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虽然修池塘的事马上没有敲定,但并不影响李贤将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家的修建上。

出门的次数的增加引起李治夫妇的注意,为此李贤不得不找了个机会对李治和武皇后撒娇道:“儿子所有的动用东西,一粥一饭、半丝半缕,都是阿耶阿娘赐予的,就是儿子这个人也是阿耶阿娘辛苦养大的,我长了这么多年,从没有回报过什么,现在就想既然有了自己的府邸,我要建的漂漂亮亮的,请您二位好好去玩一玩,我能孝敬的就是这点心思了。”

太TM考验胃功能了,李贤差点没给自己恶心吐了。多亏找了个没人的时候,不然当着李弘、李显的面让他说这段话,他肯定挺不下去。

不过帝后二人倒是被感动了,只是程度不同,李治的深受感动,武皇后只是有些感动。感动之余,李治疼爱地摸着儿子的小脑袋道:“你才多大年纪,以后自有你孝敬朕和你阿娘的。”又慷慨地问:“有什么难处?想要什么,给阿耶说。”

李贤顺势道:“前面正殿偏殿有制度,儿子想在后面引水修一个池子,但不知修成什么样的好。”

“有些弯曲才不显得呆板,将作上干的多了,说给他们就是,这也值得你操心!?”李治笑骂儿子一句,又道:“现在管将作的阎立本是个有本事的,他一家父子三个都长于机巧、绘画,我让他去见你,你要什么给他说。不过,你可不要胡来,别现在觉得好,过两年住进去又不喜欢了。”

李贤爽快地应下来。当然要设计好了,李贤见识过不少失败的装修案例,真心是哭都来不及,人家那还是没动承重墙呢,换他这儿,屋子得扒了重建才行。

李治见儿子懂事,心情更好了,又问了一遍:“你到底想怎么修你那园子?跟阿耶说说。”这是想让儿子撒个娇,自己趁机再赏赐他点什么呢。

“也没想好呢,要是想到什么,我怕说不清楚,干脆画下来吧。”结果李贤完全没有顺杆爬的意思。

有个懂事的孩子,某种程度上也挺让人遗憾啊。李治心里感叹。

李贤一点也不遗憾,别看李治现在好像挺疼爱他的,但是他绝对不敢因此生出半点恃宠而骄的心态来。

皇家亲情之淡薄,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想象得到,就说排行在李弘前一位的李素节——他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萧淑妃——母亲是宠妃,加上李素节机智敏捷、刻苦好学,当初也是深得李治的宠爱,封雍王,官拜雍州牧。后来呢,还不是被贬放外州,而且李治,注意啊,就是李治自己不是武皇后啊,还以他患病为由不许他进京朝见。

不说李素节,就是历史上的李贤,被诬陷谋反时李治想要宽恕他,被武皇后一句“大义灭亲”就给打发了,然后才有李贤的被废、流放、被杀。

看见了没有,这就是天家父子!所以李贤完全不敢因为李治现在表现出来对他的喜爱,就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诶?李素节卸任雍州牧以后,好像继任的就是自己了,这是他穿来之前发生的事,他听何娘子说过一句,当时没当回事,现在想起来还真是……而且以李贤有限的历史知识,貌似他以后改封雍王来着。雍州风水还真是跟他们兄弟不对付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但是老四和老六,李治八个儿子,除了李弘早死之外,好像也就老八李旦虽然各种折腾,各种胆战心惊,总算是安安稳稳死在病床上,算是得了善终,至于李弘是被他亲娘毒死的还是自己病死的,一直就没有定论,如果把他也算上,八个人里面倒有七个不得好死,这比例可不是一般二般的高。

李贤被自己的发现吓得瑟瑟发抖,更加努力地盖房子,希望早日搬迁。为此,除了上文化课、体育课、写作业、练习屈突老师交代的体育项目外,他花了大把的时间在园林设计上。不能经常出宫,他就画图,为此跟工部尚书阎立本的来往多了起来。

后世大部分的人知道阎立本,都是因为他的传世名画《步辇图》,其实人家现在的本职工作是工部尚书,在此之前他的职务的将作大匠,专门负责皇家工程设计和营造。而且一门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

李贤属于没吃过猪肉但是见过猪跑的那类人,穿过来之前,既没学过土木工程,也没学过水墨画,但是去过苏州园林还在博物馆看过马远、倪瓒、文征明的山水画,当然还有前些年轰动一时的《千里江山图》——眼界放在哪儿呢。

