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气走岳峙以后,秦妙又暗自懊恼了好些天。
事后想想,她当时确实是有些上头了,不管不顾地说了好些刺人的话。岳峙也没有做错什么啊,却平白无故得了一顿迁怒。她与岳峙本就没什么情分可言,实在是陛下和阿父的撮合,才有了这桩婚事。以后还要和他一起搭伙过日子,关系闹僵了可就难办了。
想到这里,她重重地叹了口气,手中把玩的九连环滑落到软塌上。
“我来的不巧了,郡主是有烦心事呢。”门外忽然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宫女闲心道:“郡主,许太医来了。”
孙太后很重视秦妙的身体,先前吩咐了专门的太医来照看她。这位许太医年方弱冠,却医术了得,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师从太医令,也就是上一次给秦妙诊脉、深得太后赏识的孟宪。
秦妙坐直了身体,温声道:“请许太医进来吧。”
许松年常年与药材相伴,身上却没有药材特有的苦涩味。他走过来带起一阵草木的清香,缓缓地进入鼻腔,叫人舒展了不少。
秦妙懒懒地伸出手给他诊脉。
他垂眸搭了片刻,缓缓道:“最近的几服药,郡主一服都没用吧。”
秦妙像被戳穿了秘密一样,迅速地抽回手。
她瞪大眼睛惊讶道:“这你都能诊出来?”
许松年微笑:“并不。是臣方才经过廊下的一盆盆景,只觉得其中药味甚浓。”
秦妙尴尬地摸了摸鬓发:“呵呵……这……都被你发现了……可是我没有办法啊。我也想过要不捏着鼻子一口闷了算了,但一喝下去就忍不住要吐出来。”
许松年略做思索,转头对闲心道:“那请姑娘给郡主熬药之时再多添一钱蜂蜜吧。”
未等闲心应下,秦妙就抢答道:“加再多蜂蜜也不管用啊。甜是甜了,可那股怪味依旧不减。”
“这……容臣回去再想想办法吧。”他叹了口气,“恕臣多言,郡主既怕用药,为何不多爱惜些身子呢?”
秦妙语塞,支支吾吾道:“我从前的境地……大人你应该听说过吧。”
“略有耳闻。但是臣指的不是这个。”
“臣方才进来,只见郡主满脸郁气。郡主近日是否有心烦意乱、失眠多梦或气短懒言之状?这便是七情不舒,郁结于心了。”
再怎么遮掩也无用了,秦妙坦白道:“你说的不错,我确实心有不快。”
许松年微微一笑:“心病还须心药医。郡主是聪明人,肯定懂得什么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秦妙心道就是懂了才难办。她向来孤僻,不爱与人深交多言,如今要她主动去找岳峙缓和关系,真是比戳自己一刀还折磨,只能借近日有要事在身安慰自己,能拖则拖。
这次生辰宴的操办其实并没有秦妙想象得那么复杂。她拟好了宾客和菜品酒水的单子给沈皇后查阅,也没出什么大岔子。
场地定在了紫微宫西侧的梅园。这个季节红梅怒放,而枝头积雪未消,正是绝配。届时众人于殿中宴饮,将四周火炉子烧得旺些,便可大开门窗,饮酒赏梅,别有一番风味。若是酒喝上头了,殿外红梅覆雪,也是散醉意的好去处。
秦妙思虑良久,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就在这一天找机会同岳峙单独聊聊,表表歉意。
她从一早就盼着岳峙来,但是又怕他会来。这份焦灼的心一直持续到所有来参加生辰宴的客人都到齐、却唯独少了一个岳峙时,才渐渐沉闷下来。她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宴席上,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有多少若有若无的目光向她这儿投来。
李思芜手持酒盏,笑吟吟地从上首走到秦妙案前。她朗声道:“诸位可是都注意到了,今日咱们这儿来了一张新面孔。”
立即有人附和:“我们早就看到了,殿下快给臣女们讲讲,是哪位大人物呀?”
李思芜像故意卖关子一样顿了顿才道:“那我给诸位引荐一下,这位便是刚回雍都的永安郡主了,诸位应该都听说过吧。”
四周响起一些断断续续的笑声来,其中还夹杂着一两声意味不明、颇具嘲弄的“略有耳闻”。
李思芜满意地笑了笑,继续道:“永安郡主比我们年岁都大些,大家以后见面都懂点礼节,记得要喊阿姊。若是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千万别落下了她啊。”
殿内又是一场哄笑。
秦妙正对面一位身着橘粉色留仙裙的少女似乎颇为活跃,她再次附和道:“殿下真是体贴善良,我等谨遵殿下吩咐。”
李思芜碰了碰秦妙案上的酒盏,挑眉笑道:“多谢阿姊替我操办今日的宴席,思芜非常欢喜。这杯酒,我敬阿姊。”
一旁的秦玥却道:“思芜阿姊,我阿姊她身子不好,不能喝酒的。”
李思芜瞥了秦玥一眼道:“薄酒而已,怎么不能喝了。阿姊们说话,小孩子家家的不许插嘴。”
她逼近秦妙道:“秦家阿姊连我的面子也不给吗?”
