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
影响
内地影响
由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对“二简字”发布和宣传的力度较强,并且在当时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媒体和报刊都使用“二简字”,加上“二简字”笔画少,书写简单,易于流行,在当时社会上已经非常广泛。而且,在一些地方“二简字”成为教学用字,因此给一部分学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部分“二简字”仍残留在社会里。
由于在社会上“二简字”通行了一段时间,而且简单易写,废止后的“二简字”有时会出现在非公开的需要快速书写的文本如笔记、病历等,在公共场所的出现也影响着社会生活,市场、商场甚至路牌等重要场所都会出现二简字。比如市场中“鸡蛋”常被写作“鸡旦”,公共场所“停车”常被写作“仃车”,原价的原字常被写作"厂 元",路边“快餐”常被写作“快歺”等。
正字和俗字是相辅相依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正字,就无所谓俗字。在一定的文字系统中,正字占据主导地位,俗字则作为从属。正字是文字系统的骨干,俗字则是正字系统的补充和后备力量。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换,正字与俗字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4]
部分二简字已经成为了规范字,比如燉(炖)、咨(谘)、闫(阎)。而有些二简字虽未被收入现行规范,亦有极高的社会认同度,“桔子”是吉祥的象征,将餐简化为“歺”甚至成了填写健康证的惯例。
香港影响
此外,由于部分内地人在移居香港时,二简字尚未废止,他们在与内地通讯时仍不时使用二简字。即使是日常公文里,亦会把“副经理”简化成为“付经理”。内地员工在收到这些公文时,都会感到啼笑皆非,但若给他们指正时,亦有人会坚持自己没有写错,因为他们小时候所学习的,就是这样写。
姓氏影响
“傅”姓与“付”姓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傅姓而无付姓,宋代的百家姓当中也没有“付”姓。而二简字将“傅”简化成“付”(在此前民间的碑刻当中对于“傅”就有这样的简化写法),虽然对二简字很快叫了停,但是这次更改在社会影响很大。此后在大陆的许多文献中两字几乎不分,比如:傅作义将军的名字在二简字后成了付作义,很多姓傅的更是在户籍上大量改成为“付”,甚至有的一家人出现了两个姓的写法,实属谬误。
“萧”姓与“肖”姓
历史上确实出现过“肖”姓,但非常罕见。明代凌迪知的《万姓统谱》卷103:“肖:汉,肖安固。肖始、肖玉、肖雩、肖同(俱陈留人,见《印薮》)。明,肖靖,襄城人,宣德中解元。”
肖姓为稀有姓氏,完全不见于香港台湾或海外华人地区。这可以间接证明如今中国大陆绝大多数肖姓实际上是由于二简字简化的“萧”姓。二简字将“萧”简化成“肖”(此前民间对于“萧”曾有这样的简化写法),此后在大陆的许多文献中两字几乎不分,比如:中国名将萧劲光在二简字后成了肖劲光,很多人都分不清,甚至于一篇文章中同时出现萧劲光与肖劲光。
“阎”姓与“闫”姓
《康熙字典》:阎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后稷之后。《说文解字》:有阎无闫,闫乃后世俗字,闫非姓氏。
闫姓为阎姓的别支。《姓谱》分闫、阎二姓。《五音集韵》载:闫同阎义,俗用。因闫、阎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黄帝族的后代,龙的传人,故闫姓和阎姓人家的堂号都是太原,古代他们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说闫姓望族居天水)。由于阎姓被“俗用”成闫,就产生了阎、闫二姓,所以在《百家姓》里,两姓并存。“闫”曾作为“阎”的简化字,但已停止使用。
——以上内容引用自百度百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0章 今日了解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