李贤尽可能把自己能想起来的画面按照片的样子画下来,透视、比例、明暗、阴影这些大路边的常识他还是了解一点的,只可惜没有铅笔,软踏踏的毛笔画素描是个问题。

公认的文人画鼻祖王维这会儿还没生出来,其时的绘画作品还是以人物画为主,阎立本自己的代表作除了《步辇图》还有《历代帝王图》和《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也都是人物画。但是内行看门道,拿到李贤画的草图,阎立本当即肃然起敬,直呼“神来之笔、神来之笔啊。”

好说好说,我也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了而已。李贤心道。

苏州园林可谓是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可居、可赏、可游,李贤映像最深的是狮子林,到处是堆堆叠叠的太湖石,不过这个还是算了吧,花石纲什么的太过劳民伤财,还是别动这个念头了。

除此之外,移步换景倒是可以参考,还有窗子当做画框,从窗户看出去窗外的景致就是一幅画,还有月亮门啊、花瓶门啊、曲曲折折的小桥、竹子花丛啊什么的都可以照搬嘛。

哪儿有这么简单,江南园林总体来说面积都不算太大,所以布局紧凑,而大唐宫苑追求的是恢宏大气,李贤的潞王府最初也是这样的设计方案,如果照搬苏州园林就不合适了,“若是按您说的,只怕山石花树与房子放在一起就不好看了。”听了李贤的要求,阎立本道。

怕他听不懂,阎立本活学活用,马上也给他画两张图,精巧的楼阁亭台换成了高堂华屋,但是花树竹子有没法基因突变,就好像小鼻子配上大嘴巴一样不协调。

明白,比例的问题。

“把房子盖得小一点呢?”李贤不死心地问。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面积比他这个大多了,还不是照抄了好几个江南园林。

“那得盖多少呢?如果多了,星罗棋布,”看起来既不堂皇,用起来也不方便,每一处房子还得安排看守洒扫的人,“如果盖得少又显得太空旷了。”不符合时人的审美啊。

“你觉得怎么样才好呢?”李贤把皮球踢回给阎立本。

“大王若是喜欢,倒不妨将西边一路按您说的建。”阎立本建议。通济渠自修文坊西墙下流过,引水也比较方便。

“可。”李贤自己也是这样想的。“还有一事,修建之前先做一个微缩模型让我看看,万一不好,咱们也不用大动干戈地拆了重建。”

“微缩模型?”阎立本一脸的听不懂。

“呃,就是把要修建的房屋庭院按比例缩小……”比例这个词他能听懂吗?

又是一通解释,不过能当将作大匠的画家,自然是一点就通,画画其实也就是按比例缩小嘛,现在只不过是由平面变为立体而已。

阎立本拍案叫绝,又拍马屁道:“大王天资聪颖,竟能想出如此绝妙的办法。”

其实在隋朝已经出现了木制的建筑模型,但那主要是给工程设计建造人员做参考用的,能表示明白就行了,所以比较粗糙。李贤今天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先做出一个模型让他看满不满意。不止是潞王府,以后营建宫室王府都可以照此办理,也免了许多与皇亲国戚磨牙的功夫,觉得不好,先在微缩模型上改,省得地基都打好了,柱子都立起来了,又嫌这个嫌那个的。

对阎立本的赞美,李贤很是脸红,这根本不是他的原创,是他穿来之前看一个介绍故宫建筑师世家“样式雷”的纪录片,提到了“烫样”,就是专门给皇帝御览的立体建筑模型,很精巧、很漂亮、很有实用性,于是拷贝了一把。

阎立本动作很快,先画出了图纸,得到李贤的首肯之后,很快做出来模型,对于这个类似于玩具的模型,李治和武皇后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甚至先于李贤看见了模型,还提了不少意见。

李贤一下子就觉得没兴趣了,这是他的家,一个想完全按照自己心意布置的地方,不希望别人尤其是这两位掺和。他知道他的想法不可理喻,就像他说的,他所有的东西从吃穿用度到现在正在盖的王府,全都是因为帝后而来,但是一想到历史上李贤的死因,他就不能像真正的幼儿一样对帝后,这对名义上的父母依恋起来。

或许等他搬进去后,可以再进行一些改建吧。

不等李贤对他的新家有进一步的设计安排,显庆五年的新春在一片热烈欢庆的气氛中来到了。

李贤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一年的新年比去年更有一种庄严蓬勃的振奋。

去年,也就是显庆四年,一代战神苏定方先是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接着又平定了西域诸国叛乱,接着苏定方率军押送俘虏到洛阳,于显庆五年正月,在乾阳殿献俘。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