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程云终于结束了加班,家里的伙食也恢复了正常。
周海歌的义工是典型的朝九晚五,每天就和管理员在借阅室里看着电影烤烤火,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调休的时候周海歌在家就拿着kindle,拖把椅子到阳台晒着太阳,看她那从高中看到大学快毕业都没看完的《明朝那些事》,每天有事做,一下子就到了做义工的最后一天。
这天也照常借阅室没什么人来,周海歌看了一部电影,刷了下微博就到了五点。另一位管理员阿姨去阅览室收拾书,嘱咐周海歌把借阅室里没分类的书归位一下就可以先走了。
推车上虽然只有三本书,不过都是不同类别,分别在借阅室头尾的书架上,周海歌将最后一本书插进架子上时,听到有脚步声走了进来。
“不好意思,我们要闭馆了,借书请明天再来吧。”
周海歌转了个身从书架里走出来,不期然的看到了易伯洋,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易伯洋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周海歌,愣了一下又想到她的那句“闭馆了”,开口询问:
“还书可以吗?”
“还书当然行。”周海歌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书。
《本草纲目》
周海歌拿起扫描器,“滴”的一声,界面出现“成功”的字样。
“好啦。”周海歌抬头看他,“你还看医书呐。”
易伯洋笑笑,“爷爷借的,我来帮他还的。”
周海歌点头,起身准备去放书,突然福至心灵,嘴角一勾问他:“可以请你帮个忙吗?”
“当然可以。”
周海歌佯装苦恼的看他,“就是我们学校不是有寒假义工服务吗,然后需要写一份图文并茂的报告,可是借阅室总是只有我一个人,所以可以麻烦你帮我拍几张工作时的照片吗。”
易伯洋点头,“需要我怎么做?”
周海歌知道他同意了,笑吟吟的说,“我手机没电了,就麻烦你回家发给我了。”
易伯洋嗯了声,拿出手机划开了相机,突然想到什么指尖顿住,现在的女孩好像都用美颜相机,便抬眸问她,“稍等我一下可以吗?”
周海歌以为他有事要处理,点头答应。
趁着这一小段时间,周海歌用手梳了梳头发,见他说可以了,在位置上坐好,捋了捋发丝,抬手做着刚才扫码的动作,抬头看他,“你就从侧面拍,能看出我在扫书就行。”
易伯洋微微屈身,使相机低了些,他不太会用美颜相机,屏幕外的女孩本是素着一张脸,眉眼灵动,在相机的美妆与滤镜加持下倒是变得千篇一律了,易伯洋倒是觉得她原本的样子更好看。
“好了,你看看。”易伯洋将手机递了过去,问她是否满意。
周海歌看着屏幕里的自己有些意外,没想到竟然用的是美颜相机。
其实周海歌早就在上次上班时让管理员阿姨拍好了照片,用的也是原相机,她不喜欢美颜相机里过度的妆容,有些丧失特色。
她向来不太在乎自己的外表,对化妆也是兴致缺缺,所以导致她都大三了还只会画简单的眉毛和基础的眼妆,还好她本就生的清秀白皙,即使要化妆步骤也不多,遮点黑眼圈,上点口脂就可以出门。
易伯洋以为周海歌不满意,有些尴尬的用指节蹭了蹭鼻梁,“……我不太会用美颜相机。”
“没事,你用原相机拍吧。”怕他以为自己是无奈才说的,周海歌特意补了一句,“我觉得原相机更加好看,真的!”
见周海歌一脸真诚,易伯洋也展颜,在周海歌的指导下又拍了几张,终是结束。
周海歌将那本《本草纲目》放回了书架,打算和易伯洋一起回家时,图书管理员阿姨进来了。
周海歌懊恼,忙着忽悠易伯洋,忘记这茬了。
周海歌本想假装不认识,不过实在不太可能,说什么也要说声“谢谢、再见”的,周海歌朝她点头招呼了声,就出了门。
不过易伯洋也没追问‘不是说一个人吗’,估计以为是另一个室的人刚好过来。
“等到家我给你发过来。”
“好。”
周海歌记不得在那里看到过,要在自己喜欢的男人的相册里放入自己的照片,因为男人不像女人,他们照片少也不爱清理,没事翻翻相册看到你,说不定就会想到你、联系你了。
其实周海歌不敢苟同这个歪理,而且她不认为易伯洋是那种长期不清理手机的人,但是吧,试试总是没问题的。
其实周海歌猜的很对,易伯洋有轻微的强迫症,会定期清理手机的各类文件,当然也包括相册里无用的照片。不过那天回家发完照片后却鬼使神差的没按下删除键,任留周海歌的那三张相册躺在了手机里。
这几天天气很好,图书馆在一个公园的附近,这个点有不少小孩子在游乐设施上玩乐。忽地头顶有“轰轰”的声音传来,一架飞机从周海歌和易伯洋的头顶飞过,留下一长串的云雾,周海歌连忙转身,抬起双手框成一个相机的造型,对着飞机一扯手指,还配了“咔擦”一声。
见女孩动作,易伯洋挑眉饶有兴趣的问她,“这是什么说法。”
周海歌转身笑道:“只要你拍下一百架飞机,然后许愿,你的愿望就可以成真。”周海歌说的煞有其事,还用手比了比相机的姿势。
易伯洋看着她,眉梢带笑,“那你拍了多少架了?”