秦妙淡淡道:“公主都说了,薄酒而已,怎会不给呢。”
她微微侧开身子,不想和李思芜凑得那么近,接着端起案上酒盏一饮而尽。
“公主抬爱了。”
李思芜咯咯地笑起来,退后两步转头对众人道:“好!秦家阿姊就是爽快。你们有谁要敬一敬她的,抓紧来啊。”
橘粉色留仙裙头一个挤上来,足足缠着秦妙喝下去三杯才满意。接下来轮到下一个人,又是一杯、两杯、三杯……
“够了。”
喝到第十一杯的时候,终于有人出声喝止。她的声音清朗沉稳,透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庄严。围在秦妙身边的女娘们瞬间安静下来,老实地像见了亲爹娘一样。
李惠蓉扫了下边一眼,不紧不慢道:“皇宫不像皇宫的,倒是像极了外头的歌舞酒肆,乌烟瘴气,白瞎一桌好宴。”
她自然是有底气这么说的。身为宣帝的长女,母亲又出自娄东高门许氏、地位仅次皇后。为人聪慧稳重,孝顺恭敬,深受宣帝的喜爱。李惠蓉已出嫁多年,驸马是颍川侯陈兆,膝下有一女名平安,才一岁。她一向得人尊敬,下面皇弟皇妹也不敢冒犯。她平素与宫外高门贵妇们颇有往来,许多人家都请她帮忙相看子女,以求募得一个好姻缘,因此方才还叽叽喳喳的小女娘们多半都被说得不敢抬头了。
李思芜胆子大些,她不悦道:“妹妹也是好心。秦家阿姊本就与我们不相熟,带她玩玩还不行吗?”
李惠蓉道:“三妹妹,这可是你自己的生辰宴,如今被人拿来做他用,阿姊是心疼你不自知。”
李思芜想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刚想反驳就被李泽兰打断道:“好了好了别闹了。思芜你快过来。”
“长姊都是为了你好。你小时候从假山上掉下来,要不是长姊在下面把你接住了,你今天都不会站在这里跟她顶嘴。”
李思芜不情不愿地回来坐下,嘟囔道:“不玩就不玩嘛,那换个别的好了。”
她高声问众人:“歌舞什么的看都看腻了,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
在场一片安静,只有一个声音弱弱道:“殿下,臣女有一个主意。”
她眉眼带羞,飞快地扫了一眼对面某个人,继而怯怯道:“近日京中甚是流行解九连环的游戏,不如我们来比着看看,谁是解得最快的。”
她忍不住又偷偷往刚才那个方向瞄了一眼。那人果然被这话题吸引住了,正饶有兴趣地等着上头的李思芜发话。
“好主意。那就比比,拔得头筹者,本公主许你们从我的生辰礼中任意挑一件当做彩头。”她满意地拍了拍手,目光又看向了秦妙,“至于不会的人嘛……就随意表演个什么才艺好了,唱歌跳舞还是吟诗作对,都随你们。表演得好的,也都有赏!”
秦妙这就猜到她们要在什么地方给自己难堪了。她没等来岳峙,心情本就不大爽利,一直沉默不言也是嫌交际麻烦。可她明显感到了来自外部的敌意,不给她们点教训真是太不符合她一贯的行事作风了。
九连环这个游戏,说到底还是在儿郎们中间更流行些,因此也只有小半数女娘们决定试试,还有半数更愿意在自己擅长的琴曲舞技上大展身手。
宫女们一共找来五副九连环,众人又提议五五一组比试,取五人中速度最快者再进行最终比试。
定好了规则以后,李思芜才看向一旁异常不活跃的秦妙。她问道:“秦家阿姊,姊妹们要解九连环的已经分好了队列,要献才艺的也都选定了才艺。我知阿姊刚回来,不懂才艺也无妨,阿姊哪怕随意念首应景的诗都好……”
秦妙道:“我不会念诗。”
身边传来窃窃私语。
“那歌舞……”
“更不会歌舞。”
橘粉色留仙裙嗤笑一声,道了句乡野村姑。
秦妙一本正经道:“我选——九连环。”
一时间,殿内静得如闻落针。
李惠蓉慢里斯条地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好啊,本宫刚好也想看看,这九连环究竟如何解法。”
李思芜道:“不成不成,没有多的九连环了。她们刚好五个人,没人同你比。”
秦妙微笑:“不妨不妨,殿下是否忘了,前些天您刚赠与臣女一个九连环。臣女让人去取,很快的。”
李惠蓉立刻对身旁宫女道:“你亲自去将郡主的九连环取来。”
宫女福身道了是,速速退了下去。
李思芜正欲开口,却被李泽兰拉了拉袖子。后者冲她摇了摇头,示意下面众人都在看着。
李思芜想了想也是,自己早就提点过人,她们一会儿自然知道该怎么办。更何况秦妙在那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待了十年,她才不信秦妙回来几天就能弄懂九连环怎么解。不过是装腔作势罢了,待会儿指不定就要假装摔坏九连环,借此逃脱比试呢。
零鲨过签了,走流程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生辰宴(1)
点击弹出菜单