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句顶嘴,千秋节这天早上,博彤没能和姑姑及表妹同坐,而是独自一人带着冬青缀在前面的华盖大车后,向宫城而去。
今天博彤的装容全部由冬青负责,冬青虽然手巧,却是第一回经历这样的盛事,心里很有些紧张,哪怕到了马车上,还在不停上下检查博彤的装容。
即使博彤心情不怎么好,见冬青这样也笑了:“行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以我的容貌,就算不化妆也好看,你紧张什么?”
冬青日常虽然沉默居多,但该说话的时候还是能说:“小娘子自然是仙姿玉貌,只是今天对装容有要求,奴婢不得不谨慎。”
博彤见状,也懒得再说,帘外光线昏暗,耳边都是车轮的辘辘声和和清脆的马蹄声,她干脆掀开一角向外看去。整个街巷都处于一种半混不明的昏暗中,时有同样入宫赴宴的马车前角灯一闪,带着亮光从巷头前一闪而过,汇入大街后消失不见,复归于昏暗。
今天是普天同庆的日子,入宫参加盛会的人很多,宗室,贵族,各品阶官员,以及代表高昌百姓前来贺寿的代表,都要在这个时辰入宫,一时间似乎全高昌的马车都汇聚到了这条宫门前大街上。
博彤只感觉马车时走时停,一路让道或被让道,就这么走走停停,直到天色将明,才来到宫城前。
宫门前道路宽阔,盘查严格,远远有人喝道:“车架依次向前,不得拥挤。”
博彤往外看去,只见宫门前三步一岗,夜色中只觉寒光粼粼。三里之外设有岗哨,逐段控制车架通过的数量,各府马车只得慢慢往前挪移。
到晨星隐没,红云飞散时,丞相府的两架马车终于到了到宫门之前。冬青将博彤扶了下来。她下车时,正看到姑姑也在下马车,两个表妹站在一旁。博夫人注意到了博彤的目光,却没有任何表示,目光淡淡。
宫门前不得停留,两辆继续向前走去。接引宫人上前,核实过身份后,带着博夫人一行走入了宫门。
宫门内还设有一道盘查,在第二道宫门处,宫人交接,一名宫内总管拿着名单唱名。见到博夫人,总管躬身迎接,随即命人送入宫中。
今天上午,高昌王将在高盛宫正殿升座,接受各宗亲,名爵和百官共同祝贺,然后登临裕安门,接受百姓代表祝贺,观看歌舞,最后,于高盛宫设宴,款待各国使者,群臣和百姓代表。
从宫门进去,宫城上下装饰一新,华彩辉映。大臣女眷原本被安排在如仪殿的侧殿休息等候,但博夫人向来不同,宫人一路带领,将她们带到了高盛宫后殿。
高盛宫后殿里,博王后正陪各宗亲夫人说话。宫人进来禀告,称博夫人等正在殿外等候,博王后说了一声宣。
听到博夫人到了,殿内的说话声淡了下去,各位夫人不约而同端起手边的茶水,浅饮慢啜。
自从博王后嫁入宫中,她的这位姑姑倒比王后还要活跃。
在唱礼声中,博夫人带着博彤和两个女儿走进大殿。各位夫人或品尝新茶,或慢斯条理整理衣襟环佩,却都感觉眼角似乎有光闪过,不由抬头看去。
她们看到了那束光的来源。
一个很年轻的小娘子,大约不过十五六岁,走在博夫人身后,目光里有好奇,又大约有些紧张,走进大殿时,略向殿内看了看。此时,殿外一缕晨光忽然照射进来,明亮而耀眼,瞬间让殿上灼灼燃烧的烛光都暗淡了两分。
就在这耀眼的阳光中,她一步步走了进来。很寻常的步伐,很镇静的神色,可众人就是恍惚觉得她每一步都走在了春风里:第一步冰雪消融,第二步万物萌发,第三步点染鹅黄......到她终于站定时,眼前已然是春风繁盛,万紫千红。
远远的,似乎有乐音飘了过来,清晰又渺远,仿佛半空里突然撒下的淡淡哀愁,叫人莫名怅惘。
博夫人注意到了这些目光。看着这些目光,她心中原本对博彤的怒气陡然消散了大半,一种自豪不由自主地涌了上来:看啊,都来看吧,这是我博家的女儿,这就是,我博家的女儿!
