝实录》翻到了嘉靖二十一年,随后提笔把沈鲤补上的一行字涂掉。

后来,到了万历十二年,沈鲤当了礼部尚书,奉旨修《景帝实录》,当他翻到嘉靖二十一年的时候,看到史书上被涂掉的一行字,心中万分感慨,理解了老师的忠告和苦心!

“夫子,您是对的,但是……学生还是不能改。若您泉下有知,请原谅学生!”他提笔再写回来,又补充了些细节:宫女杨金英等十余人谋弑未遂,上移御西苑,不复回大内。

踩着今年的尾巴,再挖个短篇的坑,不长,大概十万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满庭雪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