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禾最近心情颇好,什么时候都是笑眯眯的。除了给蔡琰研墨,把阿琰布置的功课全然晾在一边,医书也不习、字也不练,手上不是绣荷包就是做鞋袜,没有一刻闲着。管事家老已经带着蔡亮父子给老爷谢过恩,择一吉日就可以完婚了。
蔡琰不理解,阿禾为什么对一个自己只见过一面的人会突然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意,日日相处的自己恐怕此时在她心中已变得若有若无。不过蔡琰现在也忙的很,没有太多时间理会阿禾。
蔡琰在父亲巨大的书房的耳房内给自己设置了一个专属书案,日日研习金文、大篆、草书、隶书,身上手上总弄得墨迹斑斑,少不了被阿母数落。
蔡琰寻思:
阿翁看见工匠用粗竹扫帚,蘸着石灰水刷墙,扫帚的竹枝稀稀落落,蘸的石灰水不多,刷在粗糙的墙面上时,白痕里总露出些未被覆盖的土黄色墙皮,像给墙面缀了串若有若无的银线。风一吹,未干的石灰粉飘起来,竟带着几分灵动。
阿翁盯着那道斑驳的白痕,想起自己平日写字,总是用笔蘸足墨汁,一笔下去浓黑均匀,虽工整却少了些生气。要是能像工匠刷墙那样,让黑色的笔画里露出些纸或帛的底色,岂不是更有韵味?就像春日的柳枝,既有饱满的绿,又有透过叶缝的光,动静皆宜。
聪明的阿翁创立了飞白书。
古人见到天空中翱翔的飞鸟,叶片上蠕动的虫豸,创造了虫鸟篆。
阿翁说:
字画之始,因于鸟迹。苍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巧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纾体放尾,长翅短身。颉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缊。扬波振击,龙跃鸟震。延颈胁翼,势以凌云。或轻举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冰露缘丝,凝垂下端。从者如悬,衡者如编,杪者邪趣,不方不圆。若行若飞,岐岐翾翾。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迫而视之,湍际不可得见,指挥不可胜原。研桑不能数其诘屈,离娄不能覩其隙间。般倕揖让而辞巧,籀诵拱手而韬翰。处篇籍之首目,粲粲彬彬其可观。摛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闲。嘉文德之弘懿,蕴作者之莫刊。思字体之俯仰,举大略而论旃。
(文字始于对鸟兽足迹的模仿,仓颉遵循圣人智慧,创制文字法则。篆书分六体(包括大篆、小篆等),精妙入神,有的如龟甲纹路(甲骨文),有的似龙鳞排布(金文盘曲)。笔画舒展如鸟展尾,结构上密下疏似禽鸟短身长翅。起笔如谷穗下垂般凝重,收笔似虫蛇盘绕蓄势。行笔时如浪涛激荡,似龙腾鸟惊般充满张力。长竖笔画如鹤颈延展,撇捺如鸟翼振翅,整体气势凌云。细劲的笔画(杪)斜向延伸,打破方圆定式。字势似行似飞,轻盈而灵动。
远观全篇:如鸿雁列阵飞行,气韵连贯。近察细节:笔墨交融如湍流无隙,变化不可穷尽。古代计谋家研桑(计然)也算不清线条的曲折。巧匠般倕见此也谦称技艺不足。字祖史籀、沮诵(传说中造字者)亦藏笔叹服。篆书位列典籍之首(汉代碑刻以篆书题额),文质粲然。在素绢上铺展华彩,成为学术艺术的典范("范闲"指规范)。赞颂文字承载的宏德,蕴含创作者不朽的精神。揣摩字体的俯仰之势(结构开合),仅举其核心规律来论述它(“旃”为“之焉”合音))
鸟迹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厥用既行,体象有度。奂若星阵,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随事从宜,靡有常制。或穹窿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绳平直,或蜿蜒缪戾,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奋华轻举,离而不绝。纤波浓点,错落其间。若钟??设张,庭燎飞烟。崭嵓崔嵯,高下属连。似崇台重宇,层云冠山。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奇姿谲诞,不可胜原。研桑所不能计,宰赐所不能言。何草篆之足算,而斯文之未宣。岂体大之难覩,将秘奥之不传。聊伫思而详观,举大略而论旃。
(汉隶之兴,承篆书鸟迹之变而生。程邈革古创隶,尽蠲篆体蟠曲繁饰,独崇简率之风。此法既行于世,遂成体度:字列如星宿布天穹璀璨有序,行气似层云屯聚浑厚郁勃。其大字可展八尺如碑额磅礴,小字细若秋毫似简牍精微。结体不拘定式——或如穹顶开张,恢弘若殿宇;或似梳齿栉比,严整如针列;时作绳墨砥平,横竖刚正;时现蛟虬盘曲,转折诡谲;长笔斜出如戈戟相搏,圆转处循规蹈矩如车轮徐行。
