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以为远离了有他的高中,就能慢慢忘记。直到在社团招新的摊位前,看到一个侧脸和他有七分相似的学长,我才明
白,我喜欢的或许不是他,而是那种阳光下专注又温柔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竟然可以“代餐”。
杭州之行的计划无疾而终,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激起一圈涟漪后便沉入水底,再无音讯。大学生活依旧在忙碌和
偶尔的失落中继续向前。转眼到了十月底,校园里一年一度最热闹的社团招新季——“百团大战”拉开了帷幕。主干道两旁摆
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彩旗招展,人声鼎沸。音乐社的吉他弹唱、街舞社的劲爆表演、动漫社的cosplay秀……各种才艺展示
轮番上阵,学长学姐们卖力地吆喝着,试图吸引新生们驻足。
“星星!快看!摄影社!听说社长超帅的!”东北室友张蕾拉着我,兴奋地指着不远处一个装饰着许多风景照的摊位。
“那边是烘焙社!可以做好多好吃的!”四川妹子李珊的眼睛盯着那边飘来的香甜气味,几乎要流口水。
本地室友李萌则比较淡定,推了推眼镜,目标明确地走向了“英语角”的摊位。
我被张蕾拖着,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穿梭,感受着这扑面而来的青春活力。说实话,我有点提不起劲。会计学的课程已
经让我焦头烂额,课余时间我只想瘫在宿舍里回血,或者……偷偷刷一下校内网。加入社团,意味着更多的会议、活动、人际
交往,想想都觉得累。
就在我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计算机应用与编程协会”的摊位。摊位布置得很简洁,几张长桌,
几台笔记本电脑展示着一些小程序,没有花哨的表演,但围着的学生却不少。然后,我的视线定格在了一个正在低头操作电脑
的男生身上。
他坐在摊位后面,穿着一件浅灰色的卫衣,侧对着我。午后的阳光勾勒出他清晰的侧脸轮廓:高挺的鼻梁,微抿的薄唇,
专注地看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偶尔有新生来询问,他会抬起头,露出温和的笑容,耐心地解答。
那一瞬间,我的呼吸停滞了。
太像了。
不是长相一模一样,而是那种气质,那种专注的神态,那种温和的笑容……像极了高中时,在图书馆帮我修电脑,或者低
头给我讲数学题时的顾言!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了一下,又猛地松开,开始疯狂地跳动。血液“嗡”地一下冲上头顶,脸颊不受控制地开
始发烫。我像被施了定身咒,僵在原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方向。
“星星?你怎么了?看见帅哥走不动道啦?”张蕾发现我的异常,用手在我眼前晃了晃,顺着我的目光看过去,“哦,编
程协会啊……听说里面都是大神。怎么,你对编程感兴趣?”
“啊?没……没有。”我猛地回过神,慌乱地低下头,生怕被人看穿心思,“就是……觉得他们那个展示的小游戏挺有意
思的。”
我随便指了一下屏幕上跳动的小方块,拉着张蕾就想离开这个让我心率失常的地方。“走吧走吧,我们去别处看看。”
然而,那个惊鸿一瞥的侧影,却像烙印一样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一整天的招新活动,我都有些魂不守舍。其他社团的表演
再精彩,也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无法真正进入我的心里。
晚上,我鬼使神差地打开了学校的BBS,在社团天地版块里,找到了编程协会的介绍帖。帖子里面有协会的集体照。我放
大图片,一个个仔细辨认,很快就找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站在第二排靠右的位置,依旧是那副清秀温和的样子。照片下面有备注名字:周屿,软件工程专业,大二,现任协会技
术部部长。
周屿。
我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和职务。
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愫在我心里蔓延开来。我知道,他不是顾言。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大学,学着不同
的专业。可是,那种惊人的神似,尤其是那种专注温柔的气质,像一种致命的诱惑,吸引着我。
这算什么呢?我问自己。是移情吗?是因为无法靠近真正的顾言,所以找一个相似的影子来慰藉自己吗?
这种感觉让我有些羞愧,又有些无法抗拒。
第二天,社团招新最后一天。我独自一人,又一次来到了编程协会的摊位前。这一次,我没有躲闪,鼓起勇气走上前。
周屿正好在。他看到我,露出那个让我心跳加速的温和笑容:“同学,对编程感兴趣吗?可以了解一下。”他的声音也很好
听,清朗中带着一丝沉稳,和顾言那种阳光爽朗的感觉略有不同,但同样让人安心。
“我……我是新生,会计专业的。”我有些紧张地开口,“我对编程不太懂,但是……觉得挺神奇的。零基础可以加入
吗?”
“当然可以!”周屿热情地介绍道,“我们协会欢迎所有感兴趣的同学。我们有专门针对新手的培训课,由学长学姐带,
从最基础的开始教。很多同学一开始都是零基础,慢慢就上手了。”他递给我一张宣传单和一份报名表:“感兴趣的话可以填
一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或者其他的成员。”
我接过报名表,手指微微颤抖。表格上需要填写姓名、学号、专业、联系方式,以及对协会的期望。
我拿着笔,犹豫了很久。理智告诉我,我应该远离这个“危险的诱惑”,专心于我的会计专业。但情感上,那个相似的侧
脸和温柔的笑容,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最终,情感战胜了理智。我深吸一口气,在表格上工工整整地填上了自己的信息。在“对协会的期望”一栏,我写道:
“希望学习一些实用的计算机技能,开阔眼界。”交表的时候,周屿对我笑了笑:“林晚星同学,欢迎加入。下周我们会通知
第一次新人见面会的时间和地点。”
“谢谢学长。”我红着脸,低声说完,便匆匆离开了摊位。
走出很远,我的心跳才慢慢平复下来。手里捏着编程协会的宣传单,心里五味杂陈。
我加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社团,只是因为部长的侧脸像我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这很荒唐,也很可悲,对吧?
但那一刻,我仿佛找到了一种奇怪的连接感。在这个远离家乡、远离他的陌生城市里,似乎有了一点点微弱的、与记忆中
的那个身影相关的念想。
晚上,我在加密博客里写道:
【大学观察日志 - 社团风波】
*重大事件:今日正式加入“计算机应用与编程协会”。动机不纯,源于技术部部长周屿学长,其侧脸及气质与目标人物有高
达70%的相似度。
*行为分析:此行为疑似“代餐”心理,属于情感转移的非健康行为,存在一定风险。观测者对此有清醒认知,但暂未找到更
优解。
*初步接触:周屿学长待人温和,有耐心,符合“类目标人物”特征。需保持观察,警惕陷入情感混淆。
*心理状态:矛盾。一方面为找到一丝微弱联系而窃喜;另一方面深感此举幼稚且自欺欺人。罪恶感与期待感并存。
*后续计划: 1. 正常参与社团活动,以学习技能为主要目的。2. 严格控制情感投入,避免将周屿学长当作替代品。3. 继续
远程关注目标人物动态(主菜不能丢)。
合上电脑,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
顾言,你看,我好像病了。病得开始寻找你的影子了。
但请你相信,这只是我在这个没有你的城市里,为了活下去,而采取的一点小小的、可怜的自救措施。
我分得清,谁是幻象,谁是真实。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