“唉……忘记了。”
周海歌提到这就惆怅,平时也不总能遇上有飞机飞过的,每次拍都会忘记自己拍了多少架,于是就从头开始数,然而又会忘记,次数多了周海歌也不挣扎了,到了年末就许一个愿望,反正这些东西本来求得就是一个希望罢了。
“那你知不知道还有一个传说?”
“什么?”周海歌狐疑抬头。
“把掉下来的睫毛放在手心里合十许愿,然后吹掉,愿望就会成真。”易伯洋扬了下巴,看向天空,“这比你框一百架飞机更方便。”
“真的假的?我怎么没听过。”周海歌半信半疑。
易伯洋抿唇,没说话,一副信不信随你的表情。
周海歌笑了声。
“为什么人会信这种虚无的东西呢。”
走着走着易伯洋突然来了句。
为什么呢?
“大概是寄托吧,不管能不能实现,有所想所念总是好的,人生在世总要有些牵挂不是?”
小时候的愿望是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多拿些零花钱,再大一些就希望暗恋的男孩能喜欢自己,到了现在就希望家人平安、生活顺利。越长大祈求的就越简单,其实也无非是牵挂的东西不同了,所期望的不同了,将自己的愿景寄托到一些神化的事物上面,才更加有力量去前进吧。
*
婚礼是在一个周末,周海歌外婆兄弟姊妹多,所以周海歌的舅舅阿姨也多,大概是日子好,赶在过年前结婚的人格外的多,结婚的是周海歌的另一个小姨,这也是周海歌一家今年回安城过年的原因。
周海歌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干的是服务行业过年也没有假期,所以平常过年全家人都是去周父那里过年的,今年赶上小姨结婚,所以就回来过年,留周父一人在外地过年。
婚礼这东西对周海歌来说就是换个地方吃大餐,倒是丢捧花的时候,周海歌被程云撺掇的上去也去抢了抢,周海歌不太好意思,站在老后面,自然是没有抢到,折腾了一番回到家也将近四点了。
周海歌趁着快递停运前买了不少东西,今天刚好有两个包裹到了,回家顺路准备去快递柜取。周海歌自从上大学后就没回过安城,今年回来才发现这老小区的门口居然也装了个快递柜。
因为只有一个快递柜,这个时间取快递的人还不少,等了三个人才到了周海歌,关了快递门,周海歌看了看手上的包裹,是自己买的小零食。
周海歌转身回去时,正看到易伯洋站在一个快递车前取什么东西。等快递车开走时周海歌才看到地上是个大箱子,有油渍渗出来,纸箱被浸润黑了好几块。
“伯洋哥。”
易伯洋正弯腰准备抬箱子时就听到清润的一道声音。
周海歌走了过来,好奇的看了看地上的箱子,“这是什么呀。”
易伯洋直起身子答道:“买了些腊味,一些送给朋友,一些自己留着。”
杜维言知道易伯洋要回老家时,就嚷嚷着叫他给带些特产回来,安城的特产就是腊味,几乎是每家每户过年的必备,不过腊味制作比较繁琐,要烟熏、晾晒,城市里没有这个条件,一般都在农村弄,所以易伯洋特意联系了住在农村里的一个远房亲戚,加钱帮忙弄了些。
“哦……”周海歌目测了一下这个箱子的体积,估计有20斤,“这个挺沉吧,需要我帮你一起抬吗。”
易伯洋笑笑,“不用,两个人反而不方便,我自己来吧。”
周海歌见他弯腰很轻松的将纸箱子扛到了肩上,估计是知道要取重的快递,他今天穿了件简单的黑色运动外套,黑色的裤子,整个人肩宽腰窄,身姿清隽,虽然扛着一个箱子,但却不违和。
周海歌缓缓跟在他后面,他走的平稳,穿的薄了,隐隐的还可以看到使劲时手臂的线条。
周海歌微微抿唇,突然就幻想他脱衣服后的样子,有些耳热。
周海歌拍拍脸颊,真是和那群室友呆久了,满脑子的黄|色|废料。
单机码字太痛苦了,我发现好几个读者取消收藏了,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八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