长短笔画相生相应,异形之字同蕴势能。轻捷处似鹤唳冲天而笔意连绵,重顿处纤波浓点错落若星河坠露。通篇观之,若钟鼓列阵堂皇庄肃,似庭燎烟火扶摇升腾;峻峭处如险峰崔嵬层叠勾连,浑穆处似高台重檐压云镇山。远瞻则飞龙行天,气贯长虹;近察则万变纷呈,目眩神摇。奇姿谲态不可穷尽——纵计然复生难算其妙,子贡在世莫诠其神。较之草篆古法,隶体之精微实未可尽述!岂因其体大难窥全貌?抑或玄奥本不可言传?惟凝神静观,取其大势而论其枢要耳)
可见自然万物乃文字之源,蔡琰日日凝神于宅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雀,星斗游云……时时有所感悟,溶于笔端,屡屡创出新意,自命名为:竹叶书、龟篆、鱼篆、兰草隶、星辰篆、流风书、雪书……
凡有所得,蔡琰第一时间拿去给阿翁鉴赏,蔡邕每次皆乐呵呵,抚其头顶,称扬不已。
蔡睦已年满十四周岁,像一棵挺拔的小树,青葱翠绿,虽没有蔡谷壮硕,身量上已比阿父还高些,家学读书之余,就是往农庄跑,这一点很似他的父亲。
一天,蔡睦难得到书房耳室来寻蔡琰。
“小姑母,伯公要随着老和尚去江南游历,小姑母快去求求阿翁,把我也带上吧。”
蔡睦难得认认真真称呼蔡琰姑母,从来因为年长两岁,总是阿琰阿琰地叫唤。蔡琰听闻此事,即刻放下手中毛笔,站起身来,“有这等事情?我也要跟去。”
两人双双去寻蔡邕,无论赵五娘、蔡谷如何劝说,定要跟了同去。
蔡邕待人宽厚仁德,待这两个孩子尤其宠爱,只要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会尽量满足他们的心意,何况,阿琰还翻出了阿翁的一段往事,作为出行的凭借倚据。
东汉延熹二年(159年),权臣梁冀刚被诛杀,宦官徐璜、左悺等“五侯”接替专权,更加骄奢横暴。
宦官集团为享乐兴建显阳苑,强征民夫,导致百姓“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白马令李云因直谏被杀,大鸿胪陈蕃因救援李云被治罪,朝堂忠良尽失。
蔡邕因善鼓琴被宦官徐璜以皇帝名义,令陈留太守强遣蔡邕入京。蔡邕不愿阿侍太监,又不能抗旨,郁结出行,至洛阳附近的偃师时,心重如石,一病不起,终得折返。
此行蔡邕游历山川,目睹了民不聊生的惨状,遂“心愤此事,托所过,述而成赋”写成了著名的《述行賦》。
“……
夕余宿于大梁兮,诮无忌之称神。
哀晋鄙之无辜兮,忽朱亥之篡军。
历中牟之旧城兮,憎佛肸之不臣。
问甯越之裔冑兮,藐髣??而无闻。
经圃田而瞰北境兮,晤卫康之封疆。
迄管邑而增叹兮,愠叔氏之启商。
过汉祖之所隘兮,吊纪信于荥阳。
降虎牢之曲阴兮,路丘墟以盘萦。
勤诸侯之远戍兮,侈申子之美城。
稔涛涂之复恶兮,陷夫人以大名。
登长阪以凌高兮,陟葱山之嶢崤。
建抚体而立洪高兮,经万世而不倾。
回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异形。
岗岑纡以连属兮,谿壑夐其杳冥。
迫嵯峨以乖邪兮,廓巖壑以崝嵘。
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被浣濯而罗布。
??菼薁与台莔兮,缘增崖而结茎。
行游目以南望兮,览太室之威灵。
顾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
追刘定之攸仪兮,美伯禹之所营。
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声。
寻脩轨以增举兮,邈悠悠之未央。
……”
蔡琰念完道:“阿翁常说,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阿琰也要学阿翁,行遍九州,追古鉴今,把那书中的山河都脚踏眼见,感怀于心。”
蔡邕拗不过两个少年,点头应下,赵五娘也只能随行,看顾父女二人。
阿禾完婚在即,要留下来做新妇,赵五娘正在给蔡琰物色新的贴身婢女,只是选来选去,不是老了就是小了,年龄合适的,灵巧的不够敦厚,憨直的又过于愚钝……横竖都没有阿禾称心。
阿禾的阿父,于不幸中之万幸,随着溃败的黄巾军,辗转流落至黑山军中。贼帅张燕向朝廷请降,被授予平难中郎将一职,手下跟随的兵卒也就解除了反贼的身份,在太行山一带定居生活下来。
禾父托人来接阿禾,阿禾毫不犹豫要留在蔡家。别人都以为她舍不下蔡家小娘子,蔡琰知道她更舍不下的是那只看过一眼的如意郎君。
出发在即,一日家将蔡亮慌慌张张随同蔡谷来蔡邕处请罪,他的儿子蔡勇拐带着蔡府的女仆阿华跑了,留了一封信,说是日后若是有了出头之日,再来报答父母恩德。
阿禾伤心地哭了一宿,赵五娘倒是安心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