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

一般来说,夫妻吵架还能床尾和,问题就不大,如果武皇后能在紫宸殿住一晚上,宫里宫外大部分人都能松了一口气。毕竟妻者齐也,皇后是整个帝国唯一可以和皇帝相提并论的人,是母仪天下的人,谁没事干想着废皇后玩呢。

其实还是有人想废后的,而且不止一个。

不过在废后这件事出来之前,先要把年过完。

李贤开府有了自己的地儿,第一次在自己家过年当然很是重视,整个府邸张灯结彩,虽然大门上不贴对联让他有点不适应,但是连没有抽水马桶这么重大的事他都不在乎了,嗯,明年,明年说不定能在桃符上写个“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什么的。

唐朝前期王爷们个个能力超群,手下一大帮精兵强将,但李贤之前一直住在宫里,没什么机会结交重量级朝臣。而且他心里也很矛盾,如果他去结交大臣,会不会引起李治和李弘的疑心,毕竟有李世民和李泰的前车之鉴嘛,可是他不和人交往,没几个拿得出手的心腹,等别人想灭他的时候,连还手之力都没有,那就只能等死了。

正好借着过年的机会,广撒英雄帖,啊不,是邀请函。一开始他还以为没什么人会来,大部分人也许回个帖表示心领就行了,毕竟能让他下帖子请的人都不是什么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过年期间也要借请客吃请的机会联络什么人,商量什么事。但他万万没想到武皇后固然请不动,李治倒是突然表示将于初三日“幸沛府”,这尊大神一出,各路神仙少不得出场做陪,于是李贤府邸再一次进行帝国最高规格的宴会。

李贤还好,王辉本以为接待的宾客都是宰相级别以下的,没想到皇帝要来,当即慌了手脚,就像没做好准备的学生突然被老师教起来提问一样,手忙脚乱地排查府里还有没有没需要修缮的地方,里里外外又打扫一遍,同时给府中上下人等训话,要求务必表现出抖擞勤勉的精神面貌,最后查看年前备的年货够不够质量怎么样,要不要再添补一些……

李贤见他跟个没头的苍蝇似的忙忙乱乱,只得拦住他道:“咱们这府上原是新建的,这才住了半年哪儿能就损坏了。年前封地上送来的东西我看过单子,略有不足也都采买补齐了,只要单子上的一样不差,就没问题。咱们府上不是第一次接驾,你怎么就慌成这样?”

被府主旁敲侧击地敲打了一句,王辉在正月出了一脑袋汗,解释道:“这次准备时间略有些仓促。”最重要,那次你还住宫里,不用管你的日常生活我全部精力都能放在接驾这件事上好不好。“再说,王爷如今分府别居,自然和当初不同了。”我才多大一官,这辈子统共面过一次圣,上次我也紧张来着。

老实说,王辉也不是不想干一点贪污克扣的事,不过何娘子虽然温和,却不是个糊涂人,王辉顶多搂点小钱。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厨房的油水有多大,老妈子能把小姐的首饰偷出去当了,李贤毕竟有着三十几年的人生经历,眼睛里还是稍微能揉点沙子的,见他还没出格子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你去把单子拿来,咱们先商量几个拿得出手的新鲜菜品来。”李贤吩咐道。

王辉松了口气,对沛王出于吃货本能开发新鲜菜式的本事还是很有信心的,皇帝驾临的时候,看他儿子吃的不错,对咱们这些僚佐就不会有太大的不满意了吧。再则就像沛王说的,这才刚开府,房子也是新的,园子也是新的,加上府里人口简单,只有一位正经主子,更没有什么姬妾争宠闹得乌烟瘴气的事,圣人来就算不夸也没什么好挑剔的,是吧。

“属下这就去取。”心里默默抹了把汗,王辉恭维道:“还是大王想得周到,下官一听接驾就有些发慌。圣人近年不怎么出宫,纵有亲贵相请,也只是心领,上次出宫赴宴好像还是前年咱们洛阳的府邸落成的时候。圣人对您可真是疼爱呢。”

李贤开玩笑,“知道圣人疼爱我,还不赶快去干活?当心陛下驾临的时候不满意。”王辉缩缩脖子,一溜烟跑去把年前的采买单子拿了来。

单子上的物品挺丰富的,以肉类为主,肉类里面又以羊肉为主,辅以鸡、鸭、鹅、兔子、鱼虾、螃蟹,还有少量的猪,鹿、狍子等,活的、腊的都有,但是没有牛肉。在没有机械动力的农耕时代,牛是一种重要的生产物资,受法律保护,不能随便宰杀,这时候也没有发展出肉牛这种专供食用的品种,所以那种武侠小说里常见的,进了酒楼食肆豪放地喊一句:“小二,切两斤牛肉。”在正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除了肉类,还有一些蔬菜、果类。因为没有大棚,远距离运输的难度和成本极高,长安虽然是首都,一到了冬天,新鲜蔬菜就变得特别金贵,这时候,想换口违一般来说就要只能靠干菜、腌菜了。好在从汉代起,吃货大国的前辈们就为了口腹之欲开发出了反季节蔬菜种植,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太官园,具体的操作办法其实就是温室种植。盖一个大屋子,里面生上火,晚上用棉被之类的东西覆盖在门窗洞上保温,白天再打开透光,之后经过三四百年的发展,技术更加成熟,成本虽然不低,但是比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来,至少最顶级的社会阶层还是可以接受的,而李贤正好是顶级阶层中的一员。

刚开府的时候,李贤狂热地想吃炒菜,还一度引领了长安饮食界的潮流,但是没吃两天他又有些不满意了,毕竟没有辣椒没有味精的炒菜和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口味还是差太多了。

而且现在大冷天的,加上厨房和正堂的距离,即使一出锅就端上来,炒好的菜端上桌也凉了,所以在王辉提议再炒几个菜时,李贤果断拒绝。

“让人做几个刨子来。”李贤吩咐道。

“刨刨刨刨子?”你确定是给你皇帝阿耶做吃的东西?

