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好学生

许多人认为,自然生物的身体由肉身和灵体共同组成,每个人记忆、人格、心理与精神的特点在灵体上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灵体层面的信息,常常杂糅后以梦境的形式呈示。

4月9日周一,旬兰嘉从干热明黄的梦境余韵中清醒,关掉还没响的7点闹钟,缓慢拖沓地穿衣服。

棉质长袖、毛衣、冲锋衣以及厚运动裤足以应付阴险的春天。

她试图回想早上梦见什么,未果,和德林市的所有居民一样。

走到餐厅,旬兰嘉兑了杯温水大口饮下,处理个人卫生问题,洗手台上的镜中映出探索世界的必备工具——她自己。

凑近镜中人,她摸了摸嘴唇发现似乎比以前薄,可能是学多了阿尼克语。

她把黑发全扎进马尾,就像玩第一人称游戏时设置镜头不被刘海遮挡,接着满屋子闲逛着刷牙,逛回原地正好洗脸。

日常秩序重要吗?

可能。

日常秩序有用吗?

抵御不了大地震动、火山喷发等不可抗力。

旬兰嘉本想乘地铁去学校,但行李在地铁上施展不开,而且旬辛说德林市的地下什么三教九流都有,自荐来送学。

小区地下停车场,兰嘉把装着春夏装的行李箱拎进越野车的后备箱,像往馄饨皮里包米饭。

代为绕车检查时,她突然想到同样是上车,有人脚先进门,有人头先进门。

实验精神影响了她的精神,兰嘉弓起身子,头和脚一起进门。

“咚”“砰”,她侧躺后排,一手捂头一手捂脚:“啊……”

旬辛播放本地下载的劲歌金曲,几年前过世的巨星开始吟唱:“啊——”

他“呵呵”笑,挂前进挡:“建议你下次学习太空步,倒退上车。”

路上,这辆白色越野车漂移过弯、甩尾掉头,途径龙血河13号桥,离地飞了0.8秒。

兰嘉落进座位,庆幸死亡率最高的副驾驶没人坐。

车子飞向桥梁另一端,冲入德林市北区。

德林市旧称“德林马克”,北区旧称“莨菪区”,但这都是旧语言淘汰前的名字,语言革命后,新造出的通用语接管了一切。

过了路口就是入驻了24座高等院校的所谓“大学城”,德林市唯一的高等院校聚集地。

银河路两旁的5座大学在车窗中后退,一片暗红色调、砖混结构的建筑群逐渐靠近。

在周围数所大学的滋润下,银河路已成为繁荣的商业街,西侧“红石大学学生来此登记”的手写标志牌下聚了一堆人。

红石大学的生活区在银河路西侧,学习区在东侧,有志青年多如繁星。

旬辛微调方向盘,语速缓慢地评价:“没有围墙,让恐怖袭击变得容易。”

快摇匀了的旬兰嘉从左边裤子口袋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巧笔记本,记录金句。

司机小声咕哝了一句什么,随后旁边连通停车场的巷子中刚好挤出一台轿车——有停车位了。

天空高远,车前草压在车轮下。

兰嘉深深吸气,从后备箱里取出天蓝色行李箱,鞠躬道谢。

旬辛的墨镜映出多云的天,他说:“我还有空,能够帮助你。”

她半开玩笑:“比如给我打双倍生活费?”

旬辛神秘微笑,从传统长袍的袖口掏出一个厚实的信封:“研究经费,但是研究不止需要经费。”

沉甸甸的信封拍在手心,旬兰嘉说:“我会回报你的。”

“‘双倍生活费’解决了,换一个愿望。”

旬兰嘉知足常乐:“祝我学业顺利吧。”

“即使没有我的祝福,你也做得不错,虽然求知的方式充满个人风格。”旬辛用词晦涩,“再提个要求。”

兰嘉想了想:“好像没了。现在登记的学生队伍还很长,要不我们再聊点别的?据说闲聊占比越大,人越容易幸福。”

旬辛的重心从左脚转到右脚:“那你可能会听到中年男性长辈的说教。”

兰嘉:“说来听听。”

反正一旦现实对话无聊或者讲得慢,她就会像熔断保险丝般自动走神,遁入想象的丰盈世界中。

辛学者低头数手指:“别随便摸各种雕塑,别轻信传教的人,别跟同学回老家,别招惹不寻常的生物,别捡地上的东西吃……”

旬兰嘉偏过头望向挤挤挨挨的巷外,想象一个披着人皮的怪物如何利用社交知识混进人群,美美吃光大家伙儿。

注意到她游移的目光,旬辛飞快结语:“就这些了。”

她原地踱了两步,抓住行李箱拉杆:“谢谢。我觉得哪怕等到中午,登记的学生也不会稀疏,干脆现在就去搏一搏。”

“请便。你随时可以回804,也能在月亮没那么圆时来我的别墅。到时再说吧。”

“再会。”旬兰嘉挥手告别,像燕子投身迁徙。

“学生来此登记”由潇洒的红漆挥就,告示牌支在6顶相连的蓝布遮阳棚旁。

旬兰嘉排在最南端的队伍末端,缓缓向前挪动,一边平稳地吃早餐。它类似发糕,以米浆为主材料发酵而来,色泽莹白、质地爽韧多孔,味道微酸清甜。

在学校没有围墙的情况下,身份登记有什么意义?