****
悠长而平和的乐声忽然响彻了整个宫城,后殿里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大王要升座了,该到正殿集合贺寿了。
博王后扶着宗正夫人,率先走了出去。她们身后,各位夫人分列两行,依次走出大殿。与此同时,如仪殿侧殿里,各位有品级的夫人也按照品级依次走出皋兰殿,逶迤向正殿走去。
殿内空了下来,博彤站着看博王后一行的身影消失不见,转回头,看到了几抹迅速转移的目光,那是和她一样没有品级,不能进入大殿贺寿的小娘子。
对于这样的目光,博彤习以为常,她从来不会主动与目光不敢与她交接的人说话。她重新坐了下来,开始品尝茶水和点心。自起床到现在,她还没有吃过任何东西。
小表妹吃了两口点心,终于按捺不住,走过来对博彤说想去找神秀。博彤自刚刚进来,就没有看到神秀的踪影,猜想他肯定是和众位王子在一起。
“去找神爱吧,”她说,“神秀现在肯定在大殿拜寿呢。”
小表妹有些失望,她还记得母亲明明说过,今天入宫带她来找神秀玩。母亲又骗人。
大表妹要大两岁,比妹妹懂事,见妹妹有些不高兴的模样,走过来把妹妹牵走,细声喂她吃点心说话。博彤看了她们一会儿,转过头,又见许多目光从眼前一闪而过,她淡淡看了她们一眼,依旧慢慢吃起点心来。
日影在大殿里慢慢移动,不知过了多久,乐声再起,大殿贺寿礼成,博王后和各宗亲夫人归殿更衣,殿内一时重新热闹起来。
不久,一声摆驾唱出,层层远去。司礼官进殿禀告,称大王已经摆驾裕安门,请王后和各位宗亲夫人一同前去观礼。于是殿上人等纷纷再度起身,依次向殿外走去。
博彤带着两个表妹,走在姑姑身后。日光耀眼,晴空万里,金光大现。各阶命妇已等候在如仪殿外,博王后在经过她们时,停了停,命妇们见礼,博王后与她们说了两句话,华盖继续向前,命妇们缀在后面,一路逶迤,到了前。
博王后亲自搀扶着宗正夫人,款款登上了城楼,各夫人命妇们也随后而上。
博彤带着两个表妹,一起站在了门楼侧边。裕安门楼楼上城墙宽阔,旗帜飞扬,宝盖幢幢,金碧辉煌。
门外广场右侧,数百高昌男儿肃立,旗帜翻飞。左侧宫乐鼓笙齐鸣,轻敲细奏。广场中央,近百名百姓代表列队而立,服饰鲜亮,面带笑容。
楼下喜庆热闹,门楼之上却鸦雀无声:门楼正中那个位置还空着。
忽然鼓乐大作,所有人精神一振。明黄的华盖率先映入眼帘,接着,身形高大的高昌王走上了城墙,他的身后是各国使者。一行人面带笑容,间或交谈。
鼓乐笙箫一齐鸣响。乐声中,高昌王在门楼正中站定,带着微笑向楼下俯瞰环视。
鼓乐声渐渐小小了下去,只有笙箫依然细细奏。忽然,沿城墙站立的十名将士此时吹响了手中号角。号角声低沉而辽远,连绵不断,与此同时,鼓乐再次大奏,乐声合鸣,欢快喜庆。
在这喜庆中,门楼下,所有人齐齐躬身行礼,唱出了赞词:祝大王千秋万岁,洪福齐天!
在响彻天地的乐声中,所有人都深受感染。博彤和两个表妹跟着所有人一起,大声唱出了赞词。
礼毕后,代表们在礼官的引导下依次退场,在广场两侧坐下。乐声不知何时停了,广场上下只听见风掣红旗的飒飒之声。
忽然,一声大鼓宛若惊雷,在半天里炸响。女眷们纷纷捂住胸口,还来不及惊呼,鼓声早一声接一声的响了起来。在隆隆鼓声中,三队高昌男儿渐次入场,疾行奔跑在广场之上。三只队伍三个方向,交叉穿行,却丝毫不乱,只叫人看得目不暇接。
忽然鼓声一变,广场上原本奔跑的男儿们忽如风中劲柳,霎时归位。此时鼓声切切,金钹铿然,广场上的高昌男儿们随即跳起了战舞。这战舞由战场杀敌动作美化而来,大开大合,配合男儿们身上的鲜明彩衣,别有一种矫健阳刚的美。
高昌王嘴角含笑,看着场上男儿们的翻腾跳跃,偶尔与身旁两侧使者指点解说。两个小表妹看得呆了,四只眼睛一眨不眨,广场上有人大声喝彩。
战舞既罢,远处突然传来“哒哒”地动声。原来是两只队伍骑着骏马,舞着旗帜,如游龙一般突到眼前,叫人心跳如雷,只觉得毛发蓬张,气血涌动。
这场骑舞,既为高昌王贺寿,也为向各国使者和百姓展示高昌健儿出色的骑技和勇猛的气质。
只见两队或迎面对冲,全程速度不减,眼看只差一步就要相撞,骑士们却神色不该,身姿不动,只手中轻拨缰绳,两匹马就喷着气,甩着毛发,错身擦过。
又或弯腰探月,人从马背上低低的弯下去,而马的速度丝毫未减,远望去,人仿佛不是骑在马上,而是缀在马腹之间,马蹄因此微微倾斜,叫人不由担心他们顷刻间就要滚落。然而就在人人悬心时,他们忽然猛地折身翻上,高高举起手中旗帜,一声大喝。这声大喝从丹田之处一起发出,振天动地,几乎盖住了隆隆鼓声。
又或翻身立起,站在马镫之上,以旗杆为矛,挥击冲刺,风雷翻动。种种奇险,叫人既眼花缭乱,又悬心担忧。观礼宾客们无比大声喝彩,啧啧称奇。
忽然鼓声渐平,笙箫声渐起渐悠扬。博彤正以为表演结束,就听金玲大作,牛角声又起,一座木台出现在广场上。木台上高高悬着一只金锣。接着,一匹快马突然冲出了门楼,冲到了广场上。原本持缰等待的健儿们仿佛终于等到了领头之人,他们跟在这匹快马后,绕着木台快速奔跑旋绕起来。只见旗帜翻飞,一圈又一圈,让人目不暇接。
正当人眼花缭乱时,当中那匹快马忽然一提缰绳,马声嘶鸣,马蹄高高扬起,马背上的人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张大弓,搭箭伸弦,向金锣射去。箭头裹着红布,如火红的流星,一举射中,发出清脆的敲锣声,与此同时,一面大写的金色寿字幅应声而落,展现在高昌王面前。
寿字幅落下时,庾昭明持弓回头,笑着看向门楼上的父王。
此时风声烈烈,鼓乐大作,青年鲜衣怒马,身形舒展,笑容浓烈。博彤看着这一幕,忽然就出了神。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