不怪王辉舌头打结,刨子是做木工活的,他实在是想不出来刨子和厨具有什么关系,而且就算是想做什么新式的菜肴,也没必要特特做新厨具吧。

“嗯,做宽一点,”李贤食指拇指比了个尺寸,“做来了咱们刨肉吃。别问了,赶紧去让人做。”

王辉满腹狐疑地走了。边走边腹诽这位王爷,别看年纪小,满脑子不知道哪儿来的稀奇古怪的办法,可惜聪明劲儿都用在吃喝玩乐上了,不然……想到这里,突然一顿,打住,人家已经是亲王了,再要动心思只能谋求太子之位,算了算了,还是别动那个念头的好。

一路想着,走远了。

正月里天寒地冻,把大块的羊肉搁在外面冻一夜,第二天早上冻得梆硬,拿刨子一刨,就是一个个小卷,正好涮羊肉。

其实中国一直有吃火锅的传统——列鼎而食、钟鸣鼎食,鼎总不是炒菜的吧,都是弄一大锅耐煮的食材在里边咕嘟咕嘟——但是没有涮锅这种吃饭。李贤在府里试吃,受到一致好评。

就拿它请皇帝了。

皇帝出马,请来陪他吃饭的客人的档次也就水涨船高,本来不见得来赴宴的高官也到了不少,除了薛瓘、李脩瑀这样的皇亲国戚,郭瑜、阎立本等跟李贤有香火情的中高级官员,甚至连上官仪也出席了本次宴会,实在是太给他面子。

自从李贤独立开府以来,他本人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上升了一个档次,相当于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上升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学习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开始上朝熏陶。虽然现在还只能参加宣政殿的常朝,紫宸殿里最高档次的核心政治没资格旁观,但李贤自己觉得他一个小学刚毕业的人,这种程度的关心一下国家大事,很好合适呀,全当现场版的新闻联播了,还可以近距离观察著名历史人物,太赚了。

这其中最让李贤关注的一个人叫做上官仪,他本人的名气比起什么长孙无忌、褚遂良略差一个档次,但架不住他有一个著名的名叫上官婉儿的孙女。上官婉儿一度号称内宰相,武后当政时期一系列历史事件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而且就在李贤穿来的前几年,她的墓刚被挖了,这个……

上官仪人如其名,真是美姿仪。身材颀长,面容白皙,颔下一缕美髯更添了几分仙风道骨之气,十分符合唐朝的审美。这里要再次重申,唐朝的审美是十分多元的,不仅仅只有胖的才是美的。

入了席,李贤坐在李治身边亲自替他涮肉,“阿耶,这肉刨的极薄,搁在汤里略一涮就可以夹出来,不然时间一长,老了就不好吃了。”

“你啊,就把心思放在这些衣食小事上,”李治假意抱怨,“你是亲王,吃吃喝喝的事交给府里僚属也罢了,你就不能操心点国事为朕分分忧?”

李贤手上不停,一边笑道:“儿子常听阿耶教导‘衣食于百姓来说便是天大的事情’,儿子不敢说心系黎庶,不过是就着手头的俸禄过得舒服一点罢了,若是试得好进献给阿耶,您心里一高兴,人常说心宽体自健,儿子就是尽尽孝心呢。阿耶该赏我才是。再说在政务上为您分忧那是太子的事,儿子这点本事,不添乱就是大功一件了。”

“你们听听,你们听听,”李治指着儿子笑骂道:“他整天不务正业还有理了。”又对上官仪、阎立本等人道:“既然如此,朕也就只能指望太子了,等开了笔,令门下省草诏,太子每五日于光顺门内视诸司奏事,其事之小者,皆委太子决之。”

这这这,这也太儿戏了吧。

在座所以人齐齐一怔,之前许多政务都是由武皇后主持,皇帝猛地要把一部分政务交给太子处理了,这母子二人、一家三口之间是准备怎么分工?难道都不用跟三省长官提前通通气?还是说你们都商量好了?大家又都把目光对准了上官仪。

说起来上官仪在李治还是晋王的时候就在他王府工作了,两人几十年的交情。自龙朔二年,他被提拔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听上去很怪的一个官职是吧,其实就是中书侍郎。

这里一定要插一句,李治夫妻都有些迷信文字的力量,具体的表现就是喜欢改名字,不但给人改姓,给官职改名,还改年号,两口子加起来统治国家五十年倒用了三十来个年号,平均不到两年换一次,为后世历史爱好者带来了不少麻烦。

上官仪官拜西台侍郎,等于说就是宰相了,所以大家一听皇帝这话便都看向他,但他也是一副茫然的表情。

在众人的注视下,上官仪迅速调整了心态,起身正色道:“圣人,所谓君无戏言,今日沛府设宴,酒席之上岂可讨论朝政,还望陛下慎重。”

李治一笑,对李贤道:“上官侍郎说得对,你去替阿耶敬他一杯。”

这就完了?从武皇后手里夺权是开个玩笑就算了的事!?李贤满腹狐疑,但一直到皇帝起驾回宫也没找到机会问问他是怎么回事,只好第二天一大早跑到东宫,想给他哥透个信。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