棚下的桌子后稳坐着戴鸭舌帽的校友,旬兰嘉按照她的要求填表交材料,在收款机上刷卡。

“收款机”屏幕出现几行字:

“新历718级社会学院人类学系人类学专业1班。

“旬兰嘉同学,欢迎回来!

“余额:500.01金。”

桌子旁边的三锟闸亮起绿灯,校友抬手示意她过去,同时朝后边喊:“下一位!”

理论上,每幢宿舍楼共10层可居住,根据三人间和六人间的数量和比例不同,住下330到420的人,但也存在塞了超多六人间的600人大罐头。

原来它们曾是十二人间,在人权公益组织抗议后宿舍中间砌墙一分为二,体感上才更挤。

旬兰嘉在16幢的其中一部电梯里关心别幢,轿厢升上3楼,厢门一开就是大厅,不少行李箱和脚印已经在假期积的灰尘上留下痕迹。

她向西南走去,进入离开水机最远的301宿舍。骤开的门从正对面的阳台吸来一阵风,拂动淡绿窗帘。

01号桌前的女生听到门打开,“嗯”一声,随便点头当作招呼,腾不出手和时间。

这是1号床的苏岸·李,在理学院学地球科学,同样假期住校,没回红林老家。她有着深褐的头发和眼睛,浅褐肤色,正全神贯注敲打电脑。

卫生间旁的上床下桌直梯上,红油漆涂抹了“03”标识。

旬兰嘉从梯后的衣柜掏出羽绒衣裤,换成行李箱里的夏季衣服和盒装卫生巾,往衣柜里扔了颗新的樟脑丸,换除湿袋,坐上凳子长舒一口气。

她注视书架上自己的藏品,去年的教科书已经卖掉,下午还要去书库搬新书。

她确实想要新书。

有的**让读者身临其境,读完异教徒献祭头颅的记载,自己脖子上的玩意儿就摇摇欲坠。

有的哪怕被海关发现也只会得到哂笑,送上两盒土特产就能过关。

旬兰嘉手机里有个名为“爱好者”的应用,它的图标底色为中立通用的蓝,图标右侧的白色剪影是拿放大镜找东西的探险家。

对几乎所有使用者来说,这只是个普通的兴趣交流平台,不少人在这里发表同人创作,包括她内向腼腆的舍友邵缇亚。

她钻进深蓝床帘躺在被面上,断开校园网(起码能有点安慰作用),打开应用。

在搜索框输入“/”并加上一串24位根据用户账号计算出的专属编号,再进入商店时,这里不再售卖同人制品、作品周边。

各种神秘知识和材料,求助或委托的橱窗像地摊套圈的小玩偶一样铺展。

旬兰嘉是从旬郡的二手书交易平台摸到电子布告栏,再辗转搜罗信息,登上“爱好者”内部的这一神秘商店的。

它属于广义的“暗网”。首次登录时,她一边刷新随机抽选名称,一边想为什么暗网界面不是黑的。

“因为黑色的界面那叫‘深夜模式’。”脑子里冒出这样的声音。

她刷掉“愤怒的白兰花”“热情的仓鼠”……等一系列神秘词组,最终选中“越冬的小麦”。

在这里,她买过少许旧语言的快速入门资料,也有了固定的购买渠道:名为“冷静的石龙子”的神秘商人。

伊总是充满创意,配合客户越来越刁钻的需求。

起初,石龙子仅仅影印绝版的文学奖得主遗作;后来两本旧语言诗集装作漫展道具送来;下一本巫书影印版夹在官能小说之间,让人会心一笑;最近,是把巫书影印版拆成32页,贴在裁衣的纸板式样下入境。

越冬小麦疑惑地问伊为什么不发电子版,伊回答纸质书更有手感。

石龙子:这次需要什么?

小麦:我预见到自己会干点社会不容的小事,但又不想真的被发现赶出去。

石龙子:偷吃墓园贡品?

小麦:?

小麦:有没有用来易容、瞬移、反占卜、影响监控录像……总之防止自己在交流警察的调查下暴露身份的炼金奇物?

对面报上价格。

旬兰嘉算了一下,可能把自己零零整整地卖3回都买不起。

于是,她干脆放弃点亮新技能的原计划,转而考虑提高身体健康,也就是基础属性。

身体包括肉身和灵体。

她的肉身不常出错,只是灵体状态前卫,时不时对肉身产生负面映射。

小麦:有没有增强灵体的补剂?

石龙子:大城市应该有医院可以开药,没必要找我。

小麦:留下诊断记录后不能买商业保险,出行还要向社区报备,对我们的可持续交流不利吧?

石龙子:好,我确实有治疗灵体黯淡的配方。熟客价给你抹零,6000。

小麦:打过去了,我的地址没变。

石龙子:收到。大约4月27日能送达你市,老地方不太安全,确切位置到时给你。

小麦:期待。

所谓“老地方”,就是那座倒闭图书馆的随身物品寄存处,既然石龙子说不太安全,那短时间内就别凑近。

她掏出手机看日历,4月27日是周五,按常理应该是期初考试周的其中一天,不过考试安排还没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