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十面(陆)第二件事(2)

见杨逍送走前来支援的教众,殷梨亭才上前问站在一边沉默不语的张无忌:“无忌,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赵姑娘和那些人走了?”

张无忌已经对赵敏离开的方向注视半晌,听到六师叔的疑问,他方回神,嘴角勉强扯出一个微笑,对六叔道:“敏敏为了救新城湾的百姓,才随太子的人回大都。”

殷梨亭与几位师兄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要如何安慰这个师侄。张无忌见几位师叔伯们把武当大半人都带出来,他心中一暖,笑言自己没事后,宋远桥等人便带人回山去了。

韦一笑站在殷天正旁边,发现殷天正不知想什么想得出神,“鹰王,你怎么了?”

殷天正回神,说道:“啊,我是觉得奇怪。那个领头的蒙古鞑子下令只抓男人,我本来想等你们找到无忌,和你们来个里应外合把那些百姓救出来。不过,我们被带到府衙以后,那个蒙古人只让我们老实待着,什么话也没说。”

张无忌闻外公所言,心中竟然期待那蒙古太子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他对众人说起他如何认识巴根:“我和敏敏送七师叔回武当的路上见过他,他是蒙古太子身边的人。如果他不是朝廷的人,或许也是一位值得结交的英雄好汉。”

杨逍颔首以为然,他想起曾经听过的一些有关那位蒙古太子的传闻,与那贪酒色的暴戾皇帝不同,蒙古太子却是个心机深沉的厉害人物。“教主,属下听闻那个太子不是个昏庸简单的人物,眼下我们明教还未大举起义,不宜与那位太子起冲突。”

张无忌深以为然,却又因杨逍的话凝眉,难掩对赵敏的担忧,可赵敏用那三件事不许他靠近大都,他即便再担心也于事无补。

杨逍看穿教主心中想法,他不能告诉教主如何破赵敏要求的第二件事,大局为重,如赵敏所说,眼下还有很多教主该做的事。“教主,我们前几天接到你的密令前往葫芦谷附近常遇春等人的军营,不知教主密令说的营中有变,有朝廷探子混入其中,到底是什么人?”

上辈子那个探子的长相要他现在回想有些模糊,但若见到真人,想必他能认出来。如果他不去指认探子,王保保阴谋得逞,那军营几千将士的性命岂不是葬送在他手里?

权衡之后,张无忌对杨逍道:“我先和你们去葫芦谷,等解决葫芦谷一事,我们再去救我义父!”

韦一笑上前一步,问道:“教主,你知道谢狮王在哪里吗?”

张无忌嘴唇微张便要说出义父所在,可看到韦一笑,他心念一转,顿时有了一个想法,他答应敏敏两个月内不踏入大都,但其他人可以去,不过,在场的明教中人除杨左使以外,大多对敏敏有成见。

张无忌心生一计,叹道:“我义父被圆真那个狗贼抓走,下落不明,敏……赵姑娘说她知道圆真把义父藏在哪里,只不过,我还没问出义父的下落,她就被太子的人带回大都。”

杨逍站在教主身边,心想,教主恐怕没听到赵姑娘临走前告诉他谢狮王的下落。教主现在不急去少林寺救谢狮王,谢狮王应暂时无碍。至于教主为何假装不知道谢狮王的下落?想必教主想请蝠王出马去保护赵姑娘。既然如此,他出手帮一把教主亦无不可。

“教主,我看不如这样,请蝠王偷偷跟着赵姑娘,然后伺机把赵姑娘带出来,这样我们就能问出谢狮王的下落。”

张无忌正要请韦一笑帮忙,他身边的杨左使便先他一步提议。张无忌只道杨逍和敏敏一样能洞察人心,发现他的私心,他耳后发热,顺着杨逍的话,说道:“我正有此意!”

既是教主之命,韦一笑自是遵从。

杨逍又出言提醒韦一笑:“蝠王,你要小心行事。太子不是个简单的人,你伺机接近赵姑娘,千万不要暴露身份!”

韦一笑笑道:“你放心,我虽然武功不如你,可要用我的轻功从大都逃出来绰绰有余。”

杨逍再次提醒他:“不止你,你还要带赵姑娘一起逃出来。”

韦一笑点头,他看了一眼神色复杂的教主,对教主微微一笑后,道:“教主你放心,我一定把赵姑娘从大都带出来问清狮王下落。”说罢,韦一笑不等教主开口,转眼便消失在树林间。

张无忌心中有愧,肩头搭上一只温暖有力的手,他回头,是外公。

殷天正笑道:“无忌,赵姑娘就交给韦蝠王,我们现在出发去葫芦